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静候龙案一侧的五大监之首常礼,也感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态势,温顺地静立一旁,愈发地收敛了气息。

    在这种极度的沉寂下。

    皇帝陛下轻声的言语响起,本该难以被感知到的细微异常,也在不断地放大,随着陛下之言回响大殿之中。

    “常礼,取凉州地图来。”

    这话语很是平静。

    原本任何时候响起,都不会让人听出什么异端,但是在这种局面下,在场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又极度绷紧了心神,也察觉到了那一丝不甘。

    陛下。。。。。。

    似乎并不愿就此封赐北王六县之地?

    难以确定的猜想只是浮现,两位当朝一品大员心中好像有了几分释然,这才像是陛下曾经的态度,毕竟七皇子当年在京都,就不被待见,如今怎么可能突然获封足足六县之地。

    极为默契地,两人暗暗心里舒了一口气,恢复了几分沉稳之色,回想着近来的微妙变化,却是不敢马虎大意。

    身居高位固然享尽了尊荣,也是如履薄冰,尤其是在这种众龙夺嫡的汹涌暗流之下,没人能够泰然处之啊。

    亲身处于这种权利巅峰阶层集聚的场面,听闻这等惊人秘事,童刚早就感到了胆战心惊,也终于有了一丝丝体悟,感受到了君威的可怕。

    纵然他眼前的三人,都是大玄朝堂的巨头,面对着皇帝陛下,仍然只能谨小慎微,这就是君臣之别。

    颔首静候大厅,童刚心中的异动和打算,关乎被北王的所言所闻都在此刻埋于深处,不敢再有任何想法,渺小如他,岂敢在陛下面前出言。

    不过数息的功夫。

    几位宫仆抬着巨卷踏入了天枢殿,缓缓打开丈余的巨卷,大玄国土绘制其中,天下山川尽在眼前。

    而后悄声退出,不敢妄自留于殿中。

    皇帝陛下起身走下龙台,在众臣的颔首礼让下立于地图之前,细细地观看着打下了的万里江山。

    似乎长年不曾征战,这位霸主竟是生疏了几分,沉声出言问询。

    “陇县在何处?”

    身后静候的南帅萧任即刻近前,先行做礼,而后鹰眼扫过地图,伸手指向西北凉州所在的西南方。

    “陛下,此处即为陇县!”

    皇帝陛下淡漠撇去,细看之下微微点头,其余众人也悄声相望,却是不敢僭越,只敢远望,无人敢近前。

    可就是这般远望,众人的眼里依旧震撼不已。

    只见那狭长的凉州地境犹如左手掌,邺城先如拇指般向西而出,陇县和其余几县都与邺城县相接,这七县的幅员,竟然足足占据了近半的凉州!

    不看则已,惊人的封地即便夸张,还能让人有些沉稳的心境去面对,一看之下,所有的话语都在瞬间消散,满眼只有那清楚无比的地图!

    一州近半的沃土,尽数归于封地,如此情形看在眼里,没有人还能够做到泰然处之,即便是大玄开朝百余年,也罕有此等封地!

    真要是增封六县之土,北王必将成为大玄第一亲王,瞬间就后来居上,将其余皇子压在了一旁!

    一如当年,七皇子出声卑微,硬是靠着文武双全之名,震动了整个京都,连百姓都赞叹连连!

    震撼在心头再度放大。

    三位当朝巨头神色肃穆今后,童刚已然惊得紧咬后槽牙!

    他绝不相信,北王真的会得到如此的机遇,也不愿意相信,陛下真的会听信姜太渊的话语,将足足六县之地划给北王!

    可事实就是这般的扑朔迷离,君王之想,绝非臣子能断。

    “明日朝堂,朕将会颁下圣旨增封六县之地,姜太傅此行劳苦,今日就在宫中用膳。”

    姜太渊闻声谢恩,眼中欣慰不已。

    “谢陛下隆恩。”

