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马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新马超- 第5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略上,微臣认为,这次我们便要力主,力主打野战,力主招降。宁愿推进缓慢,亦要避免强攻恐民。”李儒待郭嘉说完之后,将话题引到军计上,分析道:“因此,此番出征要点,便是打野战若是我们能一战大胜张鲁主力,则汉中可顺风而下”

    说到这里,李儒的皱纹几度舒展起伏,犹如一条在蜕皮蠕动的毒蛇:“只不过,这次看来,张鲁身后有高人指点啊”

    马超听李儒如此论断,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马家大军出征的消息一出,原本同甘宁、臧霸僵持的张鲁大军,竟然一日一撤,还不断减灶诱敌。甘宁臧霸两人在不知详情之下,不敢贸然追击。由此,到了马超之时,聚集在天水边境的大军,竟然撤得干干净净,甚得兵书上敌强我退的精髓,将整个马家大军,晾在了一旁。

    “事出反常必有妖,既然军中的斥候探子搞不清状况,我想,马家的暗影应该可以出动了吧”司马懿丝毫不管他该不该开口,直接落下如此言论。随后,抚了抚后背,死盯着马超看。

    “看来,你对马家的暗影,甚是好奇啊。”马超心中也是这个想法,只不过,他想在会议散后直接吩咐黄渊去做,可此时被司马懿说出,他不由转向黄渊开口道:“丑哥,汉中暗影的情况,你是清楚的吧接下来怎么做,想必也不用我多说了。”

    “末将明白,寻觅出张鲁主力,决一死战”黄渊在大事上,从来不含糊,更没有犯过傻。说罢这句,他便告辞而退,想必即刻便去联络暗影去了。

    “很好,今日还是安心休整一夜,明日辰时继续进军。待汇合甘宁臧霸两将之后,再作商议。”挥了挥手,马超便令众人退下。尤其还对司马懿龇笑了一下,也不知他在跟司马懿玩什么猫腻。

    然而,司马懿走的时候,却低着头,小声说了一句:“幼稚”

    这话自然瞒不住马超那灵敏的耳朵,使得已然开始翘着二郎腿、品着热茶的他猛然哭笑不得:哥两辈子加起来三十多岁,竟被一个童子给鄙视了

    不过,这点尴尬,也就在马超心中留下一丝涟漪。随后待韩梦翎到来之后,他的脸色,便恢复了平静如初,甚至还友好的微笑了一下,开口道:“韩大小姐,我原来今天才知道,你们韩家竟然还是金城韩家的旁支。这样的消息,倒是让我对韩大小姐越来越感兴趣啊。”

    “既然你已经知道这些,也知道我是故意混入马家,为何还培训我为暗影”韩梦翎上前一步,换上一副冷厉的表情,开口道:“你就不怕,我暗中杀了你”

    “杀了我”马超反手一指自己,颇有些不以为然:“若是你在马家暗影当中,学透了王越、童渊、史阿三人的武艺,加上下毒、设计等一切课程,我倒是还真会惧你三分。不过”

    说道这里,马超探手入怀取出一封书信。手腕一抖,书信向韩梦翎前胸四平八稳缓缓飞去,露出一手精湛的功力。

    韩梦翎双手接过,摊开信纸一看,不禁瞠目结舌:“韩家已经降了你们马家”

    “那是自然,否则你以为,我为何会一直留你性命至今”马超颌首微笑,看样子,他很喜欢美女受惊的样子:俏颜突变,杏眼圆瞪,尤其是小嘴微微张开,端是别有一番风味。

    “那你今夜唤我前来”韩梦翎再度检查了一番书信,确认无误之后,收敛心情向马超问道。

    “自然是因为军旅清苦,长夜难眠,放眼过去,尽是大老爷们儿你若有心,可给我跳上一曲,以解寂寞。”

    “你去死”

第九百四十二章 冀州沮授

    而就在马超大军到达天水郡的这段日子,关东大地一片鸡飞狗跳。

    在冀州的各条大路之上,运送物资的车辆和前往邺城支持的部队挤得如同搬家的蚂蚁,各郡部队挤在一起,为了赶时间,民夫们来不及回家,把锄头丢在田头就被集中起来往邺城赶。

    为了赶时间,县尉老爷们直接用尺子在地图上划一条线就抓着壮丁笔直地扑过来。管他什么庄稼,道路都塞满了,谁还有心情管那个

    三日不赶到目的地,革职查办事小,掉脑袋事大大将军顺天之命讨伐曹操,自然要兵潮如水,后勤充足,若是耽误了大将军誓师出征的威仪,那抄家灭族亦是极有可能的

    冀州的老百姓被逼迫的苦不堪言,县兵们也怨声载道,这同时也给袁氏主管政务的官员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上至别驾,刺史,下至郡守,县令,无不被逼的火烧房一样上窜下跳。甚至有些谋士,更是抓准这个时机,在袁绍耳边痛斥沮授的肆意妄为。

