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宣抚使,我们会暗中通知这批羌人,让他们在战场上尽量投降,以获得宽恕!”
几人又商议了一些交付兵力的细节,三名长老这才告辞离去,陈庆亲自把他们送出城,望着他们车队走过黄河浮桥,一直望着车队渐渐远去。
……
宋军夺取应理县和鸣沙县的消息传到兴庆城,全城震惊,包括天子、文武百官、权贵、士兵和普通百姓都意识到灭国的危险,纷纷捐钱捐物,踊跃报名从军,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到了大量财富和两万士兵。
皇宫内,李乾顺也一洗之前的病态,开始强打精神关注战争,李察哥这些天也强行募集军队十余万人,加上现有军队,西夏军军队人数已达二十八万之多。
军队人数倒是够了,但新问题又来了,首先是他们兵甲不足,便开始在各城收集兵器,甚至连生锈的短剑也要上缴,勉强让每个士兵都有了一件兵器,但盔甲就实在没法解决了,八万军队只能穿布甲,扎头巾,还美其名曰白甲军。
不仅是兵甲不足,钱粮还是支持不了多久,尽管小麦刚刚收获,但由于战争影响,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去年和今年的小麦产量都锐减了一半。
矿山的铜矿产量也锐减八成,导致连续三年没有铸钱,市场上铜钱也变得珍贵起来,一方面是粮食不足,另一方面是铜钱流通量很少,钱粮不足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
李察哥当然知道,西夏的财富大半都在权贵手中,上次他收拾了楚王拓跋阿曲,虽然弄到一笔钱,但天子也严重警告他,如果他再敢这样干,就直接罢免他军职和爵位。
天子动了真怒,自然不能再干,虽然金国也答应了援助,可金国援助什么时候能到来,他一点都不敢指望。
李察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考虑着该怎么办?
幕僚韩奉笑道:“卑职倒有一个办法,能搞到一笔钱粮。”
李察哥大喜问道:“什么办法?”
韩奉低声说了几句,李察哥眉头微微一皱,“这会涉及到那帮权贵的利益,就连我府中也有几百个宋人侍女奴仆,难道也要处理掉?”
韩奉微微笑道:“殿下城外不是有庄园吗?把他们送到庄园去,其余权贵也一样,而且他们肯定支持。”
韩奉又说了几句,李察哥连连点头,“是个好办法,应该能搞到不少钱粮!”
次日一早,李察哥便提出一个新的建议,为了清除宋军藏在兴庆府中探子,他建议将都城内的所有非党项人全部都驱逐出城,不管是平民还是大户人家的奴仆,只要非党项人都统统赶出城,甚至非党项人的军队也驻扎在城外。
这样就不会有宋军的探子,也不会有奸细里应外合,这个建议得到了天子李乾顺的支持,成为了一道正式旨意。
李察哥首先从军队开始清洗,军队很好区别,之前在分配盔甲和兵器就进行了区分,党项人都有盔甲和制式兵器,异族军则全部都是白甲军和混杂兵器,只要把白甲军全部驻扎在城外,城内就没有异族军队了。
李察哥又派十万大军上街,开始挨家挨户查证身份,首先是奴仆,西夏奴隶盛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奴隶,大部分都是宋人,而天子的诏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不肯遣散奴仆,则连同主人一起都赶出城。
这一招让普通党项人家怨声载道,但豪门权贵却十分欢迎,他们在城外都有大农庄,把家中奴仆都安置在农庄内,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十分低廉的价格大量购买普通人家的奴仆,把他们一并送到农庄内收割种田。
紧接着是非党项人的平民,这才是李察哥真正的目的,兴庆城内生活着十几万非党项人的平民,士兵们只准他们携带少量粮食和衣服,便直接把他们押解出城。
上万户百姓祸从天降,士兵大声呵斥,将一户户百姓强行赶出城,十几万百姓哭哭啼啼,互相搀扶着出城,很多哭喊着不肯离去的百姓便视为宋军探子抓起来拷问。
当百姓被驱赶离去,他们家产粮食便被士兵全部抄没,城墙上,李察哥得意地笑了起来,钱粮当然不会从天而降,从这些异族人手中夺取,确实代价最小。
