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落座于饭厅之中。

    面对着精心准备的各色饭食,秦风也没了什么胃口,甚至就连苏颜霜碎步踏入,也没有察觉到。

    “殿下,何事令您这般神伤?”

    听闻未婚妻的声音,秦风抬头而望,见到绝美面容里带有一丝关切和忧虑,很是好奇的注目而来,不禁歉笑应声。

    “颜霜,我一时沉思,没有注意。。。。。。”

    苏颜霜闻声轻笑,并未在意这种小事,还是贤惠地盛满了清粥,放在秦风面前,一如开始王府破落时的温馨。

    “殿下无需在意,政事紧要,也不可亏了身子,每日膳食绝不能大意。”

    听闻着这般话语,秦风露出舒心笑容。

    可当她望着未婚妻的关切眼神,感受着手边粥碗的温度,却是有些愧色浮现眼角,索性轻舒长气,将心中所想尽数言明。

    “颜霜,其实我不是为政事劳心,而是为了和欧阳晴的赌约。”

    “如今线索越来越多,一切都指向了商界,身为凉州商界之首的唐家,嫌疑最为重大,昨夜各地异动,将有大事发生。”

    “于公于私,我也该将这份情报告知欧阳晴和凉州,即便只是猜测,也无不可。。。。。。”

    话说到这里,苏颜霜也为之一愣。

    可当她看见殿下罕见的犹豫之时,瞬间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没有任何的怪罪,甚至是出言支持,贤惠得让人心疼。

    “殿下。。。。。。”

    “殿下并未以猜测换取赌约输赢,这才是颜霜的心头所愿啊。”

    “唐家为殿下立下不少功劳,也相助过邺城很多,若是殿下以尚未定论的猜测,使得唐家背上前朝皇室之名,从此家破人亡,岂不是成了以怨报德的不义之徒?”

    “颜霜也想要月华兰,却不能因此让殿下违背本心,殿下往日并不多言,但颜霜能感受到殿下的重情重义,若是他日颜霜康复,殿下却沦为一个小人,颜霜甘愿一死!”

    话语满是情谊,所到最后掷地有声,将门之后的英武和将为人妻的柔情集于一身,让苏颜霜散发着无人能比的温情和魅力。

    此刻,秦风不再多言,唯有真挚谢意。

    “得妻如此,实乃我秦风三生之幸。。。。。。”

    苏颜霜闻声颔首,耳廓微红。

    夫妻二人相视而笑心念通达。

    遥望门外晨光,振奋之色流露眼眸,哪怕情势迷乱险峻,秦风也相信一定能够得见光明,一如朝阳驱散黑夜!

    朝阳高升。

    凉州城也迎来了新的一天,疑团将要揭开真相,暗中的异动也好像随着日出突然平息,宛如大幕将要拉开的征兆!

 第355章 不祥天象

    晨光初升。

    刺史府。

    饭厅比起以往热闹许多,刺史大人早起用膳,薛奉年也难得地陪在一旁,皆因欧阳晴于府中做客,经历昨日盘问,这父子二人对欧阳晴愈发提防,礼节周到之余探测之意不断,时刻关注着他的神色。

    无奈,欧阳晴其人极为低调,高深莫测的淡然面容里根本看不出任何心思,除却那白皙无比的妖孽相貌,可谓是毫无收获。

    早膳用得全程静默,各自的忧虑都藏在心底,氛围很是微妙。

    就在这种时候,凉州知府前来拜见。

    望着跟随仆人前来的知府大人,薛青云等人自然知道所谓何事,心思凝重而望,果然见到知府问候出声,随后向着欧阳晴问询。

    “下官参见刺史大人,参见欧阳监正。”

    “欧阳监正,西城还剩几户人家尚未盘查,不知今日是否继续?”

