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洋超级帝国-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是说,新占领的广大区域,李江一共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来统治这些地区。
  其一便是直接将其划给新组建的直属于汉华王国的新府县,其二则是间接统治,也就是通过众多当地对汉华王国有好感的势力来管理当地,而且是傀儡式管理,一旦代替汉华王国管理的势力有野心,当地驻军就会迅速消灭。
  也就是说这两者方式看似有很大差别,但实际上不大,因为当地都在汉华王国掌控之下,毕竟军权在汉华王国手中。
  东阳城,大统制府内。
  李江一边吃着张娟送到嘴边的水果,一边看着奏折。
  突然,他眉头一皱,立马从躺椅之上坐了起来,神情凝重,沉思了片刻之后,他迅速站了起来,也不说话,转身朝着屋内走去。
  此时张娟看到李江如此反应,也是一头雾水,她连忙收拾好东西,即刻跟了上去。
  但是就当她跟到书房外时,她忽的发现李江将书房门从内部锁上了,看这架势,似乎说明事情很严重。
  事实上,还真如张娟所猜测的那般,事情比较严重。
  大明那位陛下以突然生病甚至病入膏肓为陷阱,一举将大明西南、西北、东南三地战事给平息了。
  尤其是草原上那些部族,他们在听到那位陛下生病甚至已经不行了,自然上当仓促南下,这才中计,死伤惨重,不得不找大明求和。


第三百六十五章大明的变故!

  那位大明陛下以自己生病设下陷阱,一举拿下了帝国三个方向的三大战事,而且是几乎同时平定的。
  这样一来,大明内部也就只剩下了位于中原地区的少许民乱了。
  而这也就意味着大明已经腾出手来,开始有能力插手大明海外的事情了。
  尤其是随后李江又得到了消息,据说宫中传出消息,有人建议大明提前开展新一轮的下西洋。
  而远在镇江的郑和更是趁机上书明宣宗,若是陛下愿意,他可提前一年率领船队出航,南下西洋。
  对此,那位陛下似乎不闻不问,不想做决定。
  而且非但不闻不问,还将之前上书的大臣给找了个由头给赶出京师去了。
  如此这就让一众大臣看不懂了,此时此刻明明是大明最佳插手东洋与西洋的时刻,当今陛下为何不下旨了。
  要知道众位大臣还想着,大明陆师与水师一起横扫汉华王国、重新夺回大明在东、西洋的威望了。
  如今倒好,陛下似乎有意忽略此事,不想再插手与汉华王国有关之事。
  这不行!这绝对不行!事关大明威严,必须将汉华王国严惩不贷!
  可就当一众气愤大臣准备上书陈述时,忽的听到坐在龙椅上的明宣宗忽然说道:“英国公,听说你有一女名为张娟,此时就在汉华王国那位大统制身边伺候,可是当真?”
  此话一出,在场诸位大臣皆都一愣,但随后都不禁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武官最前方的英国公张辅。
  此事可不得了!
  若是陛下说得是真的,那英国公张辅一世英名,那将毁于一旦。
  因此,当诸位大臣包括明宣宗皆都将目光投向他时,他顿时心中一慌,冷汗直冒,心中更是焦急不安。
  “怎么办?怎么办?此事怎的被陛下知道了?”
  “唉……现在说这些也无济于事了,关键是怎么给陛下解释,怎么给诸位朝臣一个交代……对了张娟乃吾之私女一事倒是没什么,关键还在于她在那该死的家伙身旁……此事必须说清楚或者给诸位有一个交代,否则……”
  “回……回……陛下!此事臣并不清楚,之前吾女一事,一直是微臣夫人在管理,因而……因而……”
  听着吞吞吐吐的英国公张辅之言,在座的诸位大臣顿时明白了两点,一是此事为真,二则是此事英国公张辅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女儿已经离开了京师,更不知晓自己女儿去了海外。
  当然对于后者,大家是存有疑虑的,毕竟这说法听上去不怎么可信。
  事实上,此刻坐在龙椅上的那位明宣宗也始终盯着英国公张辅,似乎要将其看透。
  可是此时的英国公张辅直接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说着自己有错类似的话,但就是不提自己知晓自家私生女儿去了海外一事,更不承认自己之前知道自己家女儿去了李江那。
  说白了,就是死不承认!
