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点头,是这个道理,现在邓军刚刚攻下德阳城,德阳失守的消息肯定还没有传到成都,现在整个蜀国的人都还以为邓军在回宛城的路上呢,根本不会有任何的防备,所以现在是进军的最好机会,一旦等蜀国反应过来,召姜晃手下的主力回援,那迎接邓军的就将是一场恶战。
“张辽听令!”常遇春也没有继续废话,直接下令道。
“末将在!”张辽出列道。
“命你率领神策卫为先锋,直取广汉、郪县,为大军进军成都扫清障碍!”常遇春道。
“喏!”张辽应道。
在拿下德阳城不到两个时辰,张辽就率领三万神策卫离开德阳,北上广汉。
乾元二十年,七月二十七日,张辽率领神策卫先后拿下广汉、郪县,同一时间,常遇春紧随其后,也与次日,即七月二十八日抵达郪县。
而此时的成都也终于得到了德阳失守的消息,蜀国君臣皆十分惊恐,没想到邓军会在德阳突然反水,消息一到,整个成都都陷入恐慌,那可是邓军啊。击败秦军的邓军,想当初秦军的恐怖战力一度成为蜀国人的梦魇,而现在蜀军需要面对的是击败秦军的邓军,这怎么可能打得过呢?
第三百二十一章 惊慌失措的蜀国
第三百二十一章:惊慌失措的蜀国
邓军突如其来的进攻,让蜀国十分的惊慌,在见识过秦军的战力之后,蜀国压根提不起和邓军交战的心思。
在收到德阳失守的消息之后,蜀国方面已经在第一时间派人北上葭萌关召回姜晃及其麾下兵马,但是求援信还未走出成都,广汉、郪县失守的消息也传到了孟承佑面前。
郪县距离成都不到三日的路程,如果邓军急行军的话,两日之内便可抵达,葭萌关回成都,最快都需要五天,所以姜晃根本来不及救援成都的。
成都,蜀王宫,厚德殿中,蜀王孟承佑正召集群臣议事,尽管蜀国君臣早就对邓军有了提防,可是还是被常遇春给骗了过去。
“诸卿,邓军距离成都不到三日,姜将军的援军最快都要五日才到,成都内只有不到三千守军,该如何是好啊?”孟承佑一脸惊慌向一众大臣问道。
听到孟承佑的话,群臣皆窃窃私语,可是并没有任何人给孟承佑一个好的建议,看到这一幕,孟承佑更加的着急了,直接点名道:“吴司徒,当初你力主请邓军入蜀,如今邓军反戈一击,你来说说寡人和大蜀应该怎么办?”
孟承佑虽然表面上是向吴勤问计,但是语气中明显是有些问罪的意思,当初秦军南下,吴勤是力主请邓军入蜀助战的,现在出了事了,吴勤这个替罪羔羊是跑不掉了。
吴勤也知道自己恐怕是在劫难逃了,但是他不后悔,毕竟当初就是因为他的主张,蜀国才能够坚持到现在,孟承佑才能如愿坐上了蜀王的宝座,他只是没有想到,邓国作为泱泱大国,居然干得出反客为主的事情。
“大王,如今只有两个办法,其一就是以三千守军力扛数万邓军,但是这无疑就是以卵击石,其二,全军北上与姜晃将军汇合,不过邓军还有三日就到了,所以大王必须要在两日之内离开成都,这太仓促了,恐怕带不走多少人。”吴勤一下子说出了两个主意,可是每一个主意都有各自的缺陷,其实吴勤还有一个主意没有说过来,那就是让孟承佑投降,不过这个时候吴勤不会说的,因为一旦说了,很容易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和邓军勾结了。
力扛是肯定打不过的,但是走的话,蜀国多年的积蓄都会落入邓军之手,孟承佑也舍不得,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孟承佑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于是说道:“传令下去,所有宗室朝臣及家眷马上收拾行装,两日后离开成都!”
