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种开场过后,气氛似乎略有缓和。
大皇子却是目露犹豫,似乎心有不解,斟酌几息,竟是再度出言,耿直无比地道出了心头疑惑。
“启禀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杜大人到底所犯何事,让父皇如此震怒?”
这话一出,连不少官员的眼中都露出复杂的神色。
大皇子到底还是那个大皇子,行事向来严正,却是还像曾经那般的古板,并未从当年的疑诗案中吸取教训,实为臣子的大忌啊。
陛下都金口玉言,杜青云贪赃枉法,此事岂可有他论?就算心中疑虑,也不该在朝堂之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问向陛下啊,这不是在抬杠么。
只是一语过后,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百官颔首静立,天玄殿比起方才还要寂静。
哪怕一句进言,都足以让群臣心头重视,甚至在心里反复斟酌,时刻洞察着变化的风向,说起来犹如小人之嫌,却也是为臣之道,面对着一国之君,必须时刻小心行事注意言行。
伴君如伴虎,古人早有言之。
就在百官紧张的静候下,皇帝陛下目露惋惜地望了一眼大儿子,他这个长子性情忠厚,处事严正公平,待兄弟宽容谦让,确是不失长兄的身份,可若是论治国之道,却是差了太多,还有待磨砺,数年而来长进有限。
心头失落感慨间沉声出言,皇帝陛下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却是威严更甚了几分。
“杜青云私卖官盐,此事人赃并获无需再议,宰相大人查得一清二楚,朕深感痛心!”
听闻这般言辞,又见白发宰相赵文璟挺立当前,一干人哪还敢去在意此事的真假,就连丝毫的怀疑之心都泯灭在了心底。
在赵文璟的带头下,百官齐齐告罪,声震大殿。
“微臣有罪!”
“微臣有罪!”
“微臣有罪!”
。。。。。。
官员中的宋雨亭也全程相随,无论是否真心,在此刻根本不敢表露异色,惶恐的心情愈发浓厚,心境如履薄冰。
奈何,他从未感受到陛下的视线,愈是因为如此,就愈发地紧张难平,比起初次踏入天玄殿还要胆战心惊。
相比之下,身着宰相紫服的赵文璟老态龙钟,却是如泰山不动面不改色。
看着这位两朝重臣领头告罪,行事老练无比,不愧是经历过诸多风雨的文官之首,皇帝陛下眼里有几分赞赏,又似乎有几分问询之意,平和地注目而去。
“赵宰相为官已有四十余年,历经两朝,见证了我大玄的荣耀,实乃社稷肱股之臣,今日言及此事,又作何感想?”
这问话一出,不少官员躬着的身子都不由得僵了几分。
陛下先是以惊人的流放之事问及皇子,这种问询也还在情理之中,无非有考教之意,但此刻却是问起了宰相大人,里面的深意就耐人寻味了。。。。。。
平民也知臣子之说,却鲜有人懂臣子二字的深意,哪怕位极人臣,也永远都是外臣,远不如皇子来得亲近和尊贵。
此刻的问话,莫说皇子与当朝大员为之惊异,就连官员后列的不少人都察觉到了异常的气氛,神色紧张无比,只是一言,竟令诸多官员心中一沉,仿佛回到了学堂启蒙时期,面对老先生那般的惶恐和惊骇,两耳竖起静候着宰相大人的回话。
在满朝文武的静候下,只听宰相大人中气十足的声音缓缓响起。
“启禀陛下,老臣深感震动,窃以为为臣者,当铭记圣恩,思报社稷,勿忘赴考初心,方可正道远行。”
“杜青云之事,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天下百官皆当铭记!”
第213章 大玄将有大事发生
宰相赵文璟之言响起天玄殿中。
神色各异的百官都目露敬佩,眉眼间有几分沉思之相,甚至于就连皇帝陛下也好像心中欣慰,连连称赞着望向了众人,眼里露出淡淡喜色。
“宰相之言,甚合朕心啊。”
就在众臣准备齐齐恭贺,附和陛下之言,依照往常朝堂礼节那般做礼应声之时,却是听闻殿下语气一转,眼眸瞥向了文官中列的寸须官员。
“宋尚书。”
“你,以为如何?”
唰!
宋雨亭突然被这一问,绷紧的心弦扯断,多年来自诩沉稳的心境竟是瞬间崩塌,连脸色都变得苍白了几分!
