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们就能够从侧面打开局面,一具摧毁乍得在对岸的阵地。只要建立了滩头阵地,那么卡加梅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把卢旺达的军队送到对岸来。然后,自然是接着继续开战。直到打不动位置。
这个时候,是抢占地盘的最佳时机。乍得知道,乌干达知道同样的卢旺达的卡加梅也知道。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希望能够在现在的刚果抢下自己最大的地盘。他们现在所作的,如同曾经在非洲大陆上欧洲人所作的那样。
卡加梅也知道,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很久。所以,能够尽快占领多少就占领多少。能开采多少就开采多少,至于以后。谁在乎呢……
第三百二十六章 进退维谷
“哗~哗~”并不宽阔的河面上,河水在轻拍着河岸。河岸边上,一个个的机枪暗堡内不时的透出亮光。不时的有声音传出。好在乍得的这片阵地上也没有通电,这导致的是他们没有探照灯来监视夜晚的河面。
这给了侯大盛他们偷渡的机会。若非如此,侯大盛他们只要下水那么极为有可能被对方的探照灯发现。如果击破对方的探照灯,那无疑是告诉人家:我要渡河了!这种暴露行藏的事情,侯大盛是肯定不做的。
如果对面不是乍得的军队,侯大盛也不敢选择这样的作战方式。非洲的军队情况,侯大盛太熟悉了。对于他们,不要高看也无需低看。尤其是乍得、刚果这样国家的军队。你真的不要指望他们会老老实实的跟你站岗放哨。
凌晨三点,喧闹声渐渐的远去。侯大盛带着两个护矿队的小组,缓缓的接近了河边。借着河岸旁树林的掩护,侯大盛他们隐蔽了自己的行踪。凌晨三点十五分,侯大盛带着一个小组开始了第一批偷渡。
没有时间训练这些人游泳了,侯大盛采取的方式是从汽车那边拆了七八条内胎直接充满气。然后三四个人抱着轮胎滑水向着对岸慢慢的游去。不过十余分钟,一行人已经缓缓的靠近了对面的河岸。
越是接近,侯大盛越是小心。双脚踏上了岸边的淤泥,侯大盛猫着腰让身子尽量的贴近水面观察着岸边的情况。在确认了完全没有问题后,侯大盛做出行进的手势。一行人三个小组才缓缓的踏着淤泥艰难的上岸。
踏上了岸边,这些立即开始了隐蔽。两个小组分散开来,开始对这一片区域进行布控。确认周边安全,并确认布控完毕后。侯大盛开始向对岸打信号。接到了信号的第二组人,开始渡河。
侯大盛则是将一条绳子拴在了一棵大树上,另一头则是放进水里。他再次踏入了淤泥中,一头拿着绳索。待得第二批队员抵达的时候,他抛出了手中的绳子让队员们好上岸。
便当侯大盛在忙乎的时候,一阵“咕咕咕……”的猫头鹰叫声响起。这个叫声很有节奏,叫三声急促两声短促。侯大盛听得这声音传来,猛然做出了一个手势。却见这些在淤泥里的护矿队员们,有条不紊的把轮胎缓缓的推到了岸边的树丛下。
而他们整个人则是贴着水面,蹲了下去仅仅露出半个脑袋。还是躲在了轮胎后面。轮胎却被树丛给挡住了。侯大盛他们刚刚隐蔽好,便听得岸上传来阵阵的脚步声。
一阵说话声传来,有人打着哈欠不住的在说着什么。而手电筒的光,则是不停的乱射。这是一个巡逻小队,一共有五个人。他们懒洋洋的挎着枪,咕哝着什么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例行公事乱走一通。
折腾了十来分钟,这些人总算是走远了。侯大盛深深的呼出一口气,让三名队员把这些用绳子串起来的轮胎弄回去,然后才回到了岸边。看着三名队员把那些轮胎送回到了对岸,侯大盛才发出了一声“咕咕咕……”的猫头鹰叫声。
此时已经是凌晨五点。那些个散落在周围的警戒队员们,开始缓缓的向着侯大盛的位置聚集过来。点了两次人头,确认没有少人侯大盛这才一挥手喜爱这这些个护矿队的队员们向着丛林深处探去。
打开指北针,侯大盛扫了眼方向。带着这些护矿队,很快的在丛林里找到了一片灌木丛。在侯大盛的手势指挥之下,护矿队四下散开对这片灌木丛进行了全面的侦查。在没有发现任何可能的人类活动痕迹之后,侯大盛才让他们聚集起来。
然后进入了这处灌木丛。很快的,他们从对岸带过来的伪装网被打开来。然后一些树枝被悄声无息的切断送来,铺设在伪装网上。灌木丛的低洼区域被清理出来,伪装网铺设上去然后挂载上了那些清理出来的灌木。
