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鞭策大家力争上游。
在新法颁布之后,其实许多贵族都取得巨大的成功,因为贵族本身就具有天大的优势,不缺人力,不缺原料,只要他们稍稍动一下脑筋,然后努力去做,他们一定过得比以前更好,贵族富裕起来,这国家自然富裕起来。
可是他们却不思进取,还将自己的懒惰,怪罪于那些努力的人,我就想问问三位,到底你们是希望楚国好,还是楚国亡,我早就说过,楚国的兴盛,取决于你们贵族,而不是我。”
这番话下来,昭阳他们脸都红了。
他们可都是楚威王为楚怀王留下的班底,在公,他们当然希望楚国更好,而不是走向灭亡。
在私,他们确实是新法受益者,不能光拿好处,一点责任都不想承担。
昭阳问道:“不知令尹希望我们怎么做?”
姬定笑道:“重农抑商。”
“???”
三人皆是一头雾水地看着姬定。
我们都打算支持,你怎么又往后退了,是在试探我们么?
姬定笑道:“我方才那么说,可不是针对三位,而是希望能够跟三位讲清这个道理,这是为大家好,为楚国好。
但同时我很清楚三位的苦衷,这人情世故,莫过于世上最难之事,我相信大司马宁可面对千万秦军,也不愿意面对一百个楚国贵族。”
昭阳当即呵呵笑得几声,半开玩笑地说道:“若要面对千万秦军,我还是宁可面对一百个贵族。不过令尹说得很对,人情世故确实是最难处理的问题。”
姬定笑着点点头,道:“其实我想要说的是,与三位一样有苦衷的人,比比皆是,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站出来为新法说话。”
司马昭鱼恍然大悟,道:“故此令尹希望放出重农抑商的假消息,以此来逼他们站出来。”
姬定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如此一来,三位也不会难做了。”
昭阳苦笑道:“真是难为令尹,都到这般时候,还未我们着想。”
姬定笑道:“三位可都是楚国的顶梁柱,我也不希望三位跟那些贵族闹翻,这样的话,将来我也难以办事。”
“令尹早说呀,可真是吓死我们了。”司马昭鱼不禁是松得一口气。
姬定微微耸肩道:“我只是希望先讲清这其中道理,并非是故意为难三位。”
不为难!
真的是一点也不为难啊!
屈易为、司马昭鱼回去之后,就将上官纵和潘郢这两个反对派偷偷找来,向他们表示朝廷可能会废除新法。
“是。。。是吗?”
上官纵又惊又喜地看着屈易为。
他完全不敢相信,会这么顺利。
屈易为点点头道:“其实你们都有些误会令尹,令尹还是信守承诺的,他变法之初就再三保证过,新法将有利于贵族。
而如今这么贵族反对新法,故此令尹也觉得这是他没有考虑周全,故此打算先停止新法,然后大家再商量着办。”
姬定如此为他们考虑,他们也得投桃报李,表示姬定通情达理,没有将这个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上官纵捋了捋胡须,道:“还算他比较识趣啊,若是如此的话,那我们倒也不会在意他继续坐在令尹的位子上。”
司马昭鱼听罢,暗想,你们也真是不识好歹,不知轻重,这令尹难道是你们封的么,这话若是让大王听了,这心里会怎么想,谁又说得准啊!
潘郢问道:“大王是什么意思?”
屈易为道:“我们还未就具体情况跟大王商议,但是令尹如今愿意承认错误,相信大王也不会多说什么的。”
潘郢稍稍点头。
这变法的发起者,可就是姬定,姬定都愿意承认错误,那如果大王不承认的话,岂不是说大王想对付贵族,而不是姬定。
别说楚王,秦君也不会做这么傻的事。
。。。。。。
此消息传出之后,许多贵族们立刻设宴庆祝,这又一次属于贵族的胜利啊!
对此,他们表示已经习惯了。
任何不支持贵族的变法,都将会面临失败。
不需要等到结果出来,再去庆祝。
甚至有些人已经在考虑后变法时期,又该怎么办。
潘府!
