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师生二人继续在书房交流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事情时,一封从幽州分会送来的信件引起了二人的兴趣。

    幽州铁骑以一敌三,杀的高句丽骑兵丢盔弃甲的事迹,在程昱的刻意宣传之下,已经传遍了整个幽州。

    幽州分会的赵掌柜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自然就写信汇报给了林川。

    若是大魏和高句丽开战的话,幽州分会将会成为重要的物资补给渠道,所以赵掌柜现在也有了一些政治眼光了。

    林川和曹冲看完了赵掌柜的来信之后,林川又将姜维和邓艾叫了过来,准备听听学生们对大魏和高句丽局势的分析。

    姜维和邓艾来到侯府书房之后,就被林川安排先看完赵掌柜的来信。

    片刻之后,书房内的四人开始讨论起了大魏和高句丽可能作出的动作。

    “老、老、老师,学生认为大魏久不动刀兵,正好可以拿高句丽来练一练手!”

    邓艾现在成为了汉中郡的郡丞之后,仍然没有失去领兵作战的渴望。

    “老师,学生认为高句丽肯定不会想和大魏开战,说不定现在他们派来请罪的使者就已经在路上了。”

    姜维从高句丽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姜维对高句丽的判断丝毫没出差错,东川王派出到大魏请罪的使者,已经带着一批金银珠宝,到达了邺城求见魏王曹操。

    魏王宫内,曹操正在接见高句丽使者。

    荀彧和贾诩也在大殿之中,一起分析高句丽东川王的态度如何。

    这名高句丽使者名为高仁,之前是乐浪郡的汉人,后来被高句丽掳掠到了丸都城。

    东川王听到手下的将士们说这个高仁颇有文化,就没让高仁去为东川王开矿,而是好吃好喝的让他留在的丸都城,并且将他的家人也一并接了过来。

    从这之后,高仁就成了东川王的使者之一,这次是东川王看他是个汉人,便将这请罪赔礼的差事交给了他。

    “臣高仁,拜见魏王大人!”

    魏王宫大殿之上,曹操看着下方躬身下拜的高仁,不由得眉头一皱。

    “汉人?”

    “回禀魏王大人,臣确是汉人。”

    听到高仁的回答之后,曹操对高句丽的占有之心更加火热。

    高句丽当中的汉人比例越高,拿下高句丽之后就越好统治啊!

    曹操和荀彧和贾诩各自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

    “好,本王现在想知道忧位居解释和诚意。”

    早已下定注意让鲜卑轲比能部对高句丽出兵的曹操,不紧不慢的对高句丽使者高仁说道。

    高仁听到曹操直呼东川王名字,心头一颤,接着连忙说道:“魏王大人,东川王承认是戍边将领贪财无度,这才让手下骑兵扮做鲜卑人劫掠大魏。

    如今那守边将领将领已经被东川王打入大牢!

    还有臣下带来的金银珠宝,都是用来赔偿大魏百姓损失之用。

    最后东川王请求魏王大人,和高句丽开通互市,彻底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使者返回,东川王震怒

    高句丽使者高仁说完最后开通互市的请求之后,曹操还有贾诩和荀彧闻言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高使者,你的意思是说,东川王麾下的将领因为贪财,所以才来大魏辽西郡劫掠?据老夫所知,高句丽虽然冬季较长,但粮食却是不缺的!”

    贾诩笑过之后,首先对着高句丽使者高仁发难。

    高仁听到贾诩的质问之后,额头慢慢沁出一片细汗。

    “回禀大人,高句丽百姓的粮食也仅仅足够果腹,您说高句丽粮食不缺实在是说笑了,这天下除了大魏的百姓不缺粮食以外,还有哪里的百姓不缺粮食啊!”

    对着大魏一顿赞美之后,心中忐忑的高仁希望自己的说辞能够过关。

    贾诩听到高仁的辩解后,忍不住冷笑一声,接着对他质问道:“老夫听闻你们高句丽的骑兵,到了辽西郡之后,可不是盯着粮草去的,反而是金银首饰的商铺多遭破坏,实事再次,高使者还有何话说?”

