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难怪看此人如此熟悉呢!
原来是禁军大统领江离,这江离可是厉害的很,三十岁左右,忠心耿耿,深的宣武帝看重,并且!自身武艺极高,尤其是剑道天赋,尤其罕见。
而禁军副统领乃是郭江,崤关守将乃是郭亦、郭敦二将,而郭江自是两人的大哥。这三郭兄弟,亦是忠于皇帝,说实话!宣武帝掌握禁军大统领江离与三郭,手中亦是掌握了一支可靠的大军。
宣武帝与东方羽,相继坐在旁边大树下的石凳上。
“说说吧!从小装疯卖傻,就是为了今天,扬眉吐气吧!”宣武帝问。
看得出,宣武帝是看出东方羽故意装疯卖傻,然后狠狠的坑他一顿。
东方羽回道:“呵呵!儿臣若不装疯卖傻,估计都活不过七岁!皇室这个地方,别看它金碧堂皇、光彩耀目!天下人都为之向往的地方。但天下人,只看见它华丽的外表,却看不见它残酷的一幕。”
“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皇宫这个地方,是最无情的地方!”
他说的一点没错。
宣武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了,平心静气的道:“这些年,可是苦了你们娘俩了!生活在如此地方,清贫寒苦,又无自由,还不如宫外的乡野生活呢!”
“小子,你可别恨父皇,父皇如此做,也是为了你们娘俩好。”
其实!以东方羽的智慧度,怎能看不出宣武帝的用意!若不如此做,估计!他们娘俩可能早就被皇后赐死了。
东方羽调侃道:“您以后哪?控制好自己就行,可别乱撒龙种了。”
相互须臾了一番,就是言归正传的话题。
东方羽认真道:“父皇!找儿臣是何用意?难道不会真是来吃饭的吧?”
第74章 父子谈话
“呵呵…”
宣武帝随和一笑,旋即说道:“小子!北凉两年,不仅长大了,小身板也越来越壮了。看来!这两年的历练,对你的变化还是蛮大得。”
“朕!就想听一听,你今日欲表达之意?”
今日!宣武帝并非真意要轰东方羽出去。而是有时候,错话说多了,就会成为他人的把柄,随时都可能要命。
就像今日,五皇皆在,东方羽若再言论下去,招惹了圣意!即便是皇子,不是死罪,也不是轻轻责罚那般简单!加上各个皇子们,都对皇位有所垂涎,岂能不抓住把柄,往死里弹劾一番。
东方羽愣然,语道:“父皇真想听?”
宣武帝确定道:“朕想问你,大武为何日渐驱弱?问题所在何处?又该如何解决?”
“另!匈奴之祸,又该如何?倭患之祸,又该如何?大武四危!又该如何!朕想听一听!”
东方羽思绪片刻,仰头而视天际,顿言道:“大武为何趋弱!其根本不在外邦,而在国内!”
“朝廷之内,外戚分权,世家分利,就说京城四大家族;柳家两百年来,爵位世袭、官职世袭,天下兵权,皆掌握在大将军手中,能在东方家自己手中拽握的兵权,少之又少。”
“丞相叶伊,三公之一,京城四大家族之一叶家,叶家是随鼻祖开山之一的家族,其势力在帝都早已根深蒂固,难以撼动。有掌管政治、户、工,当下父皇,又让叶伊总领山东抗倭军务,明里是外御倭寇,暗中是与大将军府分敌制衡!”
“再说大司马王铭章,三公之一,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王家同样是随鼻祖开山之一的家族,其势力根深帝都,更不用说。”
“又说御史大夫蔡中,同样是三公之一,亦是最早跟随鼻祖开山之一的家族。蔡家,更是难对付,后有皇后后宫斡旋,外有蔡中这老家伙把政,加上太子这层关系,隶属朝廷最难对付的人。”
“由此四家,皇权分化,外戚把权,能握在我东方家手中的权力,少之又少。为此!我大武国,能不衰弱吗?”
