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马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新马超- 第7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接待

    五日后,张松来到襄阳地界,马超亲自出城二百里相迎。

    一路上真可谓锣鼓喧天、礼乐齐鸣,待遇十分隆重。马超身在荆州百官之前,只觉人生第一如此招待,虽九死也知足了。

    而效果,的确出乎意料的好,马超见到那持着符节的张松下马时,清晰看到了张松眼中那一抹惊异和激动。不过,不得不提的是,张松的长相实在难以恭维,身材短小精瘦,却偏偏披着一件长袍,显得十分滑稽。一片额头跟一柄锄头一样上窄下宽,鼻梁塌陷,龅牙外露,尤其那两撇鼠须,更是给人一种猥琐的感觉。

    不过,好在提前有心理准备,马超也知张松此人见识通达、才干极高。由此非但没有半分鄙夷之色,反而在张松刚下马之时,便迎了上去,之后未待张松行礼,便一把握住了张松的手:“永年,超在长安之时便闻你大才之名,千山万水相隔渺渺,一直无缘相见。今日你到访襄阳,终解我云渺之思,幸甚幸甚啊”

    以马超雍王的身份,说出这番简直算得上拍马屁的话,那唤作一般人纳头便拜都有可能。然而,张松见马超如此热情,下马时的激动之情一扫而光,双眼警惕一瞪,有些羞恼地说道:“雍王莫来消遣在下,松自己几斤几两,心中自知。”

    张松身材虽矮小,但嗓门极高。若是一般人如此说,配上谦逊笑容,也可认为是玩笑自谦之语。可张松那牛眼一瞪,脖子一梗,嗓门更是如吵架一般,实在难以让人将刚才这番话同玩笑联系在一起。

    马超身边的蒯良、蒯越及荆州各文官脸上皆有不忿之色,唯独马超微微一愣之后,十分诧异地说道:“永年这是说得什么话法孝直之父几番向我推荐永年,汝南许邵亦然言你乃当世逸才,有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之才,只可惜永年早已投身刘益州麾下,我虽仰慕许久,但却只能藏于心中,今日终盼永年亲至,定要好生畅谈一番”

    不知是马超的话太过真实,还是表情太过逼真。张松见马超诚意拳拳,脸色渐渐和缓,看似相信了马超真心倾慕他。这才拱手躬身,和声说道:“雍王盖世英雄,松在蜀中亦然钦佩不已,今日见雍王如此礼贤下士,当真乃一代贤王风范”

    “永年,请”马超含笑受了张松这一礼,他知道,必要的底线是要拿捏好的。张松此人太过精明,也太过恃才傲物,一旦自己显得太过卑谦,他定然会看出自己心有所图。

    “雍王,请”张松也延手一礼,满脸含笑,好似对马超完全放下了防备。

    “同行便是”马超这下一把拉住张松的手,将他带至自己的辇车面前。

    这等六马辇车,乃是诸侯王所能乘坐最豪华的车辇。外观装饰极其华贵,六匹健马亦然乃西凉良驹,一身雪白无半分杂色,神骏非常。换至前世,这等豪车,比之什么玛莎拉蒂、法拉利还要拉风。毕竟,这个时代,可不是你有钱就可以随便坐的严酷的封建礼制规定,唯有王侯一级,才堪六马驱乘。而此番马超让张松与自己同坐这驾豪车,实在给足了张松面子。

    这一连糖衣炮弹轰来,张松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了。一路上与马超谈笑风生,尽言蜀中风土人情,间或谈及马家六州腾飞之策,更是滔滔不绝,偶有论断也是一针见血。直至此时马超才知张松此人的确被刘璋给憋屈儿了:这家伙,是真有才

    马超不敢说自己是爱才之人,但有本事儿的人走到哪里的确是受人尊重的。历史上的张松倒霉,是因为他碰到了比他更有本事儿的曹操,而且还以他的小聪明戏弄了曹操,导致曹操对张松十分看不过眼。不过,马超却没有这层顾忌,他从始至终不认为自己可以和这些在历史上都留下名号的家伙比肩。

    由此,郡守府内,本来刻意做戏的宴请,倒真成了马超与张松的一番畅谈。有马超奠定着宴请的基调,张松虽然狂妄,但荆州士族仍旧对张松曲意逢迎。一时间,厅中众人吟诗作赋、大论治国之策,辩输者自动甘心饮酒,辩赢者也举杯相陪,气氛融洽无比。