  不得不说这一招高!
  即使明宣宗听了也没有办法说什么,只能说道:“念在英国公劳苦功高,便罚俸禄一年,闭门思过十日,并即刻找回自己的女儿!”
  “是!谨遵陛下之命,臣定当竭力找回自家女儿!”英国公张辅连忙磕头应答道。
  …………
  朝堂上的这一幕,李江自然很快便知晓了,也正是知晓了这一点,他无形之中开始着急起来。
  若是依照那位英国公张辅的脾气,他肯定会派专人前来汉华王国找自己,或许他根本不会找自己,而是会偷偷带走张娟。
  但不论怎样,两种情况都不好办!最重要的是张娟自己如何看待这件事。
  思来想去,李江先找来了张娟,告知了此事,而后又下令对内的复兴社下属的两大谍报机构密切关注来东阳城的一切人员,一旦有疑似大明京师人士,即刻密切监视起来。
  张娟对此事,一开始似乎很是抗拒,拒绝返回大明,还说自己宁愿在海外孤独终老,也不愿意回去,但后来,李江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又开始想返回了。
  而且这时候,李江也得到消息,张辅派来的人直接求见李江。
  而此时已经是大明宣德四年十一月下旬了。
  北方大明早已经进入了冬季寒冰生活,而此时的东阳港,已然是温暖如夏。
  大统制府上。
  李江正在与菲利普商议着美洲开发一事。
  自从上次为攻占旧港等地特意找回菲利普等人之后,菲利普就一直没被李江允许即刻返回,而是留在东阳港学习。
  至于学习什么!那当然是李江给他开的小灶。
  毕竟美洲距离此地太远了,许多事情都必须由李江一点点告知他,以免今后菲利普遇到这些事情,不知如何处置,怎不能遇到重大事件,每次都需要请示李江吧,那样太不方便了。
  “咳咳……菲利普,你是跟随吾最久的几人之一了,我是非常信任你的,你可千万别让吾失望!”
  “大统制!您就放宽心吧!吾已经将所有您说的东西记住了!一定不会辜负您对吾的期望的!”菲利普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说道。
  “那好吧……既然你这么自信,那就……先去澳洲接替张桐吧!”
  “啊……大统制!您刚刚不是说让吾……”
  “是呀!吾是跟你说了这么多美洲事宜,但这跟你先去澳洲接替张桐一段时日,再明年前往美洲一点也不冲突呀?”李江笑了笑,随即看着一脸疑惑的菲利普说道。
  “可这……为何?澳洲莫非出事了?张知府难道是镇不住宝庆府?”菲利普还是不甘心这样疑惑下去,他坚持询问道。
  “好吧……既然你这么想知道,那吾就说了……其实没什么,就是张桐需要返回东阳港治病,他目前生病根本无法处理澳洲宝庆府事宜了,你先去那替他一一段时日!”
  “此事事关宝庆府稳定,因此直到你接替他之前,都没有对外公布!”李江随即又补充说道。
  “大统制,吾明白了!吾会好好代替张知府,镇守宝庆府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京师风云!

  大明京师。
  如今已然是大明宣德四年年末了,也就是1429年年末。
  此时京师皇宫太子东宫之中,虽然夜已深了,但已经一岁多的朱祁镇却正不提咳嗽,这让一旁伺候之人不由急得不行,很快,太医赶了过来,一番检查之后,总算确诊了病患,开了医药。
  而这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听到外面有人喊:”陛下嫁到!”
  “拜见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的皇儿如何了?太医!说!”明宣宗刚一进入东宫之中,就立即对着太医说道。
  “回陛下,太子只是感染了风寒,臣已经对症下药,开了药,应该没问题!”
  “没问题?你确定!”明宣宗一听,死死盯着太医看了一会,不禁质疑道。
  “陛下!臣说得句句属实!臣就是万死……”
  “起来吧!退下!即刻去抓药,由你亲自熬药!”明宣宗还没等太医的话说完,就直接大声呵斥道。
  “是!陛下!臣这就即刻去办!”那太医吓得冷汗直冒,立马退了下去。
  很快明宣宗看了看自己儿子,扫视了在座一众伺候的人一眼,顿时道:“来人呀!将这里所有人拉出去,各打二十大板!”
