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天下归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天下归一-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嬴淮、钟垣等大将,以及五万秦军精锐。

    “诸位,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前往屯留城的目的了?一路上,给本将将声势弄得大些,一定要让全天下的的人都知道,我们大秦的儿郎要去攻打北上党!”主位上,满头白发的蒙战豪情万丈的说道。



    第三百六十四章 蒙战兵逼屯留城

    

第三百六十四章:蒙战兵逼屯留城

    今年的蒙战已经六十有三了,西凉漫天的风沙,将这一个闻名天下的名将弄得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但是纵然如此,但是蒙战心中还是豪情万丈,他知道待在西凉这么多年,天下人早已遗忘了他这个曾经的秦国第一将了,但是蒙战有信心,经过这一战之后,天下人会再一次记起他来的。

    “请大将军放心,末将等定不负所望!”对于蒙战,秦军众将都是打心眼里的佩服的,虽然白骐的名声已经渐渐地盖过了这位老将,但是在秦国人的心中,白骐的地位却远远比不上蒙战的,尽管白骐带着秦国重返关中,打下了一场场惊艳的胜仗,但是还是比不上蒙战。

    作为秦国的大将军,在秦国还在西凉苦苦挣扎的时候,蒙战一人扛起秦军的大旗,力扛汉军,在汉国诸多名将的轮番上阵下,保住了秦人最后的希望,并且还从汉国手中夺下了雄关陇关,为秦国重返关中奠定了基础,随后又年复一年的镇守西凉,为秦国稳定大后方,才让秦国成为鼎之一足,所以说,蒙战的贡献是巨大的,纵然白骐已经是明面上的秦国第一名将也比不上他。

    乾元二十二年二月初十,蒙战统率五万秦军离开长子城,兵逼屯留,虽然只有五万人,但是蒙战弄出来的声势完全不下于十万人,这使得驻守屯留城的赵军大将十分紧张。

    当初赵信离开屯留之前,指定李如秉驻守屯留,但是赵信突然离世,李如秉赶回晋阳,只留下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老将洪潞代替他驻守屯留,李如秉就是希望洪潞的稳重能够让上党防线稳固,却是,洪潞的老成持重的确让赵军的防线固若金汤,但是这一次洪潞的对手是蒙战。

    洪潞作为赵国老将,虽然名声不显,能力也不算很突出,但是作为硕果仅存的老将,他经历过当年十大名将主宰天下的时代,当年的十大名将大多都故去了,硕果仅存的大部分都在邓国,而蒙战也是当年的十大名将之一,而和他齐名的是赵信、韩清、周深、岳飞等名将,虽然蒙战能力可能不如他们,但是也不是洪潞能够对付的,所以在蒙战还离屯留城很远的时候,洪潞就第一时间派人去晋阳求援了。

    当蒙战来到屯留城下的时候,看到城门紧闭,如临大敌的屯留城,王枫不禁讪笑道:“这赵军还真没有胆子啊,赵国在北上党有大军二十几万,这屯留城就有近十万大军,居然如此怂包,龟缩在城池里。”

    “这不是很好吗?难不成你还想去和二十几万赵军硬碰硬吗?赵军不出来也不会影响我军的计划,传令下去,就地扎营,继续保持对北上党的压力!”蒙战笑了笑说道,赵军不出来,蒙战也乐得保全实力,虽然这一次蒙战是佯攻,但是别忘了秦国这一次的目标是上郡、北上党和河南郡的,如今白骐在上郡,那攻打北上党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蒙战的头上了,蒙战手里只有五万人,所以蒙战不能随便冒险,和二十几万赵军硬碰硬,显然不符合秦军的利益。

    秦军在城外扎营,也确实给了守将洪潞很大的压力,洪潞现在城头,一脸愁容,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如果去和蒙战正面冲突,他很可能会被蒙战轰成渣,尽管赵军在北上党有大军二十几万,但是这二十几万大军却不是由洪潞一人掌控的,洪潞能够掌控的也就只有屯留城的兵马,虽然兵力还远在秦军之上,可是洪潞也没有底气和蒙战开战啊。

    “晋阳的命令什么时候能够到?”洪潞对一旁的副将说道,洪潞向晋阳求援并不是指望晋阳能够派援兵来的,而是要晋阳方面下令让北上党一带的兵马驰援屯留。

    “早在秦军抵达城外之前,末将已经派出信使赶往晋阳了,相信不出五日,晋阳的命令就可以传遍上党诸军了!”副将稍作思量的回道,晋阳离北上党不远,五日的时间已经算是慢了。

