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马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新马超- 第5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当马家的商品涌入汉中的时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转变,而更是一种思想的觉醒。雍州一带的人民,将他们彪悍的本性化为勤劳的品格,换来了衣食无忧的幸福。而他们的商品进入汉中后,便恰恰让汉中人民看到了另一种按劳获食、有病可医的全新生活。

    可以说,马家的商品输出,不仅仅对汉中进行了经济掠夺,还进行了思想洗礼。纵然马超丝毫没有意识,但事实上,马超已经开始同张鲁分割起汉中那块大蛋糕。而这一点,则是张鲁绝对不能容忍的。

    想到这里,马超不禁愈加觉得张鲁那边没那么好摆平。可杨阜却是不以为然,静待马超思忖完毕之后,便继续开口说道:“兵部建议,是遣礼部使者入汉中,同张鲁谈判。条件是,马家承诺尽其所能,提高汉中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汉中人民能与雍州百姓一般,过上期望的生活。而换来的目的,自然是张鲁退兵。”

    “太过异想天开尔。”马超摆了摆手,看得出来,虽然荀攸和李儒已经瞅到了问题的关键,但应对方策却不怎么样:“如超所料,兵部的意见恐怕也是待平定了凉州、更或者是待明年马家翻身之后,反手就灭了张鲁吧张鲁绝不是傻子,马家如此放低姿态,他定然看出其中端倪”

    “主公勿急,卑职还未说完。”杨阜看马超果然一句话便道出了兵部的用意,自然展颜会心微笑了一番,随后继续说道:“主公莫要忘了,曹操可以借张鲁之手,使得马家不得插手兖州。那我们为何不可皆刘璋之手,逼得张鲁不可插手凉州呢”

    “尔等是说”马超一凝眉,急速翻到了兵部提案的那一页,快速阅读了一遍之后,开口说道:“使者分明暗两路,明着向张鲁谈判,暗地里却挑拨刘璋出兵”

    “非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是双管齐下。”说到这里,不是杨阜来解释了,而是换上了荀攸,显而易见,这条计策,便是他的手笔:“刘璋同张鲁有杀母之仇,蜀道崎岖,消息闭塞,张鲁出兵雍州之事,刘璋定然不知。某等需要的,便只需将这消息无意透露给刘璋,那刘璋自然会有所行动。软硬兼施下,臣决然不信,张鲁那边,还会敢拒绝马家如此优渥的条件”

    “此计可行”马超闻言不禁大喜:不动刀兵便退去一路大军,谋士之力,果然不可小觑。

    不过,说道张鲁,马超似乎又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历史上为张鲁手下第一红人,贪财如命。收了刘备的钱财,把马超“逼”到刘备手下不说,还收了曹操的金甲,又因病滞留在汉中的庞德“逼”到曹操手下。

    马超嘴角一笑,不由想到,佞臣其实也很有用。尤其是他在你敌人的帐下之时,那便更有用了:看来,自己可能要好好跟秦羽说一说杨松这个人了

    s:今天又是幸福的一天,首先祝福肥羊今天生日快乐,常啃嫩草。再感谢唐小米、夹尾走夹缝以及火星树的打赏,感谢一路上有你们不离不弃的陪伴

第九百六十七章 关东剧变

    中军大帐当中,果然有一具尸体躺在地上。

    不过,那尸体的身形,绝不是十五岁的少年,而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身教徒传令打扮正是张鲁吩咐将庞统尸体处理掉的那个传令,此时他的脖颈处已然流出了大片的血迹,将周边一丈左右的地面全都染红。

    若不是亲眼所见,张鲁绝不相信,一个人的身体里竟然有那么多的血液。

    马超看到这个情景之后,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身边亲随走到那具尸体之前,摸了一下的他脖颈之后,开口道:“死了还不到,血迹尚且温热。”说完这句,那亲随有些不吐不快的难受,终于又补充道:“他被头簪插入脖颈的时候,并没有直接丧命,后来完全是因为失血过多而丧命的。”

    “不错,你观察地很仔细,推测也很到位。不过,身为马家亲卫,你最不应该忘记你的职责”马超冷毅地扫了那亲随一眼,对他的妇人之仁有些不满。随即走到案桌之上,拿起一封书信向张鲁问道:“这份书信,之前一直没有出现在你的案桌上吧”