但想将大武拉入正轨,非现下旧法能够做到的。而是要出台新的政法,以新代旧,甚至!废除旧法!大武虽存在六百年之久,历代法典,也是改过不少。
但法典之上,制度仍存在大量问题!就比如!宣武帝登基以来,为加强新权控制,创学校、选进士,提拔新的人才,充实大武现下的缺乏人才的问题。
本来是很好的制度,可朝廷发力不坚定,做事不坚定!宣武帝选拔人才,终究是脱离不了世族的关系,真正做到择才而适、公平、公正。寒门子弟,处处受到士族的打压,从而一度离开朝廷,久而久之,朝廷此法,便是作废。
就像田平、徐猛,一个政治、治理进士;一个军师、谋略进士;就这样的两个人,其才华,一人可做朝廷丞相,一人可做大司马,如此!一人主政,一人主外,天下哪有不安定的道理?
因此!若想重新让大武焕然一新,光是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在解决四大家族的前提上,重掌权力,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
当然!那一个国家,新政策实施,不是踏着累累尸骸,以及血泊,艰难前行?
另外!至于什么匈奴之祸、倭寇之祸,其根本原因,乃是其上第一点,没有强大的政策,富强国家;没有强大的军力,保护国家,又谈何对抗匈奴、倭寇!
北方匈奴在呼尔赞的带领下,大力任用贤能,对运用人才,不拘一格!不管是大武人亦是外族人,只要自身才华足够,让呼尔赞看上,就能凭借才能,任用相当的职位。
在此基础上,施新政、用人才,而后富国强民,军队的素质,自然就强起来。北匈奴之所以能将本族兵马,提升到四十万,且训练有素,不是因其勇猛,而是任用了一帮能治军的将军。
而后!以强大的军力,灭南匈奴、胡人、羌人,从而创立大辽,敢与大武分庭抗敌。这并非匈奴人,心血来潮,而是具有势力。
匈奴人不可小觑!但至少来说,以当下匈奴人,统一草原,平了内乱,要调兵遣将,以及粮草用度,恐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大武国与大辽过,虽有一战,可不是当下,最快的时间,也得备战四个月有余。
毕竟!匈奴人不傻!南匈奴、羌人、胡人和大武一比,基本一个是天一个是地,无法比较!
另外!匈奴人在草原所占领的领土,虽与大武相差无二,但比起物产丰富、人口居多的大武,匈奴人有牛羊与辽阔的草地外,几乎没法比较。而且!人口稀少!是他们最大的劣势。
………
细细道来,宣武帝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脑里思绪不断。
亦是惊讶?
没想到!他的第六个儿子,居然能将天下之事,看得如此透彻清楚,连如何治理国家隐患的方法,都说的很清楚。
其他五大皇子与之比较,几乎是无法相称。
光这份见解与远光,岂是常人可比!天哪?原来在他的几个儿子,唯有看似最废的秦王,才是真正雄才大略之人。能有次番见解,就已经具备某些做皇帝的资格。
“羽儿啊羽儿!父皇越来越对你刮目相看了。”宣武帝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父皇谬赞,儿臣只是道出事实罢了!”东方羽说道。
宣武帝再问:“羽儿!父皇在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是何问题?”东方羽深凝,眸子里,仿佛看穿一切。
“父皇想知道,从朝廷派去的刺探,刚到北凉边界就被杀了,是否你所为?”宣武帝道。
东方羽毫不避讳,“是我的士兵杀的。”
“那朕再问你!北凉!有兵多少?”
“十万!且粮草充裕、能打能战!”
东方羽亦是不避讳。
“好!是条汉子!聊了这么久!我们该回屋了!父皇的肚子饿了。”
东方羽能如此回答,宣武帝很满意。但心中惊讶程度,也是不低,北凉贫瘠,竟能养兵十万,真不知道,六子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两人齐肩同行,为此!东方羽没搞懂,最后几句话,难道就为了探他的虚实?
第75章 指腹为婚
次日!早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平身!”
总的来说!今日宣武帝的精神面貌,可是比以前好多了!至少!总是沉肃的脸上,终于看到了丝丝笑容。
昨夜吃饺子才知道!为了不让皇后等宫里人发现,原来!高高在上的皇帝,是偷溜瞎跑出来的。
“朕今日宣布一件事情!”
