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风月-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正常不正常,孟觉晓这一段时间呆在孟家庄很开心。那一日之后,孟老爷规矩了很多。手上脚上的动作少了,更多的是一种揉揉的爱抚。跟珠儿在一起,孟觉晓就没有这种感觉。珠儿实际心里年龄虽然不如孟觉晓大,但是在生活上照顾孟觉晓可谓无微不至,有点姐姐兼母亲的意思。

    诚然,孟觉晓和珠儿之间,在孟觉晓看来一直有巧合的成分,同时也有憋了许久的欲望需要泄的成分。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好色!

    腊月前的这一段时间,孟觉晓都留在孟家庄,每天早晨都会起来沿着河岸走一趟,最后停住的地方一定是那个草垛子。一场细雨后天凉了下来,孟觉晓放弃了晚上相会的选择。

    眼瞅着腊月要到了,孟觉晓开始收拾行装。河边的草垛子后头。离别成为了又一次的主题!这日草垛子后头的约会时间是午后,暖暖的阳光照着这对男女,双方似乎都不愿意提起离别的话题,只是轻轻的相拥着,没有多余的动作。

    “一路上当心点!”双儿悠悠的说,她也知道珠儿会跟去伺候,心里多少有点羡慕。

    嘴里叼着一根草的孟觉晓懒洋洋的点点头,双儿柔柔的声音又道:“心里要记着妹子。”

    又是只点头不说话,这一次双儿不干了,爬起来不管不顾的坐在孟觉晓的肚子上,小嘴凑近耳边低声问:“想着妹子的时候,有多想?”

    这个孩子气的问题把孟觉晓逗笑了,但是很快孟觉晓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双儿坐着不老实,身子一直在微微的扭动着往下滑,两瓣柔软左右挤压着,小孟同志有反应了。

    珠儿也感觉到了,瞬间脸红着低下头不动了。定了亲的女孩家,当娘的都会教一些常识。孟觉晓则是不敢动,生怕控制不住自己。抱着这么一个香喷喷软绵绵的身子,没点反应就不是男人了。孟觉晓坏笑着看着面前的小女孩,一副看你怎么收场的表情。

    珠儿羞的俯下身子,下巴顶在男人的胸膛上,一动不动的好一会。孟觉晓希望欲望在平静中无疾而终,结果是事与愿违。面前的红唇犹如画了魔咒似的,孟宅男的脑海里爬出来很多很多当初电脑里珍藏的镜头。

    “要命啊!”一声痛苦的呻吟,双儿没听清楚,头一抬身子跟着动。“哥哥说啥?”

    “没说啥。不早了,该回去了。”孟觉晓决定选择战略后退,但是做起来的时候出了新的问题。双儿突然浑身一震,双手紧抱着孟觉晓的脖子,不住的微微磨动着腰肢。

    这妮子动情了!

    孟觉晓知道,如果自己配合一点,拿下双儿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孟觉晓脑子里鬼使神差的君子了一会,不断的有个声音在说,“不行啊!”

    “怎么了?”孟觉晓贼贼的笑着问,双儿水汪汪的眼睛柔媚的看过来,低声道:“哥哥若是难受,便要了双儿吧,左右是要做夫妻的。”

    孟觉晓摇头道:“不,这样对你不公平!我一定会给你一个美丽幸福的新婚之夜!”

    这种情话对于小姑娘而言,不啻于原子弹的威力。双儿安静了下来,双手死死的抱住面前男人的脖子,小脸蛋不住的在男人的脸上轻轻的摩挲。用这种方式,表达她的情感。

    ………………………………

    孟觉晓一直不喜欢离别的味道,但是离别很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孟家庄的村口聚集了一堆人,族长亲自把孟家庄的骄傲送到村口。

    “觉晓啊!你是我孟家一族的骄傲,也是日后孟家复兴的希望!别的话就不多说了。预祝解元公金榜题名!”

