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侯-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李为孺,陈庆很看重此人,成纪县县衙要重新组建,陈庆便任命李为孺为知县,待秦安县的事情处理结束后,赵小乙率军护送李为孺一家前往成纪县。
  陈庆当天上午便离开了定西寨,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前往甘谷县,处理位于甘谷县的秦州第二大堡寨,安远寨。
  以血腥手段摧毁周家堡的效果已经出现来,成纪县周围包括冷泉寨、马连堡在内的二十几个堡寨纷纷解散,这些堡寨内百姓少则数十户,多则数百户,多达数万百姓各自返回了家乡。
  原本一个个荒芜的村庄内又再度有了生机,百姓们开始重整家园,修缮窑洞,荒芜的土地上也出现了大量百姓的身影,抢种粟米和豆子。
  ……
  这天中午,一支由四百余辆大车组成的运输队伍出了仙人关,杨元清和牛皋带领五百名骑兵护卫着大车左右,他们刚从终南县回来,取出了他们藏匿在终南县的大量财物,光铜钱就有八万贯,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和绸缎布匹,以及士兵们的私人财物。
  仙人关位于凤州和秦州之前,出了仙人关依旧是莽莽群山,成纪县在正北方,但他们需要避开羌人的地盘,所以要先在人烟稀少的的一座座峡谷内向东走一百多里,才转到向北的官道上。
  队伍走得不快,眼看天要黑了,他们才走出四十余里,杨元清令道:“去前面的小河边停下来休息吧!”
  他们来的时候走过这条路,路况比较熟悉,还记得前面不远处有一条小河,队伍又走了三里,前面果然是一条小河。
  这时天色已经擦黑,众人在河边忙碌起来,把大车上的财物卸下来,堆放在一起,然后把大车包围在四周。
  杨元清做事认真谨慎,一丝不苟,要是换成别人,根本就赖得卸了,搬上搬下太麻烦了。
  车夫们把骡子身上的车辕卸下,牵着骡子去河边河水,士兵们也牵着战马去河边饮水,杨元清站在一口大箱子上向四周眺望。
  这一带很开阔,峡谷宽达二十余里,分布着一片片树林和草地,现在是春天,草地上都是嫩草,倒省得他们携带草料。
  杨元清记得很清楚,远处十里外应该一座小村庄,十几户人家,靠放牧为生,现在天已经黑了,怎么没有看见村子的灯光?
  杨元清指着东北方向问牛皋道:“老牛,你还记得那边东北方向有一座小村子吧!”
  “记得,我还记得有几个小孩在村口附近放羊呢!”
  杨元清苦笑一声道:“我这个人就是这样,谨慎过头,统制就说我整天疑神疑鬼,没办法,这个谨慎过头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
  牛皋笑问道:“将军担心什么呢?”
  “我没有看见村子的灯光,心中就有点担心了。”
  “既然将军担心,卑职就带人去看看!”
  “那就辛苦牛将军了。”
  牛皋带着十几名骑兵沿着小河向东北方向疾奔而去……
  这时,士兵们开始埋锅做饭,天天吃干粮,难得遇到一条小河,士兵们都想着喝点热汤。
  牛皋一行去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回来,杨元清有点担心,又站起身向东北方向眺望,忽然,正北方向一支赤亮的火药箭冲上天空。
  杨元清大吃一惊,大喊道:“有敌情!”
  正在休息的宋军士兵纷纷跳起身,抄起兵器翻身上马,杨元清又对车夫大喊道:“你们先带着牲口去南面躲避,战斗结束后再回来。”
  车夫们都吓坏了,纷纷骑上骡子向南面逃命。
  杨元清又看了一眼财物,财物堆积在一起,像座小山一般,被数百辆大车团团包围,杨元清的谨慎这时发挥出了作用。
  很快,北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远远牛皋大喊,“有敌情!”
  骑兵迅速列队,牛皋奔了回来,十几名手下只剩下了三人,牛皋背上中了数箭,但幸运的是,他穿着铁甲,箭矢没有能射透,嵌在铁甲上,只刺破一点皮肉,问题不大。
  牛皋急声道:“前面树林有埋伏,至少有两千军队,都是步兵!”
  “是哪里的军队?”
  “不知道,都穿着黑盔甲!”
  杨元清心中疑惑,这一带可没有金兵,也没有齐军,会是哪里的军队?难道是羌人,如果是羌人,他们怎么又会知道自己押送财物过来?
  “杨将军,他们来了!”