    不错,造成冀州如此慌乱的,不是他人,正是袁绍帐下的奋威将军沮授,他在袁绍军中掌管监军之职,上可管将,下可调兵,权势极大,就连情报工作也兼有一部分放在他手下。

    此时的他,站立在邺城城头之上,凭借着身材颀长瘦直的优势,已经远远看到了目光尽处那些烟尘飞天的乱象,忍不住眉头紧锁。这一瞬,春风无情,吹动他衣袂飘飘,可他的身形,却纹丝不动,远远望去好像一枚牢牢钉在城头上的大钉子。

    他知道,这个时候,会有多少人在袁绍的耳边乱言他滥用职权的谗言。不过,他对此没有半分忧虑。虽然他一半精力在为袁绍主公出谋划策,另外一半精力要消耗在确保他的主意不被那些白痴干扰然而,无论这次谗言如何汹涌、外乱如何揪心,他知道,他的地位仍旧会稳如泰山。

    因为,此次所为,根本不是他的本意。他只不过揣摩透了袁绍的心思,主动替那个爱耍弄虚荣的主公背了黑锅罢了。

    因此,袁绍对于那些诋毁沮授的人,没有任何好脸色。更是公开的说,沮授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好的后勤人员,可与大汉的萧何作比,谁有沮授这样的后方指挥调度人员,前线的指挥官就算是享了福了,有沮授在,他一定可以打败曹操,平定兖州,甚至一鼓作气攻陷扬州,灭掉袁术,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就在沮授亲眼看到邺城下数十位老农累死在粮车之下,被那些兵士当做砖头石块一般扔至一旁后,他的眼中蓦然迸出了泪光,双手颤颤伸到胸前,喃喃悲泣道:“元皓兄啊,你遁入马家远离了冀州波谲,可留下我沮授却成了这幅模样,成了祸乱万民的罪魁祸首”

    “若是有朝一日,我们黄泉相逢,你该如何怒斥我沮授啊”沮授的突然悲鸣,引来城头上不少巡逻兵士驻足,但沮授恍若未觉,继续嘶声泣道:“可是,主公不爱听我以逸待劳、以强凌弱的兵策。郭图、审配小人,不识大局,进献谗言,言主公如今气壮山河、威势鼎天,欲以翻天覆雨之势,席卷兖州,气吞天下如虎曹操奸诈善战,马家明卧暗伺,刘备阳奉阴违,如此乱局,主公诚不该如此啊”

    再度悲泣一声,沮授回想到了,仅仅不足十天时间,整个邺城就一片鸡飞狗跳、民不聊生。而接下来还有征兵调动,还有抓壮丁休工事,还有补充战备等等所有战前事宜沮授内心难言,只想向天空喊一声天灭袁氏,以泄心中郁愤

    可是,他知道,那句话,说什么也不能喊出来,一旦出口,就是他人头落地之时可是,这心中无数的怨恨、悲悯,究竟如何才能纾解万一

    “公与兄,小弟错怪你了”不知何时,面色忧愁的荀谌也来到了城头,驱散了那些巡逻兵士之后,来到了沮授面前:“我道公与兄已然放弃天下大念,若不是无意来此,见到公与此状,真不知公与兄心中竟然如此悲苦。”

    “友若,百姓何苦,名族何骄难道主公就真的看不到这一点,我们这些人,就需屈身服从,留下万世骂名不成”沮授此时心神激荡,听荀谌一番安慰,不禁吐露了心声。

    自然,沮授敢如此所为,也是知晓荀谌是仁人君子。因此,荀谌沉吟了片刻之后,才开口道:“公与兄,可曾想过雍凉马超”

    “自然思虑过,此人年少英武,狡厉有谋,区区几年时间,就将马家铸就成大汉第一诸侯。如今虽然,但旬月便可破下,如此马家再增臂膀,于袁曹大战时突出雄兵,则整个关东尽落此人之手无疑”沮授一口气说完,神情甚是忧虑,目不转睛地望着长安方向,似乎眉头都锁住了邺城所有的阴云。

    “非是替主公而谋,”荀谌看了一眼沮授,小心翼翼说道:“我是说,假若我们投身马家”

