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嘶哑,比哭还难听呀!
    许定则满脸黑线。
    还要不要点碧莲了,有本事插左胸口,在深入几寸进去。
    两个戏精真能作秀,难怪历史上能忽悠江东不少人。
    “伯符不要忧心,我……我……!”周瑜气息衰落,半睁又半咪着眼,好像随时能死下去一般,看着到是让人揪心。
    “公瑾别说话,你别说话了,留着力气,我明白,我懂,我会带你回舒县的,一定让你回周家,不会让你死不瞑目的。”孙策握着周瑜的手,不断的许诺,然后转过来对孙坚道:
    “爹!是孩儿不对,是我孩子脾气,不该跟公瑾争话,不该动怒,不该跟公瑾公手,更不该不小心刺伤了公瑾,爹我有大错,我想送公瑾回家,公瑾若有个三长两短,孩儿……”
    “这……”孙坚还是懵逼的,听孙策的口气,周瑜是孙策刺伤的,这怎么可能,我儿虽然性列性急了一些,可不是无脑之人,是很重视人才的,视周瑜为亲兄弟一般,怎么可能下得去手。
    孙策也就是这么一说,压根没有让孙坚作主的意思,所以他又对许定道:“叔父,公瑾因我而受伤,我可不可以送他……”
    “可以!你可以送到回舒县养伤,放心我懂医术,等下就帮他拔了那罪魁祸首发簪,在涂抹点药,保证不会让周公瑾有事的。”说完许定径直上前,直接撩开了孙策。
    孙策愣了一下。
    怎么答应了!
    不对呀!
    许定这么痛快答应放过周瑜了,还要帮他治伤,没道理呀。
    按周瑜的计划,孙策先开口请求让周瑜回舒县,许定不同意,在请求去荆州寻名医养伤。
    第一次许定可以拒绝,那第二请求他就不好拒绝了吧。
    如此便顺立的助周瑜脱困了。
    结果!
    许定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孙策反应回来,只见许定眼急手快,唰的一下拔出了发簪。
    然后一道血水喷出。
    “啊!”周瑜痛得忍不住叫出了声。
    呵呵!让你丫的在演一会,许定也不止血,而是对吕翔道:“子骧去跟乔公要点沙布跟刀伤药过来,对了在弄点烈酒过来清洗伤口,最好是我们东莱产的那种烧刀子。”
    “是主公,我一定拿来最烈的酒,保征让周公子舒服。”吕翔在怎么说也是前卫副队率,是跟在许定身边作护卫最长时间之一的将领了,自然领会了许定的意思,也看明白了周瑜的小把戏。
    飙戏,你们俩还是太年轻了。
    用酒洗伤口,你是想杀人哟!
    周瑜吓得浑身一颤,没想到堂堂的威海如此狠心,这是要将他至于死地的打算呀。
    突然周瑜有点后悔玩这一计了,这叫自讨苦吃。
    还是哑巴吃黄连不能说。
    “放心周公瑾,我的医术在东莱可是排得上名次的,只在华神医跟张神医之下,我一定慢慢给你清理伤口,不急不缓的为你治伤,绝对不会让你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许定咪逢着眼笑着柔声说道。
    可是每说一句,周瑜的心就颤抖一次。
    求求你别说了,求求你别说了,你还是赶紧给我止血吧。

第381章 放血疗法能治百病(三更)
    周瑜眼珠子转到眼角,祈求的看向孙策。
    孙策秒懂忙道:“叔父,公瑾的伤口一直在流血,还是先止血吧,不然失血过多会昏迷的。”
    孙策也心急呀,明显许定是看出了周瑜的小计策,这一回合他们又败了。
    “咦!伯符懂得真多,竟然还知道失色过多会昏迷,不过放心,年轻人多流点血有好处,可以增加抵抗力,我记得西方的有一种放血疗法,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疑难杂症,只要放血就能治好。”许定一本正经的回忆起来,让孙坚都狐疑不定了。
    西夷的这个妖邪法门如此厉害。
    孙策跟周瑜却快要哭了。
    我们不要放血,在放人就要死了。
    很快子骧就拿来了止血治疗的工具箱。
    其实许定的军中每一个都都尉下面都配有至少三名医者的,随许定出来的这支数百人的卫队也同样有一个医者,自然有医用应急药品跟工具。
    当然许定开玩笑的消毒酒精没有真的使用,周瑜这伤口就是一个小指洞而以,用纱棉清理了一下伤口,然后倒下白色的治血药粉,在给他贴上治血纱布,很简单的工序。
    “多谢君侯!”周瑜有点小意外,许定这治疗之法并没有想像中的痛苦与不堪,许定做得极为认真,没有胡来。
    这家伙刚才就是吓唬自己来着,他的人品还是依旧不改,是仁人君子。
    周瑜是又恨又敬佩。
    说真的他对许定的感观很复杂。
    见许定没有折磨周瑜,孙策大舒了一口气。
    许定霸道归霸道,但绝对不龌蹉,这人品没得说,到是真男人是个英杰。
    虽然他不服,但是却也是他想超越的目标。
    “伯康这医治的手法极为老道熟练,怕是没少用过吧。”孙坚此时在傻也知道两个小兔崽子的打算,不免有些温怒。
    许定如此坦诚之人,你周瑜想走,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就行了。
    儿子也是,想救周瑜,直接跟他提,他能不向许定求个情吗?
