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杀!”随着岳雷一声令下,邓军推着攻城车直奔郿县而来,无数邓军将士扛着云梯向郿县杀奔而去,而城上的秦军也是不甘示弱,无数箭矢从城上射下来,冲在最前头的邓军将士,瞬间倒下了一片,但是这并不能阻挡邓军攻城的脚步。
郿县攻防战进行了也有十日了,秦军储存的弓箭等物资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根本不可能向一开始那样不要钱似的扔下来,所以邓军费了一番功夫,总算是摸到了郿县城墙,无数邓军将士架起云梯,一个接着一个的往上爬。
谷崪
随着邓军攻上城头,一锅又一锅的金汤、滚油倾泄而下,中招的邓军将士,都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哀嚎。
岳雷和常茂麾下的兵马不同于李嗣业亲率主力大军,他们自进入关中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所以精力也是十分充沛的,攻势比之之前十日都要猛,多次都差点破城,不过秦军的抵抗也是十分顽强,这导致邓军总是离破城差那么一步,就差这临门一脚。
激战半日,岳雷估摸着己方伤亡超过了千人了,而己方将士也很久没有经历过这么惨烈的激战,所以需要些许适应的时间,所以便与常茂商议过之后,鸣金收兵了。
看着邓军去退潮一般撤去,城上的耿跃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邓军的攻势比之之前十日都要猛得多,如果接下来邓军都能够保持住这样的攻势,自己恐怕连三日嗯呀很难守住的。
另一方面,岳雷和常茂二人回到中军大帐之后,对李嗣业说道:“末将等未能破城,有负大将军所托,不过大将军放心,今日一战,虽然末将等未能攻破郿县,但是对于秦军的实力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不出三日,末将等定能攻破郿县,明日还请大将军恩准末将二人继续攻城!”
李嗣业点了点头,他并没有因为未能破城而责怪岳雷和常茂二人,毕竟他猛攻十日都未能撼动郿县半分,岳雷和常茂只打半日,如果这就攻破了郿县,岂不是说他们这些人太过无能?
“两位将军无需介怀,郿县守将耿跃乃是秦国宿将,能力不俗,本将率领数万精锐猛攻十日,尚未能破城,两位将军只是打了半日,未能建功,也是情理之中的,既然两位将军坚持明日继续攻城,那本将便准了,还望两位将军泄气,郿县早已经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本将相信你们定能攻破郿县的。”李嗣业说道。
“谢大将军!”岳雷和常茂二人见李嗣业非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继续让他们担当攻城的主力,十分高兴,二人都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攻破郿县,不负李嗣业的信任。
次日,岳雷和常茂二人继续率军强攻,但是还是未能破城,但是岳雷和常茂二人明显的感受到,秦军抵抗的力度已经明显的下降了,相信只要再打一到两日,郿县必破,想到这里,二人都十分高兴。
第三日,也就是天统四年,四月二十三日,邓军如同往常一般攻城,但是到了这个时候,郿县内的秦军弓箭等守城物资,早已经是消耗殆尽了,只能是任由邓军攻上城头,双方在城上展开肉搏战,身后的李嗣业等人见状,便知道破城的时机到了,于是增派兵力攻城。
“轰!”随着一声巨响,邓军猛攻十数日都未能攻破的郿县城门,被轰开了,邓军将士如同潮水一般涌入郿县。
见城门已破,耿跃让袁不破率军在城门处抵挡邓军,而他自己则是亲自在城头上指挥。
虽然城门已破,但是耿跃从来没有想过撤退,因为他知道,事到如今,他已经是无路可退了,陈仓落入了邓军之手,长安也回不去,
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与郿县共存亡,至于投降,他是想也没有想过。
城门激战,袁不破勇不可当,死死的的挡在邓军进城的路上,凡是靠近袁不破的邓军将士,都死在袁不破的长刀之下。
见袁不破死战不退,邓军无法进城,常茂坐不住了,挥动着手中的禹王槊,策马冲进城,与袁不破战成一团。
袁不破虽然也算是一员猛将,但是常茂可是邓军年轻一代中,武力仅次于李平章的存在,就算是年长他十岁,正处于当打之年的岳云也不是常茂的对手,区区一个袁不破,又怎么会是常茂的对手呢?
