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英公务员-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六月二十五日战争爆发,到七月底一个月的时间,还在韩国手中的,就已经剩下庆尚道,能够支撑美韩军队的大城市,仅剩下了釜山。
  在这个时候谈英美占领区合并,虽然是按照交换条件的必要步骤,美国代表却少不了听一番英国人的牢骚怪话,以及对美军战斗力不加掩饰的怀疑。
  虽然谈的是占领区的事情,英国代表同样要求美国必须马上补充在欧洲的军力,“苏联的军事力量比朝鲜强大多了,我们希望美国能够补充足以保护欧洲的军事力量。不至于第八集 团军的命运在欧洲重演,毕竟苏联不会给我们犯错的机会。” 
  这一番牢骚怪话,让过来商谈英美占区合并的美国代表尴尬不已,并且在向华盛顿的电报当中,表明了这种尴尬。


第561章 甚至是法国
  “为何要嘲笑美国人,这似乎不利于团结。”同样来到德国的谢菲尔德勋爵马金斯,在本日会议结束之后,和艾伦威尔逊一起走出会议室,对这种行为颇为不解。
  “我们说错了么?事实难道不是如此,现在远东的美国第八集 团军,被一个只有九百万人口才出现两年的国家打的节节败退?事情都出来,还不让说了?” 
  艾伦威尔逊脸上挂着会心的笑容道,“我个人认为表现出来对美国的一些怀疑,在谈判当中有利无害,其实美国和苏联差不多,都是才刚刚从世界大战当中证明了国家实力,但这还没有结束,这两个国家还想要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是最好的那个。这一点苏联表现的更加明显一点,而美国同样存在这种心理,只不过表现的没有苏联这么明显。既然美国和苏联都想要证明自己才是领导世界的那个唯一,适当的怀疑反而是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你认为这一场战争就是美国想要证明的一场战争。”马金斯面带疑惑,不敢相信的道,“这也太不可理喻了,证明了又有什么意义?”
  “虽然美国是英国的后代,但美国人毕竟不是英国人。我们是为了利益打仗,美国当然也是,但不同的地方在于,美国打仗总是包装他们自己是为了正义。在加上苏联就在那看着,马金斯,力是相互的。”
  苏联是一个依靠思想凝聚出来的国家,面对这样的国家,像是传统的帝国主义列强比如英法,是丝毫不占据道德优势的。
  当今的世界主要大国当中,只有美国算是形象还算是良好。
  同时从国家硬件上,也只有美国能和苏联进行全方位的对抗。美国肯定在这个时间已经做好了对抗的准备,但就像力是相互的那句话说的那样。
  在这个对抗当中,美国不可避免的也要补上在思想上的劣势。美国本来是一个做一个普通的民族国家的,但一场冷战打下来之后,美国也变成了另外一个版本的苏联,同样依靠自由大旗这种政治正确来维持向心力。
  艾伦威尔逊觉得这就是一条不归路,虽然最终冷战是美国赢了,但美国付出的代价存在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来的时候好好的,但回不去了。
  美国已经不可能在重新变成一个民族国家了,对于当前的美国来说,一九五零年的美国人,如果能够看见二十一世纪的美国,肯定会对美国变成那样十分痛心。
  反正艾伦威尔逊通过脑子里的记忆,知道美国是十分想要在各国面前证明美国实力的。证明国家实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战争。
  当今美国的实力确实有敢于冒险的本钱,美国全年的小麦产量是欧美所有国家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为二百五十亿美元,这个比例占到欧美的百分之七十,钢产量全年高达八千八百万吨,全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是一千五百亿美元,其总量也占到了欧美全部总量的一半以上。
  美国甚至在朝鲜战争失败之后还不死心,专门又跑到越南再次试图证明美国能打。
  越南战争再次失败,导致美国整个国家都出现了问题,沮丧蔓延全国,对美国梦都产生了怀疑,不少美国人都认为美国最终肯定会输给苏联。
  当前的问题是美国过强了,艾伦威尔逊心里发誓,如果美国真到了越战失败的那一天,英国一定会成为最可靠的盟友。但现在让美国人吃一点苦头也好。
