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航空-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了秦风这一说,唐老顿时就来兴趣了:“怎么改进?”
    对他们来说,生产出来了歼教七,避免了011基地解体的命运,但是很明显,仅仅有歼教七一个项目还不够,如果空军大批订购歼…73的话,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机会啊。
    他们必须要改进了。
    此时,飞机也开始了维护保养,前面那个巨大的进气锥被拆开了,可以看到,里面露出来了抛物面天线。
    “就这个,肯定是无法适应咱们的时代发展的。”秦风指着机头说道。
    如果把机头改成歼七cp那样,改动量太大了,不容易搞出来,而且就重复了,但是呢,多少也得升级一下电子设备吧!
    现在,普通的机载雷达,至少也是倒卡天线,这种呢,还是最原始的锅盖天线,是相当落后的,本来口径就不高,技术又不先进,这肯定是不行的。
    “据说咱们国内已经研发出来了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哪怕别的不换,仅仅把这个天线换上,肯定也能让它的性能大幅度地提高。”秦风说道。
    这种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性能很差,如果用国内刚刚研发出来的技术进行改进,辐射的效率至少能提高三四倍,雷达的探测距离之类的,也能提高一倍!
    没错,仅仅换天线,就能带来这种巨大的进步,如果是换装后世的相控阵天线,那就更了不得了。
    “咱们国内的平显系统已经成熟了,可以给它换装平显,实现机炮的热线瞄准,实现火控系统的进步,还有它的箔条和热焰弹的投放,全向告警接收机,这些都是要换装的,我建议更换它的电子系统,让这种战机焕发出更大的活力来,当年,空军看中它,本来就是因为这种战机的全天候能力啊,我们要从这个角度考虑。”
    这注定是交给唐老的了,屠老可顾不上,宋老也顾不上,现在他们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去干,正好把这件事给落实了,利用现在的电子科学技术的成果,提高这种战机的电子战水平。
    秦风的话,让唐老连连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现在,除了北方的航空工业的老大哥,不用担心竞争问题之外,其他的工厂,都要自谋出路的,都要自己找准方向的,只有改革,才能够有进步,这已经是公认的了。
    现在也是如此,他们必须要改进歼…73战机,让这种战机焕发出活力来才可以!
    “好,咱们去成都取经。”唐老说道。
    要说改进歼七,那132厂绝对是最有经验的,而这个项目又是132厂和011基地共同负责的项目,所以,把那些成熟的电子技术拿过来,屠老肯定是没意见的。
    “不用去成都了,屠老就在这里,我给把他叫过来。”秦风说道。
    昨天他们在172厂考察,今天肯定还没走呢,要走一起走啊,正好给屠老打个电话,把他叫到这里来,详细地设计一下歼…73的升级问题。
    说着,秦风就跑去打电话了,当他拨通了对面的号码的时候,才发现情况似乎不妙,因为,屠老居然已经走了?
    “屠老去首都了,据说老巴他们,又来下订单了。”电话那边的声音,是带着兴奋的。

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听说太行
    老巴又下订单了!
    这当然不是歼七cp的订单了,这款战机还没有真正地进入实际研发呢,还处于三方打嘴仗的阶段,但是呢,老巴对歼七战机的性能是相当满意的,这种低成本的战机,使用起来费效比很高,在前不久的一次训练中,这种战机的出动效率甚至比f…16还高,这让巴基斯坦方面非常满意,所以又下了第二批的订单!
    这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歼七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老巴的口味是最叼的,既然他们都是爱不释手,说明这款飞机是市场上的宠儿!
    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屠老也是吃了一惊,当下就乘列车赶往首都了,赶紧签下单子来,132厂最近两年的任务就又有了。
    屠老离开了。
    听说了这个消息,秦风也是从内心里为屠老感觉到骄傲,歼七已经成了国家出口创汇的一个名牌产品了啊。经过各方面向民用产品的转化,132厂最终还是通过走对外军售的道路,真正地走出来了一条坦途,歼七,就是132厂的拳头产品啊。
    “老屠当年也是冒着危险,闯出来的。”听到了这个消息,唐老的内心是感叹的:“我们011基地,也不是孬种,我们也要闯出一条属于我们的路来,一定要完成这种战机的升级!”
