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之人。
一出口,就要诛连九族。
当然!按照国法,确实该诛连九族。
“五皇兄,这未免有些过于残忍了些?”东方长仁慈,自然不愿意诛连九族。
东方杰斜着嘴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句话,陛下不会不懂吧!这人哪!一旦会反叛第一次,也会反叛第二次。”
“你……”
“东方杰,你未免也太过生性残暴了些吧!”蔡中撕咬着呀,别忘了,除了他蔡家本族一脉,多少附脉都依附于蔡家。这东方杰,可是一句话,就得罪了好几个州。
“反贼,也配谈说话……”东方杰深眯着双眼,恶狠狠的说道。
恰时候,齐王东方天可是忍不住了,话道,“五皇弟,一切都由陛下一人决断,有你插嘴的纷吗?”
“就是,父皇蒙难,身为人子,不管不顾,不出一兵一卒也便罢了!现在,还能如此振振有词,当真是不要脸啊?”继而,燕王东方平,便是超前跨一步而出。
此时,正是最佳撕咬对方的机会。反正!就是能弄死一个是一个。
东方羽漠然无声,是众皇中,最为冷静的,似乎这堂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现在东方羽的身份,已经不同往昔了,就是这站立的位置,也是曾经大将军所居之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六皇兄,你可有何异议!”东方长的目光,继而看向了东方羽。
从小废子之名,传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而现在!同样是那人,如今的名气,再次传遍天下,并已大武定国之柱称号,永远让百姓记于心底。
东方羽微微一怔,旋即从沉思中醒来,言道:“陛下!别人的看法,只能借鉴,你心之所思、所想,便是本心,陛下不妨,按着自己的心理去做吧!或许!对陛下来说,效果更佳。”
自然!留下东方治,以及各反叛大臣,给东方长处理,就是宣武帝送给新帝的考验。他若插手,宣武帝的一番苦心,可真就给白白辜负了。
而且!他能做的,已经做了,其他的事情,他不想多管。
遵从内心,东方长似乎有所感。
“既然如此!”
“太子东方治,叛乱害国,害死父皇,此罪不可饶恕,依照国法,也不可饶恕,依朕的旨意,赐毒酒!”
“蔡中、叶伊等人,身为国家大臣,肱骨之臣,助纣为虐,太子反叛,却不加阻止,其罪!当诛连九族。”
“但念其蔡家,叶家,世代为帝国呕心沥血的份上,可灭其灭族。但蔡中身为叛乱者,以死罪论处,于后日正午,斩于午门。”
“蔡家、叶家,削去官职,收回公爵等一切荣耀,并需交出十分之九财产,包括其他州郡的分财产,贬为庶民。若发现有假意糊弄者,蔡、叶两家直接灭族。”
“至于其他人,多为受其蛊惑,但罪大恶极,不可饶恕,该杀的杀,该贬的贬,不可容情。”
这东方长看似年少,但一番话下来,直接叫众人都听呆了,这家伙,是在扮猪吃老虎,何秦王一般,装愣充傻么?
东方羽不由点了点头,似乎!东方长能有这番表现,是在情理之中吧!
当然!东方长终究还是太年少了呀?如今天下,贪官横行,官官相护,何况是地方州郡?若是以东方羽来治罪,他的做法要比陈王东方杰的做法,更加心狠手辣。
以最喋血的手段,将蔡家连根拔起,并将地方士族,该杀的杀,该治的治。这些个人,留在国家,都是祸害的蛀虫,灭了也就灭了。
“来人,将乱国者,拉下去。”东方长道。
旋即又道:“齐王、燕王、秦王、楚王救驾有功,特准许提出一个要求,只要不过分,朕都应允。”
没办法!四皇该封的都封了,特别是东方羽,功劳滔天,已经盖主,不管给什么,估计!东方羽还未必稀罕。
“至于其他人等,大鸿胪赵世延,升为武国丞相,大司马王铭章,封为王。其他人等,都有封赏。”
“吾皇圣明!”