    “这。。。。。。应该是那些骑兵利欲熏心,不晓得大魏幽州铁骑的强大,见钱眼开!请魏王大人和两位大人收下东川王的赔礼,用以弥补大魏百姓因为此次劫掠而收到的损失。”

    高仁的大脑一直在飞速转动,充满歉意的对贾诩说道。

    一旁的荀彧此时也对着高仁发问道:“不知高使者所说,主使这次劫掠的将领已经被东川王下到大牢一事,是否属实啊?”

    高仁一听顿时后背又出了一层冷汗,那赵将军为人虽然贪财,但在打仗之上确实一把好手,要不然东川王也不会将他放在和大魏接壤之处守卫边境。

    至于说赵将军已经被东川王下狱,仅仅只是表示歉意和放低姿态的说辞罢了,东川王又没老糊涂了自废手脚。

    “回禀大人,赵将军确实已经被东川王下狱,正在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保证今后再也不行劫掠之事,请大人放心!”

    硬着头皮撒谎的高仁,此时将腰都快弯成九十度了。

    “哦?老夫可是听坐镇幽州的程大人提起过这位赵驰赵将军,不但攻城是一把好手,在守城之道上也颇有心得,东川王难道真的将如此重要的大将下狱?还是高使者你在公然哄骗老夫?!”

    荀彧根本不信高仁的说辞,这赵驰也是在高句丽军中有名有姓的将领,怎么可能会被轻易下狱,对高仁的态度已经是声色俱厉!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啊!东川王确实是诚心诚意的向魏王大人表达歉意,请魏王大人不予我等偏僻之地的小民计较啊!”

    扑通一声,高仁对着曹操就跪下了,同时还语带哽咽的对曹操说道。

    高仁知道自己刚才的说辞肯定会被戳穿,现在只能打感情牌了。

    其实高仁并不是真的如此胆小,他出使百济和新罗之时,两国的国王和大臣虽然对他不喜,但因为他身后的高句丽实力强于百济新罗两国,两国之人对他也颇为尊敬。

    不过高仁在来到大魏之后,看到的是成片的良田,一眼望不到头的碧绿作物正在田间茁壮成长。

    还有那宽阔坚硬不知是何材质的大路,高大明亮的房子,再加上面色红润高声谈笑的百姓,这些都给第一次代表高句丽出使大魏的高仁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要知道高仁在大魏生活的时候,百姓真是的食不果腹,还要受到战乱的影响到处逃难。

    来到大魏邺城魏王宫之后,高仁彻底放低了姿态,如今的大魏已经是高句丽难以匹敌的存在,自己一定要活着回去将来到大魏的所见所闻告知东川王。

    所以此刻身为代表高句丽东川王的使节,高仁仍旧毫无负担的跪在了曹操面前!

    曹操看到伏跪在大殿当中的高仁,心中突然没有了愤怒,也没有了继续羞辱他的想法,因为他高仁,还有那高句丽的东川王,根本不配!

    “本王能理解忧位居的意思,要想和大魏互市也不是不可以。”

    感觉无趣的曹操,此时已经不想和高仁这个传声筒兜圈子了。

    荀彧和贾诩早已知晓曹操是不会放过高句丽的,对付高句丽的计策还是荀彧提供给曹操,贾诩在一旁跟着完善的。

    二人现在听到曹操如此对高仁说道,明白曹操这是要准备和对方摊牌了。

    高仁还不知道高句丽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了,听到曹操的话之后,惊喜的抬起头来。

    “请魏王大人明示,东川王大人曾经交代在下,若是魏王大人对开通互市一事,有任何要求都可以提出来,东川王定会一一配合!”

    此时的高仁没想到事情竟然在曹操这里出现了转机,不由得心中大喜,并且为自己的口才和演技感到自豪。

    “呵呵!”

    曹操冷笑一声,看向高仁的目光如同猛虎俯视幼鹿。

    高仁被曹操的眼神吓得再次低头伏跪在地,静静等着曹操开口。

    “高使者,你回去告诉忧位居,只要他将那个赵驰和参与劫掠辽西郡后逃回高句丽的骑兵,一同交由大魏处置,那么本王不但不再追究高句丽劫掠大魏一事,还同意和高句丽开通互市!”

