文帝于是准如所请,册立东宫,即以皇子刘启为太子。
太子既定,群臣复请立皇后。
太子刘启既为窦氏所生,窦氏应该为后,文帝也因上有太后,称须要禀承母后命,才可定夺。
当下,由薄太后下了一道明谕,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窦氏于是,终于成为文帝继室,正位中宫。
第491章 赵佗再归
窦氏被立为皇后后,长女刘嫖受封馆陶公主,次子刘武受封为淮阳王。窦皇后的大弟弟窦长君,被文帝厚赐田宅,让他移居到长安。
窦皇后与窦长君相见,忧喜交集,说起小弟弟窦少君,窦长君却鼻涕一把泪一把,说是被人拐走了,多年没有消息,不知是否还活着。
窦皇后跟着哭了一场,立即派人到老家清河郡中,令地方有司,派专人查找弟弟窦少君。
正查找无果,这一日,忽然有人来到宫前,报称是窦少君,已到长安,前来认亲。
等到了相见,姊弟俩两手相持,相顾痛哭。坐在上面的文帝,也为之动容。随后,召入窦长君,兄弟重逢,更有一番问答的苦情。
文帝随即令他兄弟在一起居住,又添赐了许多田宅,兄弟两人,拜辞文帝,携手同归。
周勃、灌婴闻听此事,私下商议道:
“从前,吕氏专权,我等幸亏没被害死。现在窦皇后的兄弟,都来到京都,将来也许就依仗着皇后一族,当了官再干政,那岂不是我等的性命,又悬在这两人手中?”
“况且他们两人出身寒微,不知道礼义,一但得志,必然仿效吕氏,对这事,应该早加预防,替他们慎重选择老师和朋友,慢慢熏陶,才不至于有后患。”
二人商议已定,随即上奏文帝,申请选择正直人士,与窦皇后两兄弟相处。
文帝准奏,为兄弟两个选择了一些贤士和他们做邻居,相互交往。窦氏兄弟,果然退让有礼,不敢倚势陵人。
文帝也顾忌吕后的事情重演,仅仅让兄弟俩个安居长安,不加封爵。
在周勃请还相印,专任陈平为相后,文帝即召陈平商议南越事宜。
南越王赵佗,之前曾接受高祖的册封,归顺汉朝称臣。
高祖死后,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
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吕后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
赵佗与吕后当政的汉朝关系一度紧张,汉朝与南越国的矛盾激化。
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
赵佗觉得吕后可能会通过长沙国来吞并他,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显示了自己武力后撤回。
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崩后,汉朝命周灶罢兵北归。
而赵佗凭借着抗击汉朝的成功而扬威于岭南一带,乘机对东边的闽越国用经济手段施加影响,对西边的西瓯、雒越等部落(即瓯雒国故地)加强控制。
南越武王赵佗因此而自称“南越武帝”,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此次文帝召丞相陈平来,就是要商量一下,如何修复和南越的关系。
文帝道:“丞相,依你看,对这南越该用何策呢?”
陈平答道:“还是宜抚不宜剿。”
文帝点头:“怎样抚呢?”
陈平道:“赵佗先人的墓地,在赵地,陛下可差人重修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
“同时,臣还得知,赵佗的堂兄弟们还在赵地,陛下可以赏赐他们官职和财物。”
“这样这些消息很快就会传到赵佗那里,这是舆论先行的重要。”
“随后,陛下再派使臣专程前往南越,这样的话,赵佗就没有不归顺的可能了。”
文帝问道:“依丞相之见,派谁为使为好呢?”
陈平道:“当初先帝在世时,陆贾为使,不辱君命,成功地说服了赵佗回归,此次何不再派他前往?驾轻就熟,定必有成。”
于是,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陆贾到了南越后,与赵佗是老朋友见面,难免一番互诉衷肠,陆贾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并宣示了文帝的诏书——《赐南粤王赵佗书》,书云:
朕,高皇帝侧室子也,奉北藩于代,道路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诸吕为变,赖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诸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陽侯,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使存问,修治先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时长沙王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王也,朕不能擅变焉。今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岭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无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王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恶,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
赵佗阅毕,大为感动,握着路贾的手说道:
“汉天子真是长者,愿奉明诏,永为藩臣。”
路贾随即指着御书说道:
“这是天子的亲笔,大王既然愿意臣服天朝,对着天子的手书,就像当面拜见一样,应该礼敬。”
赵佗听罢,就将御书放在案几正中,当庭拜跪,顿首谢罪。
路贾又劝赵佗去掉帝号,赵佗慨然允诺,下令国中道:
“我闻两雄不并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真贤天子,自今以后,我当去帝制黄屋左纛,仍为汉藩。”
路贾于是夸奖赵佗贤明。
赵佗大喜,与路贾共叙契阔,几次畅饮后,路贾准备回朝复命,向赵佗索取复书。
赵佗早有准备,写成一书,略云: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