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
高定率领两万骑兵一路北上,他们先到西平府,西平府便是唐朝的灵州,朔方节度使所在地,被西夏改名为西平府,城内有驻军八千人,城门紧闭,城头上站满了西夏士兵。
宋军摧毁了周围的三座小军城,又摧毁了河边的一片仓库群,这时,有斥候来报,北面二十里外的官道上出现了十几万百姓,据说是被驱逐出兴庆府的异族百姓。
高定不解,派部将孙康前去打探情况,孙康率领三千骑兵疾速北上,很快,孙康派人来报,确实是被李察哥从兴庆城内驱逐出来的百姓,都不是党项人,以羌人居多,还有汉人、回鹘人和契丹人。
很多人已经断粮,只能靠捉田鼠、挖野菜为食。
高定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来,官道上的十几万百姓都被骑兵的阵势吓坏了,纷纷跪下,密密麻麻跪满了官道。
高定命令军队提高警惕,保持阵型,他搭手帘向北面眺望,高定担心西夏军驱赶这些百姓冲乱自己军队的阵脚,利用乱民为掩护,向自己发动突然进攻。
看了半晌,没有发现异常,这时,孙康带上来一名中年商人,商人取出一块圆形腰牌,递给高定道:“卑职是第三斥候军都头萧元,呼延将军麾下,奉命在兴庆府打探消息。”
这是自己人了,高定点点头道:“萧都头辛苦了,这些百姓是怎么回事?”
萧元叹口气道:“这些都是非党项族百姓,几代人都生活在西夏,表面上说是驱赶异族,防止宋军探哨,实际上是为了夺财,每个家庭积累的财富都被抢光了,他们现在一无所有。”
“这里面有西夏探子吗?”
萧元摇摇头,“他们都是可怜的百姓,恳请将军帮助他们!”
高定有些犹豫,他在考虑是不是先向都统禀报,就在这时,东面黄尘滚滚,一支声势浩大的骑兵向这边杀来,一名斥候飞奔来报,“高将军,是刘将军的队伍!”
高定顿时一颗心落下,不多时,刘璀的两万骑兵围了上来,四万骑兵将十几万百姓团团包围。
刘璀也是从东面闻讯赶来,没想到遇到了高定,他上前抱拳道:“高将军,出了什么事?”
高定淡淡道:“西夏人为了筹集钱粮,把都城内的非党项人都驱赶出来,掠夺了他们的财产。”
“那高将军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我能怎么处置,这要都统定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羌人,我想把他们都带到鸣沙县,看看都统的意思吧!”
“也对,都统刚刚和羌人达成协议,或许正好要用上他们。”
这时,萧元又上前道:“两位将军,卑职还有一件事禀报!”
刘璀看了他一眼,“高将军,他是何人?”
“他是呼延雷的手下,我们在兴庆府的情报斥候!”
刘璀抱拳行一礼,“请说!”
萧元连忙道:“这支队伍中汉人不多,但实际上兴庆府的汉人至少有几万人,他们几乎都是奴隶,他们也被驱逐出城,但被安置在各大庄园内。”
萧元一指西北方向,“在河套之中,过了黄河就能看到了,一座座大庄园,它们特点都是种树木包围,树木就像城墙一样,前面还有护城河一般的深沟,里面就是几千亩,上万亩的土地,河套的良田基本上都被权贵霸占了,自耕农很少了。”
刘璀低声道:“我建议暂时不要去,一是我们对周围情况不了解,地形不熟悉,我担心我们会被敌军包围,尤其周围都是黄河,一旦浮桥被摧毁,我们就陷在里面了。”
高定点点头,“你说得对,此事最好由都统来决定,我们先把这些人带回去。”
两人商议妥当,便让士兵拿一些干粮给断粮的人家,带着十几万人浩浩荡荡向南面而去。
他们足足走了两天,距离鸣沙县还有十里,陈庆得到高定送来的信,率领一支满载粮草的骆驼队前来接应。
宋军在鸣沙县外已经搭建了一座大营,数千宋军士兵带着十几万百姓进营休息,这些可怜的百姓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终于得到了安置,十几万人哭声震天,纷纷跪下磕头向陈庆和宋军致谢。
张晓笑问道:“宣抚使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陈庆沉吟一下道:“他们虽然是异族,但已经脱离了游牧生活,定居在城内了,可以把他们和汉人混居在一起,几十年后,他们的子孙都会汉化,我还是准备把他们安置在西夏,只是现阶段我还没有考虑好怎么安置他们,司马有没有好的想法?”
