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庆则率七万军队主力,也就是一百艘海船以及三百五十艘三千石货船继续东行,出长江口后,沿着海岸南下前往杭州湾,在杭州湾登陆。
此时,临安城内各家酒楼又出现了两万份《京报》,这一次是中午出现,两万份《京报》刚投下便迅速被食客和茶客一抢而空,这次《京报》的头版头条便是‘郡王陈庆护驾先帝前来临安’。
一石击起千层浪,先帝终于要来了,上一次太上皇的灵柩到来就引发全城热议,但太上皇毕竟死了,而这一次是活着先帝回来,这件事迅速成为临安城所有人都在议论的话题。
不过聪明人都知道,真正的主角不是先帝,而是陈庆,这位传奇的大宋西部军阀终于要来临安了,他会不会被朝廷扣留?会不会被朝廷所杀?激起了无数人的担心和好奇。
午后,吕晋拿着报纸激动得一路小跑,来到后宅,父亲吕颐浩正坐在茶台前打瞌睡,被他的脚步声惊醒了。
“是大郎吗?”吕颐浩实在太熟悉儿子的脚步声。
“父亲,有最新报纸!”
“啊!快拿给我看看。”
吕晋激动地走进书房,跪下来把报纸递给父亲。
吕颐浩接过报纸瞥了一眼,顿时笑道:“陈庆要来了。”
“不知绣儿要不要一起来?”
吕颐浩摇摇头,“不可能的,陈庆本人过来,儿子就要坐镇京兆,绣儿肯定和儿子在一起。”
“父亲,陈庆这次会不会有危险,我着实有点担心?”
吕颐浩笑了起来,“你那个女婿是我见过的最狡猾的小狐狸,这次他借先帝之名而来,一定携带了数万大军,理由嘛!保护先帝安全,谁也不好说什么,所以你不用担心他的安全。”
“但他来临安做什么?孩儿不理解。”
吕颐浩叹口气道:“毕竟大宋的主流在临安,在江南,他一直被称为西部军阀,并没有被主流重视,他想到了用《京报》的方式,但还远远不够,宣传一万句,也不如他亲自在临安亮相一次,必将引起强烈震动。”
“但恐怕大家只会关注先帝?”
“你错了,先帝不过是一种情怀,引起一点情绪上的触动,仅此而已,如果先帝住进皇宫,要不了几天,大家就会忘得干干净净,可如果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就会记忆深刻,那才是大家真正关注的重点。”
“会是什么?”
吕颐浩淡淡道:“所有人只会真正关注一样东西,那就是陈庆带来的军队。”
……
书房内,秦桧将一份报纸狠狠摔在王薄的脸上,怒不可遏道:“我是怎么交代你的?我让你找到报纸老巢,捣毁印刷点,你找了吗?一次又一次出现,这是在打我的脸,你知不知道?”
旁边王氏有点不悦道:“老爷,好好给他说,别动怒!”
秦桧忍住怒火,坐回位子,“你说吧!你都做了什么?”
王薄满脸沮丧道:“回禀姑父,小侄确实是在找各种线索,小侄已经能确定,报纸不是在临安府印刷的,而是在临安附近州县。”
秦桧哼了一声,“你有什么证据?还是自己胡编来哄我?”
“侄儿不敢哄骗姑父,之前确实找到一个线索,就是《猴王闹天宫》那本书,侄儿找到了印刷店铺,店铺掌柜告诉我,这是一个宣州商人托他印刷,板子也是在宣州刻的,只是这个商人跑掉了,没有抓住。”
“你的意思是说,报纸也是宣州印刷?”
“侄儿正是此意,如果他们在临安有印刷铺子,就不会委托临安的印刷馆替他们印书了。”
这个理由还不错,王薄不是那么蠢,秦桧脸色稍微和缓一点又道:“你继续去查,最好去找韦国舅,请他帮你一起查,他肯定很愿意帮助你。”
“侄儿明白了!”
王薄躬身行一礼,急急匆匆跑了。
王氏不解地问道:“隔了这么久,怎么还在查报纸的事情?”
秦桧叹口气,“不知道是谁把这份报纸捅到官家面前,官家大怒,把我叫过去臭骂一顿,说陈庆的宣传都搞到他的眼皮底下了,我们都是吃干饭的。”
“那老爷怎么说?”
