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用场的,现在就去合适吗?
虽然邓昇对无当卫有所怀疑,但是岳飞却不是这样认为,拱手道:“大王,蜀中多山地,大邓十二卫中,唯有无当卫最适合这样的地形,而且据臣所知,无当卫在一众小辈的训练下已经初具实力,凭借蜀中雄关抵御秦军问题不大的。”
岳飞说完之后,邓昇便陷入了沉思,这个决定比较艰难,无当卫里面的那群小子是邓国未来的希望,任何一个出了什么意外邓昇都不希望的,所以此刻的邓昇比较挣扎。
不过玉不琢不成器,这群小子还很稚嫩,还需要更大的舞台来促进成长,所以邓昇再三思量之后,道:“好,那就由无当卫负责镇守蜀中道!”
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启召唤
第三百二十六章:再启召唤
邓昇经过再三思量之后,还是决定听从岳飞的建议,由无当卫入蜀镇守,防备秦南两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毕竟无当卫上上下下,年纪最大的苏云才三十岁,最小的才十六岁,都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子,现在要坐镇一方,还是有些冒险的。
驻军解决了,而刺史、太守的人选都需要时间来甄别,蜀人排外,所以能够入蜀为官之人能力定要十分出众,不然很难立足,而朝中六部的本土官员,都不能让邓昇放心,所以邓昇还是决定开启召唤,说实话,自从邓国在争霸天下之中逐渐站稳脚跟之后,系统的使用邓昇是越来越少了。
对于蜀中道刺史的人选邓昇也是心中有数了,第一个就是有着王佐之才的荀彧,以荀彧的能力,治理蜀地绰绰有余,但是有一点就是,荀彧是颍川世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说荀彧是否愿意入蜀,恐怕颍川世家也不太愿意让荀彧去的,而且蜀地新得,颍川世家势力庞大,为了平衡各方势力,邓昇也不太愿意让颍川世家染指巴蜀,而另一个就是有着功盖诸葛第一人之称的王猛,自从出世之后,就一直担任淮南道的九江太守。
九江自楚吴交恶之后就一直受到战争的威胁,在邓国接手之时,九江就已经经历过了楚吴之战,但是在王猛的治理之下,九江很快就从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且日渐成为了邓国各郡中的佼佼者,就连三省六部的官员都对此称道有加,所以邓昇打算由王猛出任蜀中道刺史。
王猛作为全史之中最为顶尖的人才之一,就算是担任一国之相都是绰绰有余的,所以王猛也是邓昇心中的未来三相之一,而邓国现在家大业大,官员的提拔和升迁都是有一套章程的,再也不是邓昇想提拔谁就提拔谁的,所以王猛如果想要从地方太守进入重要只有两条路,一是从太守调入中央任一部侍郎,一是从太守升迁一道刺史,然后凭政绩进入中央直接担任一部尚书,这两条路,最适合王猛的就是先担任一部太守。
现在六部尚书除了苏弘之外,大多都处于壮年,就算王猛现在进入中央,没有几年的功夫也很难有机会的,而且过早的进入中央,会比其他太守少了很多积累政绩的机会。
王猛一旦出任蜀中道刺史的话,那九江郡太守的位置也空出来了,九江毗邻中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担任太守之人不但要政治能力高,还有有一定的军事才能,这样的人,在邓国本土邓昇暂时还找不到,所以只能从系统召唤了。
“系统,进行召唤,侧重政治!”
“叮!使用100点争霸点进行政治召唤
第一位,北宋名相文彦博,武力:40、统帅:51、智力:87、政治:93
第二位,唐朝名相杜如晦,武力:48、统帅:60、智力:96、政治:95
第三位,清朝名臣刘墉,武力:36、统帅:51、智力:90、政治:93
第四位,蒙古丞相耶律楚材,武力:62、统帅:70、智力:92、政治:94
请主人去掉一人!”
“去掉文彦博!”文彦博和刘墉能力相当,不过刘墉的智力比文彦博高出三点,所以邓昇最终还是决定去掉文彦博。
“去掉文彦博,恭喜主人获得唐朝名相杜如晦,武力:48、统帅:60、智力:96、政治:95,植入身份为现任吏部郎中,十分受吏部尚书寇准看重,当前主人拥有争霸点1950点!”