“匈奴不久南犯,备战之事,迫在眉睫!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大武的百姓与权臣,无人可以置身事外、责无旁贷。”
“因此!朕准备半个月后,在帝都洛启,搭建比武台,形同武举,选拔有能之士,讨伐匈奴,为国建功,士子、寒门皆可入选;又设文场,会天下文士,可做诗歌赋,以选才德兼备之人。”
宣武帝督了眼下分的大臣,以及在位的皇子。
众大臣纷纷相望,执手作揖,“陛下圣明!”
“既然如此!就先退朝吧!好好准备准备比武之事!”宣武帝说道,“大将军!你留下!朕有话与你说。”
闻言!
柳文龙眉头紧邹,躬身应道:“诺!”
待众大臣缓缓走后,柳文龙才随着宣武帝,前往皇家书院。
书院中,摆放着一张大大的床,床上摆放着一张棋盘。
宣武帝便是靠了上去,并说道:“柳文龙,你也做吧!咱老哥俩,也好久没有下过棋了。”
是哦!
却是有数个月,没在一起下过棋了。
不过!柳文龙却是明白,每次下棋,都是皇帝,有重要的事情相商。
柳文龙撇了撇嘴,苦着脸道:“陛下,您要是有话,就直说吧!这下棋,咱们待会再下。”
“嘿!”
“柳文龙,你小子是猜到朕有事了?”宣武帝吹瞪胡子,没好气的道。
而柳文龙,也是很自觉的靠在了棋盘的另一侧。
“并非臣猜,而是陛下实在表现明显;陛下一找臣来下棋,不就是有大事相商。”柳文龙说道。”陛下还是赶紧说事吧!”
“也罢!既然如此,朕可就说了,你得有心理准备!”宣武帝试探着说道。
柳文龙倒觉得没什么?您是陛下,九五至尊,有啥事,还得靠商量的?
“朕想……与爱卿结个亲家!”宣武帝顺带抿了口茶水,脸上特带着阴险般的笑意。叫人看了!不由得慎得慌。
噗嗤!
刚抿了一口茶水,还没下肚,差点从柳文龙的嘴中喷出来。
这茶!喝着有点贵。
柳文龙弱弱的问,“陛下看中我家文钦了?是准备将那个公主,嫁与柳府。”
长子柳文章,已经有家室,连儿子都快两岁了。那想和亲的,不就剩下柳文钦了。
嘿嘿!
哪知!宣武帝邪笑着摇了摇头,“不是让你家娶,是让你家嫁……”
呸!
柳文龙忙的溜下了床,这茶水喝起来费事就罢了!感觉屁股坐在这床上,都有些扎。
“陛…陛下,您不会是说我家欣儿吧!”
宣武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不…不是,陛下!欣儿出嫁,不是我作主,是家里的那位作主!这婚我可答应不了。”
“而且!您也知道,我家馨儿眼界可高着呢!多少才子、士子还有皇子,倾慕!为之提亲,可不都看不上,拒绝了么?”柳文龙苦着脸,无奈道。
要知道!古代的女人,最早结婚生子,十三岁刚刚好,超过十五岁的,可算是大龄剩女了。柳文馨今年已快十八,确实该到出阁的年龄了,但做为柳家唯一的女儿,人人可是溺爱娇宠的不得了。如果!馨儿不说嫁,柳家自然是不会同意。
宣武帝龙眉一动,质问:“柳卿是不愿意喽?”
唉!
柳文龙大叹口气,“陛下!并非我不愿意,而是馨儿她……她自有主见,臣这个当父亲的,也不好逼婚不是。”
这话倒是实在。
中听!
“朕还没说,让那个皇子与馨儿成婚呢?你就拒绝?柳卿难道就不想听一听。”宣武帝又忽然卖起了关子。
是哦!
柳文龙可是不敢胡乱说话!在这棋盘之上,他不知吃过多少套路。
“陛下说的是何人?”柳文龙故意一问。
反正就是随便一问,死咬牙关,决不嫁女儿。
“六皇子,秦王东方羽。”
“朕近年来,倒是见柳卿对六子关爱有佳,又送儿子,又送温情的,朕还以为,柳卿早有嫁女儿的心了。看来!是朕多想了。”宣武帝委婉的说道。
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