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英公务员-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联的颠覆。
  这是英属马来亚的客观条件,艾伦威尔逊心里认为,美国不会冒着颠覆英属马来亚的风险,促成一个可能倒向苏联集团的国家出现。
  可是英属东非没有这个条件,英属马来亚过半的人口对马来亚没感情,殖民地只不过是他们工作吃饭的地方。可英属东非的人口可都是本地人。
  合并不成功还好,万一合并成功了英属东非联邦以后,这不是又走了英属印度的老路?
  两天后他已经到达了内罗毕,本次他来的目的是明显的,就是东非联邦的计划,告知东非总督菲利普·米切尔,白厅做出的替代方案。
  东非总督府是白色大理石建筑,可以看出来和英属印度总督府没法相比,对于前世就见过众多高楼大厦的艾伦威尔逊来说,更是毫无吸引力。
  等了一会总督菲利普·米切尔就出现了,示意让艾伦威尔逊请坐,两人讨论了关于殖民地的问题。
  “尊敬的总督先生,我对北罗德西亚有所了解,之前去了乌干达之后,也算是了解的东非的一些情况。”艾伦威尔逊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东非联邦计划的困难太多,就如同中非联邦的计划一样,没有继续的必要。”
  他口中的中非联邦计划,就是部分声音想要合并南北罗德西亚的联邦计划。这比菲利普·米切尔的东非联邦计划否决的更早。
  早在一九四五年南斯拉夫人到达北罗德西亚的时候,就已经算是正式死亡。在白厅都已经没有人关心中非联邦计划。不过东非联邦计划还是有些支持者!
  “艾伦,那么你有什么看法。”菲利普·米切尔倒是没有坚持,实际上在一九四五年的时候,确实很多人对东非联邦计划是充满热忱的,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东非联邦的支持者确实越来越少。
  “因地制宜进行分治,比如在乌干达,我见过布干达王国穆特萨二世,他是一个很容易沟通的人,我和他谈过,他本人就非常反对合并计划。”艾伦威尔逊说到这笑了笑,“我们的看法非常一致,虽然初衷不同,但结果一样。”
  “一个殖民地的专员和殖民地的君主看法完全一致,这倒是非常少见的事情。”菲利普·米切尔面带错愕的道,“我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并没有,他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我是为了大英帝国。这一次来到非洲的最新认识就是,原来当前泛非主义的声势比我想象的要大。”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道,“这让我想起来了很不好的先例,在我们到达印度之前,印度本身的势力众多,而我们的殖民统治塑造了印度的集体意识,压倒了各地的自治势力,我的朋友阿里汗也是其中一个受害者,这种悲剧绝对不能重演。”
  “一旦我们耗费了大力气整合东非,形成一个至少在面积上不比印度差的国家。一旦这个国家独立,英国想要保持传统上的影响力就非常困难。”艾伦威尔逊想了想道,“我们应该防备这种事,而不是放纵。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论是东非联邦还是中非联邦,不管哪一个,都可能最后被泛非主义者利用,不是么?尊敬的总督?”
  艾伦威尔逊口中危险的泛非主义者,克瓦米·恩克鲁玛正在巴黎大放厥词呢。到达巴黎之后克瓦米·恩克鲁玛接见了各种非洲议员,阐述自己的想法。
  其后果是正在越南大打出手的法国政府,现在也开始对这个英国殖民地跑出来的领袖有了疑虑,派出探员对克瓦米·恩克鲁玛一行人展开了监视。密切注意和克瓦米·恩克鲁玛见过的面的黑人组织。
  说不定克瓦米·恩克鲁玛要是在巴黎呆上个一年半载,没有英国这么豁达的法国人,说不定就会直接动手把危险扑杀在萌芽当中。
  帕梅拉蒙巴顿就在巴黎,关注着丈夫眼中钉的一举一动,通过电报联系刚开始在尼日利亚、后来在黄金海岸、之后在乌干达、此时都快在肯尼亚完成说服总督工作的丈夫。
  关于在电报中询问,克瓦米·恩克鲁玛也不算出格的言论,艾伦威尔逊的回电当中表示,“这都是假象,黄金海岸还没独立他在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就算不是社会主义者,通过过往的言行,能够看出来是一个铁杆的泛非主义者,一旦他成功独立,就是第一块到下的多米诺骨牌。”
  “好吧!”帕梅拉蒙巴顿还是选择相信丈夫的判断,此时玛丽娜进来开口道,“夫人?什么事情。”
  “你带着我的亲笔信去一趟阿尔及尔,找到阿尔及尔城的驻军司令菲洛朗少将。请他帮一个忙,这那是要私下来做,很重要你知道嘛?”