  呼延雷大喊一声,把杨元清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只见远处出现了黑压压的士兵。
  杨元清当即立断对牛皋道:“牛将军带两百弟兄绕到他们身后,我正面抵迎战,然后我们前后夹击!”
  “遵令!”
  牛皋挥手大喊道:“第四部和第五部弟兄跟我走!”
  他带着两百骑兵向西奔去,又折道绕往敌军身后。
  杨元清厉声令道:“弓箭准备!”
  三百骑兵举起了骑弓,冷冰冰的箭矢对准了百步外黑压压的人群。
  “射击!”
  三百支箭矢一起射出,密集的箭矢射进敌军群中,前面士兵纷纷中箭栽倒,杨元清长枪一挥,大吼道:“盾矛配合,跟我冲啊!”
  士兵们背上弓箭,手执圆盾和长矛,纵马奔跑起来,虽然只有三百骑兵,但集群的冲击非同小可,铁蹄滚滚,势如奔雷。
  对方箭矢如雨点般射来,骑兵们举盾相迎,但还是有不少骑兵战马中箭,连人带马翻滚倒地……
  瞬间,骑兵杀进了敌军群中,这些士兵的盔甲都涂成了黑色,但都是汉人,不是女真人或者羌人,杨元清愈加愤怒起来,他已经看出来,这些士兵都是宋军,居然在这里伏击自己,抢夺钱财。
  杨元清已隐隐猜到,极可能是傅选的军队,陇州是傅选的地盘,距离这里很近,只有一百多里。
  “杀啊!”
  杨元清厉声大吼,率领骑兵在步兵群中疾奔厮杀,他眼一瞥,发现数百人向堆积的财物跑去,果然是冲着自己押运的财物而来。
  就在这时,牛皋率军从后面杀了进来,黑甲军措不及防,一阵大乱。
  忽然,西方也响起了连续的号角声,“呜!呜!”
  仙人关主将刘瓒率军从远处杀来了,黑甲军主将见形势不妙,大喊道:“撤退!撤退!”
  士兵们纷纷跳下小河,小河很浅,直接蹚水过去了,两千士兵丢下了数百具尸体,仓惶逃走,去抢财物的数百人连大车还没有搬开,只得放弃了抢掠,向对岸逃去。
  杨元清没有追赶,率领军队返回了置放财物之地,片刻,牛皋也赶来汇合,他们抓了十几名伤兵。
  “将军,伤兵已经承认了,他们是陇州的驻军。”
  杨元清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没想到傅选会这么卑鄙,竟然派军队来抢夺财物。
  远处一支两千人的骑兵疾奔而至,为首大将正是刘瓒,杨元清连忙上前见礼。
  “这边村庄被人屠杀了,两名幸存者跑去向我汇报,我估计就是针对你们的,所以我急急赶来。”
  杨元清感激道:“刘将军来得太及时了,我们正好被人伏击,对方也是两千步兵。”
  “是羌人干的吗?”
  杨元清摇摇头,“我们审问伤兵,是傅选的军队!”
  刘瓒脸色顿时一变,“这个王八蛋,竟然这么卑鄙!”
  刘瓒立刻道:“他必然不肯罢休,我护卫你们去秦州,我们抓紧时间出发!”


第一百九十二章 降服
  傅选控制了凤翔府和陇州,他手下有八千军队,其中在凤翔府驻军五千,在陇州驻军三千。
  此时傅选就在陇州,几天前,他从潘侑那里得知,陈庆正从终南县运一批财物回秦州,光铜钱就有八万贯,还有大量的金银和绸缎布帛,由五百军队护卫,这着实让傅选动心。
  傅选当即做出部署,派心腹大将孙厉率两千士兵赶往仙人关以东的峡谷内埋伏,抢夺这批财富。
  傅选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心中颇为焦躁,孙厉已经去了四天,应该有消息了,怎么到现在一点音讯都没有?
  这时,有亲兵在大帐门口禀报,“启禀都统,孙将军派人回来汇报!”
  傅选精神一振,连忙道:“速速进来!”
  不多时,一名士兵从外面快步走进来,单膝跪下禀报,“启禀都统,孙将军失手了!”
  “什么?”
  傅选俨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泼下,瞬间坠入深渊,他苦苦期盼了四天,竟然盼到一个失败的消息。
  傅选顿时恼羞成怒,一把抓住士兵衣襟大吼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来我们已经成功伏击了秦州军,一部分军队把秦州骑兵拖住,另一部分去抢夺财物,不料这个关键时候刘瓒率军杀来了,孙将军不得不撤退!”
