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本来就是,这事天经地义。。。。。。”
话还没说完,身旁的一个老汉便是猛地抽了个大嘴巴!
“啪!”
清脆的响声传遍了长街!
青年人已经脸如猪肝,清晰的五指印得真切,猛地就勃然大怒,要出手还击,谁知周遭的百姓们都围了上来,打骂声不绝于耳!
“你!你还是不是个人啊!”
“畜生!军士们为了凉州血战至此,多少人没了性命,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呸!”
不出几息的功夫,那青年已经没了人形。
车队缓缓前行,心中的悲痛却是无法就此释怀,护着马车前行的老翁已经泣不成声,突然一声呼喊,撕碎了所有人的心神!
“儿啊!”
“儿啊!!!!!!”
百姓们闻声望去,涕泪纵横的老翁被军士搀扶,仍奋不顾身地想要护着车马前行,那车上尸体被盖得严严实实,却依旧能看见几人身形。
这一声嘶嚎响起,众多的亲属和军士也泪崩如柱,一下子克制不住压抑的悲痛,长街哭声阵阵!
白发人送黑发人。
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最为惨痛的事就在眼前,百姓们的怒火也悲痛也被点燃,方才的风波虽是过去,他们的心头却是愈发惭愧!
前不久,他们又何尝不是沉浸在庆幸之中!
若不是亲眼看到。
谁能想象会有这般惨烈之景,谁能想到这份并不满意的迟来安稳,竟会是如此鲜血淋漓的真相换得,谁能想到人心竟会自私到如此的地步!
惭愧!
悲痛!
长街两侧的百姓羞愧低头,有人被这种惨烈所感抽泣难平,有人为军士们的挺拔身姿动容泪崩如雨,也有人咬着牙关敬重相送绝不侧目!
哪怕百余车马将长街连成了雪色,全无该有的大胜欢喜,整个凉州城问询而来的百姓却是人人敬畏!
这一日,即便最为寻常的军士,也是他们眼中的真正英雄!
没有任何人带头,本该重振家园的百姓们已经万分忙碌,却是齐齐丢下了手头的杂物,不顾一切地随军同行出城,官道之上送车护军的热泪滚落之人随处可见!
凉州城中夜不闭户,门前无人拾遗!
足足两日,此景从未断绝,无数文人兴叹,满城官员闻之落泪!
直到第三日清晨。
没有任何通告,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悄声出城的邺城军士整装待发,身后车马百余齐染白色,肃穆之气令所有人心头沉重,眼看就要出城之时,无数百姓竟是早早就在城门前静候!
天色昏暗,寒风阵阵。
那热泪滚落的拜服叩首送别声却如春风暖阳,直震九天而不停息!
“凉州城民送忠烈归乡!”
“凉州城民送忠烈归乡!”
“凉州城民送忠烈归乡!!!!!!”
长队僵立门前,眼望两侧送别百姓热泪滚落,邺城军士眼含热泪咬牙,领头的‘鬼面神将’王勋受尽了崇敬,眼里唯有悲凉。
就连车马中安坐的秦风,也与眼眶发红的洛临风齐齐出神。
不知匈奴为何没有再度进犯,但总归凉州是安稳了下来,却让人有着万般的遗憾和不甘。
隔着窗帘感受丝丝冷风,也隔绝不了百姓的忠直,秦风心头的狠厉也愈发坚定起来,这次的血债绝不会就此结束,所有债主都要百倍偿还!
见马车窗帘缓缓放下,许朝元悲愤高呼!
“出发!”
震呼响起,军士们挺起胸膛踏步前行,策马率队的王勋咬牙扬鞭,心中的悲凉和复杂,只在此刻化作了一句曾经想过的美好口号,却是再也不敢呼喊出声。
回头望着白色长队,王勋的面具之下已是热泪满面!
兄弟们。。。。。。
回家了。
回家了!
第400章 急报震皇城
天色刚亮。
灯火通明的天枢殿已是大臣齐聚,明明还未到早朝时辰,这些大臣却已经久坐多时,烛台的蜡沁极为显眼,一夜的商讨还未有结果。
南帅萧任目光坚决,冷声抱拳继续出言。
“启禀陛下,如今已入冬季,匈奴以游牧为生,冬季缺乏水草,此一战必能挫其元气,臣以为当加派兵马,再度抽调重军,以求一战到底!”