“可以安置在韦州和盐州,鸣沙县也可以安置一部分,实际上,韦州和鸣沙县就足够了,关键是十几万人的粮食要解决,现在可以组织他们种一些瓜豆。”
陈庆点点头,“这件事就麻烦司马了,让晁清和种桓二人协助你,我再让赵小乙率领五千军队听你的差遣。”
张晓微微笑道;“都统放心吧!我们都有经验,会安排好。”
陈庆又命人把高定和刘璀找来,他在大帐内铺开地图,问他们道:“你们率军北上,对西夏的情况了解得如何了?”
刘璀躬身道:“卑职发现西夏没有村落,我一个村落都没有遇到,所有人都住在城内,不知是他们坚壁清野,还是就是这样生活。”
“高将军呢?”陈庆又问道。
高定苦笑一声,“卑职也是一路没有遇到西夏村落,但卑职确实了解不多,刚到西平府就遇到这些难民,卑职建议都统问一问情报斥候,叫做萧元,他一直潜伏在兴庆府内,比我们了解情况。”
陈庆大喜,“他人在哪里?”
不多时,亲兵把情报斥候萧元带进大帐,萧元连忙躬身施礼,“卑职是第三斥候军都头萧元,参见都统!”
“萧都头在西夏潜伏多久了?”
“卑职是第一批,已经潜伏整整两年,开了一座酒楼为掩护。”
陈庆点点头又道:“他们骑兵北上,都没有遇到西夏村落,是这里没有村落吗?”
“回禀都统,西夏党项人大都住在城内,还有一部分党项人放牧为生,在贺南山下,另外也有很多人住在庄园内,基本上都是农奴,以汉人为主,西夏从大宋掠夺了至少百万人口,很多人都在西夏生活几代人了,代代为奴,还有其他们民族的奴隶。
家奴、农奴、羊奴、矿奴、盐奴、匠奴等等,整个西夏都是靠奴隶支撑起来,所以他们党项人才会有几十万的军队去和宋军作战。”
“你们呼延将军发给我的情报,说现在西夏军有二十几万人,消息可靠吗?”
“回禀都统,基本上可靠,卑职得到情报是二十八万人,比较混杂,至少有十万人没有盔甲,只有简陋的兵器,他们穿着白布做的布甲,被称为白甲军。”
“战斗力呢?”陈庆又问道。
“有些很不错,像沙州过来的两万骑兵就很犀利,卑职亲眼看他们入城,果然是杀气腾腾,训练有素,还有西夏皇帝的宿卫军、京师卫戍军、质子军、铁鹞子军,这是直属皇帝的军队,有三万人,很精锐。
然后就是李察哥的五万擒生军也很精锐,这十万大军都驻扎在京城内,其他八万军队分别驻扎在周围的各个城内,而十万白甲军驻扎在京城外,他们的职责是守卫庄园。”
“西夏有船吗?”陈庆忽然问道。
“回禀都统,西夏有船,卑职在静州看见过,是一种平地渡船,专门用来渡人过黄河,数量还不少。”
第六百七十章 寻船
陈庆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虽然攻城武器一时过不来,但并不代表他就无所作为,他完全可以从不需要攻城的方面做起,先清理外围,最后再攻城,就像脖子上的套的绳索,一步步慢慢收紧,最后再下手勒死。
首先是船只,西夏各城都分布黄河左右两岸,他必须用船只来搭建浮桥,用皮筏搭建浮桥很容易被西夏人摧毁,船只搭建的浮桥要坚固得多。
陈庆现在需要找一个善于奇袭的将领,沉思良久,他回头吩咐道:“把唐骞给我找来!”
不多时,唐骞匆匆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一礼,“卑职参见都统!”
“唐将军请起!”
陈庆笑眯眯道:“交给你一个任务,若任务能完成,我让你官复原职!”
唐骞着实激动,抱拳道:“卑职一定不辜负都统的重托!”
陈庆点了点头,“我给你的任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是去搜寻并缴获所有城外的船只,如果遇到汉人奴隶可以直接把他们带回来,但也不用刻意去找他们,你们的任务是找船。”
“卑职明白了!”
“带五千骑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