    曹操对着高仁沉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便起身离开大殿,没有等高仁的任何答复。

    原本心中欢喜的高仁,在听到曹操的要求之后,差点就直接趴在了地上。

    “高使者,你带来的那些金银珠宝,请一并带回吧。大魏百姓不缺那点钱财,就是真的缺了,也会自己去拿!”

    荀彧对仍旧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高仁轻声说道,然后也跟着曹操一同离开了大殿。

    “高使者,请回吧!”

    贾诩说完示意大殿上的侍卫,将已经趴在地上的高仁带出魏王宫。

    大殿两旁立刻有两名侍卫出列,接着一把提起趴在地上的高仁,然后架起高仁快步走出大殿。

    被侍卫带离大殿的高仁,此时终于有了一些反应。

    “完了。。。。。。高句丽完了。。。。。。”

    高仁在被带出魏王宫之前,脑海里只有这一句话在不断回荡。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王宫相谈,出使鲜卑

    在高仁失魂落魄的离开魏王宫,准备回高句丽向东川王复命的时候,汉中侯府内的师生四人还在兴冲冲的讨论着大魏和高句丽之间的冲突。

    姜维在预测了高句丽将会派出使者,抢先向大魏服软之后,曹冲也接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高句丽人口仅有百万不到,大约在六十万到八十万人之间。军队大概也就有十万左右,他们确实没有和大魏全面开战的胆子。”

    高句丽的人口的兵力,曹冲曾经在曹操的书房内看到过,并且记忆的比较清楚,现在正好给林川三人解释一番。

    邓艾在得知高句丽的人口和兵力之后,对着其余三人说道:“单、单、单凭一个高句丽确实没有和大魏开战的胆量和实力,但是高句丽和大魏还与鲜卑接壤,若是鲜卑人插手其中的话,大魏同时和鲜卑与高句丽开战的压力还是不小。”

    现在大魏的百姓虽然都已经吃饱穿暖,人口也迎来一波爆发,现在大魏的人口已经接近一千五百万大关。

    不过因为有林川提供的高产粮食种子,像是小麦可亩产七千斤,土豆和红薯可亩产八千斤,玉米也是亩产七千斤。

    所以对现在的大魏百姓来说,土地并不十分缺乏。

    既然土地并不缺乏,大魏从上到下自然没有对外作战掠夺土地的想法。

    这也是林川为什么让刘巴亲自带队,前往扬州分会大力兴建生产基地,准备用工业带动大魏南部各个郡县发展,从而吸引人口的原因。

    邓艾说完之后,姜维和曹冲都陷入了思考当中。

    “根据幽州分会赵掌柜传回来的消息,之前轲比能部到时有些异动,在短时间内从互市上采购了大量的粮食和食盐,不过步度根部还是正常的采购数量。”

    林川对三名学生说出了幽州分会那边传来的消息。

    “为师猜测可能是轲比能不甘心被大魏彻底掌控经济命脉,所以想放手一搏。

    不过但凭轲比能无法撼动有程大人坐镇的幽州,他应该是暗中接触了步度根,想要联手。

    不过根据最后的结果来看,应该是步度根并没有同意轲比能的建议,不敢和他联手对大魏开战。”

    林川根据幽州分会赵掌柜提供的互市交易信息,已经大致猜测出了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反应。

    邓艾和姜维听到林川的分析之后,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

    “老、老、老师,这样说来轲比能部和步度根的联手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和鲜卑开通互市的成果终于显现了,哈哈哈!”

    一想到鲜卑即将成为大魏治下的郡县,不能亲赴战场的邓艾心中也是大为高兴。

    曹冲将林川和姜维与邓艾所说的信息,在脑海之中综合完毕后,突然灵光一现!

    “老师,若是让鲜卑人去打高句丽人会怎么样?”

    曹冲兴奋的对着林川说道。

    “鲜卑人打高句丽人?仓舒的想法不错!为师觉得也不是不能实现,但这样做有可能逼得鲜卑和高句丽联手对抗大魏。”

    林川对曹冲的想法给予认同,但觉得其中风险太大。

    高句丽人口在六十万到八十万之间,鲜卑人口在八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若是两方的人口都取最大值的话,那么高句丽和鲜卑加起来就有一百八十万的人口,已经占了大魏总人口的一成还多。

    并且高句丽和鲜卑都不同于大魏,他们两个势力对内和对外常年战乱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