    酒至酣处,马超有些微醺,看着眼前一幕,仿若一时觉得回到前世青春年少、与友畅饮的时光。不知不觉将身体略微后仰,翘起了腿伸直,舒舒服服地听着厅中之人高谈阔论。只是他不知,他此时所为,已然有些放浪形骸之举。

    张松看了马超一眼,见厅内众人对此见怪不怪。一时非但不觉马超傲慢,反而与他一般乃洒脱放荡之人,不由浅浅一笑,举杯敬酒。

    马超不知道张松这是因何而敬,只觉张松那抹笑意十分友善,当即俯身前倾,把杯子拿起来,双手平握,略微一抬,然后一饮而尽。

    酒味清洌,辣而醇厚,马超咂了砸嘴唇,意犹未尽。他品得出这是上好的马家陈年佳酿,不是轻易而得的。正待借着这个机会好生再与张松攀谈一番,却听厅中一人高声大喝道:“许君你一向被人称为国士,现汉室飘零,帝王得雍王之扶才有立身之地。在座诸君都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有救世济民的抱负。可是你却只知求田问舍,没有一句上得了台面的言语,此正乃胸有大志的陈元龙非常鄙视的行为,他又怎么会和你说话假如当时是我,定要卧百尺楼上,令君卧于地,何谈上下床之事”

    马超当即将眼光投向那处,只见刘备霍然起身,并指如剑叱喝一人。那人恼羞成怒,又无言以对,当即将目光望向了马超。

    马超此时一下酒醒,他猛然想起了历史上这个典故,是说刘表帐下名士许汜说徐州陈登骄狂,他曾经有一次路过下邳,见过陈登陈元龙。陈登居然毫无待客之道,连话都不跟他说,自个在大床上高卧,却让许汜睡在下床。

    事实上许汜的叙述中有所隐瞒,隐瞒了他当时与陈登谈论的话题,这是他被陈登鄙视的关键因素。刘备与陈登乃至交好友,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见许汜如此诋毁陈登,当即为陈登鸣不平,斥骂许汜。由此中国历史成语上,便多了一个求田问舍的故事。

    可此时事情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发生了,马超却觉一丝怪异。扭头看向刘备,只见刘备仍旧怒气冲冲,却羞愧抱拳向马超及他人请罪道:“备一时激愤,唐突了雍王及众人,万望恕罪,恕罪。”

    “陈元龙虽海湖之士,但名重天下,松虽久居川蜀,亦然对陈元龙此等文武兼备、胆志超群的俊杰敬佩不已,此人只能在古人中寻求,当今之世难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你一坐谈之客,沽名钓誉之徒,枉活半世却无尺寸之功,竟还有脸在此妄论陈元龙,得玄德公叱喝,当真咎由自取”

    这话是张松说出来的,说完之后,除了一脸气怒之外似乎还有几分洋洋自得,最后还看了刘备一眼,攸然举起一杯酒,示意刘备饮下。

    直至这个时候,马超终于回过味儿了。就在刘备也举杯欲饮之际,他带着几分不屑悠悠开口道:“许卿虽然多有偏颇,不过,那徐州陈登也不过一区区无胆之人,偏又自视甚高,如此二流之人,便是被我荆州俊彦点评一番,又有何不可”说罢,马超斜眼看了一眼刘备,眼中流露出的威凌怒火显而易见。

    而张松一时被晾在当场,尴尬非常。倒是满座荆州众人,神色欣然,对马超不由生出几分好感。至于刘备,更是一时进退不得,被满座荆州名士大家利眼盯着,仿佛一下成众矢之的。

    “雍王,你莫非是在欺我张松有眼不识俊杰吗”张松终于回过神儿来,当下一放酒杯,重重言道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典故?