“大父,既然这新法都已经停止,为何不借此一举将那周济赶出我们楚国,还留着此人作甚,他何德何能能够成为我们楚国的令尹。”
潘郢的嫡长孙潘生稍显不满地向潘郢道。
当初第一批选任官员,这潘生直接就被淘汰,当时令潘家丢尽颜面,如潘生这些嫡长子,地长孙,心里可是非常记恨姬定的。
只不过之前姬定非常得意,他们也不敢惹,可如今见姬定这么快就服软了,这必须要痛打落水狗啊!
潘郢瞧了眼孙儿,道:“将周济赶出楚国倒是不难,可问题是,你能够坐上去吗?”
让我当令尹?潘生再自傲,可也不敢吹这牛逼,讪讪道:“孙儿年纪还小。”
潘郢立刻道:“周济可比你年幼。”
“。。。。。。!”
潘生尴尬不语。
咱爷孙,可还否愉快的聊天啊!
潘郢道:“若是将周济赶出楚国,到时坐上去的肯定就是昭阳,如果昭阳要变法,别说我们还能赚多点钱,纵使对我们不利,我们也难以如今日这般,轻易的阻止新法进行下去,故此我们都认为,只要周济听话,可以由他继续坐在上面。”
虽然他们中不少人都记恨姬定,那也是因为姬定不听他们的话,要能够听他们的话,非昭、屈、景三大家族的贵族,还都愿意姬定继续担任令尹。
他们贵族之间可也是有很多矛盾的。
只是说目前要一致对外。
周府。
“贤婿,外面那些传言可是真的?”急忙忙赶来周府的荆安紧张兮兮地看着姬定。
姬定问道:“什么传言?”
荆安道:“就关于废除新法的消息?”
姬定道:“废除与否,不是小婿能决定的,但是小婿确实点了头。”
“为什么?”
荆安不可思议地看着姬定,道:“贤婿你是凭借新法才坐上令尹的,怎能轻易放弃?”
姬定叹道:“我也没有办法,当初我是在先王面前承诺过,新法的核心内容是,贵族富,则楚国富,贵族强,则楚国强,但是如今贵族都反对新法,如果我继续坚持下去,那将有悖于我当初的承诺,新法也无立足之地。
不过妇公还请放心,我还是寻求另外的办法使得楚国变得强盛,变法是不会停止的。”
荆安道:“我觉得贤婿的新法有利于我们贵族啊!”
“是吗?”
姬定道:“妇公你不会是看在咱们公婿的情面,才这么说的吧?”
荆安道:“当然不是,我们荆氏就从中赚得不少钱。”
姬定问道:“那为何外面都是说新法不好的?就没有人说新法好。”
“。。。。。!”
荆安尴尬一笑,道:“这。。。这不是怕惹麻烦么。”
“那倒也是。”姬定点点头,又道:“但是也还请妇公体谅一下小婿,小婿可不想走那吴起老路。”
荆安闻言不禁叹了口气。
他也不能将姬定往火坑里面推啊!
荆安走后,姬定便向坐在一旁沉默的荆夫人,笑道:“夫人不会怪我欺瞒你父亲吧?”
荆夫人摇摇头,道:“如果夫君你要跟父亲实话实说,我反而会反对的。”
姬定问道:“为何?”
荆夫人道:“若是被人得知,夫君与父亲密谋此事,反而会给荆氏带来麻烦,还是不知晓的好。反正不管夫君是说实话,还是说谎话,我认为他们都会站出来的。”
姬定又问道:“夫人为何如此笃定?”
