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说,黄袍已经将自己,当成未来的天下之主。甚至!他连自己的国号都想好了,便叫“梁”!
宛州、宛城内!
大化教总部!
此处!乃是大化教,教主黄袍修炼的场所,其修炼场所,乃是处在大化教之下,倒像是个地下室!周围黑漆漆一片,唯有几盏油灯,还发着无比微弱的光亮。
祭坛的中心,一人披头竖发,背齐腰间!一身黄色袍衣,披盖在背上,两只宽大的袖臂,极为散松,倒有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之样。又仿佛是僧人一般,坐定如山。
“李渠!小的有重要事情禀告大教主!”
“大教主正在修炼,外人不得打扰。”
……
“不用了!本教主已经知道,你退下吧!”还祭坛之外的两人,便是闻见里边之人,传出的话。便是立马闭上了嘴,不在言语。
里边之人,不是何人?便是大化教教主黄袍。虽说!此人极会运用歪门邪道,大化教也称为邪教,但不得不说!黄袍这人,还是有些刷子的。
黄袍!年三十二岁,精通补算之术,传言!此人能补算到未来之事,预测日后将会发生什么?
不过!有时候黄袍的补算之术,还真有用,只要他为别人算过命的人,都会准确无误的发生,从来没有算错过。
自然!这种补算之术,时常被古人称为邪术!
只见!祭坛上的黄袍,突然睁开了眼,下巴上的胡须,掉得老长,也是随着嘴巴的动弹,不停的蠕动,下方!五根手指,掐了又掐,“嗯!时机快到了。”
“天下大乱时,大化普众生!”
“妙哉!妙哉!”
语落,便是听见几道回响,在周间悠悠传荡,而黄袍的眼皮,已经合上。
而此时的洛启城内,满大街的士兵,一队接着一队,一具具尸体,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抬到城外火化。
百姓人心惶惶,不敢出门!许多店铺,也是吓的关了门,可不敢再营业。并且!在数处地方,还发生了奸淫之事,诸如此类畜牲之事,就是官府,也不敢再管。
因为官府衙门知道,眼前这些肆无忌惮的士兵,都是太子东方治麾下的士兵。就是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就着活路不走,去抓太子的士兵呀?
此时得罪太子,人头立马就落地。
宣德门的城墙之上,已然被一抹抹鲜红的血液,染的通红。虽是十一月份,可经过三日之久暴晒,哪尸体上,仍旧散发出腐烂的恶臭味,在如此狭窄的地方,久散不去。闻着令人作呕。
太子六万大军,五万精锐,损失惨重,七千余士兵,阵亡!士族的私兵,却是宝贝的很,那些个家族,藏着掖着,硬是不敢让自家培养的士兵上。
这让东方治很不满意!很想大肆发火一顿,张仪、胡庸等辈,却是极力的劝阻了。没办法,东方治就算是太子,但若没了这些士族的支持,也只能是个没用的屁。
“该死!蒋勋、张穆,本太子再给你们两日时间,两万兵马,给我拿下宣德门!拿不下,本太子就拿了你二人的人头。”看得出,久攻三日不下的东方治,已经开始浮躁了。
他已经按耐不住对皇位的渴望了。
“末将定竭尽全力,拿下宣德门!”两人被吓得后背出了一身冷汗。
此时的东方治,正在闹脾气上,现在讨价还价,就是找死。倒不如先答应下来。
宣德门上,乃是年早时的名将王铭章、江离等辈,个个都是熟通军事、战阵、谋略之人,想要拿下宣德门,岂会轻松。
待东方治撤下,便是就着龙袍,朝太清殿去了。
张仪又交了办法,此办法!似乎对东方治非常受用,假借玉玺,先昭告天下,宣武帝已将皇位,传位给了太子东方治。
先改朝换代!再进行造反。
第203章 乱世 宣德门终破
就着清冷而沉重的步伐,在太清殿的地板上,发出“嗒嗒”的响着。
东方治命令张仪以及护卫,在屋外守护着,不许一人进来。而他一人,则是朝屋里边走去。
这或许是父子间的最后一次谈话!