三两下,一个临时的休息区域被清理了出来。所有的背囊都被集中在了这处伪装网内,侯大盛做出手势分出一个小组在附近进行警戒。而剩下的人则是直接休息,三个小时后换班。
没有人有异议,一行人迅速的按照自己的小组分工开始干活儿。该警戒的警戒,该休息的休息。侯大盛陪着第一个警戒的小组进行警戒,同时他还在灌木丛周边开始布设陷阱、诡雷。
此时是清晨六点,侯大盛和其他的队员们开始值班。期间,有乍得巡逻队开始陆续的路过。然而,长期的安逸让他们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危险。没有人去在意这片灌木丛,匆匆的应付过巡逻。按照既定路线走了一圈,他们就撤离了。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早上九点第二小组接班警戒。侯大盛带着第一小组进入休息状态,在交接的时候侯大盛严禁他们离开灌木丛和暗哨岗位。有什么问题在交接班之前,必须全部解决。
抱着枪,侯大盛啃了一包野战干粮喝了一些清水然后沉沉的睡去。下午两点,他被轻轻的摇醒。然后接替第二小组继续警戒。所有人一刻都不敢放松,尤其是这些队员们。他们第一次深入敌后作战。
两个小队,不过是不到二十人。而他们面对的,是有着轻重武器包括了火炮在内的近三千乍得军队。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敢掉以轻心?!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着,除非战斗结束否则没有人能够放松下来。
很快的,时间进入了傍晚。留下两人保持警戒,侯大盛带着其他人继续进入休息状态。当午夜他再次醒来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已经恢复了。让其他人原地保持警戒,侯大盛带着一个小组前往昨天的上岸点开始迎接下一批队员。
第一小组对整个岸边进行了一遍巡查后,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侯大盛才对着对岸打亮了信号。信号其实也简单,只有侯大盛掌握。用战术手电打出三长三短的信号,利用偏光效果避开阵地。
很快的,对岸发出了三声短促的猫头鹰叫声表示收到。然后一批批的队员开始下水,向着侯大盛他们所在的位置滑水而来。侯大盛栓上绳子,随后拉着绳子向水中走去。穿过淤泥,在岸边等待着其他人的抵达。
过境时间,被定在了三点。依然是两个小组,由肥狗带队。整个小队过完后,乍得的巡逻队依然是掐着这个时间点开始了巡逻。已经有一次经验的侯大盛带着人很快的在他们抵达之前隐蔽了起来。
待得他们离开了后,依然由三个人携带那些运输的轮胎返回。侯大盛则是带着肥狗和抵达的小队,回到灌木丛中隐蔽。
运输一共进行了五天,最后一天过来的小队还携带了一批物资。这些物资包括了枪弹、榴弹。还有大约二十公斤的c4,二十枚阔刀。当晚,起重机带着最后的队伍抵达。而肥狗也在这段时间内趁夜侦查,摸清了对方的炮兵阵地位置。
其实炮兵阵地的位置距离前线并不远,不过是前沿阵地后方二线阵地大约三百余米处的一片小山坡上。乍得方面看来很宝贝自己的这个炮兵营,竟然在炮兵阵地上放置了一个连作为警戒护卫。
要干掉这处炮兵营,还不容易。对方的警戒连队显然比前沿阵地上的部队更为精锐,巡查也极为严格。并没有像侯大盛他们所面对的前沿阵地上的那些巡逻队一样的,多数时间都在摸鱼。
“有些麻烦,我们要干掉炮兵才好对他们的阵地下手。”起重机点着地图脸色很难看:“不然的话,我们的人就算是占领了阵地也会被他们的炮兵轰下来。不撤都不行,上去就是个死。他们肯定有自己阵地的坐标,一轰一个准。”
顿了顿,起重机叹气道:“而且,他们的位置太好了。完全都不必雷达就能够看到轰击效果。随时可以进行调整。如果拔除不掉他们的炮兵阵地,我是建议不要发动进攻。”