  而且这是美国人自己主动的选择,别人艾伦威尔逊不敢说,但五星上将麦天皇肯定是主动做出这种选择的。
  在艾伦威尔逊在德国,争取合并占领区过程中得到相对于英国的有利条件。返回本土镀金的海务大臣蒙巴顿,也接到了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商讨联合作战的消息。
  皇家海军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五年时间已经出售了不少战舰,大到航空母舰战列舰,小到驱逐舰扫雷艇,现在皇家海军的总吨位只有二百一十万吨。和美国海军的实力已经相差很远,但仍然是苏联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加起来的两倍。
  和美国的差距在于美国不像是英国因为财政问题,冻结停产了原本的造舰计划。还有就是美国在战争时期建造的军舰,也不像英国很快就封存或者出售。
  但就算是如此,太平洋舰队仍然是皇家海军的主力舰队,和地中海舰队都是大舰队的配置,英属马来亚周边还有荷兰和葡萄牙、法国的海军力量。
  艾伦威尔逊不知道此时的麦天皇,是否已经想到了抄敌人后路,但觉得不会这么早,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不要被赶下海才对。
  先好好经营釜山防御圈才是正经,在波恩的艾伦威尔逊,为英国争取利益主要有两点,未来德国的首都必须在英占区,英国控制的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地方,总不能把首都放在美国控制的巴伐利亚吧?
  另外一点就是要照顾法国人的情绪,以及德国周边国家的感受。虽然战前德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未必就很差。
  但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被踩一脚是政治正确,战争已经结束五年,周边国家经过了五年的政治正确,哪怕就算是之前对德国有好感,现在也被洗没了。
  所谓的周边国家,当然也有苏联,艾伦威尔逊知道激怒苏联已经注定的了。但并不妨碍他用苏联来说事,证明英国的担心有道理。
  就如同之前拿着麦天皇一声不吭去了诈骗岛那件事做文章一样,如法炮制没什么不行。
  “我们伦敦认为,如果美国能够迅速扭转局势,击败入侵韩国的敌人。这样才能对苏联形成震慑,欧洲的安全问题是英国最为担忧的事情。”
  “不要忘记柏林还有我们的人,一旦不顾苏联的反对激怒苏联,那些人会不会成为人质?”
  艾伦威尔逊以顾全大局的心态,表示在远东战局不明朗,自由世界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在欧洲这边不顾苏联反对建立排除苏占区的联合政府,对当前的局势有害无利。
  这并非是艾伦威尔逊自作主张,北约和联邦德国没出现的后果已经显现出来了。
  在当前远东已经爆发战争的情况下,艾德礼内阁当然不愿意在欧洲这边加一把火,把苏联的注意力从远东吸引回来。
  所以英国同意合并占领区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并不代表就支持联邦德国马上就出现。
  艾伦威尔逊只不过是转述本届政府的意见给美国人,美国带领自由世界击退了入侵韩国的企图,英国才会同意让联邦德国出现,在此之前,占领区可以合并,联合政府的事情在说。
  这是出于不要激化欧洲矛盾的考虑,非常的合情合理,除非美国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不然就算是华盛顿也不能在这件事上施压。
  艾伦威尔逊到了现在发现,北约和联邦德国只不过晚出现了一年多,赶上朝鲜战争爆发,竟然能给英国带来这么大的回旋余地,果然英国的外交传统没有错,就应该把水搅混。
  对于这种解释,美国代表也表示认可,“华盛顿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激化欧洲这边的局势,但是关于跨大西洋军事同盟的事情,还需要英国的支持。毕竟美国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考虑,愿意帮助欧洲抵抗苏联的威胁,但是如果没有军事同盟的存在,美国是没有理由长期在欧洲驻军的,公民们也会反对。”
