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富甲美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792富甲美国-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德里安又取出一块带着黑色和白色石皮的原石放在桌上,从原石上被铁锤砸开的缝隙可以看见里边密密麻麻的晶体。
  “这么说你发现了一个石榴石矿脉,你大概需要借多少钱?”
  阿德里安本来还以为弗里兹会跟他磨一磨,谈谈什么条件,没想到会这么痛快的问起价钱。
  “我打算先买下一千英亩,从你这儿借个七八百美元也够了。”
  弗里兹听他的口气就知道他在打小算盘,石榴石是一种很常见的廉价宝石,一些色泽和火彩好的也可以做为很好的首饰镶嵌材料,比较常见的是暗红色,是贫穷小伙子向心上人赠送红宝石戒指的首选材料。
  因此阿德里安很有希望自己独立买下这块矿脉进行开采,而不担心弗里兹染指进来,石榴石虽然廉价但只要出产的数量足够大,一年下来还是会有些收益的。
  他在弗吉尼亚发现的这种颜色奇怪的石榴石是一种锰铝榴石,红色的相对少,带有黄色的更多。
  弗里兹把那块原石拿起来看了又看,又捏着一粒在玻璃杯上划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
  “我可以借你这笔钱,但有一个前提条件。”
  听说有条件阿德里安又紧张了起来,见他这样弗里兹哑然失笑。
  “不用那么紧张,我的条件是你我共赢的,我的制镜厂需要大量细小颗粒的石榴石作为磨料,不拘是什么颜色和等级,所以我希望你把原石直接开采后运到这里来,挑出你需要的部分之后,剩下的就都归我使用。如果你一时找不到人手,我可以帮你找几个原法属殖民地来的自由黑人来为你工作,你看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当然好得不能再好,阿德里安就指望着这处矿脉能够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自从瓦伦堡代表弗里兹跟他摊牌之后,他无时不想着怎样摆脱傀儡的地位,这个石榴石矿不过是他的一次尝试罢了。
  “你如果不满足只出售宝石原石,打算切割好之后包括镶嵌珠宝首饰一起做,在我这里都可以放在一起,把工匠请到这里来就好了。那样你可以赚的更多!”
  弗里兹的热情邀请反而适得其反,阿德里安最后只同意了把原石运到小潘泰克斯来分拣,他的心思弗里兹自然心里透亮也不说破,反正今后阿德里安找到自己求助的时候还多着呢。
  当下弗里兹写了一封给法贝尔的信,让他帮助阿德里安招募一些工人,顺便从他那里开支一笔款子借给阿德里安,利息照行市来,另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乔纳森试验一下能否用酒渣和糖渣做原料发酵出醋来,随着远航的计划提上日程弗里兹发现在自己工场里酿一些醋很有必要。
  醋不但可以用来给船舱消毒,还可以制造自己想了很久的乙酸乙酯,最重要的是醋渍蔬菜水果可以稳定保存里边的维生素C,一桶醋渍青辣椒在远航时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
  想到这弗里兹叫来了格雷格,交给他一个任务,去马里兰的各处农场购买酒苹果按照自己的办法制作苹果干。
  在美国的土地上原产着几种野苹果,味道是不怎么样,但用来酿酒却完全没有问题,曾经有新移民在写回家的信里面吹嘘,他用自己土地上的苹果一次就酿了五百桶苹果酒,酿酒也用不完的果子移民们就用来喂猪,新大陆的物产之丰富令人羡慕。
  算下来穿越到这个时代差不多两年了,弗里兹还一直没空好好享受生活,各种事情层出不穷,而且随着工场越多看样子还会越来越忙,火药厂实在离的有些远,每每在路上就会花掉几天时间,弗里兹倾向等到渡过危机就把它出售,以后再建工场尽量集中到一州之地。
  老维奈特那边的鲸皮制革试验一直没有结果,不过有他的劳作,各处工场的工人劳保皮具一直都不缺,也不算白雇佣他们。
  阿德里安的来访算是给弗里兹提了个醒,在平板玻璃不能大量制造之前自己其实可以试着制造一样非常有用的产品,那就是透镜。