    等,靠别人,都是不行的,必须要靠自己,在八十年代的航天人,只有靠自己,才能够闯出一条道路来!
    秦风在试飞院呆了两天,第三天的时候,还是踏上了去成都的列车,在到达了成都之后,又接到了几个新消息。
    “以色列人的狮战斗机,已经下马了。”在611所,秦风继续参加歼十的前期研制,就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当初去以色列时候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甚至大家还都看到了那架飞机的模型,谁能想到,这种战机居然就下马了!
    秦风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愣,是啊,没有想到,这种飞机居然这么快就停止研发了?
    “怎么回事?”秦风向宋老问道,宋老对此应该知道的很清楚。
    “利益问题啊。”宋老说道:“以色列人研究的战机,技术的程度很高,如果造出来,就会给f…16的出口带来很大的竞争,所以,美国人改变了主意,施加压力,扼杀了这种飞机,可惜啊。”
    宋老是可惜的,他可惜的地方,就在于这种飞机本来应该是世界上第一种现代化的鸭式布局的战机的,结果却是因为这种政治因素而最终流产了,而这款飞机,和己方的飞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啊。
    哪怕是处境,也是有些相似的。
    如果要用一个不恰当的成语来形容,现在的大家,是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的。
    “他们的飞机,本来就是依靠美国的,发动机,机体,这些都依托美国,连机翼都是在美国制造好了运输过去的,所以,如果美国要卡他们,很容易就卡住了。”秦风向着宋老说道:“咱们就不同了,咱们的飞机,一切都是自研的,所以,国外是卡不住咱们的脖子的。”
    以色列人的战机,除了航电系统是他们自己研发的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外购的,美国人也是做生意啊,一看要威胁到他们自己的生意,那肯定是要反对的了,己方的歼七cp,不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吗?
    秦风很快就看出来了。
    “是啊。”宋老说道:“咱们都是自研的,不过现在,咱们的战机的发动机,还是有问题的,这也是咱们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发动机?听到宋老提起了己方的发动机,秦风就楞了一下:“不是说上涡喷…15吗?”
    在研发三代机中,依旧使用涡喷发动机,可以说是只有己方一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手头只有这种发动机是现成的。
    涡喷…15是测绘仿制出来的,按说是比较成熟的了,推力也够大,在高空的时候高速能力也够好,可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现在,怎么又说起来发动机的问题了?
    想要研发一款战机,那必须要有合适的发动机,如果在发动机上变来变去,那机体都不可能设计出来的呢,就更不用说试飞了。
    “是啊,原本计划是使用涡喷…15,不过现在,大家都要求上太行。所有航空动力方面的专家,正在联名向上级请示呢。”
    太行?
    这还是秦风第一次听到太行的名字,毕竟,他这段时间经常在国外,并不知道在国内的航空界,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太行已经立项了。
    “当年咱们在贵州的时候,提到过的。”宋老说道:“咱们国内不能丧失航空动力的研发能力,所以,老专家们联名向上级请示,上级终于同意了,决定研发一款全新的发动机,代号涡扇10,俗称太行。”
    这些会议,都是去年的事情了,现在已经是1987年了,秦风还是现在才听到,也算是很晚才知道的了。
    “这款发动机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的吗?”秦风问道,自主研发的难度有多大,秦风是知道的,如果完全自己搞的话,那恐怕十年的时间都不够,而按照现在的计划,歼十要到1996年就装备部队的了,肯定是赶不上啊。
    “不是,它的核心机,是对cf56发动机的测绘和逆向仿制,然后在外面再加上外涵道,实现一款最大推力12吨级左右的发动机。”
    cf56发动机,属于美法合作,他们这款飞机是著名的民用航空动力,装在了很多的客机上,但是,众所周知,这种发动机的核心机,其实是军用的,它源于美国f101军用发动机,而f101另一个最有名的衍生系列,就是f110发动机。
    和f100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靠!这也是经过了涡扇六失败的教训之后,大家总结到的一个经验,必须要可靠才行。
    对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数据,宋老是满意的,但是,要说把这种发动机装到歼十上,那就意味着歼十的研发,要面临一个很大的变数了啊,万一这款发动机失败了,如何?

