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谋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谋无双-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后对刘邦说:“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遂将其处死,杀掉并剁成肉酱分赐与其他诸侯王。
  这些事情,陈平看在眼里,寒在心上。
  这时,陈平不由得想起和张良对前途的对话,对张良的急流勇退,深表赞赏。
  陈平胸中毕竟有着“为天下宰”的理想,想着为此目标努力,但现在的吕后,已经成为陈平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一道关卡。
  此次,高祖命他带着周勃,去前军力斩樊哙的头,这无疑又给他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樊哙,作为吕后的妹夫,与高祖的关系,非寻常人可比。
  此次,要斩樊哙,很大程度上是高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太子刘盈羸弱,吕后一定会专权,而如果再加上樊哙在军队中掌握军权,那天下岂不就是吕后一手把控的了。
  而一旦内有吕后把持政务,外有樊哙领军,高祖最挂念的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性命就堪忧了。尤其经历了易储风波后,高祖心里清楚,吕后为了保住儿子刘盈的皇权,是什么事情都敢做的。高祖更明白,如果自己死了,吕雉是不会放过刘如意娘俩的。
  在高祖活着的时候,刘如意肯定是安全的。当高祖接到樊哙勾结吕氏的举报时,正值高祖的身体每况愈下,高祖不得不考虑自己死后,刘如意娘俩的安全问题。
  即使樊哙在高祖心中的分量再怎么重,终究是抵不过儿子刘如意。
  陈平知道,正是因为高祖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才坚决地下了这道命令,看似不近人情,其实,也确实是一个**远瞩的明智之举。
  这种善后,是在为身后的刘盈,扫清外戚干政的一支臂膀,没了军方的支持,仅仅靠吕后,刘氏的江山,鉴于白马之盟,鉴于沛县军功集团的老班底,再加上最后安排好顾命大臣辅佐,这样的风险,也许会小一些。
  陈平知道,这是高祖的总体设想,虽然没有和他明确讨论,但陈平眼见高祖的身体状况,从高祖的角度,不难推出如此的计画。
  但,这是高祖的如意算盘,关键是,作为执行者的陈平,却是两难。
  眼下,杀不杀樊哙,都是个问题。
  杀,是高祖之命,理当服从。
  但杀了樊哙,自己就彻底得罪了吕后、太子及吕氏集团,一旦皇上驾崩之后,自己及家族,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杀,就是违抗君命,也是死罪一条。但吕后和太子的势力,能不能保住陈平的性命,也成了一个问题。
  这两条路,看起来都是死路,怎么选,都对自己不利。
  这可怎么办?
  陈平脑袋上连续几天,一直冒着汗。
  “凡事皆可谋划。”
  关乎到身家性命,得费脑筋好好思考一下。
  现在摆脱困境的有两个可能。
  一是皇上反悔,半道上接到命令不杀了。
  二是皇上如果在这期间,忽然……
  陈平想到这里,终于有了一个办法。
  他看着身边的周勃,心里暗道:
  “此事,必须这位仁兄配合,方才可行。”


第455章 留樊哙免大祸
  陈平拿定主意,对周勃说道:
  “将军,我们此行可是风险很大呐。”
  周勃看着陈平道:“可说不是呢。”
  陈平见说得投机,有道:
  “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
  “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让咱俩去斩恶他的头,万一皇上后悔了,我们怎么办?”
  “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周勃也说道:“可不是,我也担心这个结果,弄不好,里外不是人。”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思考了一会儿,便试探陈平道:“难道把樊哙放了?”
  陈平摇了摇头说道:“放是不能放的,那样对皇上没法交待。”
  周勃道:“杀又不能杀,放又不能放,那你说怎么办,”
  陈平见时机成熟,就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
  “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押送回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那样,岂不是两全?”
  周勃一拍大腿道:“着啊,就这么办,咱只负责绑,不负责杀,即完成了使命,又不得罪人,好主意。”
  当下,两人计议已定,不日到了燕国前线。
  陈平到了离樊哙军营不远的一处高坡,没有急于进入军营,而是命人筑起一座台子,作为传旨的地方。
  待台子筑成,陈平另外派人持皇帝的信符,去樊哙军中召来樊哙。
  樊哙见到皇帝的信符,不敢怠慢,又听使者说,只有文官陈平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
  等到樊哙靠近高台,不料,从台后忽然转出大将周勃,身后是几个武士。
  樊哙大惊,问道:“将军何时在此?”
  周勃道:“奉圣上旨意,特来拿你。”
  樊哙一脸惶恐道:“哙不知何罪?”