  透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零件,可以说没有透镜的大量应用,生物、医学、天文的进步都不可能发生,那个把透明玻璃弃之一旁的古老国家就是一个反面例子,混到后来连历书都编不准了。有了透镜制作的显微镜,科学家才能发现微生物,医学家才能发现人体的各种细胞进而推测出他们的功能。
  虽然从法国没能带回来磨镜工匠,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别的不会,照葫芦画瓢还不会吗,从望远镜上拆下来镜片,制造一台机器按照样本的弧度进行打磨就可以了呀。
  石榴石是一种磨制镜片的理想天然磨料,只是需要在铁臼中预先捣碎,然后用磁铁吸去铁屑,按照颗粒大小筛分开来,超过800目之后的颗粒已经是极细无法在这18世纪制造出筛子来筛分,不过弗里兹碰巧知道一段轶事正好是这种极端粗陋条件下制造超细磨料的工艺。
  在抗战中的大后方,某光学器材厂因为进口金刚砂渠道受阻而停产,工程师意外的在市场上发现玉器工匠使用石榴石作为研磨料,于是萌生了自造天然金刚砂代替进口的念头,为了分离出超细的石榴石粉末,他天才的利用在水中不同颗粒大小石榴石沉淀速度不同就会自然分层的现象,通过沉淀一定时间后虹吸法抽出不同层的粉末,进而达到分离不同颗粒等级的石榴石磨料的目的。
  虽然阿德里安留下的石榴石量不多,但也足够弗里兹制造几级不同目数的磨料凑合着使用了。
  光学用的铅玻璃和制造日用品的铅玻璃除了成分配比上略有差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艺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需要去除熔融玻璃原料中的小气泡,否则磨出来的镜片因为内部那些肉眼几乎看不见微小气泡的影响透光效果会变差,严重的会发雾。
  解决这个麻烦的办法曾经是几个家族的不传之秘,但是秘密被公布出来之后让人哭笑不得,搅拌让气泡溢出就好了!
  当然这个搅拌也是有学问的,料液粘度要足够小还不能把更多的气体搅拌进去,所以弗里兹立刻就想到抽真空,真空环境下气泡的体积会变大许多倍,搅拌过程中就更容易撞到一起变成更大的气泡,这样微小气泡就比单纯的搅拌容易去除掉了。
  制造真空的设备弗里兹在雪松溪已经做过了,还是利用伯努利原理嘛,这里有现成的溪水用起来更加容易,用皮革、石棉、铁架搭起来一个真空的罩子,上面还要给搅拌的轴留出位置,为了固定这个架子又需要一个铁臂,最后的设备看起来很类似叉车,铁臂能够升降把真空罩子罩在坩埚上,扯动轴上的皮带能够带动下面有叶片的搅拌杆,总算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制造镜片,弗里兹采用了模具法,在厚铁板上挖出一定尺寸大小的坑,边缘留出四个定位卡口,把玻璃料液舀出来倒在上面用另一块模具压平,等到变硬之后翻过来就得到一块镜片,经过退火后可以拿去打磨了。
  用模具制造的优点是大小一致,方便后面的打磨制造同样规格的产品,经过半成品检验,剔除那些含有气泡和杂质的不合格品,半成品进入下一环节研磨/抛光。
  把半成品镜片用融化的胶粘在圆形的加工平台磨盘正中,这个平台由人力或者水力驱动,能够绕轴高速自转,半成品镜片边缘的定位口会让融化的胶流进去,等到胶冷却后就会和胶块成为一体,在研磨的过程中不再发生位移。
  而研磨头是一块蘸着磨料的湿润皮革,用水车的动力带动,经过多组齿轮变换后通过皮带转动这一支金属杆,这支金属杆很类似一台车床,但它并不是像车床一样直进直退,而是经过与它相连的一个金属架在轨道上滑动控制升降的高度,这是在PLC发明前西方加工机械使用的图案编程方法,只要更换不同的图案模板,机械刀头就能运行不同的轨迹。
  这个磨头的运行轨迹是通过从望远镜上拆下的镜片曲线来制作的,通过调整臂长它可以制作不同大小的轨迹模板,进而加工不同直径的镜片。
  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开始试加工,粘有加工工件的磨盘先装到第一组加工平台上,蘸有最粗砺一级磨料的磨头高速旋转着接近同样旋转着的工件,切削量巨大的同时会剧烈发热,所以在工件正上方会有一根小水管淋水给工件和胶块降温。