里边的宣武帝,耳朵何其的灵动,那挪动脚步,却如一把锋利的刀刃,悬在他的心口。
何其精明的他,已然看透了事实,如今的大武,已经彻底乱了。或者说,他生出了一个好儿子,一个即将弑君弑父的好儿子。
“唔~唔~”
刹那时,内屋里,宣武帝的喉咙处,极力的发出让人听不清楚的愤怒声,那“唔唔”的叫唤,是无比的撕心裂肺。
东方治行了几步,脸上的阴笑,越发的突兀。
“父皇!您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乱吼大叫,也不会有人来太清宫的?”迈着轻盈的步子,东方治的身影徐徐进入了屋内。
望着东方治,那道人影,此时在宣武帝的眼中,却是如此污浊不堪。
“畜牲…”宣武帝艰难的憋出两个字。
蓦然!却是让东方治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欢悦,似乎对宣武帝的恐惧之色,尤其享受。
待他缓缓在离宣武帝一米处坐下,“父皇,您没想到,自己也会有今天吧!”
“反正!你都快死了!儿臣倒不如,告诉你一个秘密!”
“北伐战争,你们不是说,朝廷中,有人暗通匈奴,泄露军情嘛!不错,就是儿臣,是我将大将军作战的消息,给了呼尔赞,并做了一个交易,只要他能扶我坐上皇位。”
“我便将大武的军略,全部送给大辽,并做内应。”东方治越是奸邪,宣武帝的心口,便越是愤怒几分。
但东方治似乎还没完,继续说道:“父皇!你现在之所以这般愚弱,也是儿臣所为,儿臣买通了御厨,并在这饭菜里,下的慢性毒药。”
“这吃那么一点,倒是无事,可要天天食用,这毒素,就会在身体内,越集越深,直到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噗嗤!
终于!宣武帝瞪目虎视之下,一口大血,便是从嘴中吐出,“畜牲!”
气急攻心!
宣武帝只恨,他现在却是无能为力,手刃了这个逆子。
“畜牲!你给我出去!”宣武帝已经下了逐客令。
但可惜!他性命的主导权,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抱歉父皇!今日儿臣来,得借您的玉玺一用,昭告天下,您已经把皇位退给了儿臣……当然!父皇放心,儿臣不会行大逆不道之事的……只会,用这毒药,让您中毒而亡,慢慢而死。”
“哈哈哈~哈哈~”
恶魔!
此时的东方治,就是一尊恶魔。让这样的人,做天下的皇帝,大武国迟早要亡。
赫然!东方治便是起身,背手离开,玉玺!就在不愿处的祠堂牌位边。
只能说幸好,这玉玺没放在极武殿!不然!东方治可就不能以假乱真了。
“逆子……”
噗!
又是一口鲜血喷出,宣武帝竟然直接晕厥了过去。
传国玉玺!从第一代王朝起,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二百之年的历史了。东方治贪婪的抚摸着传国玉玺,这一刻!他不知等了多久。
传国玉玺,无上至宝,无价之宝!他象征着无上的权力。
拟制退位诏书。
张仪一手操作,退位诏书,昭告天下。
一时间!天下震动,四海皆惊!
宣武帝虽算不得一代明主,可年少时,威名也是传遍四海,这如何能说退就退了呢!