“我能怎么说,我就说这份报纸也有有利的一面,若不是它刊登这个消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陈庆护卫先帝来临安了,否则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王氏点点头,“这样说也有道理啊!官家是什么意思?”
“官家说我在糊弄他,为自己推脱责任,责令我三天之内摧毁对方的老巢!”
说到这,秦桧恨得一阵咬牙切齿道:“我倒要好好查一查,是哪个混蛋把报纸捅到官家面前,我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是要查一查,谁在给老爷使绊子,但刚才老爷说,让薄儿去找韦国舅,为什么?”
秦桧冷笑一声道:“韦国舅最近在四川路吃了大亏,据说损失了上千万贯,他把陈庆恨之入骨,薄儿找他查陈庆的报馆,他肯定会卖力查。”
“损失上千万贯,怎么会?”王氏着实吃惊。
“之前我还以为李金骁他们是受我的怂恿起兵,后来我才知道,根本和我没关系,那帮人早就被韦国舅操纵,购置盔甲,招募军队,这帮人为了得到太后支持,把大量的财富都存放在韦国舅那里做抵押,结果最后被陈庆一网打尽,李金骁和韦国舅的人全部完蛋,所有财富都被陈庆夺走,几十年的收刮啊!那不得上千万贯吗?”
“意思是老爷也被韦国舅摆了一道?”
秦桧点点头,“准确说,是被太后摆了一道,我不知道她竟然对四川路渗透得那么深,三成的州官都是她的人,夫人和太后关系不错,应该有所耳闻吧!”
王氏也叹口气,“这方面她从不说,而且我发现她越来越阴了,她在四川的势力被连根拔掉,这么大的事情,她在我面前居然没有半点透露。”
秦桧无奈道:“这次陈庆来临安,估计又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我准备推荐朱胜非复相,一方面是为了交好太后,另一方面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朱胜非去应对陈庆,我要后退一点。”
“关键是官家同不同意?”
秦桧冷笑道:“他昨天和今天都在夸朱胜非顾全大局,我估计一定是太后在背后哭闹,官家要补偿太后在四川路的损失,这么明显的暗示,我还听不懂就是傻子了。”
第八百四十八章 报馆
王薄果然找到了国舅韦桐帮忙,韦桐听说是协查《京报》在临安的老巢,二话不说,立刻派出一百多名精锐武士参与调查,并个人掏腰包一千贯,悬赏《京报》印刷之地。
大堂上,韦桐唾沫四溅对王薄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相信,这些升斗小民抵得过钱的诱惑?”
“是!是!是!国舅所言是至理名言啊!”
王薄满脸陪笑拍着马屁道:“感谢国舅的慷慨解囊,下官相信在国舅的帮助下,《京报》在临安的老巢一定会很快覆灭。”
韦桐捻着几根鼠须得意问道:“关键我的悬赏有没有让百姓知道,知道了才会有效果。”
“都知道,我们不光张榜悬赏,还利用各种渠道把消息铺下去了,临安的每一个乞丐,每一个混混无赖都知道了,他们才是最积极的。”
就在这时,管家跑来道:“王爷,外面来了一个混混,说他知道《京报》老巢在哪里?”
王薄惊喜交加,腾地站起身,韦桐仰头呵呵大笑,“我就说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绝不会有错。”
“卑职这就回县衙,带人去抓捕。”
韦桐满脸杀气腾腾道:“我也派武士协助你,一定要把这帮狗娘养的给我抓住。”
……
这名举报的无赖姓包,住在城外的文家村,距离临安城约十里左右,他对王薄道:“我昨晚起身去茅房,发现斜对面的房间灯火通明,我偷偷从门缝一看,里面有好多人在印刷报纸,我就知道,这肯定就是县里悬赏的报馆。”
王薄呵呵笑道:“赶紧带路,一定会有重赏。”
无赖又涎脸笑道:“听说有一千贯的重赏!”
王薄脸一沉,刚要发作,幕僚贾应芳悄悄拉了他一下,提醒王薄,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王薄只得忍住气道:“只要举报属实,一定会有你的重赏。”
一行两百余人浩浩荡荡杀到文家村,无赖指着村东头一间大院,“就是那间院子,里面有一间大屋。”
王薄点点头,大院紧靠小河,水路四通八达,确实是印刷报纸的理想之地。
他一挥手,“包围大院!”
