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层和四层则是大魏民报和大魏公报的审核办公室。

    五层是负责大魏时报的荀彧的办公场所。

    曹操将掌控大魏喉舌的权力交给了荀彧负责。

    荀彧曾经提议将报社建造成一座宫殿样式,但被林川否决了。理由便是报社的建立是大魏全新的变革,自然要有特点一些。

    办公室一词也被林川用到了报社之内。

    林川此时带着刚刚印刷完成的两份报纸,来到了报社五楼荀彧的办公室之内。

    办公室内不仅有荀彧,曹操、程昱、贾诩也都在此。

    虽然在场的众人全都参与了大魏民报和大魏公报的编辑工作,但还是想要亲眼看一看印刷出来的报纸到底如何。

    林川来到五楼办公室后,将两份带着油墨气息的报纸放到了桌上。

    曹操等人同时也来到林川身旁,仔细看着面前的两份报纸。

    “这大魏公报和大魏民报印刷的质量很好,文若的字也是赏心悦目啊!”

    曹操看到两份报纸上的字迹印刷的十分清晰,所用活字也是工匠根据荀彧书写所制,满意的说道。

    林川刚拿到两份报纸的时候便着重检查了印刷的质量。

    在印刷基地工匠的不断改进之下,如今印刷出来的字迹不但清晰,而且墨迹还不会因为受潮而变模糊。

    “两份报纸上面每一部分内容都泾渭分明,实在不错!”

    贾诩对着报纸的排版称赞道。

    这两份报纸的排版,是林川按照记忆中后世报纸的排版重新修改过的。

    所以这两份报纸的排版是以现在的阅读习惯为准,并且报纸上的内容也没有标点符号。

    不过内容上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字的空位,防止有人曲解报纸上的内容,特别是大魏公报。

    荀彧和程昱正在分别查看两份报纸的内容有无错漏。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荀彧和程昱都没有发现两份报纸上有错漏之处。

    其实这也是林川对印刷基地的要求,印制好的内容都必须和原稿逐字逐句的对照,没有发现错漏之处,才可以真正运出印刷基地的大门。

    众人看过大魏民报和大魏公报之后都十分满意。

    “林先生,本王看这两份报纸已经可以开始大量印制了。”

    曹操对林川说道。

    得到曹操的首肯后,林川便叫来一名护卫让他去通知印刷基地开始批量印刷大魏公报和大魏民报。

    护卫前去印刷基地之后,曹操才再次开口对林川说道:

    “林先生,这活字印刷术,用在大魏时报之上,才算是真正开始发挥它的作用啊!”

    林川听到曹操的感慨,也是点头称是。

    随后林川对曹操等人说道:

    “大魏公报的印制数量较少,预计三日后便可以下发给各州郡官员。”

    “大魏公报印制数量较大,最快也要半月之后才能下发到各个村中。”

    曹操等人听完林川所言也是点头认同,荀彧接着说道:

    “汉中侯,这大魏公报可是帮了吾等大忙了,谢过汉中侯!”

    荀彧便是大魏公报的主编之一,公报上虽然没有提及各项政令的具体措施,但公报却非常明确的指明了大魏接下来的发展重点。

    还有就是公报还一一列举出了各级官员应该做好的分内之事。

    如今大魏一统天下之后,各地在汉中商会的促进之下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

    这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内,还是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官商勾结,压榨百姓之事。

    程昱还有贾诩等人坐镇地方,一是整顿地方吏治,二是保证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的建设。

    这两点都是关乎大魏走向强盛的重要问题。

    这大魏公报今后将给各地的官员们随时敲响警钟,提醒他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

    并且荀彧只是明面上的大魏公报内容负责人,真正决定大魏公报内容的,只有曹操。

    所以荀彧才会对林川道谢,这省了他们很大的精力。

    林川则是没有接受荀彧的谢意,他摆手说道:

    “荀大人有所不知,我起初只是想创办一份大魏民报,是魏王大人提出的大魏公报设想,这次荀大人可是谢错人了,哈哈哈。”

    荀彧此时才知道这大魏公报原来是曹操提出的,紧接着便对曹操躬身一礼道:

    “谢魏王大人为吾等解忧!”