    听到副将的话。洪潞也是长舒了一口气了,五日时间他还是能够撑得住的,只要死守不出,他就不信蒙战能够强行攻破城池。

    当洪潞的求援信送到晋阳的时候,赵国朝堂引起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争论的方向并不是要不要增援屯留,或许调动多少兵马增援的问题,而是派什么人去屯留主持大局。

    蒙战是秦国名将,单凭现今北上党的阵容实在有些不够看的,所以派一员大将前往屯留主持大局是必须的,只不过现在赵国军中能够和蒙战这样的名将掰掰手腕子的大将并不是很多,张传作为大将军肯定不能轻动的,公孙珏垂垂老矣,不见得是蒙战的对手,剩下的就只有司马冲和李如秉的。

    其实李如秉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的,一来他是赵信离开屯留之前钦点的大将,二来,他的能力是赵信故去的赵国第一人,对付蒙战还是有很大的把握的,但是张传并不想让李如秉去。

    李如秉作为张传曾经的最大竞争对手,一度将张传压制住,尽管现在张传已经如愿以偿的坐上了赵国大将军的宝座,但是李如秉还是继续挑战着张传的地位的,试问张传又怎么会放李如秉出去,让他重新掌控兵马呢?

    可是李如秉不甘心就这样被困在晋阳无所作为,所以极力请求南下屯留,不过由于年轻一辈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还不是很重,所以李如秉还是没能争过张传,最后由司马冲南下屯留主持大局,而李如秉则是继续被张传困在晋阳。

    这样的结果让李如秉十分沮丧,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了,可是这个时候转机就到来了了,在司马冲离开晋阳不到三日,上郡就传来白骐突袭上郡,赵军兵败如山倒,上郡局势岌岌可危,而如今赵国能够出战的大将就只有李如秉了,就算是张传心中千万个不愿,也不得不派李如秉出战,因为对上白骐,他实在没有信心。

    就这样,李如秉终于离开了晋阳这一个牢笼,率领五万赵军前往上郡,出发之时,李如秉也是暗暗下定了决心,这一次定要打出成绩,让赵国朝堂的老家伙看看他的实力,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再一次压过张传,重新向梦寐以求的大将军宝座发起冲击。

    乾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五,白骐率领十万秦军离开祋栩大营,于二月二十日突袭了漆垣城,一战得手,也拉开了这一场大战的序幕。

    就在白骐率领十万秦军突袭上郡的同时,岳飞也来到了颍川阳翟的邓军大营,这里原本鹰扬卫的驻地,但是此时的鹰扬卫早就已经前往新汲,这里也就成了岳飞大军的驻地了。

    邓军中军大帐中,岳飞坐在主位,说道:“秦军蒙战所部已经在初十日兵发屯留,白骐所部也已经进入了上郡,而两日之前,楚军已经向陈郡东部发起进攻,成功就陈城内的赵军调动大半了,我军也该动起来了!”

    众将也是一脸凝重的看着岳飞,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对于邓国的重要性,所以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皆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出来。

    “派人给薛仁贵将军和李嗣业将军传讯,命他们在十日之后,也就是乾元二十二年的三月初一,一同向陈郡发起进攻,争取一月之内,全军杀入两郡,同时全军准备,等候本将军令,随时杀入陈留郡!”岳飞说道,现在秦军已经开始行动,邓军自然也不会落后半分了,趁着现在赵国的精力被秦军牵制住,速战速决,最后在梁郡迎战赵军主力。

    “喏!”众人齐声应道。



    第三百六十五章 鹰扬卫点兵

    

第三百六十五章:鹰扬卫点兵

    乾元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岳飞自阳翟派出信使来到了新汲城,邓军大营中,见到薛仁贵之后,手持岳飞手令说道:“大将军手令,命鹰扬卫大将军薛仁贵即可整军备战,于乾元二十二年三月初一,率领鹰扬卫,对陈郡发动进攻,不得有误!”

    “薛仁贵领命!”薛仁贵从信使手中接过手令,打开一看,的确是岳飞的字迹,而且内容与信使所说的也是一模一样,收起手令之后,薛仁贵对信使道:“信使,不知大将军可还有其他的吩咐?”

