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来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火来袭-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则,也让侯家的传承会得到庇护。
  比如现在的侯大盛,他就因此而受益。侯老虎当年在部队里面,也没有少受到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老将们的庇护。当然,侯老虎自己也得有本事。否则的话,也混不出来。
  后来侯老虎惹出的那次巨大的祸端,也是因为侯家前人们前赴后继的誓死奉献这才让本该对他的处罚最终消散。伯努瓦是聪明人,他很早就察觉到了侯家的这种生存方式,可惜的是西利埃克斯家族不可能学得来。
  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国度完全不一样。但这并非说,伯努瓦没有想过让西利埃克斯家族做出一些改变。曾经法国皇室变革,一战、二战都让西利埃克斯家族损失惨重近乎覆灭。
  这种教训太惨痛了,伯努瓦很想改变这种情况。想要改变,那么就必须要引进一些新血、新思维模式。侯大盛和丽萨的孩子,将会兼顾于两家的教育模式,伯努瓦现在寄望的是这个能够继承家族的孩子会对西利埃克斯做出些许改变。
  既然是在华夏举行婚礼,那么程序自然是要按照华夏的方式去走的。但考虑到伯努瓦这边的情况,侯老虎决定要弄几个包间。那些包间,是分配给伯努瓦方面来人的。伯努瓦这边的来人,肯定不能跟侯家的人混在一起。
  甚至,伯努瓦在考虑是否在华夏举行了婚礼之后再回到法国举行一次。这些讨论,侯大盛和丽萨自然是不知道的。现在小两口蹲在自己的房间里面,依偎在一起。
  “侯,三年生两个孩子好辛苦……”丽萨苦着脸,躺在侯大盛的怀里叹气道:“上帝!我们到底是给自己找了什么麻烦啊……”


第四百零七章 新想法

  “枪,各种枪。五万发各种型号的弹药。”握着卫星电话的侯大盛对着电话那头的巨狼笑着道:“渠道的话,通过我陆松叔那边弄过来。我会跟他打招呼的。”
  侯大盛现在只能进行基础的锻炼,那种超越身体极限的锻炼已经被郁勇完全禁止。侯大盛也没有勉强,而且他也清楚自己的情况。现在刚刚手术恢复,进行完全的锻炼肯定是不成的。
  身体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尽管这个过程已经加快了,但还没有到让自己恢复之前锻炼水准的时候。但侯大盛也没有想要自己这段时间除去基本训练之外,都闲着。之前训练期间,为了保持枪感他还是会在侯老虎的安排下进行一定的实弹射击。
  但和从前在豺狗的强度相比,毕竟下降的许多。从前那是没有办法,毕竟要考虑到训练的强度问题,现在训练强度下来了侯大盛自然不想把自己的枪感彻底丢掉。恢复高强度射击训练,也就成为了必然的事情。
  “陆松叔,是我。大盛。”很快的,侯大盛在挂断了巨狼的电话之后把电话打给了陆松。这件事情他没有找自己的大伯侯老虎,因为很简单:他想自己搞定。他也确实能够和陆松进行沟通。
  却听得电话那头传来了陆松爽朗的笑声:“哈哈哈……猴崽子,怎么有空响起给你老叔电话了?!你过段时间不是要结婚么?!有啥到时候说啊,何必白费银子给你叔打卫星电话啊!”