  “处在英美特殊关系的考虑上,我不会把这些话当做是威胁。”艾伦威尔逊听了之后话锋一转道,“这件事还是涉及到了法国,相信你们也是知道的,法国才是有陆军传统的国家。而不是英国,所以对法国的说服工作,对军事同盟这件事就十分重要。”
  德国当然更有陆军传统,不过现在德国是一个战败国,连一个政府都没有。历史上德国加入北约的时候朝鲜战争都结束了。
  美国想要在欧洲寻找能在陆军上和苏联对峙的国家,此时此刻只能争取法国,没有第二个选择。事实也正是如此,北约的总部刚开始并不在布鲁塞尔,而是法国首都巴黎。可见美国对法国倚重有多大。
  后来北约总部成了布鲁塞尔,那不是戴高乐上台之后让美国人滚蛋了嘛。
  所以在北约成立这件事上,艾伦威尔逊的工作重点就是,让美国尽量把在欧洲的军事基地,设在法国,连同应该设置在英国的那部分也放在法国。
  帕梅拉蒙巴顿正好在巴黎有人脉,关键时刻艾伦威尔逊总能表现出来胃不好,果断就让未婚妻试试能否,让法国把伸向欧洲的触手吸引过去。
  反正戴高乐威望这么大,法国人迟早会把戴高乐请出来,到时候再让美国人滚蛋嘛,这样英法两国都能避免被美国渗透。人人都有优点的,甚至是法国。


第562章 不受威胁的法国
  戴高乐早就是法国军方的领袖了,哪怕他现在不得不隐居。法国是一个动不动就革命的国家,军方自然也不例外。法国军方最崇拜的人,就是拿破仑。
  正因为如此,戴高乐在军方的拥戴下,在镇压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最后时刻,成为了法国总统。当然戴高乐最终也没有让军方的愿望实现,因为他真的不是拿破仑。
  正因为戴高乐隐居,当前的法国还处在频繁换政府的局面当中。艾伦威尔逊才想起来,是不是应该就北约成立的事情操作一下。
  当前有这么几个有利的地方,法国政治混乱,作为军事领袖的戴高乐,被各党派弄的隐居了。但是美国对法国给予厚望,毕竟德国都不存在,现在指望和苏联对峙的陆军大国,整个欧洲就只有法国。
  这是美国的真实想法,绝不是艾伦威尔逊诱导下这么认为的,他也没有诱导一个国家决策的能力,所能做的只是因势利导。在判断出来美国动向的情况下,让英国少付出多得利。
  到了现在艾伦威尔逊还自认为得计,不知道他虽然能防住剑桥五杰,却防不住龙骑兵的糖衣炮弹,莫斯科现在对西欧酝酿当中的联邦德国和北约两件事,心里一清二楚。
  甚至还知道,英国对美军的战斗力出现了一丝不信任。这就必须利用利用了!
  只做不说的莫斯科,对进入朝鲜的军事物资提供量,陡然加大,通过人民军的手,尽量给第八集 团军难堪。 
  从龙骑兵温柔乡离开的艾伦威尔逊,和美国代表一样前往巴黎,进行说服法国人顾全大局的工作。
  法国人想要组建煤铁共同体钳制德国人,这件事英国已经帮助法国人做到了。
  虽然艾伦威尔逊用澳大利亚铁矿做备胎,为英国留了一个后手,但不可否认,英国是出于善意帮助了法国人,煤铁共同体对法国的好处不用多言。
  虽然马歇尔计划已经实行,但巴黎的大街小巷仍然能够一眼得见,法共的声势并没有下降多少,毕竟是革命老区了,法共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持续到五月风暴的时候。
  在前往巴黎的火车上,英美代表已经交换了意见,艾伦威尔逊还是没有出面,只是通过英国代表的口,表示欧洲稳定的基石在于法国,而且法共现在的声势这么大,美国的军事基地应该着重放在法国。
  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一旦欧洲的矛盾激化,法共这个苏联的带路党搞事。
  对此,美国人深以为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意共和法共所在的意大利和法国,一定要成为美国在欧洲防卫体系的重中之重。
  “英国人还是有眼光的!”听取了英国的意见之后,美国代表互相谈论的时候,也对老牌帝国主义的外交能力表达了认可。
  艾伦威尔逊毕竟是过来蹭功绩,最大的目的在于有成果的时候出现合影留念。自然是不知道正式代表当中的言论。不过不是他自吹,比眼光他也不是谦虚……
  既然不是正式谈判代表,他的时间其实是很充裕的,首先做的事就是,看望已经好几个月不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海蒂·拉玛。
  他返回欧洲看望一下心爱的女性,这是非常正常的,在海蒂·拉玛面前,他自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