  帕梅拉蒙巴顿很严肃的吩咐,“有你的同伴已经到了阿尔及尔,你到了之后你们商量一下把事情办好。”
  “明白了,夫人!”玛丽娜平静的回答,“那么我就马上出发。”
  帕梅拉蒙巴顿笑着点头,等到玛丽娜离开才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丈夫会怎么夸奖她呢。


第666章 自由军官组织
  墨菲定律说,越不想发生什么的时候,越会发生。出于长期以来的谨慎,艾伦威尔逊选择相信这个没来由的定律。
  在英属东非首府内罗毕和总督菲利普·米切尔沟通的同时,艾伦威尔逊还不忘记把本次巡视的利益最大化,让桑给巴尔专员指导哈利法苏丹前往开罗访问。
  同时也是给他下一阶段的行程做铺垫,英属非洲的裱糊匠工作也就图一乐。真要命的地方黑非洲还排不上号,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非洲在世界版图当中都属于最为廉价的地方。
  这一点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如此,英国对非洲的原材料产地定位是有道理的,后来的强国也继承了这一点。
  艾伦威尔逊需要判断,五十年代的英属东非核心肯尼亚,到底是什么样。这决定于对未来规划的判断,实际上英国把肯尼亚定为英属东非的核心,不是什么特别原因,只有两条,第一是位置不错,第二是足够落后。
  英属东非的坦桑尼亚原来是德国殖民地,落到英国手中已经是一战后的事情。这一点就被排除在外,在英国统治肯尼亚之前,其实内陆地区的乌干达远比肯尼亚文明程度要来的高。
  东非不同于西非,并没有被贩卖奴隶的三角贸易刮地三尺过,可以确定东非国家的文明程度要比西非高,同时东非殖民地只是在殖民时代晚期在被瓜分,不论是英法还是德国比利时,在一八八四年柏林会议之后,深入非洲之后,都很惊讶的发现非洲黑人竟然有国家概念。
  确切的说,是除了西非之外的非洲文明程度竟然不错,这和欧洲国家印象中的非洲完全不一样,因为奴隶贸易的原因,非洲没有被欧洲撕碎的秩序,一般都集中在内陆。
  简单来说,西非比东非文明程度落后,而东非最先进的地方还不是沿海地区,而是像乌干达、卢旺达、津巴布韦那样的内陆国家。
  内陆国家因为殖民者很晚才深入非洲内陆,所以保持了更多的传统。
  这就是乌干达为何还存在不少王国的原因,而肯尼迪这个地方,在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肯尼亚内地还没有出现国家组织,尚处在原始公社阶段,但在吉库尤人中,土地私有制的现象已经产生,原来归父权制大家庭-“姆巴里”共有的土地,已有一部分变为个人所有,并出现了初步的租地形式。
  肯尼亚存在白人社区,目前来说肯尼亚的局势大体平稳,毕竟作为英属东非的核心,相比较其他地方而言,英国在当地的力量相对比较强。
  艾伦威尔逊决定在肯尼迪到处转转,了解一下英国对肯尼亚的控制力度。当然,他是要带着琼·贝内特到处走走的,心里未尝没有装个逼的想法,让这位美国女星看看大英帝国的万里江山,至少目前为止,英国控制的土地还是比美国大的。
  谁知道还能有多长时间呢?所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了,趁着还有,赶紧变现才是正经。蒙巴萨是英国东非的最大港口,这里负担着当前英国粮食的很大份额。
  在非洲的地产兴邦战略当中,肯尼亚的内罗毕和蒙巴萨都在其中,肯尼亚也将会成为英属马来亚对英属东非输入工业品的重要一站。
  码头区渐渐地空了下来。人群成双成对撑着雨伞离开,四周边上的路灯已经亮起,一圈圈灯光照亮了画在水泥地上,东一块、西一块的。
  最后几个钟头,艾伦威尔逊都在摩肩接踵,穿过人群,伸着脖子寻找琼·贝内特,此刻,他因为站得太久感到疲倦,但是仍旧希望她马上就会现身。他坐在筒形旅行袋上等她。
  五分钟过去了,然后又五分钟过去了,然后又十分钟过去了。雨已经停了一会儿,不过天空仍是一片阴霾。大地图上到处都形成一些小水洼,灯光与水洼交互映现,他看到跃动的灯光因为大雨而隐而不见,滴滴雨水轻轻地在水面上造成一些水波。
  艾伦威尔逊将衣邻竖起来围住颈部,考虑由旅行袋中将斗篷取出来,但是决定不值得一试。他打个哈欠,眨眨因为疲劳而酸麻的眼睛。他扫描码头边的那些路,想像琼·贝内特张开双臂向他跑过来。他是不是在早先熙攘的人群中与她错过了?
