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直以无匹之势,疯狂乱杀,无人能挡,谁挡谁就死!
见到自家将军,已经冲上去的秦兵,立马朝着敌军; 全面掩杀而去; 挥舞的锋利的刀剑、手握着尖锐的长枪,便是冲到了敌军阵前。
最前方的敌军,先是刺出一排长枪,秦兵立刻举起盾牌; “当当”的脆响响起,敌军的长枪; 被盾牌拦住,可也有倒霉的秦军; 仍旧被敌军丝滑的长枪,借着盾牌的缝隙; 直接刺穿了秦军的身体。
“闪!”
统军者; 立马喊了一句,前方的秦兵; 立刻向后退却,一枚枚小手雷; “轰轰”瞬间便是将敌军砸翻,鲜血的血液; 化为血雾; 弥漫在空际之中,见到第一层防线被砸毁的秦军,立马与敌军鏖战在一起。
两军刀剑碰见、武器交叉,阵阵火花摩擦而出,战斗无比剧烈。
但战场的形势,却是以秦军,全面压倒势的状态; 全面朝敌军碾压而去。
孙伯当见战场形势不妙; 立马喝喊着士兵,边打边退。
“退; 快退!”
可奈何,秦军就仿佛是与他们贴了胶水一样,与他粘上了一样; 穷追不舍。
现在孙伯当的麻烦是,撤又撤不出来,打又打不过,一旦撤退,那么!几千士兵,必然陷入混乱之中,到时候,将后背交给秦军,那复国军,可就真的只剩下,被屠杀的份了。
而此刻,左舰与右舰的几万兵马,迅速冲了海岸。
宗净强攻大路,徐荣支援李孝直。
当然,李孝直用不用支援; 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就是杀穿孙伯当。要知道; 李孝直世之虎将; 想挡住他的人,恐怕只有秦国的那几位。
“孙伯当,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琉璃岛的复国军,在秦国大军的面前,什么都不是,我家大帅说了,你孙伯当是个人才,你若是愿意投降,定然以副帅之位待你!”李孝直吼声道。
倒也是讽刺,他孙伯当好歹身为名将,可依旧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与国家强大的科技力量。
哈哈哈…
孙伯当大笑,“吴越两国国都,被秦军攻破的那一刻,就此注定,本将与秦军,致死不休!”
“今日唯有一死,我孙伯当,断然是不会投降秦军的。”
孙伯当的一番话,立马激起了复国军的仇恨,看着秦军,满腔怒火,朝着秦军杀了过去。
并且,所有兵马,都将孙伯当,保护在其中。
“孙将军,您是复国军最后的希望,您可千万不能有事!京中尚有大军七万,您回去指挥,定能将秦军击溃!”
“我等今日,就算是死,也得护将军周全!”
说罢,一排排士兵,仿佛一块肉盾一样,朝着李孝直冲了过去。
“找死!”
李孝直大锤一挥,重重的大锤,直接砸在前边几人的身上,鲜血直吐,连身后的士兵,也是被李孝直击打,散发出来的气息,隔空中伤的身体。
只是,有后边人顶着,这一锤并没有将人砸飞。
“上!”
秦军锋利的长矛,可是丝毫不客气,直接捅向了复国军的身体。
原本复国军还有些抵抗的力量,可为了孙伯当能离开,秦军彻底变成了,压倒式的屠杀局面。
孙伯当的眼眸中,瞬间溢出眼泪。
“兄弟们,本将一定会为你们报仇的。”说罢,毫不犹豫的转身,朝琉璃岛的中心城池去了。
“哼!”
“孙伯当迟早能杀,今日就先宰了你们!”此刻的李孝直,既敬佩又愤怒。
差点就斩了复国军大将孙伯当,眼看到嘴的羊肉,就这样飞走了,李孝直要是不生气,那才是假的。
而大路上的宗净,在虎蹲炮的掩护下,向前推进的非常顺利,宗净亲自斩杀了复国军大将王延。
斩杀敌军将领,简直就是大功一件!