一百多名弓手和一百多名武士从左右包抄上去,院墙很矮,他们翻过院墙冲了进去,不多时,大门开启,弓手都头马颂快步出来,躬身道:“启禀县君,确实是印刷馆,但里面没有人,跑光了。”
王薄眉头一皱,居然没有人,他一挥手,“先进去看看!”
弓手簇拥着王薄走进大院,他走进大屋,只见放进了乱七八糟,拜访着无数印刷器具,地下散落着数十份印刷失败的报纸,还有零散的活木字,桌上全是油墨,角落里还有厚厚一叠白纸,王薄点点头道:“看样子这里确实是《京报》的印刷馆老巢了,收获很大,举报人重赏五十贯,大家把东西全部带回去,这是我们查到的证据。”
幕僚贾应芳转了一圈,他很快便发现不对了,印刷器具都是坏的,而且坏了很久,根本就没法印刷,地上散落印刷失败的报纸也是很久以前,按理应该是最新一期才对,可它们至少是几个月前了。
他立刻找到了举报无赖,问他道:“你说老实话,你是怎么发现这家印刷馆?”
“我不是说,昨晚我起夜……”
“放屁!有院墙围住,你能看到个鬼,再不说实话,一文钱都休想拿到。”
无赖没法子,只得吞吞吐吐道:“其实是一个人告诉我的,说这里是《京报》印刷馆,县里有重赏,让我赶去汇报。”
“是什么样的人?”
“不认识,但他有大门钥匙,带我到房间窗口看了看,我看到有好多印刷工具,才相信的,然后我就赶到县里去了。”
贾应芳立刻明白了,他们上当了,这是对方特意准备好来糊弄他们。
“这座房子的主人是谁?”
无赖哭丧着脸道:“就是我家的老宅,我租出去了。”
“你把房子租给谁?”
“不认识,对方给了我三贯钱,我就租给他一个月,但我再也没有见过对方。”
“是昨天让你看印刷机的人吗?”
无赖摇摇头,“不是同一个人,我都不认识。”
一问三不知,贾应芳气结,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傻子,他想了想道:“刚才我们说得话就不要告诉县君了,否则你一文赏钱都拿不到。”
无赖慌不迭的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我又不是傻子,告诉县君实话,肯定没有赏钱了嘛!”
说他傻,关系到钱他却很精了,就不知到底谁傻?
贾应芳也不想揭穿此事,起身走了,他心里有数,如果只是县君,自己说说倒也无妨,但涉及到韦国舅,说了实话,韦国舅恼羞成怒之下,恐怕自己会倒霉。
此时,在远处一片树林旁,几名男子关注着东头大院的情况,当知县王薄带人把屋里的东西全部抬出来,他们便转身消失在了树林内。
……
王薄一行返回县城,却见几名菜农气急败坏回来,大喊道:“城门关了,不要回城了,赶紧回家!”
王薄有点奇怪了,现在才刚过中午,城门怎么会关闭,他连忙让都头马颂去了解情况。
不多时,马颂骑马飞奔回来大喊:“县君,城门确实关闭,好像是什么紧急军情!”
王薄有点傻眼了,紧急军情,他堂堂知县还在城外呢!
贾应芳低声道:“县君不妨去叫门,韦国舅的人也在呢!”
王薄顿时醒悟,对方不给自己面子,但韦国舅的面子必须给。
一行人赶到城下,大声叫门,城头士兵听说是知县和韦国舅手下,不敢怠慢,连忙跑去禀报。
韦国舅果然好使,守门将领不敢得罪,只得下令开门放人进来。
进了城,王薄连忙上前问道:“这位将军,发生了什么事,要关闭城门?”
“听说陈庆的数万骑兵杀来了,已经杀到湖州,所有上面紧急下令关闭城门。”
王薄吓了一跳,陈庆的数万骑兵杀到湖州了,这岂不是晚上就能杀到临安?我的天,这是造反了吗?
这一刻,王薄忽然觉得自己搜查到《京报》老巢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一旦陈庆的骑兵杀进城,自己还能保住小命吗?
王薄患得患失,命令手下回县衙,他则独自赶往姑丈家……
第八百四十九章 怀旧
今天朝廷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朱胜非复相,出任左相国,朱胜非宰相帽子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