“房谋杜断的杜如晦,不错,很不错!”第一次召唤就得到了能力最强的杜如晦,邓昇突然觉得自己今天被幸运女神眷顾了。
“系统,继续,侧重政治!”
“叮!使用100点争霸点进行政治召唤
第一位,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武力:40、统帅:96、智力:99、政治:99
第二位,北宋名臣司马光,武力:42、统帅:50、智力:90、政治:93
第三位,唐朝名相李泌,武力:52、统帅:61、智力:94、政治:95
第四位,唐朝名相狄仁杰,武力:72、统帅:65、智力:94、政治:95
请主人去掉一人!”
“去掉司马光!”这都不需要考虑了,横看竖看,上看下看都是要去掉司马光的。
“去掉司马光,恭喜主人获得唐朝名相狄仁杰,武力:72、智力:94、政治:95,植入身份为现任刑部郎中,深受刑部尚书范仲淹器重,当前主人拥有争霸点1850点!”
“狄仁杰也不错!”虽然没有获得猪哥,但是获得狄仁杰也是很不错,所以邓昇也没有觉得什么不愉快。
“系统,继续,侧重政治!”
“叮!使用100点争霸点进行政治召唤
第一位,明初开国丞相李善长,武力:37、统帅:58、智力:95、政治:97
第二位,北宋名相赵普,武力:52、统帅:73、智力:95、政治:96
第三位,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武力:40、统帅:96、智力:99、政治:99
第四位,五代十国后周名相王朴,武力:38、统帅:50、智力:92、政治:94
请主人去掉一人!”
“去掉王朴!”这又是一个不用考虑的选择,跟前面三人比,王朴真的不算什么,所以去掉王朴是必然的。
“去掉王朴,恭喜主人获得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武力:40、统帅:96、智力:99、政治:99,植入身份为兵部尚书苏弘弟子,现任兵部郎中,被誉为苏系接班人,当前主人拥有争霸点1750点!”
奈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猪哥终于出世了,这是到目前为止,邓昇召唤出来政治的天花板,再加上99的智力和96的统帅,绝对是邓国最强者。
“系统,继续,侧重政治!”召唤到诸葛亮,邓昇的心情非常的不错,一想像到,日后的邓国朝堂,王猛、诸葛亮、荀彧领衔三省,这个阵容,绝对是当世最强的,而苏系接班人的身份,对于日后诸葛亮上位有很大的帮助,一旦苏弘退下来了,苏系的人定会极力的在背后把诸葛亮推上去,纵然不能直接接替苏弘兵部尚书的位置,一道刺史还是没有问题的。
“叮!使用100点争霸点进行政治召唤
第一位,北宋名相韩琦,武力:58、统帅:73、智力:91、政治:93
第二位,三国演义江东名臣张昭,武力:33、统帅:40、智力:93、政治:96
第三位,西汉名臣主父偃,武力:50、统帅:52、智力:92、政治:94
第四位,西汉名臣张汤,武力:61、统帅:58、智力:90、政治:92
请主人去掉一人!”
“去掉张汤!”单凭数据而言,张汤确实是差了一点,所以只能去掉他了。
“去掉张汤,恭喜主人获得三国演义江东名臣张昭,武力:33、统帅:40、智力:93、政治:96,植入身份为门下令张宾堂弟,现任礼部郎中,当前主人拥有争霸点1650点!”
张宾的堂弟,这个身份很不错,96的政治,日后入朝也能担任一部尚书,现在朝中重臣大多都老了,恐怕用不了几年,朝中各个位置就会来一波大换血,所以张昭很有机会。
“系统,继续,侧重政治!”
“叮!使用100点争霸点进行政治召唤
第一位,汉末名臣王允,武力:32、统帅:41、智力:85、政治:91
第二位,汉末名臣杨彪,武力:40、统帅:52、智力:89、政治:93
第三位,北宋名臣苏轼,武力:56、统帅:48、智力:91、政治:92
第四位,三国演义刘表麾下谋臣蒯良,武力:48、统帅:60、智力:91、政治:92
请主人去掉一人!”
