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风月-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尤氏见儿子站在纺机前呆,心道儿子是想到自己劳作的辛苦心中不忍,便上前劝道:“晓儿,回去休息吧,别累着了。”

    孟觉晓回过神来,哦了一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娘也别太辛苦了。”

    目送儿子回房,孟尤氏满脸欣慰的又回到织布机前忙碌。回到房间时,看着愣头愣脑的庄小六突然对孟觉晓说道:“少爷,我娘说夫人每天晚上都织布到深夜。”

    “家里很缺钱么?”孟觉晓本能的追问,庄小六看看孟觉晓又低下头,低声道:“少爷在县城的花销和看病的钱,加起来不少呢,家里养的三口猪还卖了两口才凑齐的。”

    庄小六说罢有点不安的看看孟觉晓的反应,现少爷好像没有往心里去,连忙道:“我去劈柴,猪也该喂了。”说完庄小六就逃了,刚躺下的孟觉晓回过味道来了,心道这小子是个闷骚啊!看着敦厚,那都是表象来的,还知道拐弯抹角的劝说。

    孟觉晓再笨也明白了,之前在县城里读书时肯定没少糟蹋钱,青楼楚馆有多少钱都不够填。前任一介书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又迷上了女人,那还不是让人捏在手里摆弄?

    想到这里孟觉晓倒也没有瞧不起前任的意思,16岁的孩子又是个书生,再说他也为自己的行为用生命负责了。

    “安心走吧,剩下的交给我!”自言自语的低声笑了笑,孟觉晓拿起床头的一本书看了看名字居然是《论语》。

    这个娱乐休闲手段贫乏的世界,独自躺在床上实在是无聊透顶,看书成为孟觉晓唯一打时间的手段。从床上下来翻了翻藏书,不出意外儒家经典为主,还有一些诗词歌赋,意外的是在书架上,居然看见了一套《齐民要术》。

    怎么还看这个书?印象中古代的读书人,不都是抱着经史子集心无旁骛的么?孟觉晓有点奇怪,仔细搜罗了一下前任的记忆残片,却没有相关的任何现。

    抽出一本孟觉晓仔细看了起来,意外的现这书上做了很多的注,可见前任看书的仔细。孟觉晓前世祖辈都是农民,对于种田一点都不陌生,小时候也是没有少下田干活的。现在看齐民要术,很自然的与自己的经验作对比。当看见“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这句话时,孟觉晓现书上有个注写到“此前番之农桑之考题也”。

    这一下算是把孟觉晓给吓了一跳,顿时反应过来这里的科举居然是要考农桑的,这个实在有点颠覆了。有了这个认识,孟觉晓连忙去翻找书稿,结果很快出来了。书稿只有三类,一是对经史理解的文章,二是对农桑时策阐述文章,三是作的诗词。

    难道说这年代的科举,考的就是这三个方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制定这个科举制度的皇帝绝对不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有记载的皇帝。从重视农桑并且列入科举的内容来看,制定规则的皇帝可是实干家的,他想通过考试得到的是能干事的人才,而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在书稿中没有看见一篇所谓的八股文,这让孟觉晓心中大定!单单是对经学的理解,孟觉晓自然不怕,只要多读多背,想搞懂不难,再说好可以去找老师问。考诗词的话就更别说了,从小读书成绩就不错的孟觉晓,诗词可是背了一肚子的,到时候抄袭就是。至于农桑方面,就只能找相关的书来读了。不过看这个意思,《齐民要术》好像是教科书来的。趁这段时间先看熟就是,实在不行就来笨的,背下来好了,以前背书孟觉晓可是把好手。

    关心科举的内容倒不是孟觉晓有多大的理想,无非是任何年代做官都是一个不错的营生,本着改善生活条件的初衷,科举无疑是一条改变生活现状和社会地位的捷径。谋求科举出身,穿越客孟觉晓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了第一个人生目标。孟觉晓是个喜欢给人生的某个阶段制定目标的人,眼下这个目标明显有点无奈,就好像摆在面前的一道单项选择题,提供的答案只有一个。做出这个选择,孟觉晓是为了母亲的期盼吧!

    手捧《齐民要术》,孟觉晓认真的看了起来,科举取士居然农桑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在历史上也绝无仅有。想到这里孟觉晓不由的有点佩服制定这个科举规则的皇帝,可以想见当初在制定这个内容的时候,在满朝百官那里会承受多少压力。虽然说“无农不稳”,历朝历代也很重视农业展,但是又有几个做官的人会把农民当回事?

