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这部漫画是一定会火的。
    但这部漫画的作者是李朗,这位大哥有钱、有日漫市场,只要一提收购版权的事,鸟都不鸟你。
    对李朗,宋鑫是有些不满的。
    鬼吹灯从开始连载到结束,李朗一次都没有回过华国,也没有参与过鬼吹灯的活动。
    宋鑫的本意是想做一些鬼吹灯的活动的,奈何李朗根本不配合。
    宋鑫是真的不喜欢跟李朗这种大牌漫画家合作,很累,真的很累。
    国内的漫画家见到他哪个不是毕恭毕敬,一口一个宋总,一口一个总编。
    甚至,有些漫画家跟他说话都打颤音。
    其实,他也没有刻意做过什么,跟漫画作者沟通也是客客气气,但他身份在那摆着。
    不过在李朗面前,他啥都不是。
    没办法,谁让人家牛呢。
    每次在飞机上,宋鑫都要调整心态,提前给自己做心理辅导。
    暗暗告诫自己,李朗和国内的漫画家不同,一定要客气、客气、再客气。
    当亲哥一样敬着。
    餐厅门口。
    宋鑫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快步迎了上去,笑道,“哥,您好。”
    说完,宋鑫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子,咋把心里话秃噜出来了。
    “嗯?”李朗也有些懵,什么情况。
    “宋总编。”马华客气的打招呼。
    在国内,宋鑫一直很照顾他,双方的关系不错。
    宋鑫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李老师,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李朗道,“宋总编不用客气,您远道而来,本来就应该是我们迎接您。
    今晚我请客,算是给您接风了。”
    宋鑫知道李朗不差钱,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客随主便了。”
    李朗伸出右手,“请。”
    三人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酒店的服务很周到,有中餐、西餐和日本料理,想吃什么都可以点,厨师都是酒店高薪聘请的大厨。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三个男人吃饭,也没那么讲究,点了一些下酒菜。
    贵的有澳龙、和牛,便宜的有花生米和黄瓜,很混搭,也下酒。
    宋鑫端起酒杯,“李老师、马华,《鬼吹灯》能顺利完结,两位居功至伟,我敬两位一杯酒。也算是庆祝《鬼吹灯》圆满完结。”
    李朗客气道,“宋总编,鬼吹灯这种题材能顺利创作完,多亏了您的关照,应该是我敬您一杯。”
    两人碰了一杯酒,马华也跟着一起干了。
    一杯酒下肚,宋鑫吃了两口菜,说道,“李老师,这才来东京还有事情想跟您商量。”
 143章 前景
    李朗放下筷子,“什么事?您说。”
    “我们漫画网站和一家叫起盛的小说网站有合作,以前都是优秀的小说改编漫画,但这次不一样。
    他们看上了《鬼吹灯》这部作品,想要改编成一部长篇小说,希望获得您的授权。”
    宋鑫说完,李朗沉默了。
    鬼吹灯原著本身就是小说,是他改编成了漫画。
    现在又有人想改编成小说,这种感觉还挺奇妙。
    平心而论李朗并不反对,因为鬼吹灯的版权都在李朗手中,改编成小说后可以扩大鬼吹灯的IP影响力。
    而且李朗记得鬼吹灯小说实体版销量还不错,也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起盛小说网站想怎么分账?”
    “作品完成后,他们想获得小说的纸质版权和电子版权,您可以获得百分之三十的利益分成。”
    “这个分成比例我可以接受,钱不是最重要的。
    但我有两个要求,改编后的小说剧情要和漫画原著相似。第二不能随便找个抢手糊弄我,小说质量最关键。
    为了保证以上两点,我希望保留小说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权。
    当然,只要不违反以上两点原则,我不会干扰网站小说的创作。”
    一分钱一分货,李朗没有索要太多的利益分成,小说网站要挣钱、小说作者也要挣钱,李朗如果压榨的太狠,最终影响的还是小说质量。
    那改编小说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宋鑫知道,李朗在版权方面的态度比较强硬,很难谈。
    又不是自家网站的事,他何必跟李朗硬顶。
    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聊,谈起了美漫的事。
    宋鑫笑道,“李老师,行尸走肉这部漫画在美利坚很火,听说已经卖爆了。您有没有想过将这部漫画引入华国?”