只见二人交手不过十几招,袁不破就被常茂斩杀,当然,这里面肯定有袁不破苦战十数日,十分疲惫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二人之间的实力差距。
袁不破一死,郿县门户大开,邓军没了拦路虎,一股脑的冲进了城,所到之处,凡是阻挡的秦军,皆被斩杀,其中,武艺高强的常茂,更是犹如一把尖刀,直接撕开了秦军的防线,秦军溃不成军。
城上的耿跃看到这一幕,在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邓军,心如死灰,他知道,郿县守不住了,于是把心一横,将手中的佩剑横在脖子上,遥看长安城的方向,大声喊道:“陛下,臣无能,未能阻挡邓军,今日臣先走一步了,大秦万胜!”说罢,手中佩剑一横,脖子喷出一道血箭,耿跃倒在了郿县城头。
随着袁不破战死,耿跃自刎,城内的秦军瞬间失去抵抗的心思,纷纷的放下武器投降,多日以来,一直都是袁不破和耿跃二人的信念在支撑着秦军,随着二人的死去,秦军也彻底放弃了抵抗,至此,郿县攻防战落下帷幕,以邓军的胜利告终。
第六百一十一章 求援晋阳
第六百一十一章:求援晋阳
天统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李嗣业率领的西路大军,经过十数日的狂轰乱炸,终于是敲开了郿县的大门,郿县秦军溃败,副将袁不破力战而亡; 主将耿跃城头自刎殉国,一万五千秦军,战死万人,数千人放下兵器投降。
李嗣业率军走进郿县,所到之处,皆是残垣败瓦,郿县只不过是一座县城; 城内储存的物资毕竟有限,耿跃以一万五千人力扛近十万邓军十多日的猛攻; 为了获取更多的守城物资,拆除民屋是必不可少。
走在郿县街头,李嗣业长叹一口气,对一旁的苏云说道:“苏军师,这郿县日后也是我大邓之土了,城内的百姓一定要妥善处置,安排人协助百姓重建家园,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内使郿县恢复往昔的繁荣。”
苏云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军放心,属下这就传令下去,一定在最快的时间内收拾好郿县的残局。”
这时,邓忠带着人过来,对李嗣业说道:“大将军,所有秦军尸体已经收敛好了,其中包括秦军主将耿跃、副将袁不破; 具体要怎么处置,还请大将军明示!”
李嗣业想了想; 说道:“虽然我军与秦军之间血战多时,但是也只不过是各为其主,并没有太多的深仇大恨,况且人死为大,有什么恩怨也该烟消云散了,将秦军将士的尸体好生掩埋,立碑,至于耿跃、袁不破二人,坚守郿县,忠勇可嘉,虽然是敌人,但是也是值得敬佩的,好生安葬。”
“喏!”邓忠应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邓军都留在郿县休整,一来是需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二来郿县攻防战,邓军的损失太大了,战死的将士就不多说了; 受伤的将士也是需要时间休养的; 虽然李嗣业很想尽快的进军长安; 但是也无可奈何; 只好等军队休养完之后再做打算。
天统四年,四月二十六日,郿县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秦国朝野震动,事实上,在邓军突破秦川,进入关中之后,秦国君臣就一直提心吊胆的,三处防线,在秦国君臣看来,最坚固的无疑就是秦川防线了,八百里秦川,乃是不可逾越的天堑,虽然几十年前,邓军就曾强度秦川,肆虐关中,但是那是因为汉国太过自大罢了,而这一次秦国将身段放到了最低,力图坚守,可是谁能料到,最坚固的防线却是最快被攻破的,而且还是在如此短的时间。
在耿跃退守郿县之后,长安虽然说抽不出兵马增援,但是也派出了五千架歼星弩前去支援,可是还没等到歼星弩,邓军就将郿县团团围困了,而从长安前去郿县支援的五千架歼星弩只好停留在武功县。
现在郿县失守,再加上散关精锐被挡在陈仓(长安方向还不清楚散关秦军已经被击败),因此整个西线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拦邓军进军长安了,除非是从西凉调兵,可是西凉精锐想要进入关中,没有半个月时间根本来不及,而且也很难突破邓军的封锁来长安。
幸运的是,邓军在郿县一战中伤亡惨重,急需休整,短时间不可能达到长安,还有时间调整。
在得到郿县失守的消息之后,秦皇嬴庄第一时间召集群臣议事,但是面对如此困局,秦国朝堂里面的那些大臣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都说话啊!怎么了?都哑了吗?”见群臣沉默不语,嬴庄也急了,邓军眼看着就要打到长安了,现在居然连一个拿得出手的办法也没有,难道真的眼看着国破家亡吗?