    一边看着书,孟觉晓一边对这个朝代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这究竟是个什么时代?历史究竟在哪里出了岔子?这些问题都需要他慢慢的去探寻。

    “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若昧于田畴,则多匮乏,…………。”书房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厢房里正在织布的孟尤氏露出一丝担忧,心里挂记儿子的身体想去劝一下,站起又默默的坐了回去,脸上带着微笑越投入的继续织布。
………………………………

第三章 世态何炎凉

    孟家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篱笆墙圈出的院子里往日难得见到孟觉晓的身影,病愈之后以前总是躲在书房的孟觉晓,每天清晨都早早的起来,在院子里溜达。

    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是深入现代人心的,孟觉晓也不例外。不过孟觉晓只是一个普通人,锻炼身体现在是当务之急,每天早起锻炼自然是唯一的选择。

    伸伸腿,弯弯腰,呼吸着没有被污染的新鲜空气,小小的院子已经不能满足孟觉晓步伐的愿望。农家小院前有一条小河,河岸两边栽满了杨柳,隆冬季节枯黄的枝头上挂着惨霜,太阳升起的时节孟觉晓走出了院子,打算沿着河岸漫步。

    “晓儿这是要去哪?”孟尤氏从屋子里追了出来,这些日子儿子的身体的渐渐的好了起来,孟尤氏的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

    “家里闷的慌,出去走走!”孟觉晓回头笑着微微弯了弯腰,在母亲面前显得非常恭敬。

    “外头风大,你身子才好的,披上这个别着凉!”孟尤氏本打算劝住儿子别出门,不过心疼儿子的她还是忍住没劝,只是拿着一件外套给儿子披上。

    接过外套的孟觉晓感受到母亲传递过来的那浓浓的情意,心头一暖露出一个阳光灿烂的微笑和一口整齐的白牙道:“有劳娘费心了,我随便走走就回来。”

    出了门沿着河堤漫步,河堤上风虽大,但是太阳已经出来了,照的人暖融融的,反倒不觉得到有多少冷。河岸两边的石板上不少农家姑娘媳妇在涮洗,这些女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的非常热闹,给隆冬肃杀的早晨平添了一抹生机和亮色。

    看见这一幕的孟觉晓心情很好,本能的放慢脚步。可是当他走进时,一个少*妇看见他时顿时脸上露出了一些慌乱之色,连忙低头对身边的同伴们说:“孟家的花痴出来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孟家小哥真可怜!”

    “你可怜他啊?小心被他抓去做小媳妇!”

    “要死了你,去年是谁给人家送荷包的?”

    孟觉晓穿越之后耳朵变得特别好使,十几步的距离声音也不大,但是却能听的清清楚楚。花痴?哥怎么就成了花痴?孟觉晓多少有点茫然,听着这些并没有太多恶意的话,犹豫了一下站住了,想想掉头往回走了。

    早晨起来孟觉晓是照了镜子的,眼下这幅身子比起穿越之前的孟觉晓,差别还是很明显的。穿越之前的孟觉晓身高不过一米六三,相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差点就能划到污染环境里头去了。这也是前世年近三十还孑然一身的主要原因。

    眼下这个脸蛋,除了脸色苍白一点,从结构上来看绝对是一个帅哥,身子虽然单薄一些,但是个头目测一米七都有不少富裕,在前世不算啥高度,在这个世界还算凑合吧。

    为毛这些女人要说自己是花痴捏?孟觉晓多少有点纠结,很快联想到自己的病,还有记忆中那双灵动却无情的大眼睛。

    孟觉晓转身走了,河岸边的姑娘媳妇们闹了一阵也安静下来了。一个荆钗布裙有着一张精致面容的少女望着孟觉晓的背影呆了一阵,显得有点失落的样子。

    身边的一个少*妇捅了一下少女道:“双儿,别看了。你忘记前些日子他刚回来那阵,在村子里见着女人就抱住喊诗语的时候了?多俊的一个小哥啊,在城里被人引带的毁了。”

    “听说是三清观的玄宏道长施法,拿了狐狸精,孟家小哥的病才好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边上一个少*妇及时的转播着八卦,名叫双儿的少女一行白牙轻轻的咬着嘴唇,低着头没有再说话。