老夫故越吏也,针对侧室子句。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越王。孝惠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厚甚。高后用事,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与蛮夷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老夫处僻,马牛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罪皆不返。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与诛论,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外无以自高异,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敢发兵以伐其边。
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越,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老夫处越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
谨昧死再拜以闻。
回书写完,随手封固,又取出许多金银礼物,方物特产,托路贾带回,作为贡献。
另外,别有厚礼赠送路贾。
赵佗再次被说服,去除了帝号归复汉朝,去除僭越的各项礼仪,永为藩臣,地位如同诸侯。
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象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
第492章 陈平的谋划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月。
陈平独任丞相一年后,身体感觉越来越沉重,他意识到,自己的时候不多了。
现在的陈平,已经实现了在户牖乡,为里社分肉时的那个“为天下宰”的理想,他的脑海中,莫名地闪现出师尊的面孔。
赤松子一字一句地说道:“遇季而出,适吕而伏,助恒安汉,擢右辄止。”
遇季而出:不就是指的刘季吗?自己正是遇到刘季,才开始真正发挥“凡事皆可谋划”作用,使自己的智谋最大化的么。
适吕而伏:原来是告诉我,遇到吕氏惑乱朝廷的时候,要适当隐藏自己的锋芒,蛰伏下身子,以待时机啊。
助恒安汉:是让我协助刘恒登基,保住大汉的江山社稷,使之延续下去。
擢右辄止:分明是说,当我位及丞相尊位,独揽相权的时候,就该停止了。
“是该停止了,师尊。”陈平心里默道。
他想起了当年刚穿越而来时,与赤松子的对话:
“宇宙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浩淼的星空从来都不是无序运行。这一切,人们常说是造物主,也就是神祇在起作用,实则不然,它时刻在遵循自身的规律在旋转,旋转是宇宙的第一规律。”
“人类的生死,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肉体从生到死,不断轮回,而精神和灵魂,却可以在此过程中反复提炼,不断升华。”
“人生修炼的秘诀:无所谓对错,也没有善恶,人生只在经历,经历即是修行。”
陈平想起了,当时他对师尊说过的话:
“既然穿越来此,当借助此身,成就一番事业,也不枉一次修行。”
“来此一世,融此一生,全心投入,不为眼前所迷,不受人言所困,做个潇洒快活人。”
陈平自知时日不多了,就将儿子陈买和家人叫到身旁,对他们说道:
“我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们不必悲伤,我们此世有缘成为亲人,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
“我这一生,好谋划,其中不乏阴谋,这是道家不提倡的。”
“正因为此,家族的爵位一旦被废掉,就结束了,终不能复起。”
“我走后,你们各宜好自为之。切记!”
说完,闭上了双眼。盍然而逝。
恍惚间,陈平似乎看见了一道亮光,那亮光里,赤松子背光而立,轻轻向他招手。
耳边是如下的声音:
“陈平,倏忽几十年,你在此世的修行期满,且随为师,回穿回去吧!”
陈平心下一喜,灵魂飘飘荡荡,脱离了自己的躯壳,回头看着伏在原主身体上痛哭的“亲人”们,却是快乐无比。
那种完成了修行,仿佛功德圆满,又类似考试完,丢掉所有无用书籍的痛快淋漓感,充斥在灵魂中间。
他感觉不到任何重量,直向赤松子的方向飞去,速度极快,快过了光速。
残存的意识里,陈平这一世的经历,似电影画面,快速闪现。
户牖乡,那个篱笆院子。
兄长陈伯、嫂嫂王好,陈氏乳脂作坊。
魏无知,石斗和车辙印。
里社分祭肉,乡亲们的笑脸,为天下宰的豪言。
智斗石涧,除掉恶霸石家。
褚布的铁匠铺,铁骑弯刀。
张姜和如烟,陈买和芊芊。
魏王面前献策,巧妙摆脱公孙敖。
投魏咎,入项梁幕府。
计取临济,四字收服司马卯。
说服项羽,带兵出征,远离怀王。
鸿门宴上,暗助张良走刘邦。
黄河渡口脱险,走项归刘。
之后的“六出奇计”也一幕幕,一幅幅,快速闪过。
离间项羽、范增,楚势由此颓衰。
乔装诱敌,从荥阳安全撤退。
封韩信王郊,使韩信耿心效命。
联齐灭楚,刘邦战胜项羽。
计擒韩信,翦灭异姓王而固刘家天下。
解白登之围,脱离匈奴险境。
……
赤松子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在未来世界,时空都是不存在的。在穿越者身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有的只是体验。”
“来此一世,尽你所能,挥你所长,如此修行,岂不是世间最大的快事。”
“哈哈哈哈哈哈……”
赤松子与陈平的笑声,穿越时空,在天地间回荡。
…………………………………………………………………………………………………
前179年(孝文帝二年)岁首十月。
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
陈平就这样,离开了穿越的时代。
但,后世的史学家们却对他有限的生命,进行了评价。
盖棺而论,陈平既是古代少有的智士,也不愧为贤相。
陈平微时名言:“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平曾与韩信一样,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同样也有不世之功,但不同的是,韩信以骄见杀,他却靠智善终。
陈平也曾与张良一样,出谋见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