其实秦国一众大臣也是很无奈,想要对付邓军,谈何容易呢?首先要有兵马啊,但是秦国的精锐都派出去了,现在整个长安城,包括周边城池,能够拿得出来兵马只有一万五千人,这还是加上了之前从子午道撤回来的兵马,但是关中腹地何等辽阔,又岂是区区一万五千人就能够守得住的呢?
这时,当朝丞相李游出列说道:“启禀陛下,为今之计,只好请外援了!”
“外援?”嬴庄诧异的说道。
李游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请外援,如今我大秦所有的兵马都布置在边境,想要抵御西线邓军的进攻,除非抽调各地的兵马,但是无论是南线还是东线的邓军,都是来势汹汹的,如果强行抽调兵马前来驻防京兆之地,势必会让邓军有机可趁的,所以只能是请赵军入长安了。”
“可是长安乃是我大秦都城,关中也是我大秦腹地,请赵军进来合适吗?朕就怕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嬴庄皱着眉头说道,请赵军入关中很容易,但是到时候击退了邓军之后,想要请赵军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再说了,长安是秦国都城,请外兵入都城,秦国什么脸都丢光了。
“陛下心中的忧虑,臣也是明白,但是现在国难当前,如果没有赵军相助,我大秦很难挡得住邓军,如果从东线和南线抽调兵马,万一被邓军突破,那长安就得面临邓军的三面合围,想要取胜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李游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李游也不会同意请赵军入关中的,关中乃是秦国的基本盘,请外兵入驻,算什么事啊,但是事到如今,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除非秦国能够不顾东线和南线,全力防御京兆了。
“请赵军来不是不行,但是时间上来得及吗?要知道邓军近在咫尺,就算再郿县一战中有所损失,需要休整,但是十日时间怎么也够了,而赵国尽管能够出兵救援,但是没有半月以上的时间根本来不了长安的,如果真的要等那么长时间,恐怕等赵军来到,长安城早就被邓军攻破了。”嬴庄说道。
赵军入长安是需要时间的,从长安派人去晋阳,赵国调兵遣将,等赵军来到长安,半个月已经很快了,如果稍微耽搁一下,用上一个月也不是不可能的,而邓军最多十日就可以进军长安,就算在远途消耗一点时间,但是也不会比赵军慢的,万一等赵军来到之前,邓军就攻破了长安城,那请赵军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必须要拖延邓军来长安的时间。”这时,御史大夫百里进说道:“如今自郿县至长安,防备力量最强的就是武功县了,那里有五千架歼星弩,只不过兵马不多,只有不足千人,臣提议再从长安抽调五千精锐和五千架歼星弩前去武功县,直接在武功县摆开歼星弩阵,不求能够遏制邓军攻势,只需要尽可能的拖住邓军,等到赵军来了,长安城便可无恙。”
歼星弩阵是秦国最后压箱底的利器了,当年秦军入关,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击破数十万汉军,歼星弩居功至伟,尽管歼星弩从来没有用在守城之上,但是事已至此,秦国人能够想到就是歼星弩阵了。
谷非
嬴庄迟疑片刻,点了点头,说道:“秦平听令!”
“臣在!”这时,殿中一名将领出列应道。
“朕命你率领五千精锐,带上五千架歼星弩前往武功县驻守!”嬴庄说道。
“喏!”秦平没有迟疑,应道。
嬴庄看着秦平,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愧疚,因为此去武功县,可谓是九死一生,于是对秦平说道:“秦平,此去武功县,可谓是九死一生,朕知道这对你来说有些不公平,但是国难当前,朕希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