  说实话,在陆松看来没事儿就干一个卫星电话实在不是个便宜的事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陆松本身的经费就很紧张。一个字曰:穷。侯大盛听得陆松这么说,不由得笑着道:“电话都是团里面帮我缴费的,打出去也费不了几个钱。我没事儿现在常跟我们团长电话来着,有时候还跟豺狗的战友们聊聊。”
  “唉……你们豺狗真是财大气粗啊!拿着卫星电话都能聊起来,羡慕!羡慕啊!”陆松这倒不是假话,豺狗说是富可敌国并不为过。每年接下的单子,还有一些固定资本的利润分成。都足以让这支雇佣兵团的收入,不比一个小国要差。
  刨掉固定开销,然后砍掉耗损、给肥狗他们的提成。每年下来,豺狗还能结余不少。事实上,这也是豺狗为什么能历经多次打击却都能够挺下来的原因之一。他们总有足够的资产,供他们东山再起。
  再加上退役豺狗们分布的广袤人脉,除非继任者是个纯粹的煞笔。否则的话,要败掉豺狗的家都很难。哪怕是个白痴,他只要遵循豺狗的规矩走至少豺狗不会太过没落。
  “现在豺狗的便宜,可以让咱们占一下。您要不要占?!”在电话里面,侯大盛笑呵呵的对着陆松道。侯大盛的话并没有叫陆松意外,却听得他嘿嘿一笑:“行了,小子!给你陆松叔玩这手,你还嫩着呢!有啥你直说吧!要你陆松叔帮你啥忙。”
  侯大盛握着电话,微微一笑:“枪,各式各样的枪。都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好枪!有些是豺狗战利品,有些是通过专门渠道买到的。然后还有子弹,相匹配的子弹。不多,也不少。大概有六万发左右……”
  “好吧,我们的好处呢?!”陆松不是那种蹲大院里面食古不化的老顽固,相反的他常年在外面跑。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见过,别说往华夏内整一批枪。如果计算合适,哪怕是整一门炮他都可以帮你整回来。
  当然,这个前提他觉得你值得他这么做。从某些层面上来说,严建安他们和陆松不和也是有原因的。陆松他们做事的风格模式,相对的比较肆无忌惮。更多的是考虑利益是否合适,如果合适那么他们直接下手了再说。
  于是这就给严建安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你想想啊,一堆杀器还带着几万发子弹流入进来。这会造成什么冲击?!如果这些东西流出市面,别说是地方治安了。就算是边防部队,也未必能够扛得住这么强的火力。
  “这些枪,不止我一个人用。很多人可以用。”侯大盛握着电话,微笑着道:“当然,你们还能够得到一个枪械教官。一个有着实战经验的枪械教官。陆松叔,你知道的。我去过血山,我知道怎么让人最快的、用最少的损失进入实战状态。”
  握着电话,侯大盛轻声道:“你们终究会老去。大伯也终究会老去,你们终究需要有人接班。这些人越快的形成战斗力,越快的让自己能够承受风雨。你们的压力,就越小。”
  侯大盛的话,让陆松沉默了。从战场上走下来,他们已经安然了好些年了。当年的战友们,现在年纪最小的也四十奔五了。好些还都退役了。新生代并没有经历过实战,这是最大的软肋之一。
  陆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精力已经赶不上以往最巅峰的时候。侯老虎还保持着,但侯老虎终究会老去。那么,到时候一旦出现了问题怎么办?!需要有人用武力来维持的时候,怎么办?!
  没有打过实战的,训练的再好终究是训练的好。只有血和火里面淌上几个来回,才能真正的安然看着枪口硝烟喷出的云淡风轻。
  “我需要时间,这件事情牵涉的部门比较多。”沉默了一会儿后,陆松沉声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场地。我们需要这样的一批教官,尤其是活跃在一线实战战场上的。”
  侯大盛笑了,握着电话的他轻声道:“我已经跟我的团长联系过了,东西都会准备好。就等你的消息。”
  但侯大盛没有等来陆松的回应,等到的是严建安风风火火的冲到老宅里找他来了。这天才训练完毕,回到家里跟丽萨准备温存一下。结果很不识相的严建安,就闯进来了。
  “那些枪不能进来!”这是严建安进来之后,第一句说的话。在巨狼他们离开后,严建安回到帝都后不久又被派来了。他现在担任的是省会的院子哪方面的负责人,算是给他放到基层来锻炼来了。
  侯家的档案,已早早的就被摆在院子里的档案库了。严建安更是在来之前,从头到尾一个不拉的看了一遍。那里面除去一部分侯大盛的档案不全之外,几乎所有其他侯家子弟在国内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尽管关于侯大盛的履历并不全面,但他出现在非洲一部分战场上、经历过血山训练营。而且是那支著名的战争野兽军团——豺狗,其中的一员这件事情是瞒不住的。
