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天下归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天下归一- 第4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奔浼患约旱亩樱蛭弦淮嗡星淄跗刖勐逖簦故窃诹侥昵靶⒋任浠屎蟮脑崂裆夏亍

    春和宫中的邓灏在得知这道诏书的时候,也是忧心忡忡,不等邓灏做出什么反应,桂祥便找上门来,于是邓灏便随桂祥来到了紫宸殿。

    “父皇,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突然传召各位皇弟回京呢?”邓灏一见到邓昇,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怎么了?你也担心朕要死了吗?”邓昇戏谑的看着邓灏,关于自己身体不行的传言,随着诏书下达没多久,就弄得满城风雨了,邓昇自然也是知道的。

    “儿臣不敢!”邓灏闻言,惶恐的说道:“父皇万寿无疆!”

    “什么万寿无疆,这天底下,又有那个人真的可以万寿呢?”邓昇笑了笑,说道:“俗话说得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朕今年已经六十了,这辈子,知足了,把你的弟弟们叫回来,是朕想他们了,你无需担心!”

    “是,父皇!”邓灏这才放心下来。

    这时,桂祥走进来说道:“启禀陛下,南阳长公主哭着求见!”

    邓昇闻言,顿时感到头都大,这宝贝闺女估计是听说自己快不行了,所以哭着进来,于是便对邓灏说道:“你去把你妹妹哄好,然后再来见朕吧!”

    “喏!”邓灏应得很勉强,说实话,他真的不太想去面对邓芊,这丫头是想哄就能哄好的吗?

    邓灏出去之后,还是当大哥的有办法,邓灏很快哄好了邓芊,然后带着邓芊去见邓昇,看到邓昇安然无恙,邓芊这才破涕为笑。

    建隆四年,元月十二日,晋王邓瀚、魏王邓裕、齐王邓尊、楚王邓辅相继带着家眷回到了洛阳城,当晚,邓昇将几个儿子和女儿的家眷都召来了乾阳宫,在乾阳宫中举行了家宴。

    看着眼前这一大群孙子辈,邓昇满脸的欣慰。

    家宴过后,邓昇单独召见了邓灏,说道:“灏儿,你今年多大了?”

    邓灏回道:“回父皇,儿臣今年四十了!”

    “一眨眼你都四十岁了,当年你刚出生的样子,朕还历历在目,没想到已经过去四十年了!”邓昇坐在皇座上,拍了拍,然后对邓灏说道:“灏儿,你有没有觉得父皇坐在这里太久了?”

    “儿臣不敢!”邓灏伏地惶恐道。

    “罢了,你且起来吧!”邓昇摇了摇头,说道。

    邓灏起身之后,邓昇将一张纸递给了邓灏,邓灏不解的接过来,看了看,上面写着几个人名,分别是诸葛亮、荀彧、王猛、李靖、邓忠、薛丁山、杨宗保。

    “父皇,这是?”邓灏不解的看着邓昇。

    邓昇笑了笑,说道:“朕今年已经六十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去见你的皇祖母、你的母后,当年追随朕打天下的老臣都已垂垂老矣,不堪重用,能够留给你的,就只有这几个人了,不过你东宫里面的李显忠、陆文龙、太史慈、暴昭、沮授、赵普都是可用之才,用好这些人,天下就可安定!”

    “儿臣记住了!”邓灏应道。

    “至于你的弟弟们!”随后,邓昇又提到了自己的几个儿子,说道:“你的几个弟弟都是难得的人才,如果你能够驾驭,他们会是你开疆拓土、安邦定国的左臂右膀,不过你要记住一点,如果你将来死在你这些弟弟的前面,在你临死前,一定要将他们都带回洛阳,只要他们在洛阳,就翻不起风浪。”

    这是邓昇给邓灏的一个忠告,邓昇深知,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现在自己还在,这几个儿子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等自己走了之后,就不一样了,邓灏作为长兄,还能压得住他们,一旦邓灏不在了,邓桓继位,还能不能压得住这些手握大权的叔叔们呢?邓昇不敢冒险,只好叮嘱邓灏,在死之前,把这几个弟弟都带回洛阳。

    “儿臣记住了!”邓灏应道。

    “记住就好,朕累了,你退下吧!”邓昇摆了摆手,示意邓灏离开!

    “儿臣告退!”邓灏应道。

    就当邓灏准备有出门的时候,邓昇望着邓灏的背影,说道:“灏儿,好生保重!”

    邓灏停顿了一下,眼角不禁流出了泪水,不知怎的,他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邓灏离开之后,乾阳宫中除了邓昇之外便空无一人了,邓昇唤出系统,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终究还是要放手的啊,系统,送朕离开吧!”

    “叮,系统能量聚集中!”

