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周天子-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威王点点头,道:“如此倒是可以一举两得,不但令宋国与我们结盟,同时可以削弱齐国。好!就这么办,如果宋国愿意与我们结盟,我们就帮他们一把。”

    姬定道:“要不臣亲自去一趟濮阳?”

    “不行。”

    楚威王神色一变,很是严肃道:“卿最近哪都不能去,安心在国内变法,你知不知道,你这一走,这变法又停滞下来,很多事都等着你来处理,寡人都还打算让王子协助卿。”

    姬定问道:“出了什么问题吗?臣临走前,可是将事情交给了屈大夫和司马太宰。”

    楚威王道:“倒没有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有许多事,没有人敢做主,还得你来决定。”

    虽然姬定临走前,将变法一事交予屈易为和司马昭鱼,但是那些贵族就只相信姬定,连同为贵族的屈易为和司马昭鱼都不信。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为自己家族谋利。

    屈易为对此很无语。

    竟然相信一个外人,不相信同为贵族的我们。

    也真是活见鬼啊!

    出得王宫,姬定便向法克问道:“宋国那边可有信传来?”

    法克一脸郁闷道:“先生,我才刚回来啊!”

    姬定皱眉道:“那你还不去看看,你难道不知办事利索可是你唯一的优点。”

    “哦。”

    法克是一脸委屈地离开了。

    自从来到楚国,就成天跟着姬定东奔西跑,那肚子上的膘都给跑没了,如今他十分怀念当初在卫国的日子。

    那是多么的惬意。

    由于之前姬定就吩咐过,密切注意宋国国内的动向,所以这消息已经传到楚国,只不过姬定去到蜀地那边,消息一时没有传过去。

    法克很快就将消息带了回去。

    “先生,你当初料想的一点没错,如今宋国国内已经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该与楚国结盟,而另一派则是希望继续保持中立,同时放弃与齐国的争斗。”

    “这肯定就是齐国希望见到的。”

    姬定笑着点点头,道:“但一个分裂的宋国也是我想见到的,打起来,打起来咱们才是机会啊!”

    法克讪讪道:“先生,咱们的人才刚刚去到越地,如果宋国又闹起来,咱们顾得过来吗?”

    姬定瞧他一眼,道:“我这马上都要二十岁了,你认为我还有多少光景去耗啊。”

    “。。。。。。!”

    法克无言以对,心中一阵悲凉,我这是要入土了吗?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中取栗

    在法克看来,姬定的战略,渐渐变得有些没有章法,反正就是东打一枪,西挖一坑,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就闪。

    就没有一个具体的路线。

    但他并不知道,姬定的路线,没有别的,就是要制造混乱。

    若是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打,那还要打野干嘛。

    对于姬定而言,是越乱越好。

    而宋国可是姬定计划中的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也是中原局势的突破口,不管是蜀地,还是越地,就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

    那些地方只能用于猥琐发育,宋国则是一个门户。

    姬定非常希望楚国与齐国在宋国展开斗争,就好似楚国与秦国在蜀地竞争。

    那样的话,他才有机会火中取栗。

    这其实也是他为什么选择楚国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他看来,楚国是最合适这种局部斗争的,楚国的体质就不是统一的,如果是打国战,楚国将处于劣势。

    而打局部战争,楚国将处于优势。

    他建议楚国将战争化整为零,其实是有利楚国的,也唯有如此,楚国才会坚持这个战略,他才能够取得成功。

    由于宋国至关重要,他其实是很想前往濮阳,亲自参与宋齐的商业战,但可惜被楚威王否决,他只能让法克传信濮阳,时时刻刻盯着宋国。

    而楚威王做得也没错,对于楚威王而言,国内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楚国国内不出问题,谁也难以击败楚国。

    但由于楚国维持着分封制度原因,楚国是不可能不出问题的。

    在姬定回来的第二日,屈易为和司马昭鱼便找上门来。

    姬定主动问道:“我听大王说,好像新法又遇到一些问题?”

