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洋超级帝国- 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徐琰损失的只不过是仆从军罢了,都是那些倭国人,真正的精锐,也就是他从大明带去的人并没有损失多少。
  如此徐琰才会肯配合,否则死的是“自己人”,徐琰自然不会愿意的。
  至于李江为何要如此着急召回腾格,其实并不仅仅是对倭国用兵。
  一个倭国,随便牌一位将领出战即可,根本犯不着让腾格尔斯返回。
  他之所以以这个借口让他折返,那是因为另有安排。
  因为他真正用兵的还是德里苏丹。
  没错!
  就是天竺北部国度,德里苏丹。
  这个天竺北部的强国可不是吃素的,其战斗力很不可小觑,而且他临近帖木儿帝国,难保这个帝国会与其冰释前嫌,一起对付汉华王国,所以李江必须做好万分准备,以应对帖木儿帝国的干涉。
  至于为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对德里苏丹用兵?
  其实原因有二,一是德里苏丹内部发生了叛乱,内部几个大势力开始了内讧,而一些地方部落也加入到了这场叛乱当中,尽管有一部分人还是没有动起来,可德里苏丹汗已经威信大失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导致李江出兵的原因。
  那便是德里苏丹相对于天竺南部,人口更为稠密,如果能够从其国内掠夺大量人口,至少劳动力将不再短缺了。
  而且,出兵倭国也是同样的目的,倭国人虽然可恶,但是修桥修路,挖矿,都需要这些人,毕竟他们都已经是“奴隶了”,虽然汉华王国禁止拥有奴隶,但又规定,国外俘虏不在其中。
  这说白了,就是李江为了使用奴隶,故意设置的这么一条,毕竟现在是古代社会,人力还是最大的生产力量。
  即使现在有着许多机械化了,比如蒸汽机车,蒸汽竖井,但这跟现代社会还是没法比的。
  何况,人力的运用,相比目前的机械,还是更好用一些,至少他们只是消耗品。
  而且,出兵德里苏丹,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或者说是一个借口!
  那便是之前袄教密谋袭击东阳城与旧港之事。
  说起来,这件事其实跟德里苏丹并未有多大关系,毕竟袄教与天竺教以及天方教都是有所不同的。
  可是谁让帖木儿帝国与德里苏丹国边境区域,藏着不少袄教徒了。
  这些人几乎相当于现在的恐怖分子,这样的人,李江怎么会放过。
  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为的就是树立出师的名头!
  其实这种东西对于战事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当然,这是李江个人认为的,事实上,大部分大臣还是相信师出有名的。
  这不得不说古代人还真是呆板!
  …………
  再说此时,就当腾格尔斯到达济州岛时,此刻奴儿干都司城内。
  一场大战正在上演着。
  可是三日之后,大战便草草结束了。
  结果自然是汉华王国大胜,那些从北方而来的通古斯人狼狈而逃。
  只不过这群人并未就此逃回北方,他们残余的四五万人,绕过了奴儿干都司城,一部分人前往大明北部草原,一部分人则绕过奴儿干都司城,继续向东,沿着海岸线,一直来到了朝鲜西北部境内。
  这下朝鲜王国顿时军情告急!
  一开始朝鲜地方衙门以为那只是当地的一些部族或者是漏网女真,不足为惧。
  可待到他们发现敌人有着四五万人,精锐也有好几千时,却已经晚了。
  敌人一路劫掠而来,很快就占领了朝鲜北部地区。
  虽然这些地方都是苦寒之地,产粮并不多。
  可对于这些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而言,这就是天堂般的生活。
  尤其是土豆与番薯,这类作物,因为汉华王国的推广,几乎整个东亚都在种植,所以朝鲜王国境内自然也存在这些东西。
  而这些通古斯人虽然没有得到稻米等传统粮食,但是却缴获了数量惊人的土豆与番薯。
  在得知这些东西可以吃后,他们纷纷欢呼起来。
  而且,在有心人的挑拨下,他们甚至还派出兵力,袭击周边的地区。
  一时间,朝鲜其他府县连连告急。
  而此时的朝鲜王国,早就不是以前朝鲜王国了,因为数次战争,加上内乱,朝鲜王国国力大损。
  可此时的朝鲜王还是依靠着仅剩的国力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纯火器军队。
  这些人完全是按照大明神机营一般组建的,不仅装备了大量火绳枪,小管径火炮也装备了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地雷,震天雷,火箭等等火器。
  尤其是一种大明淘汰的一窝蜂,他们极为热衷,组织工匠生产了许多。
  这不,他们还给他改了一个名字,叫神机箭。
  虽然名字响亮,但其实也就那样。
  而且,这支军队一直驻守在朝鲜王都,没有轻易驻守其他地方,更没有被调动,因为调动需要朝鲜王本人调遣令才行。
  而这次,当敌情传递到王都时,不少朝鲜百姓顿时哀声叹气起来,他们觉得,朝鲜实在是太多苦难了。
  这日子根本没法过下去了!