  他摇摇头。当然,若是她找不到他,她也会等候。他设法想找个好理由说明为什么她还没有来,可是可作的选择杂七杂八,令人十分担忧,不是一两秒钟内就能够考虑清楚的。
  雨更加起劲地下个不停,他感到雨水湿透了制服,渗入骨内。他站起身来,是该走动的时候了。如果她现身的话,她知道到何处去找他。他已消磨了许多日夜,身边总是大雨滂沱,他都是凝视穹苍,等待暴风雨停止,等待这场巡视结束。他现在所想做的是回到家中,进入室内,享受它的干燥与温暖。
  港口那一边的邻近地区,都是成双成对重逢的人们,他们手挽着手走过街道,拥抱着,亲吻着。艾伦威尔逊被失望压得无可奈何,于是将旅行袋扛到肩头上,有气无力地走上那陡斜的小山,一面侧身让开那些快乐的男女,他们除了彼此之外,对万事万物及任何人都视若无睹。
  一只手从后面轻轻的拍了艾伦威尔逊的肩膀,琼·贝内特推了一下脸上的大墨镜,“艾伦,没想到你这么有耐心。说实话,很难令人不动心,要是碰到二十左右的小姑娘,大多数都会选择嫁给你。”
  “我是怕你丢了,一个美国明星在英属殖民地失踪,固然不是比天大的事,可也不算小。”艾伦威尔逊松了一口气,直接拉住了琼·贝内特的手如释重负道,“关键在于,我不喜欢让女人面对危险。”
  “那我真是非常荣幸,现在我非常明白,为何她们为何喜欢和你做朋友了。”琼·贝内特和男人并肩而行,笑意盈盈的开口,“不知道你的巡视之旅什么时候结束呢?”
  “很感谢你最近的陪伴,在非洲的最后一站是埃及,到了开罗你就可以返回欧洲了。”艾伦威尔逊看似风淡云轻,但总感觉到达埃及面对的事情会颇为棘手。
  他之所以让桑尼巴尔苏丹去开罗,不过是转移注意力。他人虽然没有到达开罗,但却通过电报一直和开罗那边保持联系,他询问的自由军官组织事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复。
  没有答复不代表没有危险,艾伦威尔逊更加倾向于,军情六处浪得虚名。真的没有查出来自由军官组织和纳赛尔的动静。
  他本人更加希望的是墨菲定律应验,在自己恰好在非洲巡视的时候,赶紧跳出来自投罗网,用一次的非洲巡视把短期内的危险都全部解决。
  所以他为何要绑着格雷斯陪着自己呢,就是希望这个切特尼克的未来首领,在自己的身边,要是出事了,可能会迎来米哈伊洛维奇的救援。
  如果可以用手腕促成有利于英国的结果出现,艾伦威尔逊更加希望的是,这一波矛盾可以集中爆发,英国是否能够安然度过短期危机,就看这一一锤子买卖。
  所以他希望纳赛尔能够按照原本历史的时间动手,同时他还要促成和伊朗的和解,顺便干掉黄金海岸的克瓦米·恩克鲁玛,这个泛非主义思想的旗手。
  艾伦威尔逊这一次的时间并不多,毕竟以海外资产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的身份巡视非洲产业,是一个短期内的兼职,他还是要回到吉隆坡继续做专员的。
  能不能让这些事情都在他这一次巡视的期间内出现,并且得到解决,就不能过去一厢情愿,这还要得到纳赛尔的配合。
  最近几天艾伦威尔逊就在想,怎么才能让纳赛尔按照历史同期的行动发起政变?
  其实艾伦威尔逊对军情六处的不满,在于自由军官组织应该已经出现多年了。法鲁克一世都可能知道这个组织存在,只不过还不知道这个组织有多大的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