众大臣纷纷躬身拜道。
“另外!朕得到消息,大化教教主黄袍,在翼州赵郡,发动史无前例的黄袍起义,教徒之多,达百万之众。”
“并由麾下四大战将,领四路大军,朝帝都而来,手下小将,则祸乱四州,不少州郡,已经被黄袍军占领。”
“朕年少登基,如此大的事情,着实不知所措,故!想问问大家,有有没有好的御敌之策。”
第213章 乱世 黄袍起义
黄袍起义军势大,声势浩大,对现在已经国力衰退,疲惫不堪的大武皇朝来说,已经难以组织一次,正常而规模宏大的镇压战争了。
一:国库空虚,在经历北伐之战、剿灭倭寇之战、宣德门之变,大武的钱粮,已经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二:大武精锐士兵,皆战死于北伐之战,精兵悍将者少矣,想打赢镇压之战,那么!就必须调动大武,已经为数不多的精锐,予以御敌。
如是那样的话,恐怕帝都会被黄袍大军,钻了空子。
面对影响三百多万百姓,沸腾数州的黄袍大军,满朝文武,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更是拿不定主意。
而燕王东方平、楚王东方印、陈王东方杰,都在思虑各自地盘的安危,那里还能管的了,帝都的安危。
更何况?众多皇子之中,除了太子东方治,其他五皇,是最具有资格,登基为帝的。可那知,宣武帝一手偷天换日,将毫无威信的八皇子东方长,推上了帝位。
这让其他几个皇子,非常不是滋味,暗自怀恨。
果然!在得知黄袍暴乱之后,几个皇子,就已经按耐不住,于国于家,他们都有私心,治理了如此之久的地盘,要是被起义军、或是外国大军给占领了去,那可就完蛋了。
陈王东方杰率先一步道:“陛下!臣的封帝,位属荆南,与大化教总部隔的最为近,所以!午时之后,臣便携大军,回荆南去了。”
楚王东方印也是踏出一步道:“陛下!臣午时也得回率大军回扬州了,倭寇虽走,但扬州沿海,仍备受倭寇袭扰,而豫州之地,大化教将领赵泗,也是聚集了十万匪众,臣不得不回。”
“还有我幽州,隔州便是冀州,黄袍正于翼州赵郡,聚集了四十万之众,臣在幽州的哪点兵马,还不够黄袍军塞牙缝的。故!臣也搬师为幽州了。”燕王东方平也是说道。
这可就……
此处,本来也就五皇最有实力,在自给自足之下,足以会战黄袍。这下可好了,一下就退了三位,也就是说,失去了三位最强的助手,武国可是举步维艰哪!
如今!东方长等朝中大臣,只能寄希望于没有说话的秦王东方羽、齐王东方天,两人一直没有表态。秦王北伐匈奴,敌军百万,灭其七十余万,而后名震天下;齐王东抗倭寇,收复失地,将倭寇赶出武国边疆,名声也是传遍天下。
两人都是大武的主力军,若是连两人都不管武国的死活,恐怕!武国沦陷,是迟早的事情。
“既然如此!朕……也不好留三位皇兄了。”东方长无比尴尬道。
三人这是嫉妒心重哪!故是不愿意出手,相助于东方长。而且!一旦他死,各皇必乱,天下争霸一幕,必回拉开序幕。
“谢过陛下!”三人随意的行了一礼,就退回了队列。
而东方长的目光,则是放在了东方羽与东方天的身上,问:“四皇兄、六皇兄,你二人,可是也要退?”