“去掉王允!”说实话,对于这一次召唤,邓昇有些失望,可能是之前的都太好了,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去掉王允,恭喜主人获得三国演义刘表麾下谋臣蒯良,武力:48、统帅:60、智力:91、政治:92,植入身份为荆北世家蒯家家主蒯否长子,现任工部郎中,当前主人拥有争霸点1550点!”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五太守出炉
第三百二十七章:五太守出炉
“杜如晦、狄仁杰、诸葛亮、张昭、蒯良,很不错!”对于这一次的大召唤,邓昇非常满意,特别是得到了诸葛亮这样的全史天花板之一的大才,就更加让邓昇高兴了。
在召唤完了之后,邓昇对于这几个人的位置都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这群人植入的身份全部都是六部郎中,而且邓昇相信,以系统的尿性,他们的政绩也是相当的不错的,所以提拔成一郡太守没有问题。
诸葛亮无论是统帅还是智力、政治都是顶尖水平,最适合接替王猛九江太守的位置,九江郡毗邻中原,而赵国在覆灭齐魏之后,独霸河北、中原,实力大增,随时都有可能会挥师南下,所以担任九江太守一职之人除了政治能力要强之外,也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所以除了诸葛亮,其他人都不适合,而至于其他人,就看着安排就是了。
次日,邓昇先是召见了崔浩等人,将他的决定和他们通了一下气,五个新太守涉及每个派系,可以说是雨露均沾,所以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意见,然后在景阳殿朝会上,宣布任命王猛为蜀中道刺史,兵部郎中诸葛亮任九江郡太守,礼部郎中张昭任蜀郡太守,工部郎中蒯良任犍为郡太守,刑部郎中狄仁杰任广汉郡太守,吏部郎中杜如晦任巴郡太守,同时调派无当卫入蜀镇守。
安排完蜀中道的事宜之后,邓昇又召见了蜀王孟承佑,并且当众加封孟承佑为顺宁伯,孟承佑成为了继荆王、陈王、越王、韩王之后又一个居住在宛城的君王。
宛城,苏府,这是邓国兵部尚书苏弘的府邸,苏弘坐在会客堂的主位上,左下首坐着一位文人装扮的年轻人,他就是邓昇刚刚从系统召唤出来的大才诸葛亮,诸葛亮的植入身份除了是兵部郎中之外,还是苏弘的亲传弟子。
“亮儿,此次大王任命你为九江郡太守可以说是委以重任了,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只要你能够将九江郡治理好,日后前途无量的。”苏弘对诸葛亮说道。
“老师,弟子明白!,弟子定不会让大王和老师失望的!”诸葛亮点了点头,九江郡的重要他很清楚,邓国东线最富庶的一个郡,比之南阳、汝南毫不逊色,又是抵御赵国的桥头堡,只要能够在九江郡做出政绩,日后定可像王猛一样得到升迁的机会。
苏弘欣慰的看着诸葛亮,对于诸葛亮的能力他没有任何的怀疑,诸葛亮能够被邓昇看重苏弘也是很高兴的,朝中四大派系,以苏弘的势力最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论职位,苏弘只是兵部尚书,和崔浩、蒋琬、张宾这些三省主官多少还是有点差距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苏弘除了执掌兵部之外,还执掌着邓国的情报组织明镜,所以为了让邓昇放心,所以苏弘一直对其他地方的势力没有过多的渗入。
年近六旬的苏弘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再留在朝堂了,尽管邓昇没有明确规定官员在到了多少岁就要退下来,但是在年轻人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苏弘也必须顺应大势退下来,给年轻人让路,就像当初蔡封、邓邕等人给他们让路一样,正所谓人走茶凉,为了将来,也是为了苏家着想,他必须要提早做好准备,而诸葛亮则是他最为看重之人,比之他的儿子苏云更加看重,将来定可以在群英汇聚的朝堂里占据一席之地的。
“亮儿,据明镜探知,近来赵国方面频繁召集军中大将回晋阳,恐怕会有什么大动作,如果赵国一旦南下,首当其冲者必是九江郡,你肩上的压力不小的。”既然决定全力扶持诸葛亮,苏弘定是倾尽全力的,所以将明镜探得的一些不算特别重要的消息告诉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有所准备。
果然,听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