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帝成长计划-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次日清晨,孝文皇帝刘贺颁布诏谕:尊皇后何氏为太后,册立太子妃李氏为皇后,皇太孙刘彘为太子。
  秋七月壬午,太宗皇帝被下葬霸陵。
  秋八月,掌控细柳营的周亚夫突然在长安周围调动兵马,孝文皇帝大惊,长安又没有可用的将领,孝文皇帝于是请出了已经赋闲在家的祖父何广粟。
  早在太宗皇帝驾崩之前,太宗皇帝就已经对周亚夫有所防备,所以已经提前给何广粟做下了交代。
  得到孝文皇帝的指示,何广粟便带着孝文皇帝的符、节,以及太宗皇帝御赐的宝剑,来到了霸陵以西的山林间。
  次日,何广粟率领孝康陵卫,也就是之前的材官都尉,镇压了周亚夫的叛乱。
  秋九月,周亚夫在诏狱饿死,孝文皇帝命令太常,在功侯薄中去掉条侯,并明言:从今往后,只要是姓周的人,就不得为百石以上的官员。
  次年冬十月,孝文皇帝改元元年,年号永昌。
  下令大赦天下,并赐天下为人父者爵位一级,酒肉各十斤,并出内库钱,收容天下死于国家事务的英烈后代。
  永昌元年冬十一月,孝文皇帝颁布诏谕,彻底取消了汉室的农业税,将口赋从三人一算降到了六人一算,每人二十钱,并承诺永不加赋。
  而汉室的丞相位置,则是在孝文皇帝永昌七年,贾谊荣退之后由晁错接手,到孝文皇帝驾崩后的孝宣皇帝五年,晁错荣退,又公孙弘接手。
  在公孙弘之后,汉室彻底取消了丞相制度,原有的三公九卿制,也按照太宗皇帝先前交代的三星六部制所取代。
  在我看来,太宗皇帝为人亲和,仁慈,与人宽厚,却又不失王者的霸气,是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
  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太宗皇帝早年受法家、墨家的荼毒太深,从而导致了对儒家的很大成见。
  不过好在太宗皇帝并不是一个仅凭喜好的人,对于贾谊、汲黯、颜异这样真正的君子,太宗皇帝也总是能任用,看人用人的水平,可以算得上是非常优秀了。
  太宗皇帝在位四十余年,对于汉室的强盛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除了将北方的匈奴人驱逐到西域一带,为后来将匈奴驱逐到大宛以西打下基础之外,对于民政民生的贡献也是十分卓著。
  在个人道德方面,太宗皇帝尤其注重孝道,也总是以孝道教导太子、太孙,这对于汉室后来始终坚持不懈的以‘孝道治国’为国策,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太宗皇帝也严格按照立嫡立长的规则,很早的就立下太子、太孙,让国家很早就安定了下来,而不是被夺嫡的事搅的暗流涌动。
  对于有功的将士,太宗皇帝也不吝啬赏赐,对阵亡将士的家属,更是穷尽一切的补偿,这一切都是完美的君王典范应该做的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太宗皇帝对于外戚太过放纵,让何广粟、何未央,以及秦牧这样凭武勋幸贵的外戚太过于嚣扬跋扈,败坏了功侯贵勋之间的淳朴风气。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何氏外戚,孝文皇帝才能顺利击溃逆贼周亚夫的阴谋,在未央宫继位,在孝文皇帝登基之后,何氏外戚也做了不少好事,家风也比以前内敛厚重了许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太宗皇帝真的是明见万里,连何氏外戚后来的变化,都没有逃过太宗皇帝的预料。
  完本感言
  呃······
  说什么好呢······
  是的,大家猜的没错,《少帝成长计划》,确实已经到了完结的那一天。
  可能有些书友还会觉得有些奇怪:不是明显还有篇幅没写完吗?为什么就完结了?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
  说来话长,那我就长话短说。
  第一,是内容问题。
  还记得去年的七月,我怀着写着玩的心情,拟定了《少帝成长计划》的第一版大纲,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刘弘醒来,刘恒已经要被请入皇宫,刘弘赶紧跑出去,找来北军夺回皇位,然后成为皇帝,完成一些不一样的成就······
  ——你们没看错,这不是我总结的大纲,是我当时真的就想到这么多,就是这么一个笼统,大概,连细节都没有的一个想法。
  嗯,与其说是大纲,倒不如说是一个思路的开头,或者一部分。
  然后略有些随意的发布章节,然后签约了,签约就签约吧,原本的前四章被编辑改成了现在的前半章。
  还没等我从嘟囔中缓过神来,这书就火了······
  莫名其妙火了之后,我就去问,去查,最终发现,自己的能力好像并不能很好地驾驭这种程度的人气。
  于是~我就开始细化大纲,细化情节,就有了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大半本书,以及末尾总结提要性质的《刘弘本纪》。
  不得不说,这本书开头写的真的很顺,我写的也很爽,自己都激情澎湃,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不科普吧,突然出现一个人很突兀,一科普吧,收不住就是好几章。
  好几章科普完,一两天过去了,我原本想到的精彩情节又忘记了,没办法,得更新得要全勤啊!