    信使摇了摇头,说道:“回薛将军,大将军并没有什么特别吩咐,只是让卑职告诉薛将军,便宜行事!”

    “那好,还请信使代本将回禀大将军,就说薛仁贵知道了,定不负大将军所托!”薛仁贵点了点头说道,岳飞所说的便宜行事,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完成任务,那么薛仁贵所做的一切岳飞都不会干涉,这给了薛仁贵极大的自由度了。

    信使离开之后,薛仁贵将岳飞的手令收了起来然后对身旁的亲兵说道:“擂鼓聚将,中军大帐议事!”

    “喏!”亲兵应了一声,很快,军营中便响起了聚将鼓,鹰扬卫一众大将纷纷前往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中,薛仁贵坐在主位,众将分坐左右,自军制改革以来,鹰扬卫的阵容都堪称是邓国之最的,不但有着薛仁贵这个昔日的天下十大名将之一的主将,还有号称邓国第一猛将的李存孝,另外伍云召、高思继、王彦章都是当世一流的猛将,还有荀攸这个邓国数一数二的军师,如果不是局限于手下只有五万人,薛仁贵带着这个阵容,硬抗赵国都不是什么问题。

    主位上的薛仁贵,看着下面的一众大将,心中也是豪情万丈,现在邓国又一次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薛仁贵也想冲击一下大将军都督府大将军的宝座。

    众所周知,邓国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年纪一旦过了六十岁,就得退下来,就算不完全退下来也得退居二线,现如今,大将军都督府中,岳飞已经年过五十了,韩清比之岳飞还要大,而且是降将,很难坐上大将军的位置,而杨延昭、常遇春二人都是到了五十的关口,加上无论是杨延昭还是常遇春都有各自的缺点,杨延昭软弱,常遇春暴躁,这样的性格注定他们与大将军之位无缘,剩下有资历和功劳坐上那个位置的人就只有三个,一个是薛仁贵,一个是李嗣业,一个是邓羌,本来李秀成资历比之他们三人还要老,可是李秀成能力有限,注定无法与三人争衡。

    三人中,李嗣业和薛仁贵算是同期出道的,无论是能力还是功劳都是不相伯仲,而邓羌虽然比之李嗣业和薛仁贵要晚一些,但是这些年金吾卫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这一点薛仁贵和李嗣业就比不上邓羌,所以这一次北征,在金吾卫无缘参战的情况下,是薛仁贵和李嗣业追赶邓羌战功的绝佳时机。

    而且无论是李嗣业还是薛仁贵和邓羌都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和邓昇关系密切,李嗣业是已故骠骑大将军李天虎之子,还是出身于羽林军,薛仁贵和邓昇是表兄弟,是外戚,邓羌是宗室,和邓昇是堂兄弟,这就让他们比其他人占据巨大优势了。

    “诸位,就在刚才,本将接到了岳大将军的军令,命我军于三月初一向陈郡发动进攻,而且虎翼卫也会和我军同一时间对陈郡发动进攻,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虽然大王和岳大将军一再强调,兄弟卫军之间要相互团结,但是并不是禁止我们竞争,因此,这一战我们要速战速决,争取在虎翼卫之前进入陈城!”薛仁贵环视众人说道。

    众人也知道现在是邓国新旧交替的一个关键时期,每一份战功都是弥足珍贵的,更何况薛仁贵和李嗣业之间还是竞争对手呢,鹰扬卫众将都希望薛仁贵能够更进一步,这不单单是鹰扬卫的荣耀,更重要的是。只有薛仁贵高升了,他们才有机会接任鹰扬卫大将军的位置,不管是为了薛仁贵还是为了自己,鹰扬卫众将都要拼一把。

    “请大将军吩咐!”众将拱手应道。

    除了一众大将,荀攸也是目光如炬的,这一次不单单是薛仁贵的机会,更是他荀攸的机会,现在主管军机处的程昱已经年过六旬了,据说已经提交了辞呈,只不过是一时还找不到接替的人,才会继续留任而已,如果说作为将军,最终的目标是大将军都督府的大将军宝座的话,那荀攸这些做军师的目标就是军机处的军师将军,坐上了这个位置,才算是挤进了邓国的高层。

    薛仁贵点了点头,来到舆图前,对众人说道:“从此地前往陈城,我军和虎翼卫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但是我军和虎翼卫又有不同,项县至陈城一路坦途,而我军要向前往陈城,就必须先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