有种大祸临头的直觉涌上心头,连忙做礼高声应命。
“陛下圣明!微臣。。。。。。深以为然!”
几乎就是绷紧了浑身力气应话的瞬间,宋雨亭方才认识到了何为帝王之威,三言两语就让群众噤若寒蝉,连当朝宰相也迫于情势不敢妄言,与这种看透人心的霸术相比,多年的官场磨砺是多么的浅薄。
曾经初见圣颜的敬畏终于被唤醒。。。。。。
宋雨亭心中惶恐不已,全然不敢流露出任何的异色。
在文武百官的惊异注视下,他躬身做礼候命,根本不敢擅自动作,就好像浑身重达千斤,连手脚都不再是自己的。
足足过了数息,经由陛下一句意味深长的淡漠之言,一切才回归了平静。
“诸位爱卿,今后当铭记此事,引以为戒!”
在百官齐齐恭送的声音里,宋雨才已然浑身发软,劫后余生的感觉无比强烈,直到陛下圣驾离去,诸多同僚相继起身,还躬身于天玄殿中。
良久方才缓缓起身,心中已是惊恐无比,回神之后匆忙离去,竟是连同僚的问候之言都只是草率回应,看起来显得有些失礼。
这般古怪的情形,被个别重臣和皇子远远看在眼里,回想着方才的朝会,尤其是想到陛下最后的提点告诫之意,还特别问了宋雨亭一语。
似乎。。。。。。意有所指?
想到这里。
不少重臣的心头猛然一纠,几位皇子也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事情的真相!
陛下这是在对宋家警告,同时向着满朝文武提醒,一语敲打百官,两问震动猛虎啊!
近来到底发生了何事。。。。。。?
大玄,似乎将要有大事发生了?!
。。。。。。
邺城。
王府的饭厅里笑声阵阵。
赴宴的许朝元和王勋自是不用多说,能享用一番王府美食,顺便还可以品尝到塞北红,近来又打造了出陌刀,可谓是人生一大快事,自是值得庆贺。
哪怕殿下还未发话开宴,这两人已经乐呵的不行,心里美滋滋的,早就做好了大餐一顿的打算。
次座的薛仝略有感染,脸上也带有几分喜色,却是好像心事重重,有点抹不开面子一般,没有武将该有的豁达的爽朗,半天都闷声不吭。
直到北王殿下忙完公务而来,三人才齐齐起身,气氛也一下子热烈了不少。
“末将,参见北王殿下!”
“末将参见殿下!”
“属下参见殿下!”
。。。。。。
几乎如出一辙的干练抱拳,一眼望去很是整齐,无需别人介绍,哪怕是不相识的人见了,也能看出个大概,眼前这三个糙汉子都是武夫。
眼见三人都已经久候多时,今日的午宴既是私交也为了公事,未婚妻苏颜霜不便同坐,在场的都是军中大老爷们,秦风也就免去了那些虚礼。
微笑点头,随意地平和应声。
“都免礼吧。”
“设宴只为庆贺陌刀打造成功,顺便也为薛将军补上远道而来的洗尘酒,无需这般客套,今日随意宴饮便是。”
听闻这话,三个糙老爷们只觉得说到了心坎里。
王勋和许朝元跟随殿下已有了时日,深知殿下性情平和,分明是皇裔却能亲切待人没有什么架子,早就适应了这份礼遇,当场应声做礼,待到殿下落座之后,他们也就自顾自地随意落座,看起来跟两个铁憨憨一样。
薛仝虽说也是军旅出身,已然成为了中郎将级别的存在,称得上是一方军中巨头,又是凉州第一猛将,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多年的官场磨砺下来,又深得凉州都督张之栋的赏识,薛仝也是见过不少大场面,多多少少受到了感染,对于礼节十分看重,一时做不到像那两个货一样没心没肺,哪怕随后应声谢恩落座,总是显得有些拘礼。
鼻尖飘过诱人酒香,面前摆满珍馐美食,即便看得眼热心痒,薛仝依旧不敢妄动,颇有几分人臣该有的模样。
似乎是被这个外来的第一猛将影响,老成几分的许朝元收敛了几分,全然不像王勋那般两眼发直,直勾勾地盯着新酒的酒坛。
这一比之下,倒是王勋的直白让人感到亲切。
秦风见到三人眼里多少流露出的向往和激动,也就不再折磨他们,再度出声,将拘谨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先同饮一杯,而后你们随意便是,无需再过于拘谨,否则本王就撤了这酒宴。”
面对北王殿下一再的平和出声,就连薛仝也感到了几分尊敬,不由得心生好感,全无往日官场相交宴饮的距离感,倒像是真的在军中大庆一般,说不出的自然和舒适。
待到一杯美酒下肚,念念不忘的滋味再度弥漫唇齿之间,哪怕不是初次喝到,薛仝仍感到无比的惊艳,脸上终于露出几分愉悦,不禁赞叹出声。
“好酒,好酒啊!”