说出这样的话之后,孟承佑整个人都瘫坐在王座上,说实话,他并不想走,成都是蜀国最繁华的地方,孟承佑一生都享受着荣华富贵,他真的无法想象离开了成都之后,他的日子会如何的难过,同时他也不知道,有生之年他还能不能再回到成都。
“喏!”众人应道,但是气氛还不是很高,很明显孟承佑的决定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其实他们最想的是孟承佑能够直接投降的,因为整个蜀国朝堂都看不到蜀国有胜利的希望。
孟承佑一声令下,整个成都都乱哄哄的,特别是当成都百姓在看到一众贵族、官员都在转移财产,所以也有很多的百姓开始逃离成都。
郪县,邓军大营中,常遇春率领大军抵达此处,自从攻占德阳之后,邓军的进军速度非常的快,只用了五日的时间就打到了郪县。
“大将军,如今全军已经准备妥当了,此刻启程的话,三日之内,我军定可抵达成都。”法正一脸喜意的对常遇春说道,这一次入蜀,法正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成为了邓军的谋主,力压朱升,相信等回到宛城之后,军机处的排位他会更进一步。
“三日?太久了!”三日之内抵达成都,这个时间,常遇春并不满意,只见他摇了摇头,道:“现在成都估计已经收到了德阳、广汉、郪县失守的消息,据了解,现在成都的驻军不到三千人,所以如果蜀军要死守成都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本将估计蜀王可能会撤离成都,北上与姜晃汇合,企图与我军继续周旋。”
“那大将军以为如何?”法正见常遇春对三日之内抵达成都不太满意,于是问他是怎么想的。
“蜀王一日还在成都,姜晃就必须来救援,那本将就有得是办法对付蜀军,所以一定不能让蜀王离开成都,所以本将需要两日之内抵达成都!”常遇春想了想道。
“可是,大将军,三日之内已经是非常极限了,如果要在两日内抵达成都,那我军的体能消耗会非常的大,到时候战力就无法得到保证了。”法正有些为难道,诚然,两日内急行军抵达成都是可以实现,但是到了成都之后,邓军还能发挥几成的战力就无法保证了。
“无妨!”常遇春摇了摇头,道:“成都的蜀军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都远逊于我军,而姜晃的兵马远在葭萌关,最快都要四到五日才能赶到成都,所以就算我军急行军至成都,有些疲惫,蜀军也不敢出城与我军交战的,而等姜晃到了,我军早已经恢复过来了,再说了,本将也没有说过要赶在姜晃回来之前攻破成都。”
“这是为何?”法正有些不解的问道,常遇春既然要急行军,理应想的就是以最快的的速度攻破成都,那为什么现在又说不打算找破成都,还要等姜晃回来,这是想干什么呢?
从前的常遇春性格容易冲动,纵然在统兵打仗方面很有一套,但是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的,所以当法正一听到常遇春打算急行军赶去成都堵住蜀王孟承佑逃离成都的时候,法正的第一反应就是常遇春想赶在姜晃回来或者是孟承佑离开成都之前攻下成都,灭亡蜀国,可是现在常遇春现在居然是说不打算打下成都?这是什么操作呢。
看到法正的疑惑,常遇春讪笑道:“蜀军虽弱,可是战斗意志却十分的强,而且巴蜀人十分的排外,单单拿下一个成都根本不可能收服巴蜀人的心,所以一定要将蜀国人的意志彻底的摧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最快的速度降服巴蜀人!”以前常遇春从来都不会想到这些的,不过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常遇春想的东西就比较多了。
巴蜀和江东差不多,对于外来人很排斥,邓国作为一个外来者,想要让巴蜀的百姓接受可不容易,就拿江东来说,当初就算是江东世家带头归降,邓国整治江东也用了好几年,所以在进入成都之前,常遇春所要做的就是将蜀国最后的希望,姜晃手中的最后的三万蜀军主力给击溃、歼灭,彻底粉碎巴蜀人心中的信念。
法正仔细分析着常遇春的话,不禁笑着连连点头,一脸笑意的看着常遇春,他感觉此时常遇春和他以前认识的常遇春很不一样,从前的常遇春纵然很会打仗,但是往往之后考虑当下,可现在懂得顾及全局了。
当然,常遇春不可能带着七万人一路急行军的,这是不现实,所以肯定需要派遣一路先锋兵马急行军先去堵住孟承佑。而他则是带着主力大军紧随其后。