    非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非要整得复杂才好,这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吧,弄得他都里外不是人了。
    “让文台见笑了,我自当了东莱太守,对外征战平匪灭夷无数,将士们多有伤残,我们这些为将为帅的不体恤一下他们,还有谁能关心怜爱他们,治伤包扎不过是小事,我到是希望我这一手手艺无用武之地才好。”许定叹息着的说道,然的丢下孙策跟周瑜不在理会二人。
    孙坚死瞪了一眼孙策,跟着许定出去,二人又聊起来天下局势。
    自己说过的慌,含着泪也要承受后果,孙策与周瑜只好前往舒县。
    刚好跟着许定的队伍一起出发。
    至于乔公一家,许定让典韦等人送往龙舒城与周泰等人汇合,走水路出庐江。
    路上,许定打着探望的名义靠近周瑜,这让周瑜与孙策二人有点紧张。
    许定笑道:“别紧张,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不会对你们怎么样的,过来呢只是想跟你们这些年轻小辈聊聊天,送一场造化给你们。”
    周瑜与孙策狐疑不定!
    你会这么好心。
    “君侯有话请说。”周瑜还算有点礼貌,许定既然答应放过他跟孙策,那还是老老实实别整幺蛾子了。
    许定问道:“知道我为什么攻不不克,战无不胜,文武皆无敌手吗?”
    二人摇头,不过却来了兴趣。
    这正是他们倾佩之处,虽然不服许定,但是对许定的功绩,取得的辉煌成果,也是羡慕嫉妒的。
    “很简单,因为我的眼界比任何人都高,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成就高度,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许定见二人稍作沉吟于是继续说道:
    “就比如对庐江之事,你们两个小子只盯着庐江或是皖县这一亩三分地,而我盯着的不仅仅是扬州,而是大汉之外,大汉在我眼里其实根本不算什么,你们从来没想过大汉之外有多大吧,这个天下,真正的天下究竟有多广吧!”
    大汉这外?
    那不就是四方蛮夷戎狄,荒野未开化之地吗?
    这有什么好盯的,傻子才关心这些蛮夷家伙,这是孙策的内心想法。
    周瑜则注意到许定提到的天下,真正的天下。
    难道?天下不就是大汉吗?天下不就是大汉加上四方蛮夷戎狄,或许就是几个大汉国土之大吧。
    “你们肯定想像不到,我大汉只是天下的一隅而以,如果非要举个形象的对比的话,我大汉在真正的天下面前,可能就如同我大汉的一个郡跟整个大汉的国境这般大小。”
    整个大汉在真正的天下面前,仅仅相当于一个郡。
    这怎么可能?
    大汉以经如此广阔了,竟然才等同于是一个郡一般大小。
    别的他们不清楚,反正大汉总数也才一百出头个郡。
    这个天下竟然如此之大。
    “君侯所言当真?”周瑜问道,他心里震撼到不敢相信,但是看着许定那不似说慌的眼神与面孔,心里又隐隐期待这个结果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有必要骗你们这些小孩子吗?天下之大超呼你们的想像,天下肥沃的土地无数,天下需要征服的部落还有无数,哎……寂寞呀!”说完许定径直走了。
    说走就走了,弄得周瑜跟孙策心里不上不下的。
    这人怎么这样,说得好好的,刚有点兴致,你丫就不说了。
    这不是坑人吗?