    “是我一直不曾见到什么书信。”张鲁回答,而一旁那亲随见自己出现这么大的疏忽,不由愧疚不堪,讪讪退下。

    “既然不是留给你的,那想必就是留给我的,我倒真想知道,庞统究竟会跟我留下什么”话未说完,马超已然展开了那封信,一目浏览过后,语音戛止,面色也突然变得怪异不堪。

    “张君师,庞统是否一直向你保证过,关东那边定然会有大变,会令马家撤军”马超看起来有些艰难地露出了一丝苦笑,再度问向张鲁。

    “的确如此,不过这妖童信口雌黄,害得我十万教众几乎身死”张鲁听马超如此询问,脸上怒气不由勃发,开口诅咒道:“这次算他命大,诈死骗过了我,下次,我定然要将他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这便用不着了,汉中之祸,不在他人,便只在你一人身上。”马超摇了摇手,似乎没有多少心思同张鲁交谈,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张鲁道:“他的确没有骗你,我确实该撤兵了”

    张鲁被马超一声讥讽,心中已然恼怒,然而,结果那书信一看,脸上陡然大变,竟然直接失手任信飘落在地道:“这,这怎么可能”

    随风打旋的信件,悠悠落在地上,被传令的鲜血染红一角,先前那亲随赶忙捡起,只见上面字迹清丽隽永,寥寥数笔,似乎有风雷之势。而更奇怪的是,这封信的右下方,竟然还盖有一枚龙形印章。

    “自长安郊外一别,一载余未见。闻君近日南伐张鲁,朕亦然令一人入东川与将军游乐,以增战趣。然张鲁小道,不足成事,今见此书信,袁绍恐已入并州,威迫马家。朕在许昌,亦接管大权。若将军有意,不若你我二人狩猎冀州,共逐一鹿否将军自斟酌之。纸短心长,匆匆不尽。”

    马超从亲随手中再度接过这封没有署名的信件,心中哀叹不止:想不到,庞统入关东,竟然是去找了刘协。而且,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消息还可看出,他已然归顺了刘协

    而就在此时,帐门被突然掀开,许久未曾露面的陈浩杰急急来报:“主公,长安急报,许都兵变事发,董承一脉竟全然败于曹氏之手。当今天子病愈,再度执掌中局”

    “还有冀州袁绍那里的动向吧”马超丝毫没有表情波动,低声询道。而对于浩劫前来报信,他一点都不意外。

    而陈浩杰此时也不顾脸上的惊愕,反应过来后,又是快速说道:“冀州袁绍,已然令高干领二十万大军西征并州。黑山军不敢撄其锋芒,乐平、太原、上党三郡皆望风而降,而河内郡,更是在司马一族的倡导下,归顺袁绍,唯有河东一郡,仍未投诚。不过,袁军看似也无意染指河东,正驱兵入河内。”

    “长安那些狐狸,对此是如何看法,是战是和,可曾带来回信”袁绍这般大手笔,当真令马超有些措手不及,第一时间,他便想到了长安那些策士的决议。

    “主公英明,这是中书省的提案,请主公过目。”从怀中掏出一份被汗水浸湿的书信,陈浩杰恭敬呈上。

    “老狐狸那些人竟然主战”马超见信不由失声大奇,仔细看完后,脸色更是疑惑:“什么时候,马家竟然打算要与曹氏复盟了那些狐狸们,到底在想什么”

    “属下不知,但贾令史令却某带一句话给主公。”

    “什么话”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汉家江山疲乱,恐日后异族觊觎。”

    马超闻言目光一凝,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贾诩那个老狐狸,果然也早已看出汉族百年后与少数民族的危机。看来他当初让自己平定川蜀之计,恐怕是怕自己太急功近利而撒下的弥天大谎。而如今关东,已有纷乱天时,他见此良机,已然再无心缓图了。

    “传令,留甘宁、臧霸两将在此、法正为监军,继续平定安抚东川,做好交割接手事宜。其他文臣诸将,即刻班师回长安;另遣礼部秦羽、荀悦两人为使者,正式与蜀中通好;镇守洛阳大将庞德,急速出兵河内,抵住高干兵锋。告诉他,勿要堕了马家的名头”

    一连三道命令急下,随后赶来的杨修立即着笔泼墨。而马超此时才看向张鲁,开口道:“君师,东川一事,还需你再辛劳一番。”

    这句话的意思,张鲁最是明白不过:如今马超虽然破了东川主力,但还有汉中郡、巴郡两地未平。两地虽然再无兵卒抵抗,但五斗米教众却依然是阻挡马家大军顺利平定东川的障碍,唯有他这个君师亲自现场,宣谕教徒,方可使东川彻底归顺马家。