一句急行军对于将士的考验很大,再加上这一次的任务非常的重要,所以常遇春决定让邓羌带着金吾卫去,金吾卫作为邓国最早一批的卫军,无论是战力,意志力还是纪律性都要比神策卫要强上一丝,所以这个任务由金吾卫去执行是最适合不过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兵围成都
第三百二十二章:兵围成都
“末将邓羌拜见大将军!”郪县邓军中军大帐中,邓羌走进大帐向常遇春行礼道,在常遇春定下派遣金吾卫急行军前往成都的决定之后,常遇春便在第一时间把金吾卫大将军邓羌找来。
“邓将军,此次找你前来是有一件要事需要你去办。”常遇春对邓羌道。
“请大将军吩咐!”邓羌大喜道,这一次入蜀,金吾卫的表现并不怎么样,这主要是因为邓昇和常遇春有心让神策卫历练,但是作为老牌精锐卫军,邓羌对这一次入蜀金吾卫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很满意,所以对于常遇春给金吾卫任务很高兴。
常遇春见邓羌的态度还不错,这段时间来,常遇春有意无意下给了神策卫不少的立功机会,当初和自己强袭秦军大营的关羽就是神策卫的上将军,这使得神策卫在邓国军方的地位快速上升,相反作为老牌卫军的金吾卫表现就有些不太尽如人意了,所以常遇春很怕邓羌会不会因此而心生不满,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打压他。
如果是其他人常遇春还真不太担心,可是邓羌的身份不一样,他是邓国宗室,背后有整个宗室的支持,所以如果一旦邓羌对常遇春不满,很容易造成整个邓国宗室对常遇春产生敌意的。
常遇春点了点头,道:“本将打算派遣金吾卫急行军向成都出发,两日之内抵达成都,不知邓将军觉得有没有什么问题?”
邓羌皱起了眉头,不得不说,两日之内赶到成都难度是有的,于是道:“大将军,两日内赶到成都问题倒是不大,可是如果这样急行军过去的话,恐怕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成都的。”邓羌以为常遇春是让他去打成都,可是两日急行军,而且还是在巴蜀这样的复杂地形急行军,难度和消耗都非常大,所以就算赶到了成都,邓羌都没有把握一战下成都的。
不过常遇春可没有想过让邓羌去打成都,只见常遇春摇了摇头,道:“邓将军误会了,本将此次让你急行军去成都,并不是让你攻打成都!”
“什么?不打成都?那末将去干什么啊?”邓羌有些愕然了,常遇春这是什么意思呢?千辛万苦赶到成都不就是为了早日攻破成都,结束巴蜀之战吗?怎么常遇春又不让自己打成都的呢?这让邓羌十分的费解。
常遇春也知道一时之间邓羌很难理解自己这样做的目的,但是他也很难解释,最后只能选择简单的解释一下道:“邓将军,你到了成都之后,围而不攻,只要蜀王不出成都那你就按兵不动,等待本将的到来,本将这样做是要一举剿灭姜晃手中的三万人,具体的原因,本将来不及和你解释,因为时间很紧,你必须要在两日内赶到成都,一日都不能迟,一刻都不能晚。”
“喏!”邓羌应道,虽然还是不太理解常遇春的做法,但是军令如山,常遇春作为大军统帅,他的命令,在没有危害到邓军的根本利益的时候,其余诸将都需要无条件执行的,所以邓羌只能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前往成都了。
就这样,邓羌带着满腹的疑问走向的成都,可是邓羌想不明白,他的军师朱升却很清楚,这一次急行军,朱升作为军师,是一个文人,他原本是可以不参与,但是这段时间来,法正的频繁冒头,让他产生了危机感,邓国军机处诸多军师虽然也说得上是一团和气,但是彼此之间也是存在着竞争关系的,特别是在程昱接任军机处首席军师将军之后,这种竞争越来越厉害。
程昱作为邓昇登基之后的第一批重臣,当初邓昇登基的时候已经是年近四十了,现在二十年过去了,程昱的年纪也是年近六旬,在军机处首席的位置恐怕也带不了几年,所以对于未来军机处首席的宝座,邓国诸多军师也是虎视眈眈,彼此之间都想做出成绩来为日后争夺军师将军增加筹码。
邓国十二卫一共有十个军师,一众军师中,以刘伯温的资历最高,但是刘伯温为人高调,在军机处的人脉并不是很广,虽然能力很强,不过也很难能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