一改曾经的稳妥,萧任突然大力主张血战到底,甚至不提一字布防之策,进言间可见疯狂,好似突然开窍了一般。
但皇帝陛下何其精明,那种只为战果的冰冷决绝,被那双眼眸看得真切,语气里的急切自然不只是为了朝廷社稷,也为大元帅的稳固。
这种私心,自然难以引得陛下出言。
疯狂的大胆之策,关键就在于那种不合常理又有奇效的可贵之上,这才是百年难遇的帅才,也是苏老无人能比之处。
可若是将这份疯狂蔓延扩张,便成了真正的嗜杀疯子,自然不可取,也无法真的付诸实现。
不得不说,萧任确实很有天资,也一点就透,但顾及着常年久居的帅位,他还是用力过猛,难以让人满意。
微微点头之间,皇帝陛下将目光望向了姜太渊。
姜太渊即刻起身做礼,中气十足的声音里满是沉稳和老辣。
“启禀陛下。”
“臣不懂行军打仗,但臣并不赞同再度进兵,民为国之本,凉州之地虽是偏远,也有数万大玄百姓,不可就此完全弃之不顾。”
“臣窃以为,当竭力援护凉州之地,各州边境也因派出探查动向,力求以民为本,竭力救万民于水火。”
这话一响起,皇帝陛下就心头一揪。
姜太渊身为当世文道宗师,奉行仁爱治国,说出此言也不意外,却是实实在在地刺痛了皇帝陛下的心灵。
放弃凉州,本就是无奈之举,也是理论上最好的选择,可终究还是有不仁之嫌!
别人说来倒也无关轻重,可这位曾经的恩师道来,还是让皇帝陛下心中五味翻涌,复杂的心情再度交织起来。
即便姜太渊不说,他也很清楚,这位恩师必定心有不满,也对暂弃凉州的决策很不赞同,否则的话,姜太渊绝不会动用儒家的力量,不仅把贴身护卫宿狂派了出去,甚至以个人的影响说服了圣贤庄的诸多儒侠。
再度提及凉州,皇帝陛下心里的愧疚隐隐发作,只觉得心神不宁,可他乃是当朝天下,自然不能因个人情感而乱了方寸。
狠心撇下这种小小的仁德,转眼就再度坚定起了心中顾全社稷的大义。
“嗯。。。。。。”
“姜太傅此言不无道理,赵宰相可有异议?”
哪怕只是随口一问,习惯性地把锅甩了过来,宰相赵文璟就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赵文璟身为百官文臣之首,心机城府何等厉害,一下子就察觉到了微妙的处境,起身沉思的眼眸里疑虑不已。
这问话,实在难以承接啊。
若是赞同,就是表明陛下的决议有待考量,已然不满的陛下势必会将怒火降在自己身上,他日北伐大胜凉州保全,难免不会借机发难秋后算账。
可若是不赞同,认定暂弃凉州有理,他这个文官之首,将来又会面对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不仁奸相之类的骂名是难以避免的。。。。。。
寻常文人也就罢了,还能置若罔闻。
赵文璟还是有这点度量的。
可眼下姜太渊就在身边,一旦将来引起骂战,那必然少不了儒家之人出面,到时可就不只是随口骂几句而已,大概率会背上读书人的众怒!
跳出来几个大儒,只需三言两语,引得无数学子效仿,为官者清白不保,名节自此一落千丈,他的宰相之位就岌岌可危啊。
一边是陛下的圣意,另一边则是天下人的大是大非。
出于微妙境地的赵文璟,哪怕经历过无数风波,也在此刻面临了极为艰难的抉择,一时之间不敢贸然出声。
几人目光聚齐而来,更是让他压力大增。
天枢殿里,突然静得出奇!
昨夜的召见商议国事,好似一下子逸散出几分阴谋的味道,他这个当朝宰相,也如同落入了局中!
就在这种极其沉重的安静之下,殿门外却是传来了急报!
“启禀陛下!”
“凉州传来军报!”
一听就凉州的军报,皇帝陛下已经预见了城破人亡的惨烈之辞,就好像被揭开伤疤一般,稍有烦闷的心情愈发凌乱,当即冷声训斥。
“朕与几位爱卿正在商议国事,稍后再阅!”