    送出村口十里地,终究还是要离别的。一直表现的最平静的是孟尤氏,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一直到马车消失在山脚处,孟尤氏的脸上才留下两行泪水。

    赶到芜湖不过天色还早,孟觉晓和张光明两人并骑,边走边聊着,这一路倒也不太累。一路之上张光明问了很多问题,都是生意上的。在张光明看来,没有孟觉晓解决不了的生意上的问题。

    其实宅男孟觉晓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完全是凭着前世的见闻,尽力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粗略的营销理念。即便是这样,对于张光明而言,也等于打开了一扇窗户,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酒坊的规模已经扩大了整整三倍,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满足北地一处的需求。我寻思着这样下去不行,那么多钱看得到赚不到,心里痒痒的厉害。另外宣城地方太偏,酒运出来相当的麻烦。”远远看见芜湖城的城墙,张光明说着叹息一声。

    “有没有考虑过合营的方式?”孟觉晓按照前世的记忆,提出一个全新的理念。

    “怎么合营?”张光明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产量和运输的问题。

    “芜湖那个焦孟不是一直在包做北地的销售么?我看可以与他合作,在芜湖开办分厂。你那技术作为股份,他出资金。两边合作,产品一律挂张家酒坊的招牌。”孟觉晓也不是很清楚,大致的提了一下核心的思想。

    张光明琢磨了一下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担心这造酒的技术外传泄露了,日后别人也造这个酒。我们的生意还怎么做?”

    “天下之大,所需白酒哪里是一个张家酒坊能应付的过来的?生意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酒卖到一个地方,先搞好关系,确定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开分厂。这样一来,展的度无疑就快了。日后别的不说,单单是张家酒坊这个招牌,就是数不清的钱,到那时候,局部看来利润是薄了,但是从全局来看么?张家酒坊的买卖,全国都有,每天能卖多少酒?到时候你家里所有的房子用来堆钱未必都够用。”孟觉晓用带着强烈煽动语气的话,描绘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的雏形。张光明听着不禁悠悠神往。

    孟觉晓又道:“到时候,酒的生意倒未必能满足你的胃口了。资本雄厚了,可以做的买卖就多了。”

    “让我再想想!”张光明没有干脆的答应,一副若有所思的。

    一行人来到城门口时,远远便有人大声招呼:“孟兄!等的我们好苦!”

    这边话音刚落,后面有人气喘吁吁的大喊:“孟兄,追的在下好苦!”

    前面等着是本地地主张健,后头追来的是宣城同年马元奎。原来马元奎早就想好与孟觉晓一路往金陵,早做准备以备会试。只是当初一直忘记说,结果回家之后马家是大族。各种应酬太多了,一直忙着应酬。昨日才想起来孟觉晓怕不是要动身了,今天一早派家人骑快马到孟家庄一打听,孟觉晓已经上路了。

    马元奎一想这些日子在家也没法安心读书,干脆简单的收拾行李,立刻追了上来。左右家里还有别的兄弟在,父母跟前也不怕没人照顾。家里听说他去追解元公,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父母赞同,只有婆娘幽怨了两句,结果被马元奎还训了一顿。

    带上一个家人,骑马往前追。出来的晚了点,总算是在芜湖城下追上了。马元奎其实还有私心,回来的时候在船上,张健酒后一高兴,说出乡试主考蒙先豪是他们的先生,现在去了金陵翰林院做编修。

    马元奎家里在宣城还有点名望,在省城一点关系都没有,金陵城就更别说了。翰林院那个地方,每年会试都要参与的,马元奎心里有了想法,自然要紧紧追随孟觉晓。读书人嘛,谁不把金榜题名看成*人生的最高追求的起点。

    还有一个来的更早的文魁,昨天就到了,这时候笑嘻嘻的过来。都是举人,大家的地位相当,文魁十八岁,孟觉晓最年轻,马元奎二十五最大,张健也二十次之。虽然年龄上有差距,但还都是年轻人,上次船上相处的不错,这一次又凑一起,大家都挺高兴的。金陵城读书的日子不孤单了。

    一行人文魁本有安排,结果张光明大手一挥道:“跟我来,上会在芜湖买的院子,空了有俩月了。”有这个大财主,文魁倒是省钱了,再说芜湖还有一个人对张光明也是望眼欲穿的。

    焦孟便是对张光明盼的厉害的那一位,眼瞅着进入腊月了,正是烈酒往北销售的旺季。可是在这当口上,张家那边的产量运过来根本跟不上销售的度。看着每天那么多等着要酒的北地商人等在店里,等于是看着钱从手指里溜走啊。

