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只要整合沛郡的兵马,我们又可以聚起数万精锐,凭借城池之利,与邓军周旋完全没问题的,只要能够将邓军的攻势遏制住,待其余战场取胜后,沛郡的归属还尚未可知呢?”陈凭点了点头说道。
“多谢叔父,如果没有叔父,我恐怕真的一死以谢天下了,只不过现在我军已经全面落于下风了,叔父昔日追随赵信大将军征战沙场,见识定然比我广,不知叔父有何见解呢?”乐庭对陈凭说道。
陈凭心里仔细的分析了一遍当前的形势,想了想说道:“以我军现有的兵力,肯定挡不住邓军的,为今之计只有将沛郡各地的兵马聚集在一起,只要整合了沛郡的兵马,我军便可以聚起三万大军,只不过各地的兵马都只是一些地方守军,战力堪忧,所以我们应当想办法将谷城的三万精锐撤出来,谷城内的兵马都是我军征战多年的百战精锐,如果能够成功撤出,合兵一处,纵然不能击败邓军,也当能够将其挡住。”
乐庭闻言,深以为然,说道:“没错,不过谷城被邓军围困,想要撤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不过谷城内的粮草辎重都还算充沛,维持数月时间不成问题,我们还有时间谋划,我打算先将大军带回竹邑,不知叔父以为如何?”
“理当如此,我军经此一败,谷城已无力回天了,当马上撤回竹邑,再将各地的兵马聚集在一起。”陈凭点了点头说道,认可了乐庭的想法。
歇息了一个时辰之后,乐庭唯恐邓军前来追击,于是连忙率军往竹邑而去。
次日,一夜欢腾之后的邓军诸将再一次聚集在了中军大帐中。
“昨日一战,我军大败赵军,为夺取沛郡占得先机,可是想要成功夺取沛郡也不是那么容易,最起码眼前的谷城,和城内的三万赵军就是最大的绊脚石,今日本将召集诸位前来就是商议一下,如何拿下谷城。”慕容恪对着众人说道。
“慕容大将军,乐庭经此一战,麾下精锐损失殆尽,如果他想要继续和我军抗衡,就必须要保住谷城的三万兵马,所以属下以为,谷城的赵军必不会久留,定会想办法突围,与乐庭大军回合的。”法正出列说道。
“法军师所言甚是!”长孙无忌也出列附和法正的看法,说道:“乐庭手里只剩下万余精锐,就算他将沛郡各城的守军聚集在一起,也不会太多,而且这样的兵马,根本不会是我军的对手,所以谷城内的三万精锐就是乐庭最后的倚仗,只要将这支兵马剿灭,乐庭便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可是想要剿灭谷城内的三万赵军又谈何容易呢?虽然我军的兵马是赵军的三倍以上,可是如果赵军死守不出,没有数月的功夫。很难成功,而且纵然成功破城,我军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慕容恪叹了一口气说道。
所有人都知道要将谷城内的三万赵军剿灭,可是真正要做到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呢?以邓军现在的实力,纵然能够做到,所需要的时间也是很长的,而且最后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慕容将军,也不是没有办法的!”这时,坐在一旁的张辽说道,虽然岳飞钦点慕容恪为主将,但是张辽在军中的地位和慕容恪平起平坐,很难真正的让张辽完全的屈居慕容恪之下的,而慕容恪为了表示自己对张辽和神策卫的尊重,每一次议事都会将张辽的位置安排在自己的旁边。
张辽说道:“如果赵军死守不出,我们当然是拿谷城没有办法了,可如果赵军自己出来了呢?”
