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天下归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天下归一-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信道:“庞兄,你还有机会的,如今整个中原已经是我大赵的囊中之物了,待平定齐地之后,我大赵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庞兄何必加入我大赵,一同完成一个自秦始皇嬴政之后的伟大壮举呢。”

    赵国马上就是雄据北地、中原的绝世强国了,坐拥天下最富庶的土地,论人口、论经济都是天下之最,所以赵信才敢说出赵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可是庞廓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只见庞廓嗤笑道:“赵兄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中原已经是赵国良的囊中之物庞某相信,但是若说赵国一统之势已成,庞某却不敢苟同了,南边的邓国、西边的秦国都不是易与之辈,赵国想要从邓秦手中将天下夺过来,还差得远呢,好了,赵兄,今日大局已定,庞廓也说过了,生是大魏之人,死是大魏之魂,今日便给庞廓一个体面的死法吧。”

    赵信沉默不语,点了点头,一众赵军便冲上去,很快数百魏军便全部战死,庞廓也死在了赵军大将的手里。

    庞廓死后,赵信走到庞廓尸体前,喃喃道:“庞廓,一统天下是赵国君臣的宏图伟愿,无论是邓国还是秦国都阻止不了的,你等着瞧,待我赵信统帅大军覆灭邓秦之后,定到你的坟前和你喝一杯。”

    “厚葬庞廓!”赵信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便转身离去了。

    乾元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魏国大司马庞廓于东昏为赵信所败,五万魏军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此战,赵军也伤亡了四万余人。

    攻破东昏之后,赵信又派兵将陈留、山阳、任城等郡占据,随后移师济北,打算对齐国发起最后的进攻,至于龟缩在梁郡的魏国残部,赵信表示不足为虑,随便派出一部兵马都能将其覆灭,至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灭了魏国,是因为梁郡、陈郡深处中原腹地,如今齐国主力还在,如果赵军太过深入,恐怕齐军会发起反击,更何况,继续南下就免不了会和邓国有所接触,现在正是赵国收取中原的重要关头,赵信不想和此时和邓国发生冲突,图生变数。

    乾元十八年,赵信留下张传、司马冲二人,率领十五万大军留守魏地,率领近三十万大军与济北、平原的赵军汇合,总兵力四十余万,向齐国压过去,赵国定鼎中原最后一场关键之战终于要打响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邓昇教子

    

第二百六十七章:邓昇教子

    乾元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东昏城破,庞廓及一众魏军大将皆战死,在庞廓身死后,东昏城里的褚非也自刎了。

    庞廓的死,也宣布了魏国的灭亡正式进入了倒计时,如果不是赵信害怕被齐军断了后路而将大军北调,打算先将韩清率领的齐军主力先解决,恐怕不出一个月,魏国就要完蛋了。

    宛城,乾阳宫中,邓昇拿着明镜传来的有关东昏城之战的战报,当看到庞廓与一众魏军大将全部战死的时候,邓昇不禁一阵感慨,当初中原之战后评选出来的天下十大名将,如今已经是所剩无几了,周深、曹添、乐磊、庞廓、龙川皆以身死,只剩下赵信、张传、韩清、蒙战、岳飞、薛仁贵,不过现在已经没了十大名将的名头了,现在是四大名将了,分别是秦国白骐、赵国赵信、齐国韩清、邓国岳飞。

    这第一当之无愧的就是赵信了,这一次南下,先败韩清,再败庞廓,将这第一的宝座坐得稳稳的,这第二也没有争议,韩清,虽然韩清这一次与赵信交手有些拉垮,但是这并不是韩清的问题,而是内部出了太多的幺蛾子了,在天下人看来,韩清的排兵布阵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也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能够与赵信交手而全身而退的人。

    至于这第三就有些争议了,有人说是白骐,又有人说是岳飞,白骐,先是伏杀周深,击败曹添,昔日的十大名将,有两个栽在他的手里,不过由于周深是被伏杀的,并不是正面击败,所以白骐真正意义上只是击败了一个曹添而已。

    岳飞,也是击败了周深、庞廓,后来又连败周凯、陆峰等吴国名将,风头也是一时无两的,所以这第三才有争议,不过很多人都觉得邓秦之间必有一战,所以这第三名的争夺很快就会分出胜负了。

    “大王!”这时,内侍桂祥走进来,道:“一众宗室已经到了安澜宫了,王后娘娘让奴婢来请大王!”

