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走上了联合国五常的位置。
二战伊始,法国选择了投降主义。当时戴高乐在西利埃克斯家族等反对投降主义的势力支持下出逃,他逃到了伦敦。然而他却悲哀的发现,没有了军队的支持他根本无法去展开自己的自由法国理念。
但在此同时,他注意到了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地方——非洲。1940年,戴高乐冒着极大的风险从英吉利飞往乍得。飞机坠落了,但戴高乐却奇迹的活了下来。活下来后,他立即把自由法国的总部从伦敦迁徙到了阿尔及尔。
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也在他的努力之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1943年,乍得、喀麦隆、刚果……等等法属殖民地,皆先后宣布了脱离法国维希政府,加入自由法国的序列。
在此同时,自由法国的主力军队也变成了非洲本土裔军队。在当时,戴高乐能够组织起来的法国本土军队甚至不足万人。根本就没法形成作战力量。而驻扎在赤道附近的非洲殖民地军队,在自由法国成立后其两万余人直接投入了自由法国的行列。
这支几乎全部是以非洲裔组成的军队,在接下来的1942~1943年期间成为了戴高乐对德作战的主力部队。至1942年底,又有高达十二万的非洲士兵倒戈向了自由法国。此后,陆陆续续有数十万的非洲士兵逐步的加入了自由法国的行列。
到了1944年,当戴高乐把自由法国各部编成军的时候。他发现非洲裔士兵已经牢牢的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数量。而很多历史不去提及,或者不愿意去提及的一个事实是:当时在法国本土与德军作战的四十万部队中,就有近乎三十万是非洲裔士兵!
“这是个我们都没有去提及,或者说是刻意忽略的事实……”却见伯努瓦苦笑着道:“因为如果提及,法兰西将会无比丢脸。居然需要依靠着殖民地的鼎力支持,我们才没有亡国。”
对于伯努瓦的话,侯大盛选择了沉默。这件事情他不好做评价,但确实法国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极为拙劣。这大约也是战后,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度不是很高的原因之一吧。尽管它也是五常之一。
“很多人以为戴高乐将军愿意那些殖民地独立,但实际上他不是想让殖民地独立。而是无可奈何。”伯努瓦摊开了手,对着侯大盛苦笑着道:“你以为当时殖民地为什么会那么支持‘自由法国’?!是因为戴高乐将军许诺将改变法国的殖民地政策。”
顿了顿,伯努瓦看着侯大盛轻声道:“你以为法兰西是个忘恩负义的国家?!不,我们并不是。二战之后戴高乐将军之所以没有当选,最大的原因是他不希望自己不得不履行对殖民地的诺言……”
侯大盛闻言一愣,但瞬间明白了:戴高乐二战中取得殖民地的大力支持,是因为他许诺了会改变殖民地政策。但当时二战结束了,如果他上台的话。那么要不要改变殖民地政策,这将成为一个法国和他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要躲开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不被当选!是的,这样就能够完美的躲开了殖民地政策改变的问题了。任何人也无法因此说法国或者戴高乐的问题,他没有当选怎么去推行自己的政策?!
“可那帮蠢货,实在是只能折腾而不能干活儿的废物。”伯努瓦无奈的看着侯大盛,叹气道:“所以,戴高乐将军最终却不得不再次出山。然后负责建设起了现在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关于这段历史,侯大盛倒是知道的。那段时间法国简直乱的一塌糊涂,从二战后的1947到1953短短的几年间,法国就更换了十三届内阁。而这段时间,哪怕是戴高乐没有去执行殖民地改革政策殖民地也发生了巨大的混乱。
******、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等原法国殖民地,相继出现了大面积的武装起义。当时法国已经烽烟四起,越南那边也失败了。法国几乎所有的海外领地都出现了问题,连绵的战事让整个法国疲惫不堪。财政也被拖垮。
无奈之下,戴高乐只得重新出山。而他出山后,就不得不去面对第一个问题:如何处理法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问题。但,法国就这么心甘情愿的退出非洲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老牌帝国主义的自尊,让他们想方设法的想要继续控制着非洲。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年龄和像我这样教育出身的人……要在那些地方移交出我们的权力,卷起我们的旗帜。阖上这部伟大的历史,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啊……”这是戴高乐的原话。他并不希望失去非洲。
他依然希望以宗主国的身份,控制着整个非洲。然而,这在当时席卷全球的殖民地独立浪潮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可笑。当然,不甘心的戴高乐不会直接认输。他选择了一个方式。1958年,他做了一次非洲旅行。
他带着自己几经挣扎,做出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到访非洲。这部东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给予了殖民地选择:或者独立,又或者留在法兰西共和国共同体之内。
然而,其中潜台词谁都能够读懂:留下来的,就能够接收到法国给予的援助。离开着,那么你什么也得不到!