这话一响起,在场的三个大臣都心中复杂,不敢出声,只是对于陛下的烦闷愈发清楚起来,对于凉州感到了万般的唏嘘。
然而,陛下刚刚垂眸再望,准备揭过这个话题。
门外常礼的声音却是再度传来。
“启禀陛下。。。。。。此乃八百里加急军报!”
八百里加急?!
这话一响起,殿中君臣心里齐齐一沉。
本就压抑不已的氛围,在此刻更为凝重,好似已经望见了无比惨烈的破城景象,几人的神色都可见沉重!
无论皇帝陛下如何心中阵痛,不愿面对早已决定暂弃的凉州,甚至近来下令一切凉州消息不许上报,此刻却也是准备直面一切。
终于,还是要面对选择的惨痛结果!
知情识趣的常礼再度通报出声,陛下终究咬牙下令。
“带军报进来!”
话音一落。
几丈高的殿门缓缓打开一道缝隙,双手平掌加急军报的常礼躬身稳步踏入,看得几位大臣都心里发沉,接连缓缓起身。
待到常礼近前躬身禀报,军报呈于龙案之上。
“启禀陛下,凉州八百里加急军报在此。。。。。。”
望着尚未启封的都督印泥,一封小小的军报竟让皇帝感到了近来年罕有的压力,深吸了一口气拿起军报打开,万般惨烈的后果都有了心里准备。
拆封的动作,却是有如千斤压在身上,是那般的沉重和艰难。
到了此刻,皇帝陛下不愿提及的凉州结局,终究还是得他这个天下之主去亲自面对,也唯有将要亲身目睹的时候,才能愈发真切地感悟到为君者的艰难!
缓缓地动作映照了几位大臣眼中,他们的心情也跟着变得无比沉重起来。
可当他们已经呼吸无比急促之时,皇帝陛下却是突然眼眸一滞,让本就紧张的气氛更为揪动人心,甚至道出了骇人之言!
“什么!?”
“凉州竟未失守,匈奴已然大败而退?!”
这话语一响起,姜太渊等人顿时懵了!
从未设想过的结局,好似做梦般的响起耳畔,几位当朝重臣惊得一脸震动,甚至顾不得礼节齐齐起身紧盯!
只见陛下也是猛然而起,立于龙案之后满是震惊,就好像看了神迹一般!
第401章 莫非凉州假传军情
“启禀陛下,凉州遭遇匈奴突袭,庆关数万军民血战三日,不敌匈奴人多势众死伤九成,庆关告破凉州危急之际,鬼面神将奉北亲王殿下之令,率南域守军驰援,以疑兵之计震慑匈奴,斩杀敌将呼赤台,杀敌万余。。。。。。”
望着手中急报真切无比的字迹,皇帝陛下双目震颤。
凉州竟然守住了!
难以相信的军报就算被亲眼目睹,陛下也是惊得猛然起身,死死地通读了几遍,仍难平复心头震撼!
无论军报字迹语气,还是封泥印信,都无任何异端,但皇帝陛下仍是感到不可思议,仿佛看到了神迹一般。
凉州地广人稀,边疆纵深近千里,驻军都被分派各城,短时间根本无法集结救援庆关,也不可能突然调离各地驰援。
仅凭凉州城和庆关的那点兵力,居然抵御了屠顿的十万大军?
这怎么可能呢!
万般的惊疑在瞬间涌上心头,皇帝陛下罕有这般的震动,通读了几遍军报,目光停留在了鬼面神将这几个字上。
自然而然地,一种说不出的荒唐感浮出心底。
南域。。。。。。
秦风仅有几县封地,将领也多是凉州本地守将,哪来的什么鬼面神将,微薄的兵力又何谈震慑十万大军?!
沉吟之际,皇帝陛下的惊喜和震动一闪而逝,眼里浮现一抹猜疑。
抬眸望去,几位大臣已是神色震动而立,数道目光都聚集而来,心里的担忧和紧张一览无余。
面对这种态势,陛下当即就将军报一手递去。
“诸位爱卿,此乃凉州军报,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萧任极为在意军情,恭敬上前双手接过,仅是一览就惊得双目发僵,凑过来的宰相赵文璟和太傅姜太渊也相差无几。
几人目光震颤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