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天下归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天下归一-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大将军,虽然说秦帝病危,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驾崩啊,万一他撑到了入冬,那我军岂不是要错失良机?”邓瀚有些不同意的说道。

    邓军一开始的目标六十万争取在入冬之前攻破长安城的,如果暂缓攻势,一旦拖到冬季,邓军就得被迫停止进攻,邓军的将士大多都是来自南方,根本不可能做到在隆冬季节作战的,所以一旦入冬,邓军就只能等到来年开春再攻城了。

    “殿下,当然不会等这么久了,现在正值盛夏,不利于作战,本将打算趁此机会休整一下,毕竟将士们自去年开春之后,便基本没有听过征战,都很疲惫,等到秋季,秋高气爽再攻城,到那时候较为合适。”薛仁贵耐心的说道,虽然邓瀚一再表明自己只是一卫大将军,但是薛仁贵也不得不客客气气,毕竟邓瀚的身份是当朝晋王。

    邓瀚听完薛仁贵的解释,虽然还是不怎么赞同,毕竟盛夏又不是隆冬,如何不能作战了?但是鉴于身份,他还是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薛仁贵才是主将。

    见邓瀚不再提出异议,薛仁贵又对众人说道:“不知诸位以为如何呢?”

    众人思量了片刻,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这段时间来的连续征战,不说手底下的将士了,就连他们也是相当的疲惫的,能够有休整的机会当然是好的,于是齐声说道:“全凭大将军做主!”

    次日,白

    骐发现邓军居然没有在攻城。虽然心中觉得很奇怪,但是也没有多想,毕竟现在秦军困守长安城,就算邓军有什么阴谋诡计,自己也无可奈何,相反,邓军暂缓攻势,也能给秦军一个喘息的机会,毕竟这段实际来,所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就在长安战火暂时平息的同时,千里之外的晋阳城,也迎来了凯旋之师,历经三个月,李如秉总算是击败了胡人大军,班师回朝了,但是这一场大战虽然赢了,可是赵军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李如秉率领三十万大军征战,最后能够回来的只有十七八万,使得赵国大半人家挂起了白幡。

    李如秉回到晋阳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前往皇宫,因为他一回到晋阳之后,才发现关中之战居然已经打成这样了,秦国只剩下一座长安城,另外,赵国为了躲避邓军的锋芒,居然主动撤出中原,固守黄河一线,这让李如秉十分不爽。

    李如秉进宫的时候,宋氏和一众赵国重臣都在等着他了。

    “臣李如秉叩见太皇太后!”李如秉身穿盔甲,躬身行礼道。

    宋氏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军快快请起!”

    “谢太皇太后!”李如秉起身谢道。

    宋氏笑着说道:“大将军北疆一战,击破数十万胡人,扬我国威,哀家已经与众臣商议过了,决定加封大将军为武安君。”

    武安君并不是只有秦国独有的,赵国时候,除了秦国的白起之外,赵国的李牧也是武安君,还有配六国相印的苏秦也曾被封为武安君。

    “太皇太后,封赏一事倒不急,臣有一事不明,还请太皇太后解惑!”李如秉说道。

    “不知大将军何事不解呢?”宋氏说道。

    李如秉说道:“太皇太后,赵秦乃是盟友,如今邓国已经将秦国打得只剩下一座孤城了,为何我大赵不出兵救援?还有,为何要放弃中原之地,要知道,当年为了夺下中原,我大赵也是折损了无数将士的。”

    李如秉的态度有些像在质问宋氏,但是宋氏还不好责怪李如秉,毕竟李如秉刚刚打赢了北疆之战,威望正盛。

    “这……”宋氏有些无措的看向林清风。

    林清风见状,硬着头皮连忙解释道:“大将军有所不知,自从大将军率军北上抗击胡人之后,邓军就对秦国加强了攻势,邓帝命其子晋王邓瀚亲率十五万大军增援关中,使得围攻关中的邓军兵力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秦国经历了数场大败之后,举国兵马还不足十万,我大赵并不是不想救援秦国,而是有心无力啊,大将军北上之后,我大赵可用之兵只剩下二十万,如果想要救援秦国,恐怕这二十万人都得派到关中,那大赵怎么办呢?而之所以放弃中原之地,也是如此,还请大将军见谅!”

