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天下归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天下归一-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军心狠手辣了,城破之日,恐怕将军麾下将士皆性命难保。”

    “哼!本将的项上人头就在此处,有本事就来取吧!”李如鸿见舍里图利诱不成,改为威胁了,直接对舍里图说道,自己的人头就在这里,有本事就来拿吧。

    舍里图策马回到阵中,刚刚舍里图和李如鸿的对话,白骐皆是看在眼里,听在耳中,所以直接下令道:“传令下去,即刻攻城!”

    “白太尉有令,大军即刻攻城!”白骐说完之后,就有传令兵纵马传遍四方,数万秦军精锐分成几队缓缓向长子城开进,李如鸿也是不甘示弱,待秦军进入弓箭射程范围之后,直接下令放箭,双方你来我往,虽然赵军一直处于劣势,但是凭借城池之利还是遏制住了秦军的攻势,秦军苦战一日仍未能破城。

    白骐也没有想过能在一日之内就能够攻破长子城,今日派出数万人马攻城只不过是为了试探一下赵军的实力而已,经过一日的攻防战,白骐也大概的清楚了赵军的实力如何,于是下令鸣金收兵。

    次日,秦军再一次对长子城发动了猛攻,这一次的猛攻十分的猛烈,赵军险些就撑不住了,幸好天降大雪,使得秦军攻势受阻,被迫退兵,不然长子城就被攻破了。

    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得秦军的攻城计划不得不停止下来,等待大雪停了再进攻,也让长子城的赵军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

    “这场大雪估计要下几日啊!”秦军中军大帐中,白骐看着帐外的飘雪,感叹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本打算速战速决的解决掉长子城,以最好的状态迎战赵军主力的,可是一场大雪打乱了白骐的计划。

    可幸的是,天降大雪不但让秦军的攻势受阻,晋阳方面的赵军也一时半会来不了,而为了此战,秦国也是倾尽所有准备了一大批的冬衣和薪柴,足够秦军熬过这个隆冬了。

    这场大雪下了三天三夜,终于是停了下来,而停雪之后的第二天,秦军就派人清理长子城外的积雪,十余万人的清理,只用了不到半日就清理干净了,随后秦军立刻就发动了进攻,这一次赵军再也没有那么幸运了,死扛了半日,终于在日落之前,秦军攻破了长子城门,杀入城中,但是此时的李如鸿也还没有放弃,仍然率兵在城中抵抗,奈何寡不敌众,最终殒命沙场,六千赵军和数千精壮被斩杀殆尽。

    乾元二十年十一月初三,在秦军攻破长子城的同时,数万赵军精锐也在赵国名将赵信的率领下离开了晋阳城南下。



    第三百三十三章 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第三百三十三章: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在收到阳阿、高都两地失守的战报之后,赵国举国震怒,秦国在隆冬不宣而战,已经触碰到了赵国的底线了,可是由于气候的问题,还有秋季的时候,大部分精锐主力都调往了北境,还有一部分在中原一带防备楚国和邓国,晋阳一带能调动的兵马不多,更要命的是,赵国大部分的大将都在镇守各地,晋阳城内只剩下一个赵信了。

    面对十余万秦军的来势汹汹,赵信在兵力处于劣势以及天气的问题的时候,决定暂避锋芒,先率领大军南下与秦军对峙,遏制住秦军的攻势,只要熬过寒冬,等其余各路大军回师,秦军的末日就来了。

    赵国在晋阳一带常年驻军五万人,负责拱卫都城,这一次为了抵御秦军,赵信带着四万人南下,留下一万精锐留守晋阳城,晋阳作为赵国都城,位处赵国腹地,外围都有数十万赵军拱卫,唯一危险的地方就是南边的上党郡,但是有着赵信统兵南下,赵国很放心。

    赵信带着四万赵军精锐一路南下,刚到壶关的时候,就听说秦军攻破了长子城,长子城守将李如鸿殉国,唯恐秦军长驱直入,赵信只在壶关逗留了一日便马不停蹄的南下屯留,并且派兵驻防壶口关,与屯留成掎角之势,挡住秦军北上之路。