“还请张将军仔细说来!”慕容恪闻言,眼前一亮。
张辽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为了继续与我军周旋,乐庭定会召回谷城的兵马的,谷城的赵军也会寻求机会突围,可如果我军将谷城团团围困的话,凌桉寻不到机会肯定会按兵不动的,而谷城内也定然囤积了大批的粮草辎重,短时间内赵军也不会出现后勤问题,如果僵持下去,恐怕其余地方的赵军早就赶到支援了,所以我们应该放赵军突围,然后在野外对其围剿,如此一来,就算不能全歼,也能剿灭大半,剩下的残兵败将,纵然回到乐庭身边也不足为虑。”
众人闻言,顿时豁然开朗,一开始他们都走进了死胡同,一门心思的想要将谷城的赵军全部剿灭,可是被张辽一说,也想明白了,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捉紧时间,如果在谷城僵持时间过长,其他地方的赵军定会赶来支援,介时刚刚奠定的优势又会丧失殆尽,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谷城的赵军放出来,然后在野外围堵,就算有一部分赵军能够成功突围,那也只不过是少数,不足为虑,而一旦谷城到手,整个竹邑以南就会落入邓军之手,沛南大局已定。
“好,就依张将军所言,主动将赵军放出,不过凌桉也不是庸人,如果做得太明显恐怕会适得其反,所以定要寻求一个适合的时机才行,具体何时,本将还需要细细斟酌,而在本将还没有决断之前,我军还需要继续对谷城进
行围困,不过在此之前,需要先将乐庭被我军击败的消息传出去,让城内的赵军知道,也能骚乱赵军的军心,如果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最好了。”慕容恪说道。
“喏!”众人应道!
第五百六十一章 赵军困境
第五百六十一章:赵军困境
“乐庭已败,沛郡大势已去,谷城已经没有任何援兵了,城内的赵军识相的速速开城投降!”
“乐庭已败,赵军速速开城投降!”
山道一战后的第二日,慕容恪便派人日夜在城外喊话,言乐庭已经兵败,已经无法救援谷城,让谷城内的守将速速开城投降。
城头上的凌桉眉头紧皱的看着城外的喊话的邓军,心思十分沉重。
“将军,这是邓军扰我军心的诡计,乐庭将军手里有七万大军,就算与邓军主力正面交锋也浑然不惧,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兵败呢?”副将周坤看到凌桉神情凝重,生怕凌桉信了邓军的鬼话,连忙说道。
“呵呵,连你都看出来的诡计,本将又岂会不知呢?放心,区区几句话,还不足以动摇我军军心,不过难免会有个别将士不明所以,你下去召集将士们好生安抚,邓军越是如此作为,就说明乐庭将军的援军不日就会赶到,只要守住这一段时间,邓军就必败无疑。”凌桉笑了笑说道。
“喏!”周坤应道,看到凌桉神情变得轻松,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周坤离开之后,凌桉的神情比之先前更加的凝重,凌桉知道,乐庭兵败之事很有可能是真,因为凌桉发现邓军阵中居然有乐庭的将旗,这面将旗,随乐庭南征北战,从未失落过,现在落入邓军之手,就说明乐庭不但是兵败这么简单,很有可能是惨败,不然将旗又怎么会落入邓军之手呢?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邓军伪造,用来扰乱自己军心的,可是不管那面将旗是真还是假,也只能是假的,这样军心才不会被动摇。
“将军,乐庭将军的信使到了!”这时,军中主簿走到凌桉身旁说道。
凌桉闻言大喜,以为是乐庭的援军就要到了,既然如此,就说明刚才邓军所言的皆是假话,可是当凌桉看到主簿不自然的神情的时候,心中顿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说道:“带他去县衙见本将!”说罢,便走下城头,往县衙而去。
凌桉回到县衙之后,不一会,主簿便带着一名信使来到凌桉跟前,见到凌桉之后,信使单膝跪倒在地,从怀里掏出一块布帛,说道:“凌桉将军,这是乐庭将军的亲笔书信,请将军一阅!”说罢,便将布帛递到凌桉面前。
凌桉深吸一口气,然后接过布帛,打开一看,正是乐庭命他撤军的军令,此刻凌桉终于相信邓军的话,乐庭真的败了,想到这里,乐庭屏退左右,连主簿也喊出去,待只剩下自己和信使之后,凌桉连忙问道:“给本将说说看,乐庭将军如何会兵败的时?”