    听闻这话,薛青云能清楚感受到知府的慎重和紧张,毕竟此事涉及重大又是皇命所在,他都万分小心,何况是一个知府。

    牵动心神的问话响起,薛青云也不由得注目而去。

    只见欧阳晴缓缓点头,谦和的平静神情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有劳知府大人。”

    “这便前往府衙,将那几户人家盘查,想必今日应能有所收获,总算不负陛下所托,薛刺史和知府大人的鼎力相助,下官一定会禀明圣上。”

    这话一出口,知府大人笑意浓厚不少。

    “哪里哪里,欧阳大人言重了,下官不过尽了微薄之力。。。。。。”

    几人起身相送,欧阳晴坐着车椅和薛青云同行,短短的出府路程走过了无数遍,今日却是让薛青云分外感到了压力,就连相送的客套话语,也说得有些心不在焉。

    “欧阳大人不辞劳苦,今日定能马到功成,下官在此预祝大人查明乱党所在,定在府中设宴庆功道贺。。。。。。”

    前行数十步里,薛青云努力维持着笑容。

    他的儿子薛奉年紧随其后,望着欧阳晴缓缓出府,却是做不到这般淡然,沐浴在秋日的晨光里,犹豫的忐忑神色有些明显,心里已经开始暗暗祈祷了。

    ‘上苍保佑,唐家人绝不能是前朝皇裔。。。。。。’

    似乎是这种祈祷起了作用。

    眼看将要踏出刺史府大门之际,前列的众人突然停步,全都被抬手的欧阳晴吸引了目光,静立在原地,薛奉年惊得眼里一愣。

    同样抬头注目而去。

    见到欧阳晴正右手轻抬,一双淡眸望着天上初升的太阳入神,他不解缘由,悄声望向父亲,也只是得到了疑惑的目光。

    静候几息,众人不明所以,也不敢多言。

    只是望见欧阳晴微微皱起的眉头,众人就有种莫名的压力,他们难以想象,有何事能让这等人物惊疑不前,唯有静候而已。

    悄立之余顺着目光望去,刺眼的晨光让人睁不开眼,好似比平日要大了几圈一般,却能依稀看到几抹红霞,令人心中诧异。

    就在这种人人疑惑之际,欧阳晴突然闭目出言。

    “不祥之兆。。。。。。”

    “知府大人,今日之事暂且搁置,我要卜算一卦,有劳刺史大人,吩咐府中下人备好香案沐浴。”

    这话一响起,几人各异的神情都浮现了眼底。

    能让这位在意,甚至亲自卜算的征兆,到底会是什么事。。。。。。

    欧阳晴可是阴阳家第一人,生平极少卜卦,除了当今陛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让这位亲自卜算,寻常事也不会被这位看在眼里。

    今日这异象,即便众人看不出所以然,也能从态度里感到几分凝重!

    薛青云等人相继拱手应声,对于这般客气之言自然不会拒绝,又能见识一番白衣神算之能,也算不枉一面之缘。

    推车的越奴听闻此言却是面容犹豫,一副欲言又止的挣扎神色。

    然而无论其余人有何心思,都被面容发白的欧阳晴缓缓伸手制止,各种猜疑和多余言论就此压了下去。

    几人于院中静候,望着欧阳晴独居的客房出神。

    莫说知府不敢擅离,迫于皇命恭敬等候,就连薛青云,也好像忘记了难得的假日闲暇,一副紧张模样静候,猜疑和凝重,被欧阳晴的异常反应再度激发了出来,几乎布满了所有人的心底。

    究竟,这位大人要卜算何事。。。。。。?

    。。。。。。

    数千里外的京都。

    霜降之日,皇城格外宁静安逸,依照节气惯例,百官无需上朝,皇帝陛下也难得有了一丝闲暇时光。

    尽管是在假日,这位大玄国君也没有太过惫懒,已然于天枢殿批阅奏章,执掌天下的高位,注定了他难以享受常人闲适。

    即便如此,皇帝陛下也是轻松不少,能少一日上朝议政,下午也能休整静养,已是难得的自在光景了。

    就在奏章批阅过半之际,皇帝陛下目露几分淡然笑意,正要稍稍歇息片刻,门外却是响起了大皇子的恭敬之声。

    “儿臣参见父皇,还望父皇开恩!”

    这话语一响起,皇帝陛下闻声抬头,眼里浮现一丝不悦,清静被搅扰的烦闷浮现心头。

    还未出言,又听几语附和响起。

    “还望父皇开恩!”

    “还望父皇开恩!”

    “还望父皇开恩!”

    。。。。。。

    几位皇子的声音接连响起,皇帝陛下的烦躁更为明显,放下手中鎏金狼毫,沉声瞥向常礼。

    “带他们进来。”

    常礼应声恭敬退出,片刻之后,就见五位皇帝踏入天枢殿,俯首前行数十步,于几丈之余处齐齐向着龙案做礼。

    以大皇子为首,言辞中满是兄弟情谊和急切之意。

    “儿臣斗胆觐见,还望父皇开恩,念在四弟立下不少功劳,将四弟从那苦寒北塞召回,求父皇成全!”