    这大致就是孟觉晓花痴一称的由来,可惜走远的孟觉晓没有听见,当然也没有回去求证的意思。总的来说孟觉晓是个豁达的人,同时也起出门前母亲担忧的目光,想必与此有联系吧。考虑到母亲的感受,决定无视这个事情。

    村子不算太大,一路往回走时经过几户农家,只要是女性见了孟觉晓都是忙不迭的躲回屋子里。这让孟觉晓多少有点郁闷,不过还是很有风度的见人便笑着点头。

    远远的看见自家门口时,孟觉晓的心情已经好了很多,远远地听见院子里有人在说话时,孟觉晓连忙大步往回走。

    “二姐,不是小弟市侩,只是晓儿的花痴谁知道究竟是好没好?”远远的听见这一句时,孟觉晓站住了,没有着急进门,看见门口停着轿子,孟觉晓绕开到侧面的院墙边偷听。

    “有福,这门亲事是当年弟妹主动提的亲,现在你来说要退婚,别忘了你可是收了聘礼的。”孟尤氏说话的声音显得有点上火,却也没有破口大骂的意思。

    “二姐,当初收的聘礼我都带回来了,还是双份。小弟也知道事情是尤家理亏,只求姐姐念在亲姐弟的情分上,饶了小弟则个。”里头男子的近乎在哀求,孟觉晓大致也明白了意思,不由一阵暗自庆幸。

    说话的男子无疑是母亲家的亲弟弟,这年月姑表亲叫亲上加亲,不过作为穿越客的孟觉晓倒是吓出一身的冷汗。近亲结婚啊,开什么玩笑,谁知道生出来的孩子是不是痴呆?

    “小弟,不是姐姐为难你,只是你身为一家之主,不能凡事都依着你媳妇。算了,这是你的家事,做姐姐的不好多问。退婚一事我也做不了主,等晓儿回来你当面跟他说。”

    孟觉晓觉得自己应该立刻出现了,也没多想就往门口走,刚走到门口时,一辆轿子里出来一个妇女,一阵风似的冲进孟家院子。

    “二姐,黄员外家的大公子看上我们家喜儿了,您就行行好,放过您的侄女吧。”这个女人说话的声音特别尖,停着好像是钉子在铁板上使劲划时产生的。孟觉晓听着心头一阵乱跳,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大步进门,孟尤氏看见儿子时立刻上前,低声道:“晓儿回来了,你舅舅舅妈来了。”

    从这个细节上来看,孟觉晓看见了母亲的善良和温顺,都被人欺负上门了也不骂上两声。

    “舅舅舅妈?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一门亲戚?”孟觉晓冷笑一声,扫了一眼尤氏夫妇,这两位理亏的家伙,男的低着头不好意思正视,女的则扭开头冷笑低声道:“花痴!”

    常言道:外甥娘舅一家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孟觉晓没想到自己面对的是这样一种外甥和娘舅的关系,从表面现象来看,眼前这个舅舅好像很怕老婆。

    眼前这个舅妈的嘴脸孟觉晓淡淡一笑直接无视,扶着母亲笑着说:“强扭的瓜不甜,您别气着了,去把婚书取来。”说着孟觉晓回头对那对男女道:“婚书何在?”

    “晓儿,你可想好了。”事到临头,舅舅反倒有点犹豫了,拿出婚书有点迟疑时,身边的舅妈一把抢过去递给孟觉晓道:“拿去!”

    孟觉晓接过婚书看都不看,刷刷的伸手撕了个粉碎。孟尤氏拿了婚书出来看见满地的碎纸屑,叹息一声上前把婚书递给孟觉晓。接过自己的婚书,孟觉晓还是没看,直接递给舅舅道:“拿去,从此两家再无瓜葛!二位,请吧?”

    说罢孟觉晓背着双手,面带冷笑看着这对男女。孟尤氏没想到儿子这么干脆,竟然说出如此绝情的话。心中一阵酸楚,孟尤氏欲言又止,抬眼与尤有福羞愧的眼神对了一下,孟尤氏心中虽然不忍,但还是以扭头摆手道:“你们走吧!”

    “一个花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家……。”

    “闭嘴!”尤有福难得的一声怒喝打断了婆娘的废话,伸手拉上她使劲的往院子外拽。

    “等一下!”孟觉晓出声叫住他们,两人站住时孟觉晓指着他们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