    “友若何出此言忠臣不事二主”沮授猛然惊诧,环顾四周无人之后,厉声斥道。

    “那公与兄可得元皓兄来信”荀谌突然转了话题,开口问道。

    “自是收到过,信中多言交情,但字里行间也看得出,元皓兄对马家甚是钦服。对马超,更是赞叹不已”

    “这便是了,徐州一行,我曾与马孟起铿锵一面,此人言笑有度、气质恢弘,急才明智天下少有。更难得是,此人果敢有断,决策有方”

    “友若不必多言,今日之语,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再无三人知晓。我等为臣,自当尽心竭力,从一而终。若是友若再有此通敌之言,休怪我沮授贴面无情”不待荀谌说完,沮授已经板起了脸。重重挥了一下衣袖之后,转身便欲走下城头。

    而荀谌眉目僵直片刻后,终于喟然一叹:“与田元皓何曾相似也罢了,今日我便与你再共谏一次,若是主公听纳,此话便当我从未说过。若是主公不听,谌则闭门家中,再不出一策”

    走到半路的沮授,听荀谌如此,不禁回头。愣愣看了一会儿荀谌后,才开口道:“既如此,那便走吧。”说罢这句话,沮授将暗藏在袖中的扶风纸慢慢捏碎:那上面,记载着荀谌与两次书信来往之事。今日,荀谌坦言,沮授打算信荀谌一回。

    但若是荀谌真的闭门之后,仍旧有马家有来往,那沮授便唯有改变主意了至于说袁绍接受这次他们的劝谏,稳步而图曹操

    呵,那只能是天方夜谭,两人彼此太心知肚明了

    不过,荀谌一番说道之后,沮授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既然马家可以西征汉中,东望中原。那他自己,为何就不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只要许都那里风云变动,袁公亦不见得就不能一鼓而下

    再度悠悠看了荀谌一眼,沮授突然觉得,他还是先不让荀谌隐匿为好。因为他知道,马家对关东绝对不会死心,而荀谌,就可能是那个获悉马家情况的唯一纽带

第九百四十三章 要乱起来

    相较于冀州的鸡飞狗跳,兖、豫两州却是很平静。

    因为曹操早已推行了屯田制度,因此,征粮方面,自然有那些兵屯直接上缴,直接运往前线即可。而民屯的部分,虽然也是如冀州一般,县兵负责督粮征丁,但荀彧却是先张榜告民,随后再由县府、郡府征收,并严令不得哄抢扰民,违令者定斩不赦。

    因此,虽然整个兖、豫两州同样是大战即来的气息密布,但整个民心还算稳固,秩序尚可。而那些曹氏属下,心头虽然都是沉甸甸的,但没有人抱怨,默默接过荀彧下达的一条条手令,忙碌在他们该在的地方。

    犹记得,曹操率军前往官渡之时,众人一齐躬身起誓的情景。群臣纷纷表示愿追随曹公,尽忠报国曹公知遇之恩是一定要报答的,至于汉室嘛,喊喊就算了。

    每每想到那个情景,荀彧的心就莫名有些伤感。但下一秒,他就被巨大庞杂的事项淹没进去,忙得无心思考。而唯一支持他的信念,就是曹操不在,他就是整个许都最高的守护者,绝不容许任何人威胁到它。

    荀彧不仅是曹操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而且还是朝廷的尚书令。这双重身份,让荀彧自己就在心底定下了沉重的目标:他既要为曹操分忧,也要保证朝廷的尊严。

    有些疲惫地摇了摇头,荀彧将这些无关的念想都驱除脑中,重新提起毛笔,用嘴呵了呵仍旧被没有逃离被冻硬命运的狼毫笔须,继续伏案处理政务。

    曹操的大军如今开赴在官渡的路上,安抚许都乃至整个大后方的工作就落在他的肩上。各地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入他这小小的尚书台,几乎每一份都加盖着“急报”的符印,都要他代替曹操来做出决断这是信任,也是沉重的责任。

    何况皇上又在重病之中,早已传诏不见外臣,许多朝请奏议也得由他批转。

    “天下方乱,国事未已呐”荀彧忙碌一阵子之后,才揉了揉有些酸疼的眼睛,将油灯剔亮一些,把裹在身上的大裘又紧了紧。连续数天的熬夜,让这位面如温玉的谦谦君子也显得憔悴起来,细微的皱纹在眼角额间悄然滋生,那一缕黑亮的长髯垂在颌下,已略有卷曲。

    然而,就是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