  怎么办?
  接着科普,边科普边想情节吧。
  于是,就有了那一段段又臭又长,和主线明明有关系,看上去却毫无关联的科普内容。
  我知道你们看着难受,因为我自己写着也难受。
  如果没有全勤这种说法,没有每天都更新的要求,或者我能准备的更充分,经验更充足一些,这种情况也许会好上很多。
  但世界上没那么多如果,《少帝成长计划》,本身就是一个正确的脑洞,正确的思路,在我不正确的水平阶段,不正确的火起来的书。
  写到现在这个地步,大家也能看出来,我已经有些驾驭不了情节了。
  本来想写打仗,结果重头戏两笔略过,本末倒置,都为科普让路了。
  我脑子和手也好像形成了一种惯性,就好像那种感觉——前面都是科普,突然写情节,会驴唇不对马嘴,还是继续科普吧······
  这是我内容出现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经验、水平、能力还不足够,或者说和这个成绩不匹配,跟开头那个精彩的部分不匹配。
  如果说内容的问题,多少有点我矫情的因素的话,那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实在无法解决的了。
  ——人食五谷杂粮。
  还记得一月的时候,我曾和当时的老读者说过,二月日万一个月,三月看成绩,如果不行,就咸鱼更新,出去工作了。
  后来这个事情不了了之,我的更新虽然还是很咸鱼,但起码每天四千字是竭尽全力在保证的。
  那我日万的二月份,成绩,准确地说是收入,到底有没有达到我的标准呢?
  实话实说:没有。
  任谁一天花六个小时码字,另外花两倍的时间想情节,查资料,梦里都是《史记·xx列传/世家》,到头来到手四千块钱,都不会觉得很值得。
  但我还是写了,虽然没日万,只是咸鱼4000,但我还是在坚持。
  直到上个月,全勤莫名其妙被吞,稿费跌破二千,这个月拿到全勤的情况下稿费不到二千五,以及月初连续两个限免,以及与之对应的成绩毫无波动,终于让我下定了决心。
  该是时候了。
  该是时候承认,我,中丞佐吏,还没有能力驾驭《少帝成长计划》这样一本世界观宏伟的历史穿越文了。
  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说过,我的《少帝成长计划》,就是要致敬经典,致敬要离的《我要做皇帝》,也算是填补《皇帝》疑似烂尾的遗憾,但我现在发现,我还不行。
  不是不行,是现在还不行。
  不管怎么样,少帝成长计划,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但这个遗憾,我将来会找机会弥补回来的。
  比如月入个六七千,一年半载不赚钱也不愁吃喝的时候,或许会写写主角的哥哥,或者老爹什么的。
  接下来的两个月,我打算稍微调整一下心态,系统的学习一下网络文学的理论知识,比如爽点的设定啊~节奏的把控啊之类的,这些方面我的问题貌似不是一般的大。
  大概在十月中下旬的样子,下一本书就会和大家见面了,朝代先秦,同样的慢节奏养成文。
  这次,我要致敬《汉乡》(恬不知耻的一笑)。
  三百六十天,一百六十万字,《少帝成长计划》陪我度过的每一天,我都不会忘记。
  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