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此事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件极为丢面子的大事,你说你一个大明人,而且还是官宦子弟,居然去插手别人家的家事,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何况占城国王室本来就是极为排外的,占城国国王更是十分痛恨有外人插手储君继承人之事,就算是国内的大臣,也很少提及,何况是一个外人。
这不,因为某些小人举报,言说陈古囤积了大量物资与武器,为的就是帮助占城国三王子夺得王位。
占城国国王闻讯,大怒不已,一声令下,就派了三千王宫精锐包围了陈古府邸。
占城国新洲港。
此时,后厅之中,陈诚正急得团团转。
他已经年近七十古稀了,早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也没有多大遗憾,自从卸任西洋巡抚使的官位之后,他便留在了西洋占城国新洲港,呆在了他孙子陈古这。
本想着过段时日便返回大明江西吉安,回到自己老家去养老算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二十多天前,他得到消息,言说自己的孙子陈古相助占城国三王子造反,被人举报了。
陈诚顿时就感到大事不好,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大明,可随后一想,此事找大明朝廷也不行,尽管他在朝堂之上人脉还在,但此事大明根本不在理,若是强行插手,大明会丢掉脸面。
何况,他也不想舍掉老脸去求大明那位陛下,毕竟此事乃是一件大丑事,无论自己孙子是否参加,他之名声算是彻底臭了。
因此,思来想去,他觉得最好能够将自己的孙子送到汉华王国,毕竟那里山高皇帝远,就算有人找麻烦,也要掂量一下汉华王国的实力。
再说,他觉得以自己与那位大统制相谈胜欢过,若是提出要求,那位大统制应该会答应的。
当然,他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了个商人去东阳港送了一封信,没想着那位一定会答应。
因而,他随即又给自己孙子陈古,想了另外一条退路,此退路便是悄悄返回大明,隐世埋名。
可他还是低估了那位占城国国王的魄力,那位国王根本不顾陈诚身份与其背后的大明,直接就派遣大军将陈古给抓到了王都去了。
如今都已经七八天了。
王都那边却依旧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这让陈诚颇为着急。
好在,就在几日前,一位自称汉华王国的人率领着船队来到了新洲港,与他密谈了片刻之后便离开了。
当时,他还记得那人似乎有意隐藏自己身份,连句话都没有说,面容更是没有看到。
现在想想,他觉得自己是不是被骗了!
因为到如今,那位自称汉华王国之人也没有了消息。
不过,就在昨日,他通过秘密渠道得知,占城国王都被严密封锁了起来,不准任何人进出。
“该死!莫非。。。。。。。。!”
.........
几日之后,占城国王都之中。
占城国国王正在气头上,而底下跪着几名大臣。
突然,一侍卫突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禀报道:“不好了!国外陛下!有自称汉华王国的船队到达了新洲港,他们将新洲港彻底封锁了起来,还扬言若是不归还扣留的汉华王国使者,他们将炮击新洲港,发兵占城国!”
“什么!汉华王国船队?本王不记得有什么汉华王国的使者被扣留了呀!......!”
“国外陛下!这应该是那汉华王国玩的计谋罢了!他们肯定是想借机发兵占城国......!”
“住口!你当本王是傻子吗!说!是不是大王子扣留了汉华王国的使者!混帐!居然敢私下扣留汉华王国的使者!你们......去!即刻放了汉华王国的使者,再派大臣前往新洲港,与汉华王国船队接洽!绝不能让汉华王国发动进攻!否则吾占城国将永无宁日!”
占城国国王十分清楚自己国家情况,若是比拼路上军力,他自信能够守住占城,可要是比海上力量,他觉得自己就算是将全国水师加在一起也比不了汉华王国的水师战船。
毕竟汉华王国水师在整个西洋都是出了名的,他们的大名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
如今整个西洋各国,没有一小国敢去跟汉华王国水师硬碰硬的,他占城国去惹汉华王国水师,那绝对是疯了!
何况,占城国国土本就两面靠岸,海岸线很长,若是被汉华王国进攻,整个国土都将是被汉华王国水师进攻的区域。
“这.....陛下......吾占城国乃是西洋大国,他等不过东洋小国,而且刚建国不久.......!"
