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侯- 第7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米地在湖北岸,占地有两亩,长得郁郁葱葱,姚梅带着两个小娘子抱着玉米出来,雪儿高兴得跳了起来,“爹爹回来了!”
  两个小娘子玉米也丢掉了,张开手臂向父亲扑来,陈庆蹲下,抱住两个女儿,笑道:“你们收了几个玉米?”
  “我收了十二个,冰儿收了十一个,我比她多一个。”雪儿一脸得意洋洋。
  “才不是呢!”
  冰儿胀红了脸道:“我也收了十二个,她数错了。”
  陈庆指指地上的玉米,笑眯眯道:“两个宝贝都很能干,都是今天最厉害的,爹爹喜欢,赶紧把你们丢下玉米拾起来,放在筐子里去。”
  两个小娘子得到夸奖,都心花怒放,连忙跑去拾起地上的玉米向筐子跑去。
  这时,王妃吕绣走了过来,姚梅跑去通知了她,老爷回来了,她满脸汗水,天气太热了。
  “今天怎么想到收割玉米?”陈庆把毛巾递给妻子笑问道。
  吕绣有些不好意思接过毛巾擦擦脸上的汗珠,笑道:“夫君昨晚不是说,今天是城外要收获玉米吗?我们家两亩玉米也熟了,索性今天大家一起收获,算是一起玩玩吧!”
  “两亩地还是不少啊!”
  “其实都是女护卫和使女们收得多,我们只是凑凑数,对了,有件事要请夫君帮忙呢!”
  陈庆微微笑道:“什么事情,你说!”
  吕绣低声道:“我师父想回家乡济南府!”
  陈庆吓一跳,“她这么大年纪了,想回去定居?”
  “不是定居,就是想回去看看,给父母扫墓,然后再回来。”
  陈庆笑道:“你说得一本正经,我还以为她要回家乡定居了,只是回家看看,没有问题,坐船回去,马上监察司要派人去山东路,会乘坐万石大船,你父亲带两个使女跟去就是了,那边会有军队接应护送,不会有问题。”
  “那我就放心了,我就怕她路上辛苦,坚持不住。”
  这时,温管家婆匆匆走来道:“殿下,前面传来消息,说内卫王统制求见,有重要事情!”
  陈庆点点头,“我去看看!”
  他坐上一辆轻便马车又去了前院,走进客堂,王浩和种桓上前行礼,“参见殿下!”
  陈庆摆摆手,“有什么重要事情?”
  王浩取过一只扁盒子打开,“殿下请看这个!”
  陈庆上前仔细看了看,顿时脸色大变,“这是……哪里来的?”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大案
  陈庆眼前的扁木盒内,放着两张一样的制票,所谓制票就是柜坊发行的定额钱票,每一张柜票都有密印,也就是密码,柜坊认票不认人,只要票面对,密印对,就能兑换铜钱,有百贯、五百贯、一千贯、五千贯、一万贯五种票面额度,今年才开始试行。
  陈庆眼前的制票就是一万贯的钱票,问题它们的编号都完全一致,无论纸质、做工、印刷都分毫不差,简直是高仿中的高仿。
  有人开始仿冒制票了,这可是大事,陈庆连忙问道:“是哪里发行?又在哪里发现的?”
  “是襄阳发行,就在京兆发现的,是一名临安商人,在襄阳兑换了五万贯钱,襄阳给了他五张制票,其他四张都没有问题,但就是第五张出问题了,另外一张和它一样的已经兑换,今天下午第一柜坊发现这张柜票,立刻跑来找我们了。”
  “哪一张是真,哪一张是假?”
  “应该是已经兑换那张是假,今天商人拿来的是真,他是五张连号的,而且商人的身份、家眷之类都清清楚楚,造假的可能性不大。”
  “不是都有印密吗?”
  “印密是五个数字,一点没错。”
  陈庆沉思了片刻,这个案情应该比较简单,不是商人泄露出去,就是柜坊有内鬼,虽然损失了一万贯钱,但这件事本身却非常恶劣。
  “兑钱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昨天上午!”
  陈庆当即令道:“这是今年的第一大案,种将军负责调查,组织精干手下,要查清案子,要查幕后人,要追回一万贯钱,另外,通知柜坊,制票暂停!”
  “遵令!”