第六百七十六章:战前时刻!

  朝鲜王国王宫当中,一帮朝鲜的文武大臣正站在大殿左右,一声不吭。
  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无话可说,因为这时候,朝鲜王坐在上方,大声谩骂着。
  作为新接任的朝鲜王,他是希望自己的王国能够壮大起来的,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是处于风雨飘摇当中,现如今更是再次被一批陌生的敌人给袭击了。
  你说打不赢那些女真也就算了,可现在一群“野人”都打不过,这着实让朝鲜王对于地方的士卒大为不满。
  可他气愤过后,又是深深的无奈,朝鲜境内,现在能够被称得上精锐的不超过五千人,也就是朝鲜组建的火器部队了。
  而能够动用的人不超过七万人,这还是把能够动用的民兵算了进去,而真正能够作战的不超过三万人。
  要知道以前的朝鲜王国不说堪比大明,但至少也是拥兵几十万的大国,现在居然连十万大军都组建不出来,这样的局势,怎能不让此刻的朝鲜王陷入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当中。
  可即使如此,他觉得也必须尽快将这股敌人赶出去!
  首先他想到的便是大明宗主国。
  可是随后他又不得不放弃。
  因为许多缘故,大明与朝鲜王国现在的关系可不好。
  尽管这宗番关系还在,可朝鲜王明显感觉大明已经不在看重朝鲜王国了。
  几次的失败,让大明觉得朝鲜王国这个番属国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每次都需要大明这个宗主国帮忙驱逐外敌。
  这着实让大明觉得,这层宗番关系还不如不要,毕竟太得不偿失了。
  可那毕竟是太祖定下来的,而且历代朝鲜境内的政权都几乎是中原地区的大国番属,所以就目前而言,大明不得不帮忙。
  只是这次,因为朝鲜境内那些朝鲜士卒的不作为,让大明辽东总兵府极为愤慨,在他们看来,这些朝鲜人太不经打了。
  居然连一群野人都打不过,实在是太没用了!
  好在,这事也不是他们能够做主的。
  很快八百里加急,京师城内,皇宫之中,朱祁镇很快就接到了朝鲜王的求援信。
  信中的话语说得十分恳切,总之朝鲜王这次是彻底低下头求大明帮忙,甚至连一丝尊严都不要了。
  朱祁镇看完信,连连冷笑:“这朝鲜王真不是东西,居然连这点小事都需要麻烦大明!每次都是大明为其驱逐外敌,最后大明什么也没有落着好,真是太不要脸了!”
  “陛下!这次不能不出兵呀!那朝鲜王国毕竟是大明番属,若不出兵,有损大明威严!”
  “哼!于卿!朕就知道你会这样说!可是自古以来,朝鲜虽然臣服中原王朝,但小动作一直不断,高丽王国便是典型的白眼狼……即使是最近的太祖事情,那李氏朝鲜王还强占了咱大明领地!就因为是番属,所以一直是……”
  “陛下……臣明白了!臣以为……”
  “行了!没说不出兵!不过人数不能多!就一千吧!让朝鲜王做好准备!准备充足粮草!再卖一些武器给朝鲜王!培训一下他们的军队!这样一来,再遇到敌人时,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朱祁镇最终还是选择了退一步。
  但此时的于谦细细一想,又觉得似乎哪里不对?