不由间,东方长的声音,仿佛都变得有些虚弱了。
东方羽踏前拜道:“陛下放心,臣自然不会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臣会与陛下共渡难关,剿灭了黄袍,还天下太平。”
“陛下放心,臣与秦王一样愿率军平定黄袍。”东方天也是说道。
剿灭黄袍,从国家大义上来说,已经占据了主动与大义。
当然!黄袍祸乱,目标意在天下。就算燕王、楚王、陈王,皆不参战,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比如说燕王东方平,虽退回幽州,保住封地,不仅要面对黄袍带来的压力,后边的北燕,不会放着如此大好的机会,白白走掉。双线压力,东方平退回幽州,还是有些不小用处的。
而扬州楚王东方印,确实要面对豫州的赵泗,可在沿海一直瞎转悠,赖着不走的倭寇与海盗,是个不小的祸害。
而陈王东方杰,这家伙占据富饶的荆州也就罢了,远离战乱。不过,荆州富饶,可是会成为黄袍大军的首选之地。
这种积攒名气的事情,自然能多做就做。
“那两位皇兄,可有策略,剿灭了起义军。”东方长期待的看着两人。
治理太平天下,东方长确实不差。可要治理乱世,东方长不适合。
东方羽思绪片刻,分析了天下局势。
宛州几乎沦陷,总计三十万黄袍军,并分成了两部分大军,由总督张昆,领宛州所有军务,领大军二十万,逼近洛启;另外乔乐的大军,领大军十二万,逼迫荆州。
登州聚兵三十万,由黄袍麾下总督战军率领,副督波罗,朝洛启运动,并与宛州张昆,合兵崤关之下。
泰州黄袍总督罗幼山,聚兵三十万,副督邱刃,朝阳虎关运转,同时拿下整个泰州后,与翼州的黄袍合军。
而翼州,便是赵郡,由黄袍亲自指挥,麾下四大总督之——李真。将领于英、赵閪、洪阳、领兵大将龙越,主力军,乃是冀州军。
当然!黄袍军虽有百万之众,但大多数,都是土鸡瓦狗之辈。其战斗力,比不得辽军一半,以徐猛轻狂时说的话,我只要摇摇羽扇,顷刻间,便叫其灰飞烟灭。
声势浩大又如何,都是些没有经过训练的老百姓罢了!走投无路之下,才加入黄袍军罢了!
“陛下!敌人分四路大军,我武国,也能分四路大军,由齐王一路,扫平泰州之兵。吾领一路,扫平宛州乱军,然后北上,与齐王会和。”
“还有一路,由柳文章将军率领,攻取登州。”
这已经是三路大军了,至于翼州,可是黄袍的主力,不知让谁去比较合适呢?
见东方羽停了下来,陷入沉思,东方长小声说道:“六皇兄,面对冀州黄袍,可否将五兵尚书、山东总督张天正,调回京内,再调十万备倭兵,北上对战黄袍,如此可好!”
对呀!如今东境安定,倭寇退却,张天正这山东总督,可就闲下来了呀!而且!现在的大武,要谁去讨伐黄袍,张天正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如此甚好!便依陛下说的做。”东方羽躬身一拜。
第214章 乱世 有意拉拢
平定乱军的事宜,就算这样定下来了。
四路大军,迎战黄袍的四路主力军,一路东方羽,出兵宛州;一路柳文章,率领之前北伐匈奴的新兵,十万大军,出兵登州;一路齐王东方天,出兵力泰州;一路山东总督张天正,十万备倭兵,迎战冀州黄袍。
四人都是当世最有资格的名人名将,就是黄袍,也不得不谨慎。
朝会散去,仁帝东方长,悄悄的在太清殿,召见了东方羽一面。
也不知所谓何事!朝堂上不愿说,还得悄悄的来。
太清殿……
“臣东方羽,拜见陛下!”东方羽在太清殿门外,躬身拜道。
殿内焦灼等待的东方长,闻着门外传来的动静,连鞋都来不及穿,便是踏着小碎步,朝门外跑了去。
那年轻稚嫩的声音,立刻从喉咙处传了出来,“六皇兄,你可来了。让皇弟好一阵等待呀?”
惊喜之余,仿佛话中带话。
见了眼前年轻的皇帝,东方羽还是礼貌的作揖一拜,“陛下唤臣来何事?”
也不知!东方长从哪里学来歪腻的方法,大手一搭,拉着他就往里走,“六皇兄见外了,现在!只有你我二人在此,不必拘泥于礼节。”
这小皇帝,才当了一天,就有些小猫腻了。
“那陛下唤我来我,所谓何事?”东方羽疑惑。
东方长淡笑了笑,“请皇兄来,自然是饮茶赏景呢!”
嘶!
东方羽脸门处,忽然感到一阵凉飕飕的牙疼。
饮茶赏景,大哥!你有没有搞错,黄袍军就要打过来了,谁还有心思和你饮茶赏景哪?
当然啦!圣意难为嘛!
他也只好先答应吧!
“那……臣就与陛下喝喝茶赏赏景吧!”东方羽无奈。
旋即!两人便是入了内殿,在一处小阁房处拉开了屋门,屋门之外,还真是别有洞天!这是处小亭子,居于莲花池中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