    随后,一道闪光闪过,邓昇的身体无力的瘫倒在塌上,没了动静。

    建隆四年,元月十三日,邓昇驾崩于洛阳乾阳宫,享年六十岁,葬于邙山崇陵。

    建隆四年,三月初一,皇太子邓灏在皇极殿登基,改元治平,为大行皇帝邓昇上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

    治平元年元月元日,邓灏册封嫡长子邓桓为皇太子,封嫡次子邓松为赵王、庶长子邓栋封为吴王、庶次子邓楹封为燕王、庶三子邓桉封为蜀王、庶四子邓柏封为陈王,至此,大邓帝国正式进入了治平时代。

    。顶点手机版网址:



    后记

    

后记

    建隆四年,世祖武皇帝邓昇驾崩于洛阳乾阳宫,皇太子邓灏继位,改元治平。

    治平元年,鲜卑再度南下,镇北大都督李靖再次北伐,兵锋直指弹汗山,李靖因功晋封卫国公。

    治平三年,五月,邓灏命其弟晋王邓瀚率军征讨西域诸国。

    治平五年,七月,经过两年征伐,邓瀚尽灭西域诸国,邓灏在西域设立了天山北道和天山南道,任命鲁国公杨宗保为西域大都督,坐镇西域,麾下精兵五万,都督天山北道、天山南道两道诸军事。

    治平八年,三月,齐王邓尊于长安密谋造反,被明镜察觉,邓灏下密旨,令明镜将邓尊秘密带回洛阳幽禁,申国公胡惟庸、南清侯刘健、西平伯费祎诛九族,尽诛其党羽。

    治平八年,七月,邓灏下旨撤去晋王邓瀚定西大都督一职,召其回京,改任薛丁山为定西大都督,执掌定西都督府。

    治平八年,十月,邓灏下旨召魏王邓裕、楚王邓辅回京,解除二人兵权,任晋王邓瀚为宗人令。

    治平九年,三月,肃慎人一支室韦人一统肃慎各部,攻灭扶余人,并在辽河筑城,建立渤海国。

    治平九年,六月,渤海国王遣使入洛阳朝贡,邓灏正式册封渤海国王为大邓渤海王,授予金印、金册,许其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治平九年,十月,邓灏病重,皇太子邓桓监国。

    治平十年,四月,邓灏驾崩于洛阳乾阳宫,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年,葬于邙山泰陵。

    治平十年,五月,皇太子邓桓即皇帝位,改元庆隆,为大行皇帝邓灏上庙号世宗,谥号文皇帝。

    庆隆五年,楚王邓辅为齐王邓尊抱不平,对世宗文皇帝出言不逊,邓桓大怒,废除邓尊、邓辅亲王爵位,赶出洛阳城,发配邙山守陵,并将齐王一脉、楚王一脉尽皆贬为庶人,逐出宗谱。

    庆隆十二年,明镜密报,废楚王邓辅勾结旧部,密谋造反,邓桓下令处死废楚王邓辅,尽诛废楚王一脉,卫国公府(李靖一族)、英国公府(李嗣业一族)、徐国公府(李秀成一族)、曾国公府(李存孝一族)、高都侯府(李定国一族)、清源侯府(李显忠一族)尽受株连,史称废楚逆案,至此,昔日世祖武皇帝时期的顶级将门,李家烟消云散。

    庆隆十七年,邓桓再借废楚逆案之名,以武威郡公府(伍云召一族)、平原郡公府(高思继一族)、清河郡公府(王彦章一族)、信陵侯府(庞德一族)、武平侯府从逆为由,夷三族,梁国公府(慕容恪一族)、魏国公府(慕容垂一族)、信国公府(张辽一族)、辽国公府(关羽一族)贬为庶人,没收家产,另外受株连勋族不在少数。

    邓桓在位二十三年,励精图治,邓朝国势日昌,国库充盈、社会安定、百姓安生,史称庆隆之治,然多次诛杀、废黜功臣之后,令其染上污名,毁誉参半。

    然庆隆年间,邓桓坐视渤海国壮大,使得渤海国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之下,窃取了邓朝辽东道的玄菟郡和乐浪郡,又收服了鲜卑、乌桓、匈奴等部,吞并三韩,成为了与邓朝相提并论的强国。

    庆隆二十三年,九月,邓桓驾崩于洛阳乾阳宫,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高宗,谥号元皇帝,葬于邙山永陵,时年三十岁的皇太子邓焕继位,改元嘉隆。

    邓焕在位期间,对内奉行世宗、高宗时期的国策,对外大兴武事,与渤海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战。

    嘉隆二十二年,邓军攻入渤海国都城辽阳,成功灭亡了渤海国。

    邓焕在位三十五年,邓朝版图、国力达到巅峰,史称嘉隆之盛。

    嘉隆三十五年,七月,邓焕驾崩于洛阳乾阳宫,皇太子邓铭继位,改元永庆,为大行皇帝上庙号中宗,谥号宣武皇帝,葬于邙山敬陵。

    邓朝传承了十一世,十五帝,到了末代皇帝邓奎在位期间,内忧外患,贪官污吏横行,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终在崇化十一年,农民起义军攻入洛阳城,皇帝邓奎自刎殉国,邓朝灭亡,传十一世、十五帝,享国两百八十七年。

    ………………………………………………

    “哇!”大汉洪庆元年,平凉郡,平高城,长明侯府,长明侯刘质嫡长子出生,一个新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

    完本结束语

    本来打算将完本结束语新设一章的,但是想着就这么几个字,没必要,这本书从2020年9月开始写,断断续续写了快两年,终于结束了,成绩如何不重要,重要是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新书还在构思当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在国庆期间和大家见面,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