    李如秉闻言,顿时眉头紧皱,他当时突然听闻秦国亡国在即,一时心急,没有想到这一层,现在听完林清风的话之后,才知道朝廷的无奈,但是李如秉也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并不是在乎秦国的死活,而是担心一旦没了秦国的策应,日后邓国来袭的时候,赵国挡不住啊。

    于是叹了一口气,说道:“是臣孟浪了,还望太皇太后恕罪!”

    “无妨,大将军也是心系大赵,哀家明白的,大将军远征归来,定是十分疲惫,且先回府歇息,有什么要事,我们明日早朝再议。”宋氏大度的说道。

    “喏!臣告退!”李如秉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赵国北疆惨胜的消息,明镜也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了宛城。

    邓昇得到消息之后,便传召一众重臣商议,现在长安城还没拿下,而赵国北疆战事又结束了,邓昇怕赵国会派兵南下救援长安,令关中战事再起波澜,虽然可能改变不了大局,但是也不想节外生枝。

    “诸卿,明镜自河北传回消息,李如秉已经击败了胡人大军,率军回师晋阳了。”邓昇说道。

    “这么快?陛下可知此战赵军伤亡如何?”崔浩问道。

    邓昇说道:“据明镜的密报,赵军这一次可谓是惨胜,剿灭了二十几万胡人,但是自身也是折损了十二三万精锐。”

    说到这里,邓昇心中不禁有些窃喜,虽然对赵国的行为很敬佩,但是不得不说,赵国一战折损十几万大军,对邓国而言也是一个有利的消息。

    “那可真是太好了!”众人闻言,也是十分高兴,赵国在北疆之战开启之前,满打满算才只有五十万大军,现在一战折损了十几万,可谓是元气大伤了。

    “赵国损兵折将对我大邓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是现在我大邓的主要任务还是攻破长安城,平定关中,朕担心赵国解除外患之后,会挥师南下,救援长安城。”邓昇说道。

    “陛下大可不必担心!”张宾说道:“赵国此战损兵折将,实力大损,根本无力南下的,相反他们更加担心的是,如何能够在我大邓北上之前恢复元气呢。”

    “话虽如此,但是也不得不防啊!”邓昇说道,他也知道赵军南下的几率不大,但是有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赵国脑子抽了呢?

    崔浩说道:“陛下如果心中担忧,可传讯前线薛仁贵大将军,让其加强防范,另外传讯荥阳魏王殿下和濮阳慕容垂将军,命其整军,随时应对赵军南下,不过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忧,关中大局已定,就算赵军真的南下,也无济于事的,我大邓取关中已成定局了。”

    邓昇点了点头,说道:“也只好如此了!”

    。手机版网址:

    ;



    第六百五十三章 秦帝驾崩

    

第六百五十三章:秦帝驾崩

    天统五年,六月十八日,长安城皇宫,秦帝嬴庄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了,秦皇后急忙传召李游和百里进进宫,自从长安城被围之后,长安城人心惶惶;不少秦国的官员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这个时候,能够值得信任的就只有李游和百里进了。

    当李游与百里进来到嬴庄的寝宫的时候,秦皇后和秦太子嬴晗早已经伏在嬴庄的病榻边上,看到李游、百里进前来,秦皇后与嬴晗连忙起身。

    李游、百里进来到病榻前;嬴庄的意识已经是十分的模糊,连话都说不出来;看到二人,艰难的抬起手,指向嬴晗,李游见状,瞬间明白嬴庄的意思,到了这个时候,嬴庄心中想得还是自己这个不到十岁的儿子。

    李游含泪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老臣明白了,请陛下放心,老臣等人定会保护好太子,为嬴秦保留一丝血脉的。”

    嬴庄闻言,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然后带着满腔的不甘,闭上了双眼。

    “陛下!”嬴庄断气的一瞬间,宫中所有人皆跪倒在地;放声大喊。

    不一会,李游、百里进来到秦皇后跟前,说道:“娘娘;陛下龙御归天,老臣与百里大夫深受陛下托孤之重,而今大秦正值多事之秋,还需要娘娘主持大局呢!”