第五百六十三章 期待和担忧
    国内以前在搞涡扇六的时候,犯了一些错误,主观上以为这种飞机很简单,忽略了发动机研发的客观规律,想要把各种发动机攒在一起,结果搞了很多年,也是不配套。
    现在,航空发动机部门的专家们终于明白过来了,所以,想要有一个新的起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测绘仿制一款成熟的核心机,只要有了核心机,加上外涵道,那就能变成各种发动机,小涵道比的,就是战斗机发动机,大涵道比的,就是客机发动机,增加涡轮,输出动力,那就是燃气轮机,最需要的就是核心机。
    如果完全自研的话,那是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资金支持的,一级级地研发,这样下去,能够掌握发动机的全部规律,但是那代价,绝对不是现在的国家能够承受的,毕竟,国内能投入的资金,还不到国外的一个零头,在这种情况下,研发一款发动机,就只能走捷径了。
    国内对于测绘仿制,那是绝对轻车熟路的,国内也已经仿制出来了很多款的武器装备,现在,只要找准对象就行了。
    这个对象,就是CFM56,只要测绘仿制它的核心机,加上合适的外涵道,就能够做出一款不错的战斗机发动机来,解决目前的军机研发中缺少发动机的大问题。
    听到了宋老的叙述,秦风也明白了宋老的担忧。
    “一般来说,发动机的研发必须要早于机体的研发,毕竟发动机的技术难度是最大的,美国人在研发战斗机之前,已经提前五六年就开始三代机的核心机的预研了。”秦风向宋老说道:“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把发动机定在这种新研制的太行上,恐怕是赶不上我们的进度的。”
    宋老头疼的地方,就在这里。
    “对我们这款三代机来说,如果还上涡喷,那性能无疑是要下降一截的,尤其是最重要的航程,会因为油耗的增加而缩短,不过,如果我们要是等待这款发动机的话,就怕拖延进度啊。”
    从测绘仿制米格…21MF这件事就能看出来了,当初空军一个急需的项目,到了现在,居然成了不要的了,现在的歼十是空军的重点工程,但是空军并没有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歼十上,因为空军知道国内工业基础的薄弱,知道这种飞机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一定能研制成功,如果有可能,他们还是走外购的道路来的。
    如果说分界线的要,就是要看飞机能不能造出来,只要能造出来,进入试飞阶段,那这架飞机几乎就没问题了,如果一直停留在图纸上,那就会和曾经的歼九项目一样,怕是会无疾而终啊。
    如果想要尽快造出来的话,就必须要有合格的发动机才行,很明显,太行发动机是不能承担这个使命的。
    “所以,我们只能是现阶段先按照涡喷…15的指标来进行。”秦风给宋老提出了一个意见:“先利用这种发动机来试飞,等到涡扇…10项目定型,再换装这种先进的发动机。”
    宋老向着秦风一阵的苦笑:“是啊,现在这也是我们的计划,但是,即使是这个计划,也是充满变数啊,想要换发动机,那可不容易啊。”
    这可不是汽车,换发动机只要机舱有地方,装进去就行了,战机的发动机,换装是很费力的。
    最简单的例子,美国人的F…16战机,本来使用的是F100发动机,为了出口,换成了J79,这不仅仅是推力减小的问题,因为不匹配,还得给J79外面包一圈铜箍,增加了一吨多的重量。
    两种发动机的直径,必须要一样才能换装,这还只是其中一点,另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进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