军中将士多喜好军备和美酒,这话真是一点儿都不假。
见到薛仝的防备放下不少,秦风心里淡淡一笑,也没有刻意相劝,只是顺其自然地与其闲聊,其间同饮了七八杯酒,转眼就见薛仝面带红润。
显然,就算是猛将,也一两下适应不了高度的蒸馏酒,烈性太强已经有些上头了,何况今日的酒宴所用杯具更大,几乎和小茶杯差不了多少,连秦风都感觉到了一丝闷热。
只是一个微不可查的眼神,许朝元就领会到了深意,再度举杯相劝,准备让这位仰慕多时的凉州第一猛将好好体会一番新酒的美妙滋味。
“薛将军,来,满饮此杯!”
薛仝面有犹豫,但见许朝元一脸真挚,起哄敬酒的王勋就更是真挚的离谱,纯净的眼神人畜无害,他也只得出于礼节一饮而尽!
可是喝完这杯,薛仝却是倒立酒杯,然后抱拳做礼,向着秦风致歉出声。
“承蒙北王殿下盛情款待,末将感激不尽,奈何还有重任在身,需得看管都督所求的宝刀顺利返回,绝不敢有任何差池,还望殿下恕罪!”
第214章 神兵多了亿点名将也心动
秦风闻声点头,眼里有几分欣赏之意。
时刻牢记军令,不负大将之名,面对盛情而能婉拒,足可见其行事稳健知晓轻重缓急,确实是个人才啊。
当即向着门外仆人示意。
稍后就有一名家将双手平托着精美的木盒应命而入,那木盒长约六尺,宽有四寸,不同寻常的尺寸一眼就抓住了几人的目光。
薛仝看得眼里浮现亮光,只听北王殿下的温润之声缓缓响起。
“薛将军牢记军令,实在令人敬佩,本王岂会陷将军于不忠不义的处境,这便是张都督所求的陌刀,乃是近来你们亲眼目睹打造完成,酒宴之后便可带走!”
听闻这话,薛仝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他只是见过陌刀的粗型,连刀柄都没有配上,就已经难以忘怀那锋利的刀刃和惊人的威力,此刻见到如此隆重的礼盒,心里的期待已经难以遏制。
双目跃跃欲试地望去,薛仝不自觉地缓缓起身,激动难平地请示出声。
“殿下。。。。。。”
“末将。。。。。。末将可否先行一观?!”
秦风微微一笑。
“将军奉命带回此刀,自然可以先行查验一番。”
闻声,早就迫不及待的薛仝两眼放光,连忙抱拳道谢之后起身而望,揭开木盒,只见其中躺在一把长约五尺的寒芒大刀,却是不像江湖环刀那般的笨重,刀刃仅有存余,刀柄长约两尺,通体散发着骇人的寒光,比起先前所见还要摄人心魄!
尤其是那刀刃之上的寒芒,一眼望去就让人欲罢不能,即便是经久沙场的薛仝,也看得移不开双目,宛如望见了倾城绝色。
这就是陌刀的真正模样。
真是绝世名刀啊!
望着如此宝刀,薛仝眼里光华四起,本就泛红的面容变得更有色彩,整个人都好像焕发了精神一般。
爱不释手的细看良久,方才缓缓放入了木盒之中,眼里闪过一道淡淡的遗憾。
回首望着北王殿下含笑的目光,薛仝流露出几分尴尬,迟疑了几息,还是忍不住问出声来。
“殿下,恕末将斗胆一问,如此神兵,邺城还能打造多少?末将。。。。。。末将可否也厚颜求得一柄,所需银钱绝不还口!”
听闻不出意料的要求,秦风微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