    “伯符我们的眼界是不是真的有些低了,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他能这么强了,或许我们真的超越不过他。”周瑜心中苦闷,有点能理解,为什么许定执着于对外征伐,少有在国内开战抢地盘了。
    许定明明有那个实力,他的成长是所有诸侯中最早的一个,但是他从来没有真正的对内打过。
    但是他的府库还是如此的充盈,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装备精良,难道都是因为打蛮夷抢来的。
    本质来说获取天下资源就两种模式,一种内部掠夺,一种外部掠夺。
    内部掠夺说好听点叫抽税加赋,反正就是从治下收取钱粮,只不过表面看起来温柔而有规矩而以。
    而外部掠夺显暴力,所以叫侵略,掠抢。
    “不!公瑾,既然我们知道了他强大的原因,那么我们只要好好借鉴学习,我们总会越过他的,我们还年轻,哼哼,眼界是可以提高的。”孙策盯着许定离去的背影紧紧握住拳头。
    “呃……或许吧!”周瑜总觉得许定说这些,怕是不会这么简单。

第382章 司马懿在东莱(一)
    进入北海国!眼前的一切开始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越往东走,人口越密集,道路更宽阔,村亭越集中,到处是初秋的景相,人们忙碌不停,脸上全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架马车停在了北海国的中部,前面是渡口,无数的船舶正在繁忙的往两岸运输。
    马车上走下一个十二岁的黑衣白脸小少年,少年一双鹰眼,五官突出,神色有些阴沉。
    接着又走下一下三十左右的蓝衣中年文士,看着文文弱弱,但是身上总能给人一种莫名的杀意,仿佛他随时能掏刀出击。
    二人下了马车,看着上游吆喝声不断,齐力抬着木头跟打着木桩夯实土地的大工地甚是好奇。
    “师尊,不知道威海侯的人在干什么?”黑衣少年露出猎奇的目光问向中年文士。
    文士抚须一捋道:“像是搭桥!”
    “搭桥?”黑衣少年一愣,旋即摇摇头道:
    “不太可能师尊,此河甚宽,一般的桥梁根本搭建不起来,若是浮桥,又未免不对劲,过于精细耗费了。”
    “问问不就知道了,为师此番带你来就是想看看东莱的不同寻常之处,你还年轻,多到大汉各处历练,增长见闻,对日后出仕有帮助,不要急着与天下英豪交手,人呀,一时强不算强,能强一辈子才是真的强。”年轻文士迈步往工地走去。
    黑衣少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异光,旋即恢复正常,然后又是阴沉着脸,仿佛从来没有高兴过,或者没碰到过任何可以值得他愉悦兴奋的东西。
    “尔等何人,这里是施工重地,不许靠近,速速离去!”两名甲士横抢挡下了二人。
    二名甲士见二人穿着华服,佩饰高贵,所以只是好言劝说,未动刀枪驱赶。
    黑衣少年冲二人抱拳道:“我等从冀州而来,要往黄县拜访东莱学院,路过此地,见之好奇。”
    拜访学院的,二名甲士远远的望了一眼二人的马车,这是大儒还是什么其它的贵人。
    遂好意解释道:“这是君侯命工部建造的桥梁,有了这桥,日后这里就不用摆渡过河了,你们不凑巧,在月余就能完功了,你们便可以亲身从此桥上架车马而过,省去不少摆渡费。”
    “如此长的桥,月余便能搭建好?”黑衣少年与中年文士大惊。
    这河可不是一般的小溪,搭建永久型的长桥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军士竟然说月余就能搭好了。
    这桥墩都还没有弄好,怎么可月余就完工。
    “当然!这可是府君亲口说的。”军士骄傲的挺胸自豪说道,然后又对手人道:
    “无事你们就别在这里多待,这里都是粗人,容易出事,还是快些过河吧!”
    “如此多谢!”黑衣人抱拳告辞,然后与中年文士一起返回。
    马车被赶上大船托运过去,很快二人继续上路。
    官道越来越宽,所途径的各村亭竟然都有习武强身的人群,操控着木头作的长枪,不停的刺与收,一切都有板有眼。
    二人又是感慨。
    全民武备呀!
    这位威海侯的野心很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