    这不焦孟刚听下面的活计说张大官人来了,跑的叫一个飞快,约翰逊百米也就这度了。赶到上次孟觉晓住的那个院子一看,人还不少。
………………………………

卷 二江南之秀第十二章 金陵之行(下)

    见面之后便是一番客气。得知这里头有四个举人,还有一个解元,把个焦孟惊的是连连作揖。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因为有钱,所以遭到的觊觎就多。所以商人天生就有一种危机感。

    官本位在中国似乎永远都是主流,历史有钱人多了,有钱人被有权人玩死数不胜数。沈万山牛吧,修个城墙都能修的差点脑袋落地。

    商人巴结当官的,那都是削尖脑袋往上靠。这四位虽然只是举人,但是举人便意味着可以做官,便意味着是士农工商中的士!

    “原来是四位举人老爷,在下添为地主,还请四位老爷给个面子,……。”张光明这个时候笑着打断焦孟道:“老焦,别惦记了。这四位只是住一夜,明日便放舟金陵。我这都安排好了,你就别操心了。倒是眼下有一件大事,我要和你商议,我们出去说话,别烦着几位举人老爷。”

    张光明把焦孟叫出来,说道:“我那拜弟孟解元路上听说张家酒坊产量一直跟不上销量的事情。便提了个想法。我觉得老焦人不错,所以照顾你一起来财。…………。”

    听完张光明的话,焦孟直接傻掉了,慌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这酿酒的技术,乃张家酒坊的命根子,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在下如何敢由此贪念。”

    张光明历练了这些日子,眼力算是练出一点来了,见焦孟不似作伪,反倒越的笃定此人可以合作。于是便笑道:“老焦,这天下之大,我一家能占多大的市场?倒是你我联手起手来,芜湖又在江边上,往东可以借着运河之力,往西逆流而上可达数省。你我合作先拿下这些地方,就如棋盘上占了先手。再者两家合作,扩大生产,赚的反而更多。再说你心里如何想的,我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左右不过是觉得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实话告诉你,这钱谁不想一个人赚了去,奈何这天下太大,宣城太小。我张光明纵使三头六臂,也扒拉不了几个大子不是?我是真心实意的想与你合作,再推辞便是矫情了。”

    焦孟还真被说中了心事,见他说的诚恳,寻思一番道:“张大官人有所不知,芜湖城内焦某虽然有点手段。同行之中也要看一些人的脸色才能做好这份买卖。张大官人提携,在下感激不尽。只是这合伙的酒厂一旦办起来,难免落入一些人的眼中红了眼。张家酒坊在宣城他们奈何不得,在芜湖还不能做点手脚么?在下不是不愿意与大官人合作,只是担心大官人好心,反倒因为在下的面子不足,坑了张家的买卖。”

    这一点张光明倒是没想到,犹豫了一番,一拍脑门道:“此事不难办,只消如此这般,谅无人胆敢觊觎。”张光明想到的是当初孟觉晓说的话,只要把官面上的关系疏通了,钱使到位置,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焦孟一听张光明居然肯拿出两成的红利来打点官府,这还有什么摆不平的。当下不再犹豫,满脸笑容道:“如此说来,此事可为。只是说来说去,这都是在下占了便宜。”

    张光明笑道:“没有的事,我一分钱不出,平白得了酒厂的六成,只是拿出两成红利来打点。说起来赚大了。”

    焦孟说着这就要去找官府里的关系,没有关系你想送钱都送不到点子上。张光明笑着拉住他道:“此事不急,先把几位举人老爷的下处安顿好。吃喝玩乐,都布置下去了,然后再说别的。”

    焦孟连连苦笑,心道刚才你还说都安排好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不过一想张光明是找个借口出来说这个大事,反倒觉得他在举人老爷们的面前面子够大。这么一想呢,焦孟倒觉得张光明是个能做成大事业的人,解元公是他拜弟便不去说了,其他三位举人老爷对他也是熟络的紧。别看这几位举人现在不是官身,可是人哪有前后眼的,眼下花点小钱,日后的回报谁能知道又是如何?往小了说,将来没准生意场闪能借着力,往大里说,日后没准这几位中有能救命的也不好说。

    兜了一个圈子,这接待的活还得焦孟来做,不过他倒是做的很乐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