这是法兰西最后脆弱的尊严,戴高乐试图用这种方式至少让非洲国家表面上还是跟法兰西是一体的。然而,也有国家不愿意遵从他的愿望。几内亚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然后他独立之时,就是整个官方机构瘫痪的开始。
在那里的法国人带走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甚至包括了办公电话和文具。整个几内亚在成立之初,面对的几乎是荒芜的一切。
这种杀鸡儆猴,似乎起到了作用。戴高乐用这种方式,让大多数的殖民地选择了“法兰西共同体”。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听话的。比如桀骜不驯的阿尔及利亚。当戴高乐的政策,不再起作用的时候。他选择了试图用武力让对方屈服。
然而,七年的战争,增加到了八十万的军队。却依旧没有让阿尔及利亚屈服。面对着崩溃的财政经济,戴高乐只能选择偃旗息鼓。为此,他甚至遭到了曾经拥护他的人的反对。比如法国驻阿尔及利亚军团司令马絮。
“我们已经不可能进入非洲了,前几年的那件事情你大约也知道吧……”伯努瓦神色有些不太自在的对着侯大盛说着,样子有些扭捏。侯大盛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件事让整个法国把脸都丢尽了。
甚至可以说,这件事情将永远伴随着法国。这将成为这个国家,永远都洗不掉的污点。这件事就是——卢旺达大屠杀。
两个月内,超过八十万平民被杀。卢旺达高达10%的人口,就此消失。全球震惊!而法国,则是在此事上无比丢脸……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资源的诅咒
那是数年前,四月的一个上午。一枚地面发射的导弹,直接命中了一架载着卢旺达和布隆迪的总统的飞机。无人生还,而凶手是谁至今无人知晓。可以知晓的是,事情发生不过一个小时卢旺达的戒严部队就出现在了大街上。
这支隶属于胡图族的部队,随即手握名单开始针对性的对图西族人进行了凶残的种族灭绝!而胡图人,当时是被法国人所支持的。甚至可以说,这两个民族之间的争斗都是法国一手所挑起的。
法国对于胡图族的偏袒,甚至到了出动伞兵驱散几乎要进攻到卢旺达首都的图西族武装。这也许是一次有预谋的针对性行动,然而胡图族到底是一堆扶不起来的烂泥。尽管发动了先手,但还是被图西族武装直接击溃了。
这让法国不得不在两个月后,选择了发动了“绿松石行动”将参与了大屠杀的大部分胡图族官员护送出来。
“您这次让我们去,是什么意思?!”侯大盛关心的是这个问题,至于法国丢脸什么的他并不在乎。他又不是法国人。再说了,他们本来就是雇佣兵。雇佣兵做事,看雇主给多少钱。而不是看什么事。
伯努瓦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美国人,打算去非洲。”
听得伯努瓦的这句话,侯大盛瞬间明白了。很简单,法国人很不甘心就这么被赶跑了。而美国人似乎乘虚而入了。很简单,因为法国人在那次的大屠杀中,给胡图人站队了。而图西人取得了胜利,自然不可能给法国人什么好脸色。
卢旺达原本是法国的传统殖民地,也是法国的传统区域。但因着这次的选择错误,导致的是整个卢旺达彻底的“去法国化”。而法国很想挽回卢旺达的心,可惜这并不是简单能够办到的事情。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个机会。
“大屠杀以后,图西族损失惨重又不停的被追杀。所以他们逃进了刚果东部。”伯努瓦不尴不尬的对着侯大盛道:“可那里也有胡图族人,他们对于迁徙过来的图西族可不友好。而且图西族还占据了一片钽矿山……”
那接下来的事情,侯大盛就理解了。现任的卢旺达总统paulkagame可是一个强硬的鹰派。自己的族人被欺负了,他肯定不可能袖手旁观。于是,他开始丢出武器、给资金、协助培训。让那些迁徙过去的族人给了胡图族人一个好教训。