    屈易为和司马昭鱼相视一眼。

    “是。。。是遇到一些问题。”司马昭鱼讪讪点头。

    姬定狐疑地瞅他一眼,道:“好像还不是小问题?”

    司马昭鱼点了下头,道:“当周客卿的变法计划传出去之后,有一些封邑就想以此为条件跟周客卿谈判。”

    “谈判?”

    姬定愣了愣,十分纳闷道:“在我的变法中,好像没有这个选项,他们要谈什么?”

    屈易为解释道:“周客卿的变法是要顺河流而延伸,以水域为主,而有些封邑刚好就在河道的要冲上,他们就想借此多要一些好处。”

    姬定听得眉头一皱,心想,这林子大了,果真是什么鸟都有,地方上竟然要收朝廷的过路费。

    司马昭鱼又道:“还有一些封邑周边并不在水域边上,故此他们拒绝接受大小法,他们更愿意不缴农税,而商税任由朝廷收取。”

    姬定皱眉道:“这可不是小问题,但是大王并未跟我提及。”

    屈易为讪讪道:“周客卿有所不知,这种事可大可小,若是我们能够解决,尽量先不要惊动大王。”

    司马昭鱼又补充道:“如今许多贵族都是支持周客卿变法的,但如果由大王出面来处理这事,只怕会引起那些贵族的戒备之心,反而不利于变法。”

    由于楚国扩张太大,又缺乏先进的政治制度,导致很难采取制度去有效控制,楚王就学习周朝的封建制度,打下来一块地,就直接分封出去。

    这与秦国在蜀地情况很相似,秦国也是在极短的时日内,消灭蜀国,但是要消化这块地需要很长时日。

    如今秦君也被迫招降蜀君,还是让蜀君在治理当地。

    而这对于秦国而言,只是个例。

    但是在楚国确实常态。

    楚国就是一个个小公国组成的,而姬定变法是商业,而商业需要流通,一些君爵就认为,你的货往我家走,你不得留下一点什么吗?

    如果这事上报给楚王,就会演变成王与贵族的斗争,那姬定变法能够这么顺利,就是因为王权并没有直接介入,屈易为、司马昭鱼他们都是贵族,自然也想避免此类矛盾。

    姬定心里也非常清楚,但是这个口,是决不能开的,大小法,已经是做出妥协,若还能够随意更改大法,那这变法就毫无意义。

    他思忖半响,道:“我也不想大王为此劳神,那么大家就得讲道理,否则的话,这事就没法解决。”

    屈易为、司马昭鱼点点头。

    姬定又问道:“不知是哪些封邑想要以封锁河道来与我们谈判。”

    司马昭鱼如实告知。

    共有三个大封邑,比较嚣张,且都是在武汉与南京的中间,因为姬定目前就是要将这两个地区打造出两个工商业圈,那么这一段河道是至关重要。

    姬定点点头,道:“我是这么想的,到底这河道该怎么算,全由他们做主,如果他们说河道也属于他们的领地,这也是可以的。那么货物往他们家走,给一点钱,这当然也是合情合理得。”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道:“好在我们是处于上游,那就不用担心。”

    上游?屈易为听得是一头雾水,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就说我之前选择的那块地,不是经常闹水患么,故此我打算在那里修建堤坝,在少雨季节,咱们就将水给屯起来,在洪水季节,就将水给放出去。”

    屈易为大惊失色,道:“那岂不将下游都给冲了。”

    姬定道:“我只保我家,别人家可与我无关,这河道是我家的,我爱怎么干就怎么干。”

    屈易为和司马昭鱼相视一眼。

    人家只是想要一点钱,你却是要命。

    真是够狠啊!