一个时辰左右,驻扎在沿岸的复国,被斩首六千余人,俘虏一千多人,其余复国军已经撤离。
当然,复国军对秦军,无比仇视,见了秦军,就真是玩命一样,拿下个小海岛的海岸,就损失了两千多人。
秦国的战船,全部靠岸。
主舰上,各将军,纷纷复命。
“好,拿下海岸之后,就等于整个琉璃岛,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李靖喜道。
拿下整个琉璃岛,那就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不过,没有抓到孙伯当,却是让李靖无比遗憾。
他知道,孙伯当这个人,会成为他收服琉璃岛,最大的绊脚石!
“大帅,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徐荣询问道。
“留下一万人,在此看守船支,其余兵马,全部上岸,在山的后边,安营扎寨,另外,弗朗机大炮,占领制高点,随时打击来犯之敌。”
“本帅估计,用不了多久,孙伯当就会卷土重来,攻打琉璃城,本帅还要细细计较一番!”李靖抚摸胡须,严肃说道。
第571章 琉璃岛攻伐战(三)
而此刻,琉璃岛战场前线孙伯当全线崩溃的消息,传回琉璃城的时候,满城文武官员,都被震慑住了。
天哪!紧紧几个时辰不到; 他们驻守在海岸线是上的一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部队士兵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怎么可能,秦军的战斗力,难道真这样强悍吗?”王洪看着前线战报,难以置信。
一侧的孙昭,被吓的浑身瑟瑟发抖,内心害怕极了,“王兄,王延将军战死,孙伯当将军下落不明,不如我们……投降吧!兴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现在孙昭非常后悔,当初东方羽,派人给他们送过的招降诏书,可他們自以为,依靠琉璃岛,与一大片海域,料想秦军的战斗力再如何强悍,也不敢强行渡海吧!
要知道,琉璃岛的海岸处; 设满了海岸炮、还有遍地的碉堡,可就算是这样,秦军依旧攻了上来,而且!昨天晚上,下了如此大的暴雨,海面上的海水,必然惊起滔天巨浪,可如此大的海浪,秦军居然直接跨海而来,岂不是说,秦国的大船技术,已经领先于全世界了不成。
要知道,吴越两国,靠近沿海,这战船的技术,自然是很多,就算是倭寇,赖以骄傲的大船技术; 也不及两国。
可现在秦国; 只用了仅仅几年; 就实现了对两国大船技术的反超; 恐怖!实在太恐怖了。
此时的众位大臣,已经吓傻了。
秦军的兵峰锐不可当,他们可如何能挡得住秦军的进攻呀!
“报!”而就在这个时候,士兵从殿外跑了进来。
“启禀两位盟主,孙伯当将军回来了。”听得出来,士兵非常高兴。
在琉璃岛众将士的心里,孙伯当将军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是非常之高的。
王洪与孙昭,立马站了起来,这是琉璃岛被攻破至今,他们听到过最好的消息,“好!太好了,只要孙将军还活着,咱们还就有一线生机!”
“让孙将军快快进来!”
“诺!”
士兵连忙下去传令!
片刻,孙伯当浑身是血走进大殿内,他虽然有着麾下众士兵,舍命相救,但是突围的时候,依旧遭到了秦军的围追堵截,他与麾下残余的兵马,拼命厮杀,才突围出去。
但不得不说,秦军的战斗力,实在太高了。吴越两国在灭国的时候,孙伯当驻扎在琉璃岛,并没有增援,原因很简单,琉璃岛的兵马不多,吴越两国几十万兵马都败了,他那区区几万兵马,前去增援就是送死。
“罪臣孙伯当,拜见陛下!”
孙伯当嘴里的陛下,自然就是孙昭,在他的眼里,孙昭这个亡国公子,就是吴国的皇帝。
孙昭连忙起身,急切说道:“孙将军快快请起,秦军势大,十万大军突然袭击,别说是你,朝中任何一个将军,都坚守不住的。孙将军能活着回来,便就是我两国之幸。”
只是可惜,越国的最后一员大将,也战死沙场了。
如今唯一能统帅兵马的将军,只有孙伯当。
“谢陛下!”
孙伯当无比感动。
他知道,大敌当前,两位皇上,必定不会怪罪于他的。
“那…那么!孙将军可有何御敌之策!不妨说出来!”孙昭迫切的询问道。
当然,如果连孙伯当都没有御敌之策,那么!就尽早投降吧!