    曹操受了荀彧一礼后才笑着对众人说道:

    “若不是林先生提出这报社和报纸,本王哪里想得到什么大魏公报,文若对林先生道谢并无错处,哈哈哈。”

    荀彧和程昱还有贾诩都发现了曹操的心情甚好,众人也一同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印刷基地内。

    工匠们正在将一份份印制好的大魏公报细心包装好,然后交给在一旁等候的大魏驿卒。

    大魏公报将会由驿卒送往各个州郡的官员手上。

    大魏民报则暂时由汉中商会的伙计送到各个分会,由各个分会转交給当地的驿卒送往各村。

    三日之后,邺城周边的郡县已经有官员拿到了大魏公报。

    “大魏公报,这是何物?”

    刚接到大魏公报的官员们第一时间感到疑惑

    “这大魏公报上的字迹定然是出自大家之手啊!”

    打开大魏公报之后,官员们又纷纷对大魏公报上的书法发出赞叹。

    “这大魏公报竟然将丞相大人的政令所要达到的效果说的如此明确?!”

    仔细阅读大魏公报之后,每个官员都不淡定了。

    “果然是魏王大人的手笔,以后每一份大魏公报都要仔细钻研一番,实乃施政之明灯啊!”

    看完大魏公报之后,官员们才发现,这大魏公报是魏王一手创办,为所有官员明确大魏的施政方向。

    接下来的几日内,邺城周边郡县的官员,都开始交流阅读大魏公报的心得。

    有些还没收到大魏公报的官员们都是一头雾水:

    大魏公报,那是什么?
………………………………

第二百零一章 新时代的大门,开启!

    半个月之后,大魏各州郡官员都已经收到了大魏公报。

    所有官员对这大魏公报上的内容,全部都是赞不绝口。

    官员们不论是私下宴请,还是政务工作,言必谈及大魏公报。

    在大魏公报发行不久之后,大魏民报也已经运送到了各地汉中分会。

    收到报纸的汉中分会,接着将报纸送往最近的驿站,由驿站送往各个村落。

    益州的一个小山村。

    夕阳为碧绿的农田镀上一层金红,凉爽的晚风让人心旷神怡。

    几名刚从田里劳作完的村民,正迎着晚风向家中结伴走去。

    “田地的庄稼长的都挺好,看来今年比去年能收更多粮食。”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回去到我家喝点儿?”

    “行啊,喝点喝点!”

    几人约定好去一名村民家中喝酒,回家的脚步便的更加轻快了。

    很快几人便回到了村口,看到村口聚集了很多同样干完农活回家的百姓。

    “那不是村长吗,村里又有什么大事儿了?”

    刚从田里回来,准备一起回去喝酒的几人好奇心一下子上来了。

    这个时代百姓们的娱乐活动非常匮乏,加上每天还要干很多农活,回到家基本都是很快休息。

    如今百姓们用上了汉中商会的新式农具,效率提高不少,农活干的更快还没以前累,大家回家之后还有精神喝两杯小酒。

    不过喝酒什么时候都能喝,这热闹可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

    原本打算回去喝酒的几人,也都来到了村口的人群当中。

    只见村长正在人群中间,手中拿着一份大魏公报,正在大声的给村民们念着报纸上的内容。

    刚到的村民向先来的村民打听起来:

    “村长念的是官府的告示?”

    “好像是吧,听着挺有意思的。”

    “那不是告示,我听村长说了,那是报纸!”

    一名村民说出报纸二字之后,其他后来的村民都靠了过来。

    “狗蛋你别卖关子了,快说说这报纸是个啥?”

    被叫做狗蛋的村民也不再作出一副得意的样子,简单的解释了起来:

    “这叫大魏民报,是官府发的,说是汉中侯大人给我们这些人增长文化用的!”