甚至这位paulkagame总统,还悄悄的派出卢旺达的军队协助作战。这种做法很快的惹恼了一批人——美国电子协会。当然,这个协会背后的影子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协会很快出具了规定:所有出口刚果的钽矿石,必须有他们开具的证明。
而其他各国,也开始了对卢旺达的制裁。这种制裁,让法国又看到了一丝回归卢旺达的希望——支持那位paulkagame总统。但法国又担心自己直接动用手上的力量,会让美国发现。
“刚果的那位新总统,正在跟胡图人搅和。”伯努瓦叹了口气,轻声道:“胡图族也认为,法国帮不到他们了。于是他们选择了跟美国人一起。现在我们左右为难,里外难当……”
侯大盛撇了撇嘴,直接说法国已经衰落了。再不是当年的大法兰西帝国了,所以想要出门还得看别人的脸色就好了。直接干涉,法国肯定不会去干。可他们又想赢得一个重新回到卢旺达的机会。于是,侯大盛他们便进入了法国的视线。
“伯努瓦先生,有些话我想说清楚。”侯大盛看着伯努瓦,正色道:“我不能替我的军团做出选择。所以,你跟我说这些其实没有什么用。你跟我的团长说,其实会更好。”
其实侯大盛也知道,那片大湖区法国人不会舍得放弃。同样的,美国人更不可能放弃。大湖区,指的是环绕着非洲的维多利亚、坦噶尼喀、基伍……等等成片湖泊的大湖区。那一片区域包括了安哥拉、布隆迪、乌干达、********……等等十二个非洲国家。
在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生活了两亿人口。是这颗星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聚居在那里,是因为这里是整个非洲,乃至这个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
但也是因为它的自然资源足够丰富,于是引来了各大国的觊觎。这里从来都战乱不断,这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厮杀。
“事实上,这件事情并非是法国官方的事情。”伯努瓦摊开手,轻声道:“当然,跟官方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很不喜欢胡图人,他们太懒了,也太蠢了。于是当时在是否支持胡图人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反对。所以,在图西人那里我还有一席之地。”
伯努瓦走回来,给侯大盛再倒了些酒。然后才继续道:“但之前我没有办法直接支持图西人。我也需要在意官方的感受,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是到了我支持图西人的时候了。”
对于伯努瓦竟然是支持图西人的,侯大盛感到很意外。伯努瓦摊开手来,叹气道:“你为什么这么意外?!难道你觉得我会去支持胡图族人那帮家伙吗?!上帝作证!我可不会那么蠢!”
对于伯努瓦的这个评价,侯大盛只能是挠头。伯努瓦说的情况,他也清楚。其实,历史上欧洲殖民者进入非洲后首先的合作者就是图西族人。为什么他们选择的是图西族人,而并非是人口更多的胡图族人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如果在非洲有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图西族人生活都很好。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律师、商人、教师,简而言之几乎都是高阶层人群。而胡图族呢?!几乎都是在从事最底层的工作。甚至图西族人,普遍都不愿意跟胡图族人通婚。
这导致的是两个族群严重的对立。但不可否认的是,图西族人生活的会更好。一部分的图西族人的孩子,会考上欧美大学。然后出国留学,最后全家都迁徙出非洲。但胡图族人,很少有这样的。
“在卢旺达,还有一片矿山。钽矿。”伯努瓦这么一说,侯大盛明白了。却见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