  停一下,陈庆又道:“通知柜坊,商人的一万贯钱要正常兑付,但内卫要派人监视他,不准他逃走。”
  王浩和种桓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
  陈庆着实有点恼火,柜坊发行制票,是他们明年准备发行交子的基础,偏偏这个紧要关头就出事了,这个案子看似孤立,但直觉告诉他,早就有人盯住柜坊了。
  ……
  马车内,王浩问种桓道:“这个案子你打算从何入手?”
  “卑职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查密印泄露,第二是查一万贯钱的去向,所以卑职打算成立两个小组,裘清负责查密印泄露,王致负责查一万贯钱的下落。”
  “可以!不过我建议你多准备一些士兵,查到最后,恐怕就是一场恶战。”
  “统制的意思,这或许会是金国或者宋朝所为?”
  王浩缓缓道:“很有可能,也说不定是张俊所为,毕竟是襄阳开出来的票据,距离张俊的地盘太近了。”
  ……
  制票是今年才推出来的新事物,一旦被接受后,就会推出小额交子,发行交子一直是陈庆考虑的重点,前年提出了想法,但被内政堂一致否决了,理由也很简单,经过靖康乱世,之前北宋发行的几百万贯交子和会子基本上都作废了。
  手持大量交子的百姓遭遇严重损失,百姓谈纸色变,谁也不收纸做的货币,宁远要铁钱也不要交子。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宣和年间,四川路宣抚使司也发行过交子,现在还有一百多万贯没有兑付,如果现在的宣抚使司发行交子,那以前发行的交子认不认?
  内政堂当然不愿替从前的宣抚使司擦屁股,所以一直坚定反对陈庆的发行交子。
  现在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仿造,一万贯的制票被人高仿了,那发行五贯、十贯的交子,那假货岂不是泛滥成灾。
  可以说突然冒出来的造假事件严重影响到了陈庆的交子计划,如果处理不好,他的交子计划会再度失败。
  陈庆很重视这个案子,下面的手下也格外卖力。
  次日一早,种桓和指挥使裘清便在第一柜坊找到了当事商人,商人叫余弘,汴梁人,他们家开的余记绸缎布帛店曾是汴梁三大布店之一,在临安也数一数二,现在余家也想在京兆卖地开店,这次余家也是通过胡云的关系,把钱转移到襄阳,然后再在襄阳柜坊做五万贯的制票,他来京兆取钱。
  这样很方便,但偏偏就出了问题,着实让余弘沮丧万分,一万贯啊!他一夜都没有睡着。
  不过一早柜坊找到他,先答应给他兑换,余弘喜出望外,立刻赶到柜坊来办理手续。
  余弘刚刚取了钱,把钱存入柜坊,五万钱变成了柜票,还有一块取钱的半截玉珮,他随时可以取走,这下余弘终于放心了。
  这时,柜坊掌柜把他带到一间会客堂内,只见里面坐着两名身穿军服的男子,旁边有一名负责记录的文士,在他们后面还站着五六名士兵。
  柜坊掌柜给他介绍道:“这位是内卫统领种将军,旁边是内卫指挥使裘将军!”
  听说是大名鼎鼎的内卫将领,余弘刚刚放下的内心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他连忙行礼。
  种桓很客气摆手道:“余东主请坐!”
  余弘忐忑不安在他们对面坐下,种桓看了一眼负责记录的文士,见他已经准备好,这才缓缓道:“余东主的制票已经兑换了吧!”
  “已经兑换了,刚刚兑换!”
  “这是雍王特批的,一般是要调查完案子后才会批准,但雍王担心余东主急用钱,所以就特别批准了。”
  “啊!太感谢雍王殿下了,我确实急用钱,今天下午要去城西买地。”
  种桓点点头,“虽然雍王殿下特批你买了土地,但我们还是要公事公办,请东主配合我们调查案子。”
  “我一定全力配合!”
  种桓和裘清交换一个眼色,裘清开始问道:“余东主是在襄阳川陕柜坊开具的制票,没错吧!”
  “是!我把整整五万贯钱交给了川陕柜坊,还交了百贯钱给柜坊,他们给了我五张制票。”
  “然后从襄阳柜坊到京兆柜坊,你的制票有没有给谁看过,或者喝酒时泄露了密印?”