侯大盛和肥狗很是不甘心的抿着嘴唇,耗费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终于把人送过来了。还带来了一堆的武器弹药,但现在却面临着可能放弃的情况。这换成谁,都会很不甘心。但这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如果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掉对方的炮兵,那么肯定不能发动作战。强攻?!这个想法刚刚在侯大盛的脑海里露出来,就被他自己所否决掉了。开玩笑!强冲一个百余人满员连的阵地,侯大盛可没有把握能够快速的得手。
而且这里是对方的阵地腹地,如果不能尽快的拿下的话。那就得被人包饺子了。到时候几千人来围剿他们这不到一百人的小队那几乎就是分分钟被人爆菊的节奏。侯大盛可不会这么找死。
但如果不打对方的炮兵阵地,即使配合得当拿下了前沿阵地也会被炮火给硬生生轰下去。
第三百二十七章 存在的希望
战,或不战。这成为了侯大盛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只有八十余人的队伍,没有可能再分兵袭击两处。但无论是前沿阵地还是炮兵阵地,这都是必须要攻击的位置。任何一个位置的存在,都可能把试图强渡河面的卢旺达军队打回去。
更麻烦的是,跟侯大盛他们联系的卡加梅已经越来越着急了。参加刚果的九国,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长期作战的资源和后勤。简单说,无论是卢旺达还是乍得。又或者是乌干达,都已经差不多要到极限了。
他们只有再发动一次进攻的能力,剩下的就是双方的僵持。然后各自在刚果的地盘上面拼命的挖掘那些原本属于刚果的自然资源,不然他们带着枪炮跑来刚果做什么?!战争的损失总要补回来吧?!
“要我们发动也可以,但前提我们需要炮兵的支援。”起重机最后点了点前沿阵地,沉声道:“我们可以让护矿队去敲掉乍得的炮兵阵地,这相对比较简单。但我们需要炮兵的支援,要打掉对方负责守备的一个连。”
侯大盛捏着脑门苦笑:“我上哪儿给你找炮兵去啊?!现在卢旺达就没有炮兵,顶多有一些爆破手这都算是不错的了。”
肥狗抿着嘴一言不发,侯大盛所说的情况他也知道。炮兵这种技术性兵种在卢旺达的军队里,暂时还没有出现。他们手上现在顶多是有些拿着rpg作战的爆破手。再多的其他重火力支援部队,就真没有了。
如果有炮兵,他们也不会被乍得人死死的压在河对岸动弹不得。就是因为没有炮兵,所以他们强攻和偷渡几次都失败了。硬生生的被对面的炮火和机枪封锁给赶了回来,损失惨重。卡加梅这才想到了侯大盛他们的护矿队。
巨狼他们现在抽调不出来,他们现在负责的是打击对方的后勤补给线。同时还要不时的和一些不知名的雇佣兵部队交手,他们的任务更重。即使他们能够抽调出来,在这种正面冲击的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炮兵阵地和前沿阵地的距离,大约是两公里。中间有一道二线阵地,纵深并不是很大……”起重机看着地图上的标准,沉声道:“要拿下来我们就得获得重火力支援,而且最好是机动重火力。要么就是能够快速打击火力……”
侯大盛琢磨了一下,忽然轻声道:“107,他们能搞来107吗?!华夏产的那种107!”
“107?!”起重机疑惑了一下,随即他猛然醒悟了过来!107,用在这个区域无疑是最为合适的!107一直被称之为“游击战三神器”,很多人觉得言过其实了有些吹捧的意味在里面。
更多的人觉得这大约是多数捏造的段子形成的。但实际上,好用不好用这说了不算看销量。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们自己的107当时就造了八千门以上。如果不好用,前线部队反馈不佳那么绝对不会制造这么多门。
而根据有限统计数字,到两千年左右可以计算到的107包括出口、山寨、二手的,总计有二十万门。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这种武器的受欢迎程度。而且,这种火炮一直在华夏部王牌部队中服役到了八十年代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机械化炮兵、火箭炮时代,107看起来确实落后很多了。但注意一点:机械化,是要配合运输载具的。而运输载具,则是需要路面配合的。如果是非平原抵达、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