  被水冲走的磨料会在沉淀后进行回收,因此弗里兹才会同时制造四套研磨机,为的就是不会混合不同等级的磨料。
  第一组粗磨完成后,半成品镜片就已经大致具备了透镜的曲度,但是因为粗砺的磨料,镜面上有许多划痕,现在拿来用是不行的。
  接着拆下磨盘装上第二台研磨平台,同样进行研磨,只不过这次的磨料要细一些,经过第二级研磨后那些肉眼可见的镜片表面划痕已经几乎看不见了。
  然后拆下磨盘进行第三、第四次研磨,每次研磨使用的磨料颗粒直径都更细,等到第四次研磨/抛光完成,镜片的表面已经光滑到苍蝇都快要站不稳。
  然最后略为加热去掉胶块取下镜片,由工人进行检验,查看其表面是否有加工中留下的瑕疵,视瑕疵的轻重程度决定是否报废或者轻微返工。
  就这样,一块透镜完成了一面的加工,如果要求不高,它已经可以安装到需要使用它的器具上去了,再用同样的过程可以加工出透镜的第二面。
  可惜在这样的环境里弗里兹没有高纯药剂无法进行涂膜,有了一层利用光线衍射效果去除干扰光线的膜,镜片透光效果会更好。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第四章 直拉法平板玻璃

  眼下弗里兹手里拿到的三组透镜只能用来做望远镜,因为没有请到磨镜工匠镜面曲度做出来全都一样,除了能把镜片直径做大一点,其他改动就没有了,镜片直径再大焦距还是一样等于说放大倍数根本没有变化。
  弗里兹虽然还没把牛顿和高斯的透镜成像公式忘记,但那两位大神并不是教人怎样磨镜片的,所以眼下该如何改动透镜焦距暂时还是没辙。
  不过哪怕是只能做望远镜这市场也不小了,贫穷的军队同样不差这几个钱购买望远镜,欧洲大战中的诸国动员起来的军队也会有大量的需要,制约他们把望远镜普及到下级军官的因素,不外乎一个是钱,一个是产量。
  可不要忘记民用市场也很有潜力,政府的土地勘测员,远航的捕鲸船、私掠船高级船员对望远镜都有旺盛的需求,只要买得到绝不会吝啬这一点金钱。
  即使西方世界市场饱和,那么还有非洲、亚洲的各种势力同样会愉快的打开他们的钱袋。
  首批加工出来的三组透镜弗里兹拿在手里一前一后比着看了老半天,这才放心的连同望远镜上拆掉的镜片收进箱子里,打算去巴尔的摩找个铜匠重新装起来,同一批退火的镜胚还有不少,慢慢磨吧。
  这三个新制品的外壳上全都要刻上铭文,一个是‘献给巴尔的摩这美丽的城市’,送到市政厅;一个刻上‘赠我亲爱的朋友哈里斯’,等军队邮差来了捎过去;最后一个刻上‘向美利坚军队致敬’送到诺克斯战争部长那里去。
  每一个赠品都是极好的产品广告,不会让弗里兹这番制造研磨机的心血白耗。
  眼下四套研磨的功能样机既然已经试验通过,下一步就是把机台上的木制件大部分换成金属件,包括熔炉坩埚真空罩上的搅拌杆传动也更换成皮带带动两组金属齿轮,以便更加耐用,这也是此次到巴尔的摩需要完成的工作,那不是几根铁杆子,自己就能让人打出来。
  推开门,门外却站着一个人,一副进也不是走也不是的窘态,帽子在手心里捏成一团,却是当初从兰开斯特挖来的玻璃技工亨利。梅森,他心事重重黑着眼圈,头发十分零乱衣襟纽扣都扣错了一格。
  “梅森先生,你有什么事吗?”
  弗里兹说了句废话,任谁都看得出他有事。
  梅森谦卑的行了个礼,“萨瓦兰先生,我只想知道,您今后还需要我吗?”
  “进来坐着说吧,你怎么会这么想?”
  梅森惶恐的在椅子前端坐下,“您的工场和我以前的工场不一样,各种设备我全不懂,但我已经听说这是为了制造玻璃板专门制造的,现在我的那个玻璃窑也被用来制造镜片,我很担心……”
  “你这是多余的担心,”弗里兹扑哧一笑,“这个工场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制造玻璃板这一个目的建造的,和你过去熟悉的玻璃工场当然不同,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雇佣你吗?”
  “我猜是只有我懂怎么烧玻璃,和怎么看火候。”
  梅森没什么自信的说完,又开始用几个指头摆弄起他的帽子。
  “没错,梅森先生,你的经验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