    平和交谈彻底惊呆了其余三人,静望着全程默契的君臣,宰相赵文璟和南帅萧任眼神复杂,好似心中多了一层隔阂。

    无论何种缘由,甚至是皇帝陛下都有些犹豫,事情的发展终究还是超出了想象,大玄的第一位亲王将要出现了。。。。。。

 第281章 还有宝物进献

    眼望着皇帝陛下和姜太渊亲近相谈,赵文璟等人莫名感到了几分距离,不仅是脚踏实地的丈余之差,就连心里也好像多出了一丝隔阂。

    满朝文武最让陛下信任的人,终究并非他们啊。

    无论处于何等的地位,肩负着寻常百姓,乃至大玄官场最为羡慕的荣耀,位极文武之首的两人始终不是近臣,远远比不上师生之谊纽带下的亲近。

    如今的朝堂,姜太渊再度出山,就注定了局面将会改变,陛下显然也有了打算,大玄将有新的气象了。

    悄声做礼,赵文璟很是知趣地借口告退,不敢表露出任何情绪,萧任行事锋芒尽显,也在此刻随同做礼,好似有了几分明悟。

    不过转眼之间,两位国之脊梁恭敬告退,陛下淡然应允,也不点破所谓公务之流的借口,态度令人寻味。

    童刚全程都静候一旁,自然不敢学着样子告退,心弦紧绷,他区区四品中郎将的身份,在这种场面下连蝼蚁都算不上,常人眼里威风八面的锦衣龙骑,也不过是一抹尘土般的卑微存在而已。

    亲眼目睹着微妙的君臣关系,远不止朝堂所见的和睦,反而有种单方面的碾压和威慑,让他震撼于帝王霸术的惊人手段,同时也对皇帝陛下敬畏到了极点。

    身处皇城当差十年有余,原来他从来都不曾了解当今陛下,就算今日才算见到了强势的冰山一角,也未必就是真相。

    这就是帝王啊。。。。。。

    心神震荡之间,童刚将心底的一切秘密都掩埋到了深处,恭敬相随着皇帝陛下前行,连陛下与帝师姜太渊的攀谈都未曾听清,心中只有那无法释怀的陌刀。

    直到落于酒宴之中,魂不守舍的童刚才终于安定了几分,惶恐地落于尾座相陪,全程静听着姜太渊的言语,可谓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说来也怪。

    或许是他太过专注于陌刀,心中有极为在意的隐忧,也可能是被之前的场面震动,竟是不觉得皇宫的御酒有任何的吸引力,似乎连邺城的酒香都难以相比。

    甚至于,就连掌印太监常礼带着宫仆近前呈上宫中御膳,他都没有注意到,直到闻到酒香,才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望着眼前躬身含笑的常礼,心中诚惶诚恐。

    在皇城当差数年,童刚对于宫中的人物大概有了了解,比起寻常人清楚不少,绝不会仅仅将眼前的绝顶高手当做权势太监去看待。

    这位可是大玄巅峰武力的存在,大名鼎鼎的五大监之首!

    这等人物奉皇命遵礼节近前招呼,童刚哪里经受得住,无论是身份,还是习武之人最为看重的武艺,他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惊得当即起身做礼致谢。

    “谢陛下隆恩,谢。。。。。。常总管!”

    这份失态,都被皇帝陛下和姜太渊撇在眼里,也并未放在心上,童刚尽管是三代将门出身,到底还是有些稚嫩,面对之前的场面,难免有些紧张。

    品位了几杯御酒,陛下心情很是不错,有种久违的收获感,心里对于新盐有了几分期待,脸上带着淡淡的平和之色。

    望见这副神情,姜太渊方才起身敬酒,含笑恭贺出声。

    “臣,恭贺陛下收获宝盐,天下百姓脱离缺盐困境必不久矣,实乃江山社稷之福,天下万民之幸!”

    皇帝见到曾经的恩师起身敬酒,眼中也有了几分难得的欣慰。

    这话要是换了别人来说,他绝不会有太多的感受,登临九五之位到如今已近三十年,阿谀奉承之言早已寡淡无味,但此刻经由姜太傅说出,却是截然不同。

    姜太渊其人,从不屑于逢迎,所说之言必是心头之念,能被恩师如此赞誉,即便是天下之主,也不由得心情有一丝畅快,好似回到了少年苦读之时。

    轻握酒樽,皇帝陛下正欲举杯回声,姜太渊又恰到好处地说出了后续之言,分寸把握得极为完美。

    “陛下,臣借此机会,欲献出北王所奉宝物,此物乃是一件兵器,由老臣的学生随身带来,正于朱雀门前恭候,不知陛下可愿一观。。。。。。?”