  “是!陛下!”随着明宣宗一声令下,门外守卫的禁军顿时走了进来,很快便将一众伺候的太监宫女给拉了出去。
  这些宫女太监虽然口中直喊饶命,但是明宣宗却丝毫不为所动,自己的儿子生病了,那就是这些人没有照顾好,所以他必须下令严惩。
  在东宫之中待到深夜接近凌晨,明宣宗这才坚持不住,回到了自己宫中睡下了。
  第二日,天已经大亮了,可明宣宗却还未起来,很快外面的太监就发现了不对劲。
  “陛下!陛下!”
  “不好了!来人呀!快来人呀!叫太医!太医!”这时候,宫内顿时乱成了一团,一众朝廷重臣闻讯,也闻风而动,急忙朝宫内赶来。
  …………
  大明皇宫之中的事情,李江很快也知道了,只是对此李江并未有大的计划调整,而是让人去继续贿赂王振。
  没错,此时的王振已经开始照顾皇太子朱祁镇了,而且权力在东宫之中很大,再加上如今那位陛下十分信任,因此王振已经成为宫内宦官之中隐隐燃起的一颗新星。
  许多小太监、宦官都开始想办法结交王振,可王振却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并不自高自傲,而是一心一意静心照顾着皇太子。
  看到王振如此,明宣宗不由暗自满意起来,觉得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了人!
  然而事实上此时的王振却是有苦难言,别看他现在很疯狂,但其实他心中正为一件烦心事而苦恼着。
  “唉……早知道就不拿那一千两白银了!现在被人家拿住了把柄,只能尽心尽力为别人办事了!”一想起对方那神鬼莫测的手段,王振就有些胆寒,虽然他在东宫之中权力很大,但出了东宫,他屁都不是。
  何况他已经见识过对方手段了,那绝不会亚于锦衣卫,而且他已然隐隐猜出对方背后的势力到底来自何方,知晓那些人是一群亡命徒。
  只是王振却不曾想到,其实跟他一直接触的人虽然是一群亡命徒,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身份,暗地里他们乃是兰芳社的探子。
  没错,此时的兰芳社在李江大批金银的开路下,经过几年发展,早已在大明京师建立了一个庞大情报网络,许多消息很容易就能得到。
  而围绕王振所布下的局,早就在几年前就开始了。
  当时王振身份还很低下,是兰芳社的探子为他铺路,他才这么容易就混到了如今的地位,否则他怎么这般快就坐到了如今位置。
  “唉……谁……!谁在外面!”王振突然看向了门口,大声道。
  “是……是小的……小的!”这时候,门开了,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你是谁?”王振连忙站了起来,即刻呵斥道。
  “王公公……小的是来专门投靠您的!您……”
  “出去!滚出去!本公公不需要!”说完,王振即刻将其人赶了出去。
  …………
  王振的这种态度,虽然让宫中许多太监都极为妒忌愤恨,但是这更加让明宣宗看在眼中,记在心中。
  此时的他已经开始设置司礼监了,他觉得只有让司礼?监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才能制衡内阁的权力。
  毕竟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他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而自己皇长子又还这么小,若是某一天他驾崩了,自己儿子登基,会不会被内阁庞大权利所架空,因此他必须设置宦官机构以维持制衡。
  只是他也有些担心,这样做实际上是违背了自己父亲、祖父乃至是太祖的意愿,对于宦官,那几位可是极为厌恶的,尤其是太祖,更是定下宦官不得干政,生怕会再次出现唐朝中后期宦官干政的局面。
  因此,作为一代明君,明宣宗自然是极为明白的,所以他设置这些宦官机构之后,虽然赋予了极大权利,但却依旧没有赋予更大权力,至少相比内阁,还是差远了。
  …………
  汉华王国东阳港。
  李江拿着兰芳社探子送来的情报,唏嘘不已。
  大明局势极为复杂,如今那位陛下身体又不是很好,再加上如今南方的许多士绅对于那位陛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