    乾元二十年十一月初十,赵信率兵抵达屯留,并开始驻防,由于兵力上的差距,所以赵信只能采取守势,意图在屯留挡住秦军,将战事拖至开春,等待赵军各路兵马的支援。

    而另一方面,在隆冬作战的秦军也到了极限,特别是在得知赵信统兵数万南下屯留之时,秦军主将白骐便放弃了继续北上的计划,打下长子城后,秦军在上党郡的战略目标已经是基本养成了,但是开春一战是必打的,而且还必须打赢,不然只得到半个上党郡的秦国根本无法解决缺粮的问题。

    秦军隆冬北上也是吸引了邓国的目光,二十年前的天下诸国,现在只剩下邓赵秦楚南五国,而楚国和南国基本都是凑数的,未来的天下归属必然是在邓赵秦之间产生,邓赵秦三国,以赵国实力最强,邓国次之,秦国最弱,所以邓秦之间盟友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敌对,对于秦军北上,邓国也是乐见其成的。

    赵国太强大了,强大到纵然邓秦联手也只是堪堪能与之抗衡,从来没有和赵国交过手的邓国,看到秦国去挑战赵国,内心也是很高兴,最好就是秦国能够成功将赵国拖进战争的泥潭,尽最大的可能削弱赵国的实力,这对邓国日后逐鹿中原有很大的裨益。

    而邓秦,邓国因为将整个秦川至淮河一线,除去汉中郡之外全部划入了版图,进可攻,退可守,先天立于不败之地,至于秦国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到目前为止,秦国还在为如何解决缺粮危机而努力,在巴蜀之战被邓国狙击之后,秦国便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强大的赵国。

    “大王,臣以为秦赵之间并不会全面开战的!”乾阳宫中,就秦赵之间的交战会不会延伸至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个问题展开了探讨,以崔浩等人为首的邓国智囊团一致认为秦赵之间全面开战的可能性并不高。

    “首先,秦军之所以会突然北上,相信其意图是与当初南下巴蜀是一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长久以来的缺粮危机,所以只要一战得手之后,秦军定会固守现有的战果,而赵国势大,对于一郡一县的得失并不太过看重,所以开战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开春之后秦赵之间的交战是无可避免的,赵国作为当世最强国,其大国威严不容侵犯,所以无论如何都会和秦军打一仗的,而秦军此战能够得到多少好处就全凭这一战了。”崔浩分析道。

    “那崔卿以为此战过后中原的格局会如何?”对于崔浩的分析,邓昇一直都是很相信的,所以邓昇迫切的想知道秦赵之战后,中原的格局是否会发生什么改变。

    崔浩回道:“此战若秦军胜,秦国可得南上党,甚至还可以得到整个河南郡,极大的缓解了秦军缺粮的危机,而南上党、河南郡的粮食产出,意味着秦国每两到三年都可以发动一场大战,这对整个中原的格局会有很大的改变,就算秦军败了,但是南上党赵国也是拿不回去的,除非赵国调动全国三分之一甚至半数兵马投入上党战场,不然南上党必入秦国之手。”

    “也就是说,南上党终究还是属于秦国的!”邓昇皱着眉头道,虽然赵国可以将全国三分之一到半数的兵马投入上党战场,一举击破秦军,夺回南上党,但是邓昇知道,赵国不敢,赵国不像邓国,邓国除了秦赵之外没有其他对手了,而两大对手都在北边,所以邓国可以很从容的将大部分的兵马布置在北境,而赵国除了西有秦国之外,南有邓楚,北有胡人,哪一方都不是善茬,所以赵国不敢随意的调动大批兵马投入战场的,这样太危险了。

    “那诸卿以为,我大邓该如何行事呢?”三国鼎立,任何一方发生的变故,都可能引动整个局势的改变,如果趁着秦赵大战,邓国能够乘机再进一步的话,那在日后争夺天下归属的战争中就可以占得先机。

    “静观其变,伺机而动!”张宾说出了八个字,也代表了邓国这一次所处的立场,现在两国之间看似秦国占据上风,但是具体谁胜谁负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过早的加入进入对邓国而言毫无益处,所以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选择。

    张宾的意思得到了乾阳宫中大部分人的赞同,不过既然选择静观其变,但是又要伺机而动的话,那邓国就不能什么都不做的,邓昇下令北境的虎翼卫、灵蛇卫、鹰扬卫、神策卫、神武卫整军备战,目的就是让驻守中原的赵军心生忌惮,不敢回师参与秦赵之战,给秦国一个战胜赵国名将的机会。