    此时的张鲁,再也任何筹码与马超对抗,听闻马超此话之后,不由点了点头,喟然叹道:“大浪淘沙,留下的,果然是最聪明、最阴险、最狠戾的枭雄。我败于你马孟起之手,也是天意使然。”

    马超闻言,一时心中也有所感慨。不过,随即他便带着张鲁出账,迅速结束外面的征乱。可张鲁随后的又一句话,却让马超的脚步不由停顿了一下。

    “骠骑将军,我只是不知,为何当初我三番四次要将女儿嫁于将军,将军始终拒绝若是你我有翁婿之谊,那庞统妖孽纵然舌灿莲花,亦然不会使得老夫迷了心智。而和平收取东川,只需数年之功,缘何又会非要如今日这般血流成河、你死我活”

    这句话,当真刺痛了马超的心房。张鲁所言,虽有败寇的抱怨,但不可否认,他的话却丝毫不假原来刘协和庞统就是看到了张鲁对马家这种患得患失的惧怕,才迷惑张鲁上了贼船,最终酿成了今日十万兵士枉死的惨剧。

    自己,终究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个残酷的乱世,使得儿女情长蒙蔽了双眼啊

    “君师,你放心,以后这种事儿,我不会再犯了。”马超再度拉起张鲁,大步走出军帐,张鲁分明看到,马超的眼中有一种无情的决舍在闪动,似乎是枭雄的觉醒征兆。

第九百六十八章 六合鹰扬

    进入东川时极雷迅火,而退出之时,已然是如潮水卷浪,澎湃急速。

    连日来的强行军,使得部下颇是疲累。然而,马超却一刻也不敢松懈,仍旧挑战统御的极限,一再下令鼓劲带动部下早日退回长安。

    这几日,世人对于沧桑乱世竟然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原本以为,兴平三年春,讨曹檄文的爆料,已然是这年最令人张目结舌的大事。却不想,同一时期,蛰伏一年多的马家,竟然直接兴兵南征张鲁。

    若是如此,世人还不会有太多震惊。但随后事件的发展,就渐渐令人有些看不透了:有小道消息传言,许都内乱,皇权派欲趁袁曹大战之时,独立颍川郡,复兴汉室。但随后刘协病愈执掌朝政,令谣言不攻自破。世人也知,司空与朝廷,仍然是一条心。

    再之后,袁绍不全力准备出兵,反而尽遣派二十万大军西征并州,令世人大跌眼镜。而曹操的反应,竟然也让人一头雾水。除了调兵积极抵御袁绍之外,曹操竟然宣告天下,欲将大女儿嫁于江东小霸王孙策为妻,结盟孙策。而孙策亦欣然接纳,惹得袁术对孙策极度不满。

    可更有意思的是,袁术纵然不满孙策,却没有对江东动兵,反而几分斥责信之后,又表荐孙策为破虏将军、会稽太守。然后尽起四十万大军,北征徐州刘备

    假如说这些纷乱不休的战情还令人抓破脑袋的话,那最后一颗重磅炸弹,便由马家来炸响:马家洛阳大将庞德于春末,率五万精兵由虎牢出关,北渡黄河入河内,正式拉响了马家与袁绍的大战序幕。两家在河内偃师遭遇,争斗一番后,以洛河为界相互对恃僵持。

    一时间,四方盗贼蚁聚,奸雄鹰扬,乱世争锋者纷纷踊跃。马超、袁绍、曹操、刘备、袁术、孙策等诸路豪杰一个个粉墨登场,关东大地成为群雄角逐的猎场。整个天下,彻底陷入一种乱世无序的征伐当中,滚滚狼烟飘荡入苍穹,仿佛在诉说着人世间的凄苦纷乱。

    而这个期间,班师回长安路途当中的马超,看着前线战报一日三变,心中也是一日三惊。白纸黑字的东西很难说清真实的情况,而身经百战的他更是知道哪些东西可以真实里藏着虚假,哪些东西平静里藏着风暴,战场之上,输赢胜败只在刹那之间,半点马虎不得。庞德兵力毕竟少于高干,虽然军报上的汇报的军情还不错,但马超心中仍旧难安。

    更何况,袁绍军的细作和小队已经深入到长安附近,暗杀,破坏,放火,投毒,种种手段层出不穷,甚至有一批人潜入城中,去暗杀马家策士谋臣,当然,结果自然是被秘控收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