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大家都有顾虑。
    现在说投靠还为时尚早。
    万一各路诸侯不想归顺,非要一战,他们急于表态,便是犯了大忌,少不得要被重罚。
    许定也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并未相逼。
    他请众人来,也并不是想直接劝降,而是试探一下他们的心意,
    方便以后劝降其余诸侯。
    “文聘将军,我敬你一樽。”许定端起酒樽。
    “谢大将军。”文聘一饮而尽。
    这时魏延站了出来,他比文聘要大胆,直接道:“如若大将军不嫌弃,末将愿归顺大将军!”
    全场寂静!
    所有人都看向魏延。
    文聘更是惊异:“文长,你。”
    “刘表虽是仁义,却并无济世之才,更无强劲的实力,大将军天威浩荡,手提雄兵,所到之处,百战百胜。想必不久之后,中原大地,便都是大将军的了。魏延提早归降,有何不妥?”魏延质问文聘。
    其实文聘也想归降的,只是担心刘表的态度。
    现在魏延这样做,倒显得他矫情了。
    “哈哈。”许定笑着走上前来,扶起魏延:“文长所言有理。有你的加入,大事可成。”
    许定看向其余的人:“今日借着这场酒宴,我不妨把话说清楚
    中原各地,我早晚是要一统的,如果众诸侯不愿归降,我给他们一次反抗的机会。
    但是两军交战,免不了死亡,这后果是他们不愿归降所造成,自然也要承担后果。希望诸位将军回去,能好好劝谏你们的主公,早日表态,竟早结束大汉的纷争战乱,我必不会亏待于他们。”
    “是。”
    在场的将领们都是无比的尴尬。
    他们应下许定,实有被威胁的感觉。
    可是想到许定的实力,他们也无可奈何。
    或许魏延说的对,许定实力雄厚,又对天下志在必得,早晚会一统。与其到时被迫归降,不如现在就降。
    周瑜起身道:“许将军今日设宴,是要威胁我等吗?还是说想在这帐内,清除异己?”周瑜一向自傲,原本他跟许定就有成见,此时受到威胁,却是心中不喜。
    “谈不上,以我东莱现在的实力,根本用不着威胁。”许定已经看出周瑜似有不善。
    小家伙火气还挺大的。
    “在下告辞。”
    周瑜忽然拱手,转身离帐。孙策也跟着走了。
    “主公。”黄忠走到许定身旁,眼中闪过一抹杀气。
    许定摇了摇头:“我刚才已经说过,今日的宴会,只是让在场的人,回去带个话,并无歹意。周公瑾不愿接受,我也不能刀斧相向,不然我岂非言而无信吗。”
    “就让他回去吧。”许定回身慢慢的坐下,笑道:“不是我小看文台,他那几万兵马现在根本挡不住我东莱的水军”
    这话既是表明了许定的态度,也是在提醒众人。
    许定不将任何诸侯放在眼里。
    孙家的水军刚刚受到重创,现在还要对付荆州,本就无力坚守。
    宴会结束。
    魏延留下来,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
    许定说道:“你今日当着众将的面,向我投诚,算是帮了我一个大忙。文长,我晋封你为幽州郡尉,归程昱统属,还有金五百两,赏钱十万,你意如何?”
    许定出手真叫一个大方。
    魏延赶紧拜道:“多谢主公。”
    “你且去吧。”
    “遵命。”
    魏延退走。
    他并不知道许定对他是很提防的。幽州郡尉,看似职权很大,实际要受到程昱的辖制,军队的调动,也要程昱的命令才行。
    将魏延放在程昱手下,实是对他的管制。
    数日后。
    各路诸侯的兵马,都准备回程了。
    许定将吕布留下,让他继续与匈奴残部作战,自己也率军返回。
    在这同时,贾诩等从西域的信函也八百里加急送到。
    他和马超、张绣等人去西域,有三剑客的指引,非常的顺利。
    也是收获颇丰,先是攻占了前后车师国,截断断了匈奴的退路,还斩杀了逃亡西域的匈奴单于沮渠烈烈。
    在西域的其它匈奴军队,也遭到他的伏击,损失不少。
    “沮渠烈烈终究还是没逃过一死,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吧。”郭嘉跟在许定身旁。
    “匈奴起初来势凶猛,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败,除了愚蠢的沮渠烈烈帮了我们的忙,怕也有天意在其中。”许定道。
    “主公说的对,天意二字最贴切不过。”
    “哦对了。”许定忽然想起:“那些归降的鲜卑兵,现在何处?”