    马超回头又看了一眼张松,这个时候,他已经感觉张松有些不识抬举了。

    或者说,他已经感觉到,张松这个人,是一个心理极为脆弱又极度喜欢感情用事的人。这一点,马超可以猜到,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太过注重长相的关系,使得张松一直郁郁不得志的缘故,久而久之,他的敏感和孤高的才华就令他成为一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面对同意他观点的人,他会放松戒备,尽情倾诉。可一旦有人质疑他,他这只刺猬就会立即张开浑身的刺,努力想将对方扎伤来维护他的自尊。

    例如,自己刚才挑破刘备的一番作秀之事刘备的确是在作秀,一向低调沉默的家伙突然豪情万丈,不是哗众取宠是什么专门寻许汜这等空有名头却毫无势力的软柿子捏,又算什么本事儿除了为引起张松的注意、烘衬出他是一位壮志报国、爱憎分明的皇亲之外,还能有什么目的

    说张松在马超一言讥讽之后,还没有看破刘备的诡计是不可能的。可纵然如此,他即便知晓了自己可能被刘备当了枪使。但仍旧会对马超怒目而视,丝毫不顾他肩负的使命和场合张口来驳斥马超。

    这样的家伙,能在曹操那里受待见才怪。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马超心中悠悠想着,可此番事已至此,他也得想办法来圆场。

    幸好,三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典故比这个求田问舍更为有名,也更为大气磅礴

    这件事儿的起因,不过是一群人侃来侃去,把全天下的牛人们侃了个遍引起的吗而三国史上,还有哪一桥段比煮酒论英雄更为经典

    由此,马超抿了一口酒,待大厅上的情绪有个缓冲之后,才说道:“陈元龙一身才识,文武兼备,若不提品行,确也称得上一方俊杰。不过,生逢如此乱世,诸位的格局眼界未免有些太小了,大丈夫值此时,当凭手中三尺之剑,建不世之功有如此大豪情、大智慧、大气魄之人,方谓此宴间可谈可敬之人”

    这句说完,马超已毫无痕迹地改换了谈论的焦点,一笔轻松带过了张松的质问,又不使张松面子难堪。毕竟,马超的身份和位置就决定了,他与陈登这等人实在太有天渊之别。他看不上陈登与这些人品评陈登之事根本不是同一件事,而是位置和眼界的分歧。

    “那雍王以为,这天下之人,何人可称为大豪情、大智慧、大气魄之人”许汜对马超一番所言大为拜赏,当下接口延起了这个话题。

    马超含笑看了一眼许汜,暗赞这个家伙还有些眼力。当下又刻意抿了一口酒,将在座众人的胃口都吊足了之后,才又缓缓开口:“世间英雄之形,可以龙来比作,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而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直至此时,之前由陈登引发的争执完全消弭于无形。就连张松也已被马超这一悬乎儿高深的忽悠将心魂给勾了去,忍不住心中不耐,恳切问道:“雍王,如你所言,这世间究竟何人可谓英雄”

    世人皆逃不过名这一禁锢,尤其这些自视甚高的人,更是将这名看得比天还要重。不过,马超心中那一人,虽然在士林当中名声不显,但所建功业却是那些只会高谈阔论、胸无一策的腐儒难以企及的,纵然他们对那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无非不过是弱者对强者的战栗叫喧而已。所以,马超在众人期盼眼中,终于一语道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何人也”此刻,竟是众人异口同声相询。

    “谯县曹操。”

    曹操之名一落,仿佛在整个平静的湖水当中投入一块小石子,随后那小石子激起前顷巨浪一般在大厅炸响。大厅众人先是微微一愣,随后也不顾马超威厉,纷纷开言驳斥。

    “曹孟德阉宦之后,卖弄权术,岂为英雄”一人当即开口。

    “英雄不论出身,高祖斩白蛇起义,兴于草莽之间,终有大汉四百年基业。袁本初、袁公路四世五公出身,而今安在哉”马超当即插言,一语驳回,那人面色惭惭,羞愧落座。

    “曹孟德少不闻经,老不作典。奸猾似鬼,品行低劣,何以称英雄”一人又上前开口,这些家伙,马超说实话光知道他们是荆州的名士,但具体叫什么名字,他还真不知道。毕竟,今天叫他们来的目的,不过是捧个人场而已。

    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些蠢东西,连捧场的这件小事都做不好。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心中也隐隐有些高兴。毕竟,曹同志在荆州没有市场,对他马孟起而言,可是一件好事儿啊当然,这事不关现在,马超还是先要替曹操擦擦屁股擦好。毕竟,先把曹操捧得越高,以后他摔得也会更疼嘛

    “闻经作典,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