    即便身为帝师,姜太渊也没有倚老卖老的架势,不以帝师自居,措辞中只有君臣之礼,就这份大智慧而言,已然让童刚看得感触颇深。

    深为触动的同时,童刚的心里也在瞬间纠了一起,静候着陛下的答复,心中说不出的忐忑。

    酒宴沉寂了几分。

    面对着气氛正好的突然提议,皇帝陛下并未反感,即便所谓的宝物是出自他不喜欢的小儿子秦风,甚至还是一件兵器。

    曾经驰骋天下,帝路白骨森森,天子秦霄此刻心情舒畅,岂会在意这点小节,当即就轻笑着举杯出声。

    “既是太傅不远数千里带回京都,朕也想一观究竟。”

    随口一言,已是难得地给足了姜太渊面子,掌印太监很有眼色地恭声应命,即刻悄声退出殿外。

    不出数息,一个五尺余长木盒就被常礼轻轻平托而出,步伐极为轻柔,动作也很是轻松,仿佛那木盒轻如鸿毛一般。

    眼望着木盒,皇帝陛下并没有太多的兴致。

    他半生征战,打出了铁桶江山,遴选出无数的名将,自然也收纳了不少名刀宝剑,那木盒也算是精巧,可远远无法进入皇帝陛下的眼界。

    仅是一撇,本就意兴阑珊的心情又去了大半。

    奈何话已出口,秦霄又身为九五之尊,感受着姜太渊不同寻常的期待目光,以及童刚也有些紧张的挺身僵坐,他才勉强打起了几分精神。

    既然是秦风借由姜太渊之手所赠,先前又有新盐那样的奇异宝物,想来应该不会太差强人意吧?

    身在塞北数日,这小子倒是更懂了几分人情世故,居然想出借姜太傅之手送出宝物,为他在凉州博得一丝机会。

    哼,倒是一如曾经有几分小聪明。

    可到底还是太嫩了。

    凭着一件所谓的宝物,就像讨得龙颜大悦,为凉州的封地博得几分利好,实在是痴人说梦。

    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淡漠,皇帝陛下有了看透一切的先知先觉。

    轻轻放下手中金樽。

    “将此物呈上来。”

 第282章 真是得寸进尺

    皇帝陛下之言沉声响起。

    大太监常礼即刻躬身近前,稳稳将木盒托在右中竖起了几分,纤细的手臂竟如磐石般丝毫没有晃动,同时左手揭开木盒,全程极为轻柔,动作让人感到了无比的舒适,有几分赏心悦目之感。

    这种理所应当的表现,皇帝陛下也已经早就习惯,心中的一抹大度眼看就要消散,碍于情面才勉强应下。

    秦风借由太傅之手送礼,在他眼里毫无秘密可言,不过是小儿心机罢了,如此雕虫小技,也敢借着新盐配方施为,太过于异想天开。

    也未免太小看一国之君。

    姜太傅愿意为这种小儿伎俩挺身而出,有失大宗师风范,到底还是老了。

    岁月不饶人啊。

    放下手中金樽,皇帝陛下的心头有几分失望和淡漠。

    就在陛下准备走过场一撇之时。

    “唰。。。。。。!”

    木盒缓缓开启,一道寒芒迸出缝隙,令人汗毛倒竖的冷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宛如身临千军之中!

    嗯?!

    惊人的寒芒乍现,皇帝陛下心头动容。

    世人难比的阅历和见识,给了他俯瞰天下的眼界,瞬间就觉察到有神兵在前,熟悉的摄人寒芒一瞬就抓住了皇帝原本淡然的双眸!

    静默注视而去,果然如直觉所料,正有一柄长刀静静躺在木盒之中,通体漆黑,刀刃上散发着骇人的寒芒,如凝聚月光般的流淌。

    好刀。

    此刀,确是难得的名刀啊。

    只是一眼打量下来,皇帝陛下心头的淡漠突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年未有的微微温热。

    宫中确实收藏了不少名器,此刀也依然能让他心动,望着那不同寻常的寒芒,皇帝确信这是一柄精钢宝刀,足以称得上名刀,那独特的长柄器形,也是让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怎么看都觉得有些惊艳。

    即便心中不愿承认,这柄刀还是让皇帝陛下较为满意,甚至有些超出了预料。

    能找到一柄名刀来进献,倒是下了点功夫。

    短暂的惊艳压在了心头,皇帝陛下终究是天下之主,对于世俗之物的欲念早就很是淡薄,也只是定睛一眼,就向着常礼微微挥手。

    那份看尽了世间繁华的帝王之气,在此刻尽显无疑。

    常礼深懂陛下心意,即刻合上木盒静候一边。

    这一望一让,都被姜太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