  余弘连忙摇头,“我从不喝酒,更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这五张制票我放在一个锦袋中,然后由我娘子贴身存放,从来没有拿出来过。”
  “你肯定从来没有给你和妻子以外的人看过?”
  余弘迟疑了一下,裘清立刻抓住了他的迟疑,“看样子,你是给别人看过,对吧!”
  “也不是给外人看,我在襄阳柜坊办手续的时候,是和我的小舅子一起去办的,然后柜坊掌柜被制票给我时,我小舅子也在场,他就是大概看了看,就还给我了,密印他也不知道,是我写在纸上交给柜坊,当时我写了五个七字。”
  “为什么会选五个七字?”裘清追问道。
  余弘挠挠头道:“因为我在宝记柜坊的密印也是五个七字,我怕自己忘记,一般习惯写五个七。”
  “你妻子知道密印吗?”
  “她知道,我告诉过她。”
  “那你小舅子知道吗?”
  “这个……应该不知道吧!”
  “应该?”
  裘清冷笑一声道:“你确定你妻子不会告诉他?”
  “我不知道,他昨天已经走了,主动要求回临安看店,我也有点担心,便派他回临安去打理货物。”
  裘清让余弘先走了,种桓当即令道:“他这个小舅子是第一嫌疑人,立刻去蓝田关或者武关进行拦截。”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嫌疑
  余弘的小舅子是一条重要线索,而被提走的一万贯钱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线索,甚至更重要。
  内卫的另一支调查组由指挥使王致负责,他负责找到这一万贯铜钱的下落,一万贯钱差不多六万斤,至少需要两艘千石大船运载,或者二十辆牛车,这次提走一万贯钱就是用了二十辆牛车。
  柜坊负责搬钱的伙计回忆,是一个中年男子,很像商人,然后二十辆牛车都一个样,连车夫的服色都一样,黑红相间。
  这立刻让王致想到了骡马行,只有骡马行租出去的大车都一样,然后车夫的服色也一样。
  王致带着手下来到了六骏骡马行,这里距离柜坊不远,只有两里,而且这家骡马的车夫服色正好就是黑红相间。
  骡马行管事拿出一个本子翻了两页道:“前天是租出去一批牛车,二十辆,天不亮租出去的。”
  王致大喜,这么快就有眉目了,他连忙问道:“店里可有当时的车夫?”
  管事向一名车夫招招手,“大牛,过来!”
  一名长得很壮实的年轻人走过来,行一礼道:“管事找我?”
  管事指指王致,“这位军爷找你问两个问题。”
  王致笑着问道:“前天上午你们是不是二十辆牛车去川陕柜坊提钱?”
  “没错!”
  “你们把钱送到哪里去了?”
  “送到南城外漕河边,有两艘大船停泊在岸边,我们一起帮忙把钱搬上船,钱都装在箱子里,很沉重!”
  王致的心也变得沉重起来,运上了船,那就难查了,难怪对方敢大模大样租二十辆牛车来搬钱,原来是有后手,租的牛车才查不到任何线索。
  “他们有没有说船只去哪里?”
  大牛摇摇头,“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吭声,就像一群哑子,包括那个取钱的商人,也没有说一句话,船向南去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
  王致又问管事,“是谁租的马车!”
  管事看看记录道:“一个叫王平的人,付了二十贯钱,租车半天,具体住哪里我不管,只要付钱,不换车夫,其他我们不问。”
  “那是哪里口音你总该知道吧!”
  “就是京兆府的口音,年纪不大,二十多岁。”
  王致心中着实失望,对方还真是滴水不漏,在运输这个环节上找不到任何线索。
  ……
  蓝田关,这是关中去商州的重要关隘,也是关中去襄阳的必经之路,天刚亮,关隘外面站满了等待过关的商人和路人,城头上,裘清关注着城下的路人,在他身边是一名年轻的伙计,东主余弘的伙计,他跟随内卫一路骑马赶来,就是要拦截余弘的小舅子,内卫都不认识,但这名伙计很熟悉。
  “没有吗?”裘清问道。
  伙计摇摇头,“他其实很好认,长得特别瘦,又高,就像竹竿子一样,老远就一眼认出来,而且他还特别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袍子,更是显眼。”
  裘清估计自己还是来晚一步,对方既然是骑马,必然昨天就已经过关了,他当即立断令道:“去武关!”
  他转身刚要走,伙计忽然道:“等一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