  “然后呢!就这么算了?”
  “然后我们还想继续伏击,怎奈刘瓒率两千骑兵护卫车队,我们兵力只剩下一千四百余人,没办法,只能放弃这次行动。”
  “什么叫没办法只能放弃,我没有让你们放弃,你们居然敢自作主张?”
  士兵低下头不敢说话,傅选又咬牙问道:“现在财物车队到哪里了?”
  “昨天就进入秦州了,这会儿应该到了成纪县。”
  “混蛋!”
  傅选情绪失控了,他抓起桌上的砚台,狠狠向墙上砸去。
  ……
  陈庆对发生在秦、陇、凤三州交界处的事情一无所知,此时他已率军抵达距离成纪县约五百里外的甘谷县,安远寨就位于甘谷县西南三十里处。
  甘谷县是秦州比较穷的县,金兵也知道他们没有油水,没杀到甘谷县,使县衙倒是保持了稳定。
  但县城和乡下的大量百姓都逃亡到附近的数十个寨堡内躲藏,其中安远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堡寨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甘谷县其他堡寨人数的总和。
  不过结果却出乎陈庆的意料,他率军赶到甘谷县,知县汪子善告诉他,就在昨天,安远寨寨主吴俊已经派长子和县衙联系,准备关闭安远寨,把寨中百姓全部遣返回乡。
  “怎么回事,安远寨得到什么消息了吗?”陈庆问道。
  知县汪子善点点头,“应该是得到消息了,制置使认识黄积古这个人吗?”
  陈庆点点头,“此人是定西寨的原寨主,这次攻破定西寨他立下了功劳。”
  “那就对了,黄积古的女儿嫁给了吴俊长子,他们收到了一封鹰信,昨天就做出了决定,向官府交权。”
  “安远寨有多少人?”
  “有七千人多户,超过三万人!”
  陈庆愣住了,“怎么有这么多人?”
  “我们也没有想到,原以为最多万人左右,但吴群的长子说,大量从成纪县、清水县甚至陇州逃来的百姓,都进了安远寨,或许我们这边是山区,女真骑兵过不来的缘故,大家都这样想,所以都逃到这里来。”
  “三万多人,怎么养活?”陈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卑职也不清楚,要不去看一看?”
  陈庆当即令道:“传令军队集结,去安远寨!”
  陈庆率领一千七百名骑兵以及县衙所有官吏,都离开甘谷县赶往安远寨。
  安远寨原本也是军寨,是秦州最大的军寨,它其实是连环寨,由集中在一起的七座山寨组成,每座山寨有一个家族为统领,七个家族的族长组成安远寨议事堂,吴家族长吴俊被推举为总寨主。
  吴家是甘谷县第一望族,吴俊本人就是甘谷县前任县丞,比较有能力,家教也不错,没有出现周家堡那样伤天害理之事。
  加上他们积极性组织百姓收集各种粮食,保证了数万人的生存,使吴家赢得了安远寨百姓的广泛支持。
  更重要是吴俊能审时度势,他听说周家堡被屠,定西寨关家等三家被杀,他立刻意识到下一个必然就轮到安远寨,他立刻说服了其他六家,派自己长子前往县衙交权。
  虽然安远寨也有千余名寨丁,但他们不是士兵,没有盔甲,只有棍棒和刀,属于武士级别,负责维持定远寨秩序,根本不可能和正规军队作战。
  听说制置使陈庆率领军队到来,吴俊带着其他七名族长下山投降,既然安远寨如此知趣,陈庆也决定放下屠刀。
  陈庆把吴俊等几名寨主请到大帐内就坐,陈庆笑问道:“我很关心,你们究竟是怎么养活三万多百姓?”
  吴俊苦笑道:“就是利用一切土地来种粮食和替代品,种豆子,种葫芦、种冬瓜,山上种山药、种萝卜,甘谷县盛产枣子和柿子,我们每年都会收集大量枣子、柿子以及山果晒干,还有各种蕨类植物的根茎,就是一句话,只要能吃的东西,我们就拼命收集,甚至河里的鱼,山里的兽,天上的麻雀等等都不例外。”
  “看样子这个家很不好当啊!”
  “确实很难,人太多了,每天的吃饭都是大问题,其实我们也希望大家早点下山。”
  陈庆点点头,毫不隐晦地对众人道:“本来我是计划来安远寨屠寨的,就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