    李朗笑道,“想是肯定想,能不能是关键,折腾半天赚不了几个钱,再把我拉上黑名单,不值得。”
    “哎……也是。”宋鑫轻叹了一声,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亦或是想要抱怨,但终究没有开口。
    他很清楚,行尸走肉这部漫画即便再火,以漫画的尺度也很难再国内正式发行。
    当然盗版肯定不会少,但盗版再多,李朗也挣不到钱,他自然不愿意费那个事。
    宋鑫退而求其次道,“李老师,鬼吹灯已经完结了,你有没有想过再创作一部国漫?”
    李朗曾经的确想过振兴国漫,一方面是因为情怀,谁不希望自己的祖国更好,另一方面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希望枪占国漫市场。
    但没有利益的回报,情怀这东西很难持久。
    鬼吹灯虽然火了一把,但依旧没能为李朗变现。
    即便有影视公司找李朗,收购的价格也很低,根本达不到预期。
    李朗只能再等。
    李朗甚至在想,鬼吹灯在另一个时空之所以能遍地开花,各种影视剧泛滥,是否跟原著作者贱卖版权有关。
    再等等吧,看看鬼吹灯改编成小说后,是否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李朗婉言谢绝道,“宋总编,我现在手上创作着《一拳超人》《死亡笔记》《行尸走肉》三本漫画,精力不够了,很难再继续创作新漫画。”
    宋鑫道,“死亡笔记应该快完结了吧?”
    “对,所以这段时间比较忙,一是考虑结尾的剧情,再一个是发行漫画周边,比如说角色手办和一些饰品。”
    宋鑫一脸羡慕的说道,“还是东京的漫画氛围好,漫画这么火,周边销量应该不错吧。”
    何止是不错?
    清水玲子一直催促李朗发行第二本‘死亡笔记本’,但李朗一直压着。
    他不希望给粉丝造成一种‘贪钱’的想法。
    他准备只发行两本‘死亡笔记本’,第一本已经发行了,销量爆表。
    李朗用那笔钱购买了价值将近五十亿元的地皮。
    李朗准备在死亡笔记完结时,再发行第二本‘死亡笔记本’。
    李朗相信这本‘死亡笔记本’同样会热销,甚至可能会带动第一本死亡笔记本的销量。
    很多粉丝肯定会一起收藏。
    两本就够了,多了也就不珍贵了。
    钱要赚,但底线还是要有的。
    毕竟,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他以后还要写小说。
    但漫画周边确实让李朗切实感到了数钱的快乐。
    他现在有名气,有影响力,可以谈下很好的合约,唯独就是缺钱。
    他在考虑是否要创作一本周边大卖的漫画。
    ……
    品川区。
    李宅。
    旧的建筑已经拆除了,从远处看地面平整十分空旷,走进看会发现地下挖了两个大坑。
    随着建筑图纸的定稿,李宅已经开始动工了。
    总建筑面积超过三千平米,其中主体建筑(独栋别墅)2160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半。
    之所以说是三层半,是因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都是五百平米的建筑。
    第四层则是特殊设计。
    第四层只有李朗夫妻的卧室、李朗的工作室、井上奈美的衣帽间,占地一百六十平米,剩下的三百多平米则是大型露台。
    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夫妻生活的独立。
    在主体建筑外,草坪区还有一个两层的地下建筑,包括停车场、壁球馆、攀岩馆、漫画收藏馆、酒窖等。
    这个建筑从外面看不出来,地面是平整的,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宅子的景观。
    李朗终于实现了有个大宅子的梦想、独栋别墅、大院子、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
    李朗终于明白了,为啥有些漫画家可以常年足不出户。
    家里都有了,还出去干啥?