  但又想不起来,所以他只能点头应下退了下去。
  …………
  与此同时,东阳城内。
  李江一边等待腾格尔斯,一边让王海滨也做好准备。
  这次出兵攻打德里苏丹,水师舰队自然也需要参战。
  不过他们不需要歼灭什么水师,因为德里苏丹的水师如今已经成为了摆设,根本就没有几条船。
  更重要的是自从德里苏丹被汉华王国吓到之后,就一直龟缩着,他们宁愿跟帖木儿帝国大战,也不愿跟汉华王国大战。
  他们觉得,跟汉华王国大战,几乎没有赢得可能性,因为从始至终,汉华王国几乎还没有一场败绩。
  汉华王国的威名是实打实打出来的!灭国无数,不是一般强国所能比拟的。
  最为重要的是,德里苏丹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很紧张,虽然没有进入战争状态,但边境一直是有摩擦的。
  所以从目前来看,德里苏丹是不会愿意跟汉华王国打仗的。
  可这并不代表汉华王国就不打他。
  这不,当汉华王国一直再做准备的时候,一些消息还是传到了德里苏丹王国苏丹汗耳中。
  尽管这位苏丹汗有些不相信,但是这种事情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因此他还是做了许多准备,包括派人去通知帖木儿帝国,希望两国能够停止摩擦,联盟合作,联手对付汉华王国可能的“入侵”。
  可是现在的帖木儿帝国上下,对于德里苏丹没有什么好感,再加上他们觉得这是德里苏丹为了停战故意找的借口,因此,苏丹汗派去的人很快就被赶回了国内。
  恰巧这时候,一位袄教徒拼死逃回德里苏丹,冒死求见了德里苏丹汗,将汉华王国最近将攻打德里苏丹的消息再次告知了德里苏丹汗。
  这下,德里苏丹汗坐不住了。
  他一边加紧防范,一边准备出逃。
  至于赢,他根本没有相过,在他看来,防范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也好让他逃离王都,前往天方。
  或许那里的汗能够收留他。
  对于这些,德里苏丹国百姓并不知道。
  只是随着战事临近,不少人还是感觉到了紧张气氛。
  此刻,旧港,码头上,一排排商船开始不断停靠口岸,还是装物资,而后他们将进入马六甲海峡,前往天竺南部几个港口。
  在哪里已经设置了好几个物资集散存储点。
  这次出兵,自然不可能在战时,再从旧港运送物资过去。
  毕竟谁知道战事会如何发展,若是大军推进速度贼快,那么后勤必须跟上。
  这是汉华王国大军屡次获胜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毕竟谁让汉华王国严重依赖大量火器了。
  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一旦后勤出问题,那么这场仗就会出现麻烦!


第六百七十七章:孩子的教育。

  旧港。
  随着汉华王国水师舰队开拔,码头上,一些人正藏在阴暗处正暗暗嘀咕着。
  他们所说的话语皆都不是汉语,甚至不是当地语言,而是中亚一种土著语,这种语言十分古老,音调也极为怪异。
  如果翻译过来,那就是以下这番对话。
  “都记清楚了吗?”
  “大祭司!已经记清楚了!只是咱们就算能够记下来,也无法。。。。。。。!”
  “闭嘴!不用你操心的不要操心,此事,吾自有主张!”
  “是!”
  。。。。。。。
  三日之后,马六甲海峡东面,一处海港,数百艏战舰正停靠在这里。
  很快,囤积在此的无数物资被装上了船,又是一日之后,迎着朝阳,舰队随即出发了。
  另一边,就当这时,此时的德里苏丹汗正密谋着逃离都城。
  可是他不可能明着逃离,否则不仅臣民们不会答应,即使他麾下的士卒也不会答应。
  因此,他只能找了个借口,带着一队亲卫带着自己的儿女到某个地方避暑,最后再想办法逃离。
  而对于这些,此时的德里苏丹臣民们自然不知。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此事就有一些消息传到了德里苏丹,说是汉华王国将要攻过来了。
  虽然这些都只是在商人圈子里传播,但对于德里苏丹的百姓而言,这就是大事,所以他们纷纷想办法逃离。
  而往往谣言比起现实更加可怕,这汉华王国还未曾打过来了,臣民们便开始逃离,不得不说,汉华王国的威名真可怕。
  而这还不是最为主要的,现在最为重要的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