  “你可以来监管。”侯大盛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和严建安争论。对于严建安的话,他只回应了这一句。严建安闻言一愣,随后笑了:“你做事还真是一针见血,从这点上来说我真的很可惜你没有从军。”
  侯大盛笑了笑:“从军了,估计也没有我现在的媳妇了。更没有我现在的本事,从这点上来说我不从军也许也是一种幸运。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却也是这个道理。你从军了,肯定就没有现在的资源和这些经历了……”严建安也很是感慨,真没法说清楚侯大盛没有如同其他侯家子弟一样的从军,到底是好还是坏。
  毫无疑问,如果侯大盛从军的话凭借着他的底子和本事肯定会在军内打出一片天地来。然而,如果侯大盛真的从军了那么他的发展也只能是在军内进行。肯定没有办法获得现在这样的经历,也见识不到那么多战火硝烟。
  严建安心里也明白,没有战火硝烟的熏陶是没有办法真正的养出一个战士来的。很多时候,豺狗之所以强悍或者说雇佣兵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他们丰富到几乎让人窒息的实战经历。
  他们知道怎么在枪林弹雨中,让自己最大可能的活下来。他们知道怎么在硝烟弥漫中,怎么让最快的对他们失去威胁。华夏因为很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不可能如同美国一样大肆的把自己的部队派往全球各处进行实战体验。
  然而,实战却是作为职业军人必不可少的一项锤炼。
  “那就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了!”对于侯大盛的识相,严建安表示很钦佩。事实上,侯大盛愿意引进一大批的新式枪支、弹药,甚至不惜自己去做枪械教官来教授实战技能。这对于陆松他们放来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上哪儿找这么靠得住的人,而且还有丰富实战经验、受过完整的外籍特种作战训练的人手,来给自己人做假想敌啊?!
  “我是建议,你们也参加一下。”侯大盛用着手指点着桌面,沉吟了一会儿后才道:“至少如果真的有这方面的人,潜入进来了。你们好歹知道怎么应付、他们用什么武器、杀伤力如何。”
  顿了顿,侯大盛继续道:“到时候我可能会开一家私房菜,你的同事也别在周边晃悠了。直接到我店里面做服务生吧!我会给你们做培训,反正你们也是要看着我的。有经费去折腾,不如过来我这里多领一份工资。”


第四百零八章 成本,训练

  “枪刚刚回来就马上派人过来是肯定不可能的,我自己恢复训练、了解枪的性能都需要时间。你至少给我三个月,才勉强能给他们做教官。然后一次来的人,不要太多。最好不超过八个。这是我的极限了。再多,照顾不过来。”
  侯大盛面前的,是汪宗光。陆松把这个消息汇报给自己方面的上司后,上面极为感兴趣。这些年因为华夏周边的环境,和许多的客观原因导致的时候华夏实行的是韬光养晦的政策。
  汪宗光、陆松他们所代表的军方,担心的是扮猪吃老虎把猪扮演多了以后就真变成猪了。都是战场上厮杀下来的老太爷们心里很明白,想要维持住应对变化战场的能力。那么有一支上过战场磨砺的部队,是必不可少的。
  华夏这些年也有派遣过不少“战地观察员”出去,有些是正式身份的有些则是秘密身份的。也有像陆松那样的,但毕竟名额有限、机会有限。而且这些人在的岗位,很多时候也没有办法亲自操枪下场开仗。
  即使有些心得,感觉上也是隔靴搔痒。没成想,天上蹦下来一个侯大盛。于是,侯大盛的提议一下子吸引到了他们。如果仅仅以实战计算,现在华夏跟侯大盛同批的人绝对没有任何一个经历比侯大盛更多。
  如果按作战地形算,也没有人比侯大盛所经历的不同区域作战更多。从非洲草原,到中东沙漠。从南美丛林,到欧洲树林。除去雪地作战侯大盛没有实战打过之外,其他区域的作战侯大盛一个都没有落下。
  国内尽管也有相关的训练、演习和对抗,但毕竟和实战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目前应对的作战方式,目前各种武器协调下的作战方式。这几乎也是一片空白。欧美对华夏在军事方面,几乎是严防死守的状态。
  一些交流虽然会不经意的露出一些真本事,但更多的则是大家互相打哈哈。但和华夏不同的是,欧美一直有自己的海外基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境外用兵,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军队的实战经历比之目前的华夏部队更多。
  这一度让华夏军中宿老们很着急,生怕承平日久手上的本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