    “求父皇成全,将四哥召回!”

    “求父皇成全,将四弟召回!”

    。。。。。。

    几位皇子齐齐做礼,满面诚恳惹人动容,兄弟仁爱之情溢于言表。

    如此场面,若是在寻常百姓家中,定会让父母欣慰,传扬出去也是一则美谈,邻里街坊无不称道的美事。

    然而,望着年轻的皇子们同来求情,皇帝陛下神色更为淡漠,就好像在看着一群小孩玩着过家家的把戏,原本的一丝耐心也消失无形。

    眼眸微垂俯瞰而去。

    “朕,需你们指点?”

    此言一出,所有皇子齐齐俯拜,不敢再出一言,慌乱和惶恐浮现面容!

 第356章 身边竟无一人可当大任

    “儿臣惶恐。。。。。。”

    “儿臣惶恐。。。。。。”

    “儿臣惶恐。。。。。。”

    诸位皇子齐齐俯拜,被陛下之言惊得连连告罪。

    望着这种场景,曾经何时身为皇子的感受尤为真切,如今贵为九五之尊,皇帝陛下对这些儿子的心中所想极为清楚。

    这五个儿子同行前来求情,又有几分真正的兄弟之情,恐怕其中有人巴不得,老四在北塞永不归京,就如同当日,老七秦风患了疯症离去之际,无一人出面一般的淡漠。

    同行而来,无非只是不想落得薄情无以的风评罢了。

    皇家真有兄弟之情么?

    或许吧。

    冷着面容望向为首的大皇子,方才见到几分急切和真挚,皇帝陛下淡漠出声,语气稍稍平和了几分。

    “承玉,你向来仁厚,朕心甚慰,但身为皇长子,需顾念身份而行,治国之道,仅靠仁、情二字,远远不够。”

    大皇子闻声做礼,犹豫几息愧疚应声。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父皇之言,儿臣定不敢忘,只是四弟乃儿臣手足,儿臣怎能旁观他远去苦寒之地,此乃兄弟之情,非家国大事。。。。。。”

    话未说完,皇帝陛下的眼里已然浮现怒色。

    “无需多言,尔等都退下!”

    惊闻天子之怒,大皇子也不敢再言,诸位皇子同样如是,只能悻悻告退,乖巧得如同寻常青年,全无皇子该有的威势,倒是更像温顺的绵羊。

    待到诸位皇子被训斥离去,天枢殿才算清静下来。

    皇帝陛下却是再无批阅奏章的心思,负手立于窗台之前,静望着殿外的晨霜出神,阴翳的神色里有些失望,也有些不为人道的落寞。

    掌印大监静候一旁,悄然望着这抹神态,也猜到了几分陛下的心思。

    如今四皇子已然远离了京都,世家也开始被竹书撬动,天下文人间已有了声名,好似一桩大事就要尘埃落定,皇帝陛下本该欣喜才是。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

    本被诸多臣子看好,甚至连陛下都有几分欣赏的四皇子,竟然眼光低劣,与世家之人沆瀣一气,无视竹书的裨益,实在令人失望至极。

    反倒是七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北亲王秦风,在新盐之后又弄出了奇特的竹书,一而再地落入了陛下的眼里,甚至对于天下的分量越来越重。

    看好的儿子是个庸才,从未看在眼里的倒是有了大用,今日其余儿子前来,甚至只会添堵,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都会令人郁闷不堪。

    何况,皇家之事便是天下之政,其中的利害和影响,非寻常人能想象,大皇子竟连这点都看不透,实在令人惋惜。

    没人能想到,开创了大玄盛世的青帝陛下,此刻心头是何滋味。

    常礼静候一旁,只是感受着那份沉寂的压抑,就能体会到几分无奈和失望,全程不敢出一言,也不敢擅自动作。

    就在这种沉寂之下。

    殿门外又响起了拜见之声,声音里有些激动,此刻听来让人只觉聒噪。

    “微臣钦天监中官正曹仁道,有要事启奏陛下!”

    皇帝陛下并未回身,只是微微摆手。

    常礼见状,就很知情识趣地悄声告退。

    “奴才遵命。。。。。。”

    碎步退出大殿,常礼打开大门,还未出言,就见到意气风发的曹仁道迫切做礼,脸上的恭敬笑意里期待无比。

    “常总管有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