这消息,如飓风一般,传遍了四海。
北燕…
“宣武帝突然退位,太子东方治登基大位……这如何可能?”北燕皇帝公孙权,实在想不通,太子平平无奇,大武最应该立储君的人,应该是秦王东方羽、齐王东方天才是,为何会是如此一位二世祖。
公孙衍一侧,抚摸着胡须,眉头赫然邹的厉害,旋即脸上便是浮出一抹笑容,“东方治无才、无德!陛下!或许您说得对,宣武帝怎么能传位给东方治呢!继位大武的人,应该是秦王与齐王才是,根本不可能是东方治…”
“所以!军师的意思是……”公孙权一脸疑惑。
“若是武国的内发生大变故呢?”公孙衍一脸的神秘。
众大臣心神领会,苟文、苟仲二相,似乎明白了公孙衍的意思。
“东方治弑君夺位……而且!依臣来看,武国风平浪静,而突然搬出退位之昭,此消息可是重磅炸弹,此时的武国,估计已经炸开了锅。”苟仲分析道。
公孙衍复合道:“不错!此时的大武,内忧外患,陛下!这是个好机会,我北燕当出兵,陈兵于雁门关外,我军也无需进攻,只需要陈兵距离雁门关外五十里处的位置。”
“这样!万一消息有误,我军也不因此得罪了武国!若消息是真的,我军可趁势杀出,夺取幽州、或者是并州。”
当然!公孙衍还是看重并州,毕竟!并州这个地方兵力比较薄弱,军队战斗力也不强。从此杀出,就可以打开武国的大门。
也可以率领水师,从连港与云港出发,直接登临渤海,从渤海进入,拿下渤海郡,冀州大门,也能大开。
对此时的北燕来说,四面出兵,那处都是战机。
“那军师的意思是……”公孙权再次问。
“让公孙止将军,率领五万骑兵,五万兵卒,居兵离雁门关外五十里即可,水师让王俞、与周浪将军,随时准备待命。”
自从北燕得到外两百里领地、将马场纳入自己国家,百万匹马,彻底解决了北燕骑兵的担忧,也应该,北燕再次扩了五万骑兵,三万步卒。
当然!这是公孙衍的意思,他有预感,天下大乱,乱世即将开启。这对北燕乃至吴越两国,都是个绝佳的机会。
“好!便依军师所言!”
北燕开始暗中挪兵。
而经历了七日鏖战的宣德门之战,终于以王铭章的失败而告终。
为此!王铭章不得不退入长廊,与东方治大军战斗。
但失去了宣德门的庇护,王铭章所部,几乎已经算是土崩瓦解。
到处都是尸体的皇宫,已经血流成河。
第204章 乱世 抵达崤关
五日后!
东方羽率领的北凉军,以最快的速度,率先抵达崤关外。
“崤关到了!崤关到了!”望着前方壮阔而宏大的险关,东方羽疲惫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率领的军队,从凉州到此处,一千多里的距离,行军起码也得七八日时间才能赶到,但秦军!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五天五夜!
期间!他们只停留了一夜,补充体力。其中的时间,要么在奔跑,要么是偶尔留下十五分钟用饭。
“大王!要入关吗?”柳文钦纵马上来,便是问道。
但秦军上下实在太累了,这时候!若是打起仗来,秦军的战斗力,恐怕也得降低一半。
而行军中的东方羽,还不知城内的消息,宣德门在昨日已破,王铭章被捕入狱,还有各王的家人,这也包括罗妃。
崤关就在眼前,半个时辰的路程,就能抵达洛启城外,东方羽摇了摇脑袋,命令道:“传令三军,原地待命,补充体力,等我军令。”
“诺!”柳文钦领了命令。
东方羽麾下的秦军,自然不怕苦,长途奔袭,挨饿,是秦军一般训练的科目。但现在!他们不想因为状态不佳,而给自家大王丢脸。
“三军听令,原地休息,补充体力,等待命令!”
“坐!”
哗啦!
命令一下,三军五万大军,竟动作一致,整齐统一的盘坐在了地上。
待众将士坐了下来,东方羽也是下了马,坐在一旁休息。
他虽然担心母亲的安危,可现在!不是急切的时候,越急就会越慌乱,脑子就会越糊涂。冲动是魔鬼,着急只会将事情办的越糟。
如今!崤关内的情况,他一点不知!东方治或许没那个脑子,没那个智慧,可他麾下的两员狗头军师,张仪、胡庸,可不是普通货色。
万一中了埋伏,害惨了三军,他可就罪过大了。
所以!他在等,等暗卫能将洛启城内的消息摸清。
崤关上。
“将军快看,那是秦王的旗帜。”见得东方羽的大军,驻扎崤关之外,守城的士兵,便是立马去城府中禀告了。
郭登、郭亦二将,便是上了城楼,“秦”字大旗,确实迎风招展着。
“秦王的大军,怎会出现于此?”郭亦非常疑惑,因为下方的大军,他能感受到,浓烈的杀伐之气。
若论战斗力,他拱卫崤关的大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