  陈平在一旁说道:
  “陈平也知道将军无罪,但皇上要拿你,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樊哙无语,当即被拿下,钉入囚车中。
  周勃立即赶到中军大帐,拿出皇帝赐的领军虎符,出示众军将。
  这些军将,大都是汉军的老兵卒,自然认得周勃,当即,军中权力顺利交接到周勃手上。
  陈平与周勃交待了一些善后事宜,随即,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
  当一行人走到半路时,陈平忽然接到长安快马急报,说皇帝因病驾崩了。
  听到这个消息,陈平暗自舒了一口气,心想:“可算躲过了抗命之罪了,果然皇上没有挨到,押解樊哙回到长安的时间。”
  但他转念又一想:“坏了,还有更大的麻烦。现在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一旦不明这里的情况,就会怪罪于我,万一在都中,为难我的家人,这可糟了。”
  “唯一可喜的是,幸亏事先没斩樊哙,还能向吕后交待。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
  想到此,陈平交待随从押解囚车后行,自己立即策马赶往长安。
  陈平赶到长安,直奔宫中。
  只见宫中已经一片缟素,一时间,陈平没有合适的机会,更没有人替他向吕后通报。
  于是,陈平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
  “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
  吕后和吕嬃,为陈平去军前执行高祖的监斩樊哙的命令犯愁,更为路途遥远,不能及时将制止的命令下达下去。
  吕嬃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做了寡妇,每天翘首以盼前方的消息。
  吕嬃正在宫中灵前,听得陈平回来的消息,急忙躲在屏风后面。
  当听到陈平如此说时,吕后和吕嬃提在半空中的心,才算落到肚子里。
  吕后也很明白,陈平的话,明明是说给她们姐俩听的,是在让吕后放心。
  既然樊哙没死,姐俩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
  吕后看着陈平泪流满面、悲痛万分的样子,就宽慰了陈平一番,并让陈平去休息。
  陈平趁机说道:“臣在来长安的路上,接到让臣驻守荥阳的命令,先帝刚刚驾崩,臣想尽为臣之责,留守宫中,为皇上的后世奔波。”
  随后,陈平又详细汇报了他是怎么设法留下樊哙性命的过程。
  陈平知道,值此关键时刻,他不能离开权力中心,更不能使自己置之度外。
  尤其是吕嬃,对自己去斩杀樊哙一事,必然耿耿于怀,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吕后面前进谗言,如果不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里,就会有性命之忧。
  所以,陈平坚持要留在宫中,协助吕后处理高祖的后事。
  吕后听了陈平智救樊哙的经过,自然是庆幸又赞赏,
  吕后随后答应了陈平留在长安,协助处理高祖的善后事宜,并拜陈平为郎中令,辅助新皇。
  虽然事后,吕媭依旧对陈平抓捕樊哙一事耿耿于怀,多次进谗言说:“陈平当丞相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弄妇女。”
  陈平听到后,饮酒作乐日益加剧。
  吕后闻知此事,暗自高兴。
  她当着吕媭的面对陈平说:
  “俗话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不要怕吕媭说你的坏话。”
  陈平依靠智慧,摆脱了一次杀身之祸。


第456章 高祖的功绩
  且说高祖讨伐英布时,被弩箭射中,此后,一直受此伤困扰,时好时坏。
  等到了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三月间,病情渐渐严重,吕后请来御医进行诊治。
  御医进去见高祖,高祖询问御医这病是否能治好,御医说:“病可以治好。”
  高祖一听口气,就知道不会好了,于是,展现出一直以来的本性,谩骂道:
  “我以一个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运在天,虽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处!”
  高祖自知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不让御医治病,赏赐黄金五十斤,叫他离去。
  吕后看着弥留中的高祖,近前问高祖道:
  “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让谁接替他?”
  高祖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高祖说道:“王陵可以。但是,王陵稍为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
  “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立担当。周勃稳重厚道,缺少文才,但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
  吕后又问:“这之后呢?”
  高祖说:“这以后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卢绾听闻高祖病重,带着几千人马在边境上等候消息,希望高祖病愈之后,自己回到长安谢罪。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高祖在长乐宫中,瞑目而崩。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自高祖被封为汉王后,直到逝世,总计十二年。
  卢绾听到高祖驾崩,担心吕后杀死自己,带人逃入匈奴。
  高祖逝世,吕后过了四天秘不发丧,而是叫来审食其商量道:
  “将领们和皇帝同为编户平民,如今北面称臣,为此常常怏怏不乐,现在事奉年轻的皇帝,心里会更不高兴,不如全部族灭了这些人,否则天下不会安定。”
  吕后身边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告诉了郦商将军。
  郦商将军立即去见审食其,说道:
  “我听说皇帝已经驾崩,四天不发丧,想要诛杀将领们。如果真是这样,天下就危险了。”
  “高祖命灌婴统率十万士卒驻守荥阳,周勃统率二十万士卒平定燕、代,这时他们听到皇帝驾崩,将领们全部被杀,必定连兵回来向关中进攻。”
  “大臣叛乱于内,诸侯造反于外,天下覆灭可以翘足而待了。”
  审食其听后,赶紧进宫把这些话告诉了吕后,于是,吕后为高祖发丧,大赦天下。拥立太子刘盈为皇帝,即孝惠帝。
  吕后,临朝称制。大臣们都说:“皇帝由平民起家,拨乱反正,平定天下,是汉朝的开创皇帝,功劳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朝廷下令各郡国诸侯都建立高祖庙。每年按时祭祀。
  到了孝惠帝五年,孝惠帝思念高祖回沛时的悲乐情景,就把沛宫作为高祖原庙。高祖所教唱歌的儿童一百二十人,都让他们做高祖原庙中演奏音乐的人员,以后有缺额,就立刻补上。
  高皇帝八个儿子都被封为王,他们是:长子是庶出的齐悼惠王刘肥;其次是孝惠帝,吕后所生;再次是戚夫人生的赵隐王刘如意;再次是代王刘恒,薄太后所生;再次是梁王刘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并王;再次是淮阳王刘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再次是淮南厉王刘长;再次是燕王刘建。
  纵观历史,汉高祖刘邦首要的贡献,就是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大一统王朝,为建立汉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建立了稳定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汉高祖刘邦还创造了历史上如下的“第一”:
  一、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二、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三、第一位运用“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四、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五、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六、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
  七、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