    当然,李朗现在也只能想想,宅子最快也要下半年完工,还要晾晒一段时间,估计得明年才能入住。
    其实,像这种宅子真正的建筑费用不高,装修才占大头。
    死亡笔记马上就要完结了。
    一拳超人也快抄完了,现在的创作越来越慢,至于何时结尾李朗也没确定。
    因为在另一个时空还没完结,李朗想抄也没得抄。
    日漫这边已经要断档了,新漫画也该提上日程了。
    但现在新的问题出现了,李朗还没想好新作品往哪发?
    集英社不考虑。
    讲谈社旗下的《周刊少年Magaze》杂志换了总编,佐藤一夫也被边缘化了,李朗现在也只见过新任总编一次,估计对自己的态度不是很友好。
    小学馆《周刊少年Sunday》杂志总编清水玲子倒是跟自己关系不错。
    但一直有传言,等死亡笔记完结后,她可能会被调到小学馆总社。
    虽然只是小道消息,但无风不起浪。
    李朗现在也很郁闷。
    要不扶持一下秋田书店?
    让它这个自封的‘四大少年周刊’名副其实。
    反正杂志行业已经很乱了,李朗不介意更乱一点。
    这样对他更有利。
    不过这家杂志社也不是好鸟,还撬过李朗工作室的墙角,得好好合计一下……
 143 新漫画
    横川大厦。
    李朗工作室。
    “呜呜……”
    一阵刺耳的嗡名声传来。
    江户柚木将旁边的那间写字楼也租了下来,已经开始施工装修了。
    之后,两间写字楼会被打穿,连成一间办公室。
    李朗的办公室内。
    李朗和马华坐在一起讨论漫画大纲和剧情。
    马华已经开始创作自己的漫画了。
    是一部热血搞笑类型的漫画,背景设定在现代。
    设计的人物不错,很有喜感,剧情也中规中矩。
    但是背景有些不伦不类,既有些像华国,又有些像东京。
    李朗个人感觉比较一般,代入感比较差。
    当然,李朗的代入感差,不一定代表漫画不好,毕竟,每种漫画都有不同的粉丝群体,马华的粉丝群体明显是12到22岁的青少年,并不是李朗这个年纪的。
    两人讨论了半个小时,李朗大概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随后马华就离开了办公室。
    李朗也很忙,能帮他把把关就不错了,不可能投入太多精力。
    “咚咚……”马华刚走,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
    “请进。”
    “咯吱……”一声门响,铃木杏子走进来,道,“社长,打扰您了。”
    “杏子呀,找我有什么事?”
    “社长,今天上午《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已经完成了,我是向您汇报工作的。”
    “哦,辛苦你了,这段时间的拍摄还顺利吗?”
    “托您的福,一切都挺顺利的,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跟着吃了不少好东西,拍完这一季我已经胖了好几斤。”
    李朗笑道,“这可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五郎大叔的吃播太有魅力了。”
    “唉,五郎大叔确实很有魅力,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也是节节攀升,松重丰前辈一下子就火了,每次拍摄的时候都会被围堵,反倒成了拍摄的最大问题。
    松重丰前辈一直想要感谢您,还说等拍摄完成,一定要请你喝茶。”
    “我还以为他要请我吃饭。”
    铃木杏子笑道,“估计松重丰前辈是有阴影了吧。他的饭量不大,每次拍摄前都要先饿上一两天,一说到吃饭都有阴影了,从来没有参加过剧组的聚餐。”
    “松重丰是个好演员,他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碰到了好角色,也是多年以来对演技的磨炼。”
    “您说得对。”铃木杏子附和了一声,话锋一转,“社长,这部电视剧,您还打算拍摄第二季吗?”
    李朗和电视台签合同的时候,只出售了一季的版权,如果电视台想要拍摄第二季,还要从李朗这里得到授权。
    是否拍摄第二季的最终决定权在李朗手里。
    但在做出决定前,他要进行综合考虑,除了电视台的合作意向,还有剧组本身的状况。
    “你和剧组的人怎么看?”
    “这部电视剧的拍摄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