    “属下已经命公孙将军,送他们去幽州了,交由程昱处理。根据以往对俘虏的政策,他们可能会服役,修筑官道、长城。”
    “如此甚好。”
    许定并未多问关于俘虏的事。鲜卑早已亡,降兵的处置,交由程昱便可。他现在的心思,早已飞到中原,各路诸侯那里。
    为了一统天下,或劝降归顺、或再起战端,都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实现。
    大军回返幽州。
    再从幽州去冀州、东渡黄河。
    到了青州东莱境内,与各路诸侯分开。
    夜。
    营帐中。
    郭嘉进言道:“现如今天下大势,已尽归主公。唯有一些诸侯,尚在犹豫,不知道是归顺主公好,还是奋起一战好。在这种时候,主公应该给他们一些压力。”
    “奉孝,你所指的是?”

第814章 主公我们称帝吧
    “称帝!”郭嘉语出惊人的道:
    “唯有主公称帝,才能凌驾于众诸侯之上,才能名正言顺的勒令他们臣服。不然,主公与他们同为汉朝臣子,有何全力纳降诸侯?这岂不是要背上一个汉贼的名头吗?”
    许定道:“称帝之事,我也想过。但是皇帝还在长安,虽然徒有虚名,但毕竟是天子。我若贸然称帝,仍要背负汉贼的名声。最好的办法是让汉献帝主动退位,这样才能说服天下百姓。”
    虽然许定的名望很高,名声最好。
    在加上现在消灭了北匈奴,更是功高盖世,声望无量。
    “主公说的极是。禅让帝位,才能名正言顺。可是眼下条件不允许啊。属下认为,事急从权,不必遵守这规矩。”
    “那总得有一个说法吧?”许定开玩笑的说道。
    “说法当然有了。”郭嘉微笑道:
    “四百年前,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号称赤帝子。主公何不效仿他?如天生异象,金光普照,瑞兽将世,群仙叩拜等等,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正好说明主公乃天命之子,足以说服天下人了吧?”
    “嗯。”许定已经有了主意,回道:“这确实是比陛下禅让更有说服力,不过……”
    称帝还是有些突然,许定还没有做好准备。
    今天郭嘉突然提出来,也让许定陷入遐思。
    “主公你在犹豫什么?”郭嘉问道。
    “你先去做你的准备吧,到时在看着办。”许定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自己心中的那一丝欲望,不过给的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是。”不过这以经让郭嘉明锐的捉到了关键点,所以他心喜的离去了。
    只有许定称帝登基,整个东莱集团才更有向心与凝聚力。
    不然以许定受冒险的喜好,万一哪天真出事的,东莱方面的权力容易崩溃。
    接下来的数日,许定的大军慢慢返回黄县。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怪异之事。首先有瑞兽麒麟拦路,浑身都冒着火焰,朝许定叩拜。
    之后在夜宿间,一条虚虚实实的金龙,盘在许定的营帐之上,当士兵们围拢过来观看时,突然消失。
    许定走出营帐,浑身泛着金光。
    前往黄县,经过一条不算太大的河流。
    本来大军难以过去,但是许定走到河边,河水断流,突然结冰,使得大军顺利渡过。
    这一切的怪异景象,使得军中将士议论不断。
    有的说是鬼神作乱。
    有的说是妖怪横行。
    还有的感到不安和害怕。
    郭嘉派人散布流言。麒麟本为天上神兽,却下凡向许定叩拜,可见许定乃天命所归之人。而许定在入睡时,有金龙护帐,乃是许定本体现身。过河之时,断流结冰,更是有天神护佑。
    士兵们将这些消息传扬出去,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好些将士都生出了劝进的想法。
    而许定什么都没说,不给与任何评论。
    这些小法术他太明白不过了。
    麒麟肯定是郭嘉派人假扮的。
    那浑身的火焰,只是涂抹了火油,燃烧起来而已。
    睡觉之时出现的金龙、金光,应该是松香末被焚烧而反射出的光芒。
    最后的结冰,则是利用化学反应,硝石倒进河里,玩出来的。。
    只要懂得化学的原理,这些都不难解释。
    但是古代的人哪里清楚。
    郭嘉散布流言,他们便信以为真了,将许定当成了天子。
    回到黄县。
    众文武都出来叩拜。
    百姓夹道欢迎。
    从十里城外到城里,再到城守府,都是一派热闹的景象。
    许定与百姓们打招呼,慢慢悠悠的回府。
    戏志才前来说道:“主公回来时,引发的天地异象,臣等已经知晓,臣以为这是天赐良机啊。”
    “良机?”许定问:“何意啊?”