    邓昇点了点头,便起身往安澜宫而去了,今天是六月三十日,崔太后生辰,往年除了大寿之外,其他时候都是邓昇带着一众妃嫔和王子前去祝寿而已,今天邓昇决定召集宗室一同庆贺,其实最主要的是,邓昇很久没有见到过他的那几个兄弟了,当年邓琚叛乱被诛之后,几人都深居简出的,生怕被邓昇惦记上。

    或许是年纪大了,邓昇越来越怀念当初的兄弟之情,小的时候,武庄王正值壮年,邓琚之母方王后健在,所以兄弟之间还算得上兄友弟恭的,而自从方王后被废,邓琚收到牵连无缘储位之后,兄弟之间就开始明争暗斗了,情分也慢慢的淡了,事情也过去几十年了,邓昇现在有心与一众兄弟重新缓和一下关系,毕竟都是同父之亲兄弟,若是这样下去,未免会让人笑话的。

    邓昇来到安澜宫后,所有人都已经到了,宗室以青田君邓果为首向邓昇行礼道:“臣等拜见大王!”

    邓昇笑了笑,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然后走到崔太后身旁,道:“见过母后,祝母后灵龟长寿、白鹤延年!”

    崔太后满脸笑容的道:“大王有心了,坐下吧!”

    邓昇坐下之后,发现几个兄弟都有些拘谨的,于是笑了笑,道:“二哥、四哥、六弟不必如此拘谨的,今日在这里的都是自家人,放开点,灏儿,去给几位王伯、王叔敬酒!”然后又叫邓灏去敬酒。

    “喏!”邓灏应了一声,然后拿起酒杯来到邓果、邓纲、邓瞳面前,道:“二王伯、四王伯、六王叔,侄儿敬你们一杯,先干为敬了!”说罢,便一口饮尽了杯中酒。

    “大王子客气了!”邓果等人连连说道,还一尽的夸赞邓灏有邓昇的风范。

    虽然邓果等人脸上都是满是笑容的,但是邓昇看得出来,他们还是很拘谨的,或许是这些年的谨小慎微,让他们不敢显露自己的内心,邓昇不禁叹了一口气。

    晚宴结束之后,邓果几人恨不得立刻离开安澜宫,邓昇虽然有心挽留他们,但是也只能无可奈何。

    次日,邓昇下旨,加封青田君邓果为沈国公、紫阳君邓纲为蔡国公、山阴君邓瞳为虞国公,这是邓国自设立公爵以来的第一批国公,不过这几个都是武庄王的儿子,邓昇的亲兄弟,并没有人说什么,毕竟这些王室嫡系,一出生就注定封君拜侯的。

    传旨的内侍一离开乾阳宫之后,邓昇便和邓灏二人现在乾阳宫门外,望着天空,邓昇道:“灏儿,你会不会觉得父王这一辈子都很失败啊。”

    “父王何出此言?”邓灏很愕然,道:“父王年少登基,挽狂澜于既倒,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将大邓带到了前所未有之强盛,纵观历代先王,没有一人能够与父王媲美的,父王又怎么会是失败的呢?”

    邓灏说得倒是实话,邓昇的确是邓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君王,纵观天下诸国中,能够与邓昇媲美的也没有。

    可是邓昇摇了摇头,道:“这些所谓的功绩,只不过是父王做了一个一国之君该做的事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父王这一辈,什么都拥有了,唯独缺少了兄弟之情,武庄王六子,大哥早逝,老三谋逆,老二、老四、老六虽然表面上对寡人毕恭毕敬的,但是寡人知道他们的内心之中还是憎恨寡人的,毕竟当年的夺嫡之争太过残酷了。”

    邓灏摇了摇头,这些他不懂,他也有好几个兄弟,但是自他一出生,整个邓国都认为储君之位就是他的了,就连邓瀚、邓裕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没有经历过这些争斗,道:“父王,几位王伯、王叔会明白父王的苦心的。”

    邓昇笑了笑,道:“他们明不明白并不重要,寡人要的是你要明白,不要到老了才后悔,一辈子就这么几个兄弟,日后还需要相互扶持才是,切莫做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其实昨晚和今日的一切都是邓昇精心安排的,除了抱有和几个兄弟缓和一下关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教导邓灏几人,兄弟的重要性,将自己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希望邓灏几人能够懂得这个道理。