    姬定瞧他们二人一眼,道:“二位也别怪我绝情,只是这事,他们确实太不讲道理,发展商业,为得可是大家,而不是某一个人,我也不是要削弱贵族的权益,他们也可以拒绝接受新法,拒绝建设码头,但他们却要趁火打劫,这将会影响大家的发展,那只能用不讲理方式去对待。”

    屈易为点点头道:“周客卿言之有理,此事确实是他们做得不对,我也赞成这么做。”

    姬定又道:“至于那些远离河道的封邑,就先别去管,咱们变法也得一步步来,不能一蹴而就,而且若不能给他们带去好处,那也不好意思让他们缴纳更多的税。”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令屈易为、司马昭鱼是无话可说。

    在河道边上的封邑,肯定是收益的一方,却还以河道要挟朝廷,想要得到更多,这是很过分的行为。

    强盗都没有他们这么狠。

    远离河道的封邑,不愿意以大法来缴纳农税,这就情有可原的,因为之前很多封邑都不常缴税,一般都是意思意思。

    但是大法中要求,每年必须缴纳多少税。

    他们暂时得不到新法的好处,那他们为什么缴这税。

    姬定在这里退一步,显然更令人信服。

    我没有给你带来好处,我也不要求你们缴更多的税。

    其实就经济角度来看,那些远离河道的地区,也没法缴纳太多农税,毕竟运输成本太高了。

    粮食运到楚都去,可能路上就吃完了。

    但也由此可见,楚国内部其实是一盘散沙,大家都是各自为政,各谋私利,反正能捞一点是一点。

    楚威王为什么能够南征北战,就是因为他跟昭氏、景氏、屈氏的关系非常紧密。

    姬定走得其实也是这一条线,选择跟这些大贵族合作。

    屈易为认为姬定这个说法,也非常合情合理,不是针对他们贵族,他也支持姬定这么干。

    与姬定商议之后,屈易为、司马昭鱼又与朝中的那些大贵族交涉,如果大家都能随意截断河道,那对大家都不利。

    河道必须归国家控制。

    国家不就是他们这些大贵族组成的么,等于还是控制在大家手里,只不过是公与私的区别。

    这些大贵族也表示支持。

    在商定之后,屈易为就选择几个刺头,然后下达政令,要在这些刺头所在封邑的上游修建堤坝,亦或者挖掘新得河道。

    这几道政令一下,那些刺头顿时就焉了,赶紧道歉认错。

    这堤坝一筑,河道一改,别说趁火打劫,可能就连地都没法种了。

    关键还有传言说,如果有洪水,就往他们封邑冲。

    这是要命啊!

    经此一事之后,各地的贵族也明白,姬定可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仗着楚威王的信任,狐假虎威,而是真的有许多大贵族是支持他的。

    这是与吴起变法最大的不同。

    那么反对新法,可就得掂量掂量。

    另外,姬定对于许多地方,又是采取怀柔政策,若不在发展圈内的封邑,那就先不管,他们也可以暂时不执行大小法。

    就还是你情我愿。

    其实在圈内的也可以拒绝,但是谁也不傻,这要拒绝的话,就是把钱往外面推啊!

    而事到如今,楚威王也全然知晓,不过楚威王也没有声张,他只是单独召见姬定。

    “唉。。。原来这里面还发生了这么多事啊!”楚威王叹道。

    姬定道:“这都是在臣的预计之内,变法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麻烦的。”

    楚威王问道:“可是寡人已经下令全国变法,你也不必太迁就他们。”

    对于姬定默许那些人不接受大小法,他认为是自己没有给姬定足够的支持。

    有些时候,还是可以动用强权的。

    不能一味的迁就他们。

    姬定忙道:“大王勿忧,即便那些贵族不站出来拒绝接受大小法,臣也得等两三年后,才会在他们那边推行大小法。”

    “是吗?”

    楚威王有些不太相信。

    姬定点头道:“是的,因为臣的变法,就是先发展几个关键的区域,然后以这些区域为中心,慢慢往周边发展。

    如果全国同时执行,那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国疆域广阔,臣也忙不过来,朝廷也不具备处理这么多事务的基础,这事还得一步步来。

    而且在臣看来,只要完成这几个区域变法,那么就等于是完成全国变法,国力将远超秦国、齐国,而那些地方完成变法也都只是迟早的事。”

    楚威王点点头,又道:“你要记住,此次变法,乃是寡人亲自决定的,事关我楚国兴衰,寡人又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