    其余的村民恍然大悟,后来的村民开始使劲儿往前凑,想听听村长念的什么内容。

    村长一边给村民们念着大魏公报的内容,一边也对报纸上的内容啧啧称奇。

    大魏民报第一期主要是讲述大魏的风土人情。

    本来荀彧是希望放一些忠君爱国的典故上去的,曹操也十分认同。

    林川看了之后觉得不妥,他向荀彧和曹操建议,忠君爱国必须有,但不用急于一时。

    这第一期大魏民报,最重要的是吸引百姓们的兴趣。

    若是没人愿意来听这报纸上的内容,那一切便都成了无用功。

    现在农业为一国之本,所以百姓们一辈子都很少有机会去到其他州郡。

    第一期大魏民报便可从此处入手,让百姓们知道我大魏有多少疆土,不正是变相说明我大魏的强大吗。

    曹操和荀彧听完林川的建议之后,也都觉得十分有道理。

    于是这第一期大魏民报便是以讲述大魏风土人情为主,并且效果也非常之好。

    “这大海真有那么大?”

    “下雪是什么样子的,真想亲眼见一见!”

    “戈壁滩上还有人住?”

    “我还想听听,额,这么快就没了。。。。。。”

    各地百姓们对大魏民报上所讲述的内容,都极为感兴趣。

    百姓们不仅知道了大魏的广阔疆土,还知道了以前很多从未听闻的风土人情。

    以前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今百姓们借着大魏民报也都做到了!

    相比于只在官员间发行的大魏公报,大魏民报的影响力更为巨大。

    秋收之后,曹操将林川和荀彧都叫来了魏王宫。

    “林先生,这报社的作用,实在超出本王的预料啊!”

    曹操身前的桌子上,正放着已经发行了三期的大魏公报和大魏民报。

    林川听到曹操的感慨,他也是没想到报纸在百姓们中间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于是林川也斟酌着说道:

    “魏王,这大魏民报如今已经达到当初的设想了。”

    大魏公报发行后的效果,林川并没有太过上心,并且大魏公报的内容审核林川也从来没有插手,都是荀彧和曹操决定。

    所以林川此时重点提及了大魏民报的发行效果。

    负责大魏时报报社的荀彧,也被大魏民报的发行效果所震惊了。

    现在整个邺城的百姓,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可以将从未去过的南方风土人情说的头头是道!

    荀彧和曹操都十分敏锐的发现了报纸对百姓们的影响,巨大且迅速。

    所以这才把林川叫来一同商议。

    曹操和荀彧听到林川说已经达到了之前的预期效果,这哪是达到预期,已经是远远超出预期了。

    “林先生,不知这大魏民报的后续内容,可有什么长远打算?”

    曹操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当先向林川问道。

    “魏王,依我之见,这第一步吸引百姓们的兴趣已经达到,接下来自然是讲述忠君爱国之事了!”

    林川其实心中想的是先给汉中商会打广告,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魏民报想要继续取得曹操的支持,就必须宣传忠君爱国,当然这上面的忠君侧重只会是魏王,不会是汉献帝刘协。

    曹操听到林川之言,不由得点了点头,荀彧也是一样。

    “请魏王和荀大人放心,这大魏民报创办之初,我就已经想好了它未来的责任。”

    林川对曹操和荀彧自信的说道。

    曹操和荀彧之前虽然和林川讨论过大魏民报,但现在两人的重心是放在大魏公报之上,所以林川对大魏民报的安排两人还是要再听一听。

    涉及天下百姓所思所言,曹操和荀彧自热是十分重视。

    “林先生请讲!”

    “这大魏民报,便是为大魏百姓打开新时代大门的钥匙!”

    林川此言一出,曹操和荀彧就知林川所图甚大!
………………………………

第二百零二章 条条大路通汉中

    “新时代大门的钥匙?”

    曹操和荀彧同时出声询问。

    虽然两人知道林川心中已经早有计划,现在还是为林川的计划之宏大感到震惊。

    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在大魏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