    戏志才激动的说道:“现今大势,已尽归主公,连数十万匈奴,也未能取胜,更显得主公之强大。纵观其余诸侯,不过数万兵卒,其势微不足道。主公可借这次异象,顺势称帝,改元建国。迫使其余诸侯归顺。如此天下可定。”
    待戏志才说完,郭嘉和许定相视一眼,都哈哈笑了起来。
    “主公何故失笑?”戏志才不明白。
    “志才,你刚才说的,都是人为的。实不相瞒,那些异象,就是我布下的。”郭嘉道。
    “原来是这样。”戏志才更是欢喜,这说明许定已经有称帝的打算了。
    不然郭嘉也不敢乱来。
    “称帝的事情,你们在等等看吧,看看其它反应,我刚当上大将军没多久,这屁股还没有坐热呢,而且孟德那里不好交待。”许定交待完就走了,显得不是很热忱的意思。
    “是。”
    郭嘉和戏志才当然乐意接下这差事了。
    为许定谋划登基事宜,是多少大臣梦寐以求的事,他们却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回到后院。
    蔡琰和貂蝉她们坐在亭子里闲聊。
    许定悄悄的走过去,突然出现在他们身旁。
    貂蝉起身抱住许定:“夫君,你回来啦。”
    “嗯回来了,你们怎么样,都还好吧?”许定一手抱着貂蝉,一手拉起蔡琰的手。旁边的张宁、貂蝉看见,却有些吃醋。
    许定哪能厚此薄彼,赶紧一个人香了一个。
    结果都跑了。
    就剩下一个蔡琰。
    “文姬,最近戏志才和郭嘉想谋划登基的事,你说是好是坏?”许定拉着蔡琰(字文姬)坐下。
    “登基?夫君要称帝了吗?”
    “哎,形势如此,恐怕内外皆有人猜测谋划,天战乱已经太久了,百姓都渴望过上太平日子,我愿意挑起这副重担,只是哎……”
    蔡琰起身拜道:“夫君爱民如子,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
    “嗯,琰儿你也赞成吗?”许定注视着蔡琰,蔡琰坚定的点头。
    许定一把楼住蔡琰,二人紧紧相拥。
    许久,许定才道:”既然琰儿赞成那就就当当吧,不过当之前是不是在商量一另一件事?“
    “什么事啊?”
    蔡琰忽的想起许定刚才的话:“夫君是说名份?”
    “是的。我登基之后,当然要册封皇后、贵妃了。你觉得在众人之中,谁适合做皇后?”许定目不转睛的看着她。
    “这我怎么知道。”蔡琰转过身去,似有些害羞,当然清空有一丝期待。
    “怎么了?”
    “这事夫君定夺啊,干嘛问我。”
    “哈哈。”许定把她抱在怀里,说道:“所谓皇后者,需要端庄贤淑,母仪天下,我觉得琰儿最为合适。”
    “我?”
    “除了你,谁还合适呢?”许定道:“我会让人给你做好凤袍,在我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便是封你为后。这样你替我管着后宫,我也能安心不少。”
    “嗯。”
    蔡琰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并州上郡,高奴城附近的某个山头。
    距离五原郡的战事以经有半个月了。
    托许定方面的福,曹操成功击溃了留在这里的北匈奴,并将残余的南匈奴也给消灭了。
    此战曹操获得了五原郡、上郡、西河郡跟朔方的控制权。
    看似底盘扩大了不少,而且名声也捞到了。
    但是兵力损失也是不少。
    虎豹骑作为主力军团损失了一半。
    其它各兵种也没有了三分之一。
    让曹操好一阵的心疼了一下。
    本来就比许定兵力少,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