孙伯当立马道:“陛下,臣在回来的路上,思来想去,能击退秦军的唯一办法,就是秦军的必经之路鸡鸣泽,此地是一处巨大的沼泽地,而恰巧,秦军攻打琉璃城,必然是要经过此地。”
“臣的建议是,鸡鸣泽是我琉璃岛军队,最熟悉的地方,秦军初次登岛作战,对地形不熟悉,我军可靠着鸡鸣泽,打一场埋伏战,必然击退敌军!”
“好…好…军中七万兵权,全部由孙将军统帅,如何御敌,我等便不再过问了。”孙昭说道。
主要是,他二人连一个小小的琉璃岛都治理不明白,更何况去率军打仗。
他们唯一做的好决定就是——放权。
孙伯当的计策很简单,先率出一部兵马,诱敌深入,带进鸡鸣泽。尤其是在鸡鸣泽这个地方,常年被迷雾笼罩,若没有琉璃岛本地人或者是熟悉鸡鸣泽的人引导,外地来的人,很容易就会陷进去的。
而这个时候,复国军就能趁此机会,冲杀而出,杀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秦军的前线大营!
李靖集合了军中所有战将,来大帐中议事。
李孝直、宗净、张桓、徐荣等将,都围聚在沙盘前,查看着整个琉璃岛的地形。
秦国的影卫,早就渗透进了琉璃岛,一年的时间,琉璃岛地形怎么样,全在影卫的帮助下,将信息提交给了大陆。
所以!李靖才会有这么完整的沙盘地图。
“大帅,潜入敌军大营的影卫,已经来消息了,孙伯当准备将我们引入鸡鸣泽这块地方,将我军击溃!”
“不过,此地若是没有本地熟人的接引,恐怕!我军不管进去多少,都无法出来。”徐荣皱着眉头说道。
“徐将军,别忘了,咱们的影卫,在流离岛待了多少年,你不是不知道,影卫在这一年中,策反了多少流离岛的士兵、百姓,做为内应!有他们在,鸡鸣泽我军可以畅通无助,也可借此,一举击溃敌军。”立即将手里的铅笔放在鸡鸣泽这个地方。
随即,立马站起身来,“令!”
刹那间,周围的将士,浑身一怔,立马站直身躯。
“命徐荣为先锋将军,李孝直为副先锋,率领三万先锋军先行。”
“孝直,这一次,你不能在冲动行事,需听徐荣将军全权指挥。”
李孝直很勇猛没有错,可就因为太过勇武,自视高傲,目中无人,到时候轻敌冒进,可就真的中了敌军的计策了。
“诺!”
李孝直虽然不爽,但依旧领命道。
“其余将军,随本将率领五万大军,紧随其后,灭了孙伯当,此战我军便是大胜。”李靖认真说道。
李靖明白,整个复国军,全都仰仗于孙伯当,孙伯当一死,琉璃岛的敌军,必然全线崩溃。
第572章 琉璃岛攻伐战(四)
大军在李靖的一道命令下,即刻启程。
徐荣率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琉璃岛深处行进。
说实话,前些日子; 南方下的那场大雨,让琉璃岛的路,非常的粘脚,每走一步,他们的鞋子,就会陷下去非常的深; 周围的泥水; 将士兵的鞋子,都给浸湿了。
但看这个天气; 灰蒙蒙的一片,恐怕!用不了多久,又将会下上一场很长的细雨。
南方多雨,很是正常。本来,琉璃岛的进攻,应该是七八月份,那个时候,是进攻琉璃岛最佳时机,但为了策应北方战场的大战,拿下琉璃岛的胜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振奋人心。
前往琉璃岛,也不过半日的路程。
孙伯当领了兵马,早就埋伏在鸡鸣泽附近。
他算不准秦军什么时候进攻,但他能猜想到,秦军冒着如此大雨,进攻琉璃岛; 恐怕是为了策应北方战场。
既然如此,他们拖的越久,胜算越大。
至于北方,现在的形势,非常紧迫。辽国内部,从各地开始调兵遣将,四十万大军的调遣,吃穿用度,需要些时间,辽国对这次大战,非常看中,必须准备充足。
燕国也是如此,四十万大军的调遣,需要好好计较。此战,倾全国之力,当然!驻扎在连港地带的燕军,随时准备策击大秦的东部。总而言之,北方大战才,没有两三个月,打不起来。
当然了,现在整体而言,秦国已经隐隐占了上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