荆夫人笑道:“别得我不敢说,但我知道不少人花了很多钱,建造铸币作坊,同时还有许多贵族家里屯有不少货币。”
姬定稍稍一愣,道:“经夫人这么一提醒,说不定我们还会因祸得福。”
荆夫人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如今市面缺乏货币流通,这不利于工商业发展,这风一刮的话,说不定他们会放出一些货币来,这无疑会刺激工商业的增长,市场就会变得更加繁荣,自然就会有更多的贵族站出来说话。”
荆夫人稍稍点头道:“说不定还会变成这样。”
“不是说不定,而是一定。”姬定笑道:“这里就坐着两个大富商,只要我们接收他们抛出来的货币,然后用于工商业,那么就能够推动市场繁荣。”
荆夫人稍一沉吟,笑道:“也许我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姬定道:“不是也许,是一定,夫人的腰带、金扣,深得天下贵族的喜爱,用货币购买夫人的货物,不但可以保值,甚至还可以增值。”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正面对抗
这世上最难揣测的莫过于人心,前年姬定接连的受挫,主要是因为姬定对于蜀侯和公子偃的误判,从而导致那一整年,他过得可都是如履薄冰。
但是对于制度演进的预测,姬定很少会出现误判,他知道当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生活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又会出怎样的困难。
故此当屈易为、司马昭鱼向他汇报贵族的不满时,他其实是非常淡定从容的,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计之中。
同时他也知道沉默的大多数。
可想要再走回头路,这是很难的。
因为他的变法,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自上而下的这种变法,开始其实是比较容易的,只需要依靠强权去改变,大棒扫平一切不服。
杀鸡儆猴。
但是缺点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行的不当,面对阻力将会越来越大,只要上面改变主意,新法很快就会崩溃。
有一个词就很准确的形容了这一点………人亡政息。
那秦国在商鞅死后,其实是有机会回到过去的,而当时没有回去,就是因为嬴驷坚持新法。
新法在秦国得以留存,只是在于君主的英明。
而不是不可逆的。
与之相反的例子,就是吴起。
吴起死后,他的新法,虽然并没有完全崩溃,但没有崩溃的那部分,其实是关乎于王权,再加上吴起临死一计,重创了当时的楚国贵族,导致贵族当时也没有太多的力量反扑,楚威王才能够保留部分新法。
加上楚国的天赋,这部分新法已经让楚国跻身于三强之中。
而自下而上的变法,开始是非常困难的,是没有强权的支持,完全依靠技巧。
纵观姬定在楚国变法,王在新法中发挥的作用是很模糊的,不管是楚威王,还是楚怀王,他们可都没有说用王权去打击那些反对者。
这新法始于船坞。
如果没有姬定的先进技术和他的商业知识,这个变法都不可能开始,换商鞅、吴起来,他们也都做不到。
别看姬定操作起来很简单,那只是因为他超越时代的知识,而当代天才,都不可能做到如他这样。
这其实是很难。
可是一旦开始,想要往回走也是非常坤难的。
因为朝廷并没有做什么,最多就是划出三个商业圈,但是这商业圈就是不划,它也会形成的,船只的出现,必然会使得那些占据河道要冲城镇,将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
姬定只不过是先一步规划出来而已。
这都是因为利益,才发生改变的。
既然朝廷什么都没有做,朝廷又怎么去收回来。
故此一些贵族不是要求废除新法,而是要求拟定律法来制止新法。
哪怕将大小法废了,那些奴仆还是会逃走的,因为外面都是更好的生活。
除此之外,新法始于船坞,而船坞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做到放弃先进的生产力,从而回到过去得生产关系,最多也就是止步不前,也就是不接受新得生产力,守住现有的生产关系。
但这只能延缓,最终还是要迈向新得生产力。
洞晓这一切的姬定,他自然一点都不慌张,你说回去就回去,可真是天真可爱。
果不其然。
现实情况正一步步照着姬定写好的剧本在推演。
新法为楚国创造出大量的利益,其实这些利益只有少部分落到平民头上,大部分还是被楚王和贵族给收走了。
那些保守派贵族,以前就不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地理上就相对比较封闭的,故此他们一看利益与代价开始扭转,他们立刻站出来反对。
但是不少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