    秦国一旦战胜了赵国,对于邓国而言有利有弊,这弊就是秦国缓解了或者解决了缺粮危机,那日后秦国的侵略性将会变得非常的强大,对于邓国而言并不算是一件好事,这利就是,秦国一旦战胜了赵国,夺取了南上党和河南郡,那就意味着秦赵之间很难再有缓和的余地,秦国想要对抗赵国,单凭自家实力肯定不行的,必须要与邓国结盟,如此一来,邓秦结盟之下,逐鹿中原就大有可为了,相比之下,邓昇更倾向于秦国能够击败赵国,一个拥有强大侵略性的秦国才是邓国最理想的盟友。

    至于让北境各卫整军备战,除了要为秦军牵制住赵国的中原驻军之外,邓昇还想看看赵国对于此战的重视程度,如果赵国真的和秦国血拼,那邓昇不介意北上从赵国手里抢下一两个郡的,就算自己不去,小老弟楚国还是要去打一下的。

    楚国复国之后,就一直紧跟邓国的脚步,但是只有一个彭城郡和下邳郡的楚国,显然无法帮助邓国在中原获得更大的利益的,所以为了日后着想,邓昇并不介意适当的扶持一下楚国的,如果楚国能够在赵国手里拿下一两个郡,那日后的楚国定会成为邓国扎在中原的一颗钉子,是邓国试探赵国的排头兵。



    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蠢欲动的楚国

    

第三百三十四章:蠢蠢欲动的楚国

    秦赵之战可以说是牵动了天下人的心,不光是邓国为此布下了手段就连残存的楚国也不甘落后,不过楚国在采取动作之前,第一时间就是派人前来宛城,试探一下邓国的态度,这正中邓国的下怀,在定下静观其变,伺机而动的战略之后,邓国也是有意让楚国去试探一下赵国的,可是一直苦于不知道怎么开口,现在楚国自己派人来了,倒是省了一番功夫。

    对于楚国的试探,邓昇表示不要怂就是干,自己在后面给你撑腰,楚国一直致力于恢复昔日的大国地位,可是现在的天下,已经不是楚国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做到的,所以楚国需要邓国的支持,没有邓国,楚国断不敢触赵国的虎须,不过对于这个忠实的小弟,邓国也不能太坑,邓昇还是告诉楚国使者,楚国不用太过着急出兵,等到明年开春,待秦赵之战陷入焦灼的时候再行动。

    有了邓国的支持,楚国便开始调动兵马了,不过楚国自从复国之后,仅占据彭城郡和下邳郡,实力并不强,全部兵力大概在七万上下,而这一次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号称拥兵百万的天下第一强国赵国,所以每一个楚人的心中都是十分的沉重。

    彭城王宫,霸王殿,楚王项邝坐在王座上,楚国大将军张狄则是在殿下将这一次出兵的计划汇报给项邝。

    “根据邓国的指示,我国这一次出兵邓国定会全力支持,时间就定在开春之后,不过具体什么时间还需要等秦赵之间陷入焦灼再说。”张狄说道,楚国实力孱弱,只能通过这样的浑水摸鱼才能够成事,不然一旦和赵国主力一对上,楚军恐怕就会瞬间土崩瓦解,所以时机一定要把握得十分的准确才行。

    霸王殿中的楚国君臣对于时间的把握并没有什么问题,项邝示意张狄继续说。

    “这一次出兵,我国定要倾尽全力的,所以臣打算率领五万大军出征,而我国这一次的目标就是沛郡和广陵郡这两个我大楚故地,摆脱赵国对我国的包围。”夺取沛郡和广陵郡是这一次出兵的目的,长久以来,楚国的彭城郡和下邳郡,除了南边和邓国的九江郡接壤之外,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是处于赵国的包围,这个处境对于楚国来说十分的危险,所以夺取沛郡和广陵郡是楚国眼下的当务之急。

    当然,以楚国现在的实力而言,想要拿下沛郡和广陵郡难度非常的大,所以才会急需邓国的支持,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请邓国出兵相助,不然以楚军的实力,简直是难如登天了。

    这一次的出兵无异于是火中取栗,其大胆的程度和成功的难度远远超过秦军突袭上党,但是不得否认的是,这是楚国自复国以来最好的机会,如果一旦错过了,再等下一次都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所以纵然千难万难,楚国君臣还是要放手一搏。

    坐在王座上的项邝对于张狄的计划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