信使将昨日一战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凌桉听,凌桉一听,顿时面如死灰,特别是听到乐庭一战折损五万余兵马,只剩下万余残兵败将,军中大将大多战死,仓皇而逃之后,凌桉的心情就更加的凝重。
“乐庭将军现在在何处?”凌桉又像信使问乐庭的下落。
信使回道:“回将军,小人离开之时,乐庭将军正率军返回竹邑,至于现在到哪里了,小人就不得而知了。”
“正在退回竹邑吗?那现在应该距离竹邑已经不远了!”凌桉听后,心里细细盘算着,认为既然乐庭在昨日兵败之后便第一时间退回竹邑,那么按照时间推算,此时应该快到竹邑了。
凌桉将事情了解之后,便让信使下去休息了,自己一个人独自坐在县衙大堂里,默默地思考着出路,现在乐庭已败,谷城已经没有任何援军了,虽然说谷城内的粮草辎重足以支撑三月有余,可是三个月后呢?而且现在最大的困难并不是粮草,而是军心,竹邑离谷城并不是太远,如果乐庭大军迟迟未到,军中的将士很容易就猜到出了问题的,到那时候,谷城根本守不住的,也就是说,现在摆在凌桉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听从乐庭的军令,带兵突围,去竹邑与乐庭汇合,二是开城投降,保全麾下将士。
投降是不可能的了,凌桉是土生土长的赵国人,父母妻儿都在赵国,如果自己不战而降,那在国内的家人肯定会受到株连的,再说了,自己自从军以来,无论是李如秉还是乐庭都对自己十分器重,自己能够在而立之年便独领数万精锐,全赖李如秉、乐庭二人的提拔,心中的信仰和忠义也不允许凌桉投降邓军的。
既然不能开城投降,那就只能选择突围一途了,但是想要突围又谈何容易呢?乐庭都败了,也就是说就算自己能够从谷城杀出去也没有任何接应和支援,只能靠自己和手底下的三万精锐,面对数倍于己方,而且皆是精锐之师的邓军,想要突围太困难了。
就在凌桉苦思冥想的时候,周坤带着笑意走进来,对凌桉说道:“将军,末将已经成功安抚住了军中将士了,而且将士们得知援军马上就到之后,个个都斗志昂扬,士气大振。”
凌桉闻言,苦笑不已,如果是在接到乐庭的亲笔书信之前,周坤如此顺利的完成任务,他会很高兴,而且还会对周坤大加赞赏,可是现在如果告诉将士们,援军是不可能到,而己方也要马上突围,那肯定会使军心动摇,搞不好还会引起哇变。
想到这里,凌桉顿时愁容满面,周坤见状十分不解,按理说,自己如此出色的完成凌桉交代的事情,这个时候凌桉不是应该称赞自己几句的吗?怎么会这个表情呢?
于是周坤小心翼翼的向凌桉问道:“将军,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吗?”
凌桉叹了一口气,将乐庭的书信递给了周坤,按理说这种事情是需要保密的,以免扰乱军心,但是周坤是自自己从军以来就一直跟在自己身边,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况且在这个时候,自己也很需要一个能够给自己出出主意的人,所以凌桉才会将乐庭的亲笔书信给周坤。
周坤满腹疑惑的接过布帛,打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惊慌道:“乐庭将军真的兵败了?谷城援军已断,这可如何是好啊?”前一秒,周坤还对着将士们信誓旦旦的说,乐庭兵败只是邓军的一派胡言,用意就是要扰乱己方军心的,可是下一秒就啪啪打脸了,乐庭真的败了。
“本将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乐庭将军在信中命本将率军突围,尽最大的努力将谷城的精锐带回竹邑,可是城外十万邓军虎视眈眈的,想要突围而出又谈何容易呢?而且就算真的能够杀出去,我们还需要面对邓军的疯狂追击,本将也一时之间没有主意了。”凌桉苦笑道。
“不管将军如何决断,末将都永远追随将军!”周坤知道其实凌桉心中已经有了很多的想法,只不过一时之间难以决断而已,不过基于对凌桉的信任和忠诚,无论凌桉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周坤都会选择追随的。
“周坤,多谢你的信任,具体要怎么做,本将还需要细细考量,毕竟这可是关乎我谷城三万将士的生死存亡,不过在本将有了决定之前,本将不希望这个消息传出,你可明白?”凌桉对于周坤的信任,心里很是感动,可是毕竟自己还没有最终做出决定,所以还是叮嘱周坤一句,让他不要将这个消息传出去,不然就真的完蛋了。
“将军放心,这些事末将自然明白的,末将就不妨碍将军了,城头的防务还需要末将去监督,末将这就下去!”周坤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