    秦皇后抹了抹眼泪,说道:“李相、百里大夫,陛下龙御归天,本宫六神无主,卿等乃是大行皇帝遗命的托孤之臣,具体怎么做,你们决定吧,本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晗儿,这也是大行皇帝生前最大的心愿。”

    “谢娘娘信任!”秦皇后这是将所有的权力都给了李游和百里进,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嬴晗的性命。

    “娘娘,如今陛下龙御归天,城外又有邓军围城,城内恐怕不少人会有所异心,因此老臣以为,陛下宾天的消息还是暂且密而不发;以免生乱。”百里进说道。

    “娘娘,百里大夫所言甚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当以稳妥为好。”李游也是在一旁附和道。

    “本宫的心好乱,其他事你们看着办吧!”秦皇后紧紧的抱着嬴晗,说道。

    “喏!”李游、百里进应道。

    得到了秦皇后的授意之后,李游以丞相的名义,封锁皇宫,秘不发丧,尽可能的让嬴庄驾崩的消息隐瞒住,当然,想要彻底隐瞒住是不可能的,李游所需要的是能够隐瞒多久就隐瞒多久。

    离开了寝宫之后,李游和百里进并没有离开皇宫,而是选择在太阿殿的偏殿议事。

    “百里大夫,陛下已经不在了,接下来我大秦到底何去何从,你我还需要好生商议才是。”李游说道。

    百里进点了点头,说道:“如今邓军围城,我们已无退路,无非就是战或者降罢了,不知李相是什么样的想法?”

    李游想了想,说道:“本相深受大秦国恩,站在本相的立场,当然是血战到底了,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但是你我受陛下托孤之重,陛下希望我们能够保住太子,可是一战死战不降,太子只是一个年不满十岁的孩童,在这兵荒马乱之下,焉能保全呢?”

    “李相还是坚持投降啊!”百里进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话题,早在几天前他们二人就谈过的了,当时二人的意见也是投降,只不过那个时候嬴庄还在,他们心中也还存有幻想,但是现在嬴庄驾崩了,只留下一个十岁的孩童,想要保住嬴晗的性命,似乎就只有投降一途了。

    李游点了点头,说道:“然也,想要保住太子,一是投降,二是挑选精锐护送太子突出重围,但是如此一来,太子就只能隐姓埋名,还要受到邓国的追捕,惶惶不可终日啊,这样的日子,就算是我们也难以承受,更不用说一个孩童了。”

    对此百里进也是十分认同的,躲躲藏藏的日子,就算是成年人也难以接受,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呢?

    “而投降就不一样了,邓国向来对待主动投诚的皇室都是礼遇有加,尽管失去了自由,但是起码锦衣玉食是可以保证的,况且邓国为了安秦人之心,也绝对不敢加害太子的。”李游继续说道。

    邓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多少国家被邓国所灭,韩国、荆国、吴国、越国、南国、蜀国、陈国,这些归降的皇室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其中优待最好的就是带着广陵郡主动并入邓国的楚国皇室了,而且投降之后,只要有能力的人,邓国也会予以重用。

    百里进想了想,然后说道:“李相,如果决定投降,我们还有一个麻烦。”

    “百里大夫说得是白骐?”李游很快就会意了。

    百里进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白骐执掌兵权,白骐此人心高气傲,如果我们有陛下遗诏还好一点,可是陛下并没有留下遗诏,而且陛下交代你我二人的时候白骐并不在,老朽担心白骐不会同意的。”

    闻言,李游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忧虑,白骐的确是一个大麻烦,现在秦国只剩下一座长安城和几万人马,而这几万人马全部掌握在白骐手中,就算他们想投降,没有白骐的同意也是很难做到的,甚至还会被白骐以扰乱军心的名义,当场格杀也说不定。

    思量了一会,李游说道:“陛下虽然没有留下遗诏,但是我们可以请皇后下一道懿旨,然后我们去和白骐谈,有着皇后的懿旨,我们,就算白骐不愿意,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再说了,军中也不尽是白骐的心腹,有皇后的懿旨在,想必军中有些将领会听的。”

    “也只好如此了!”百里进说道:“还有一事,那就是我们要不要拥立新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