    邓灏有些茫然了,现在他们几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并没有存在什么争斗的,邓昇为什么会和他说这些,但是邓灏还是点了点头,道:“父王放心,孩儿定谨记父王的话,做到兄友弟恭。”

    邓昇并不是无矢放的的,对于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邓昇一直都很重视,毕竟这也是邓昇埋下的祸根,谁让他将这么多大牛的四维植入呢,导致每个儿子都是当世顶尖的存在。

    邓昇并不是担心其他人和邓灏争,而是担心邓灏心中生出嫉妒之心,毕竟除了邓灏,其他几个儿子,特别是老二、老三、老四都是顶尖的统帅,老五也是当世顶尖的猛将,他们这几个长大之后,注定是军功卓著的,而在统兵打仗、冲锋陷阵这一块,邓灏比起他们几个差远了,而邓国又是以武力夺天下的,所以当几个弟弟功高盖主之时,很难保证邓灏会不会生出忌惮,如果真是那样,一场手足相残的大戏就避免不了了。

    和邓灏待了一阵子之后,邓昇又回到了乾阳宫,投入了繁重的政务之中。



    第二百六十八章 邓赵鄢陵冲突

    

第二百六十八章:邓赵鄢陵冲突

    中原打得如火如荼的,邓国也并不是说平安无事的,原因是因为当初赵信为了防止邓国忽然出兵,让大将张传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河南郡,后来赵军攻下陈留之后,张传便率兵来到了陈留。

    赵军突然南下陈留一带,让颍川的薛仁贵很紧张,毕竟现在的赵军真的太疯狂了,一挑二这种事,邓国是想都不敢想的,而赵国不但想了,还做了,并且还特喵打赢了,这不禁让天下人对于赵国的恐怖实力感到寒颤的。

    为了防止赵军的突然发难,薛仁贵率领鹰扬卫北上鄢陵一带驻防,并且请慕容垂率领神武卫驻扎在阳翟,随时支援,做完这一切后,薛仁贵便派人上书邓昇,询问如果赵军挑衅该如何处置。

    邓昇在接到薛仁贵的手书之后,与一众重臣商议过之后,决定静观其变,不可主动与赵军冲突,但是也表示如果赵军胆敢挑衅,也不必忍让,虽然对于赵军的实力有些忌惮,但是邓昇并不畏惧,如果邓昇这样都怕的话,邓国也走不到今天。

    邓昇的想法是好,能不发生冲突就不发生,但是有一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薛仁贵深切的贯彻邓昇的旨意,但是赵军没有给他机会。

    乾元十八年七月初二,一群赵军士兵闯入了邓国境内,奸淫掳掠的,被虎翼卫的一名偏将带兵杀退,赵军死了几十人,这可把张传给气坏了,亲自带着人来到鄢陵城下,要薛仁贵交出凶手,可是薛仁贵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又怎么会交人呢,并且尝试着与张传讲道理。

    张传不知道是不是被赵军近年来的一连串胜利给冲昏了头脑,执意要薛仁贵交人,薛仁贵不交,他一怒之下就派兵屠了邓国边境的几个村子,这可把薛仁贵惹怒了,直接带兵出城和张传干了几仗,互有胜负。

    后来张传气不过,直接将陈留境内的十万赵军拉过来,在鄢陵城下摆开阵型,大有一副一言不合就开战的那种,使得鄢陵城气氛十分的紧张。

    “大将军,赵军欺人太甚了,末将请命,出城与赵军一战!”鄢陵城,邓军大营,中军大帐中,脾气火爆的王彦章直接向薛仁贵请命出战,这些日子来,张传每天派人在城下叫嚣的,把一众邓军大将气得不行。

    薛仁贵皱着眉头道:“本将已经派人向大王和大将军都督府请示了,同时也派人请神武卫的慕容垂大将军带兵北上支援,只要大王旨意一到,我们就可以开战,不过在此之前,还请诸位将军稍安勿躁的。”

    薛仁贵不是不想开战,只是并没有得到邓昇的旨意或者是大将军都督府的命令,暂时观望而已,毕竟虽然他身为鹰扬卫的主将,但是没有命令便私自开战,御史台的那些喷子就有话说了,虽然薛仁贵不怕那群喷子,但是麻烦还是有的。

    乾元十八年七月十二日,一封来自宛城大将军都督府的命令传到鄢陵,在得到薛仁贵上书之后,邓昇和岳飞、杨延昭、常遇春还有苏弘、崔浩、张宾等人多番商议,还是决定不能示弱,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