就当那位大臣还想说点什么时,那位坐在王位上的占城国国王彻底怒了,他大骂了一声:“住嘴!”
而后大声吼道:“都给我滚出去!告诉大王子!本王还没死了!若是这么急着登上王位!那本王就废了他!”
就当占城国国王大骂群臣之时,此时,王都之中,东郊的一府邸之中。
这里乃是占城国大王子的府邸,此时的占城国大王子自然也得到了汉华王国船队打过来的消息,他不禁一下子慌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呀!”
第二百三十二章蓝英设局救陈古!
新洲港。
港口内一片肃杀之声,数十艏商船停靠在港口之中,其外有着一支船队正游弋在港口外海。
黝黑的炮窗,一排排的,看上去让人头皮发麻,气氛显得颇为紧张。
港口被封锁了!
而且还是被大名鼎鼎的汉华王国水师战船给封锁了。
一些有途径的海商们纷纷打听情况,很快,他们便得到了消息,说是汉华王国水师战船之所以封锁港口,是因为占城国惹到了汉华王国,据说是将其使者给扣留了。
要知道古往今来,两国交战都尚且不斩来使,何况占城国与汉华王国并未交战。
虽然这次占城国还算有分寸,并未斩杀汉华王国的使者,但是这扣留使者也是极为愚蠢的做法,而且这显然也触犯了各国默认的规则!此规则便是无论两国关系如何,双方使者不得随意扣留或者斩杀。
再说外海之上,此时蓝英与格纳斯对坐在船舱之内,喝着茶。
“蓝主事!这事是不是闹得有些大了!要是大统制询问起来,会不会怪罪吾等!毕竟这可是封锁他国港口,等同于开战呀!”格纳斯喝了口茶,看向对面的蓝英道。
“无事!”蓝英,拿起一旁之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
他虽然发不出声音,但心思缜密,对于任何事情,都会留一手,更会想好退路。
就拿这次他率船队到达占城国接人来说吧。
就在数日前,他前往陈府找陈诚了解情况之后,却并未立即前往占城国王都,而是先启动了占城国的几个兰芳社暗子,在了解了王都大致情况之后,很快便得出了此事乃是那位占城国大王子设下的一个局。
而后的他,随即派遣了几名护卫,装作汉华王国的使者前往了占城国王都,并故意给那位大王子传递消息,说汉华王国使者前来是为了要人,而这人便是陈古。
果然,如他所料想的那般,那位大王子因为顾忌汉华王国,只得将使者扣留,以免节外生枝。
而这自然便成了汉华王国的一个借口,如此一来,只需稍加运作,给占城国施加压力,让占城国国外知晓这是大王子的局便可了。
“蓝主事,你说那位占城国国王知道这是他那大儿子设下的局吗?”格纳斯又看向蓝英道。
闻声,蓝英微微笑道,拿起笔写下:“自是知晓!知子莫如父!何况君王!”
“也是!那大王子虽占据主动,但那位国王也不是吃素的,他肯定是知晓几位儿子争权夺利,谁也不服谁的,因而便故意让三人争斗,以维持平衡!”格纳斯也是聪明人,很快便明白蓝英之意了。
.........
几日之后,果然如蓝英所设想的那般,占城国派遣了一位重臣前来新洲港,一番接触之后,陈古之事最终解决了。
陈府。
后厅之中,一桌菜摆在中间。
格纳斯作为汉华王国都督,总兵官,与陈诚相对而坐着。
一旁,陈古默默的站着。
“这次多谢格都督援手了!若不是都督,恐怕老夫这孙儿恐将遭到毒手了!”陈诚端起一杯酒对着格纳斯说了一句,而后一饮而尽。
“咳咳......陈参政客气了!吾只是奉命行事,大统制听说陈参政有意将自己孙儿送到汉华王国,大为高兴,还说待到陈古先生到达东阳港之后,将会亲自为其接风洗尘了!”格纳斯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酒,而后笑着说道。
“哦!是嘛!那老朽就多谢大统制了!陈古,即刻为都督斟酒!这次若不是都督....你之性命恐将不保,若是你出意外,你这一家子还有你父亲都将.....哎!不说了!不说了!都督!咱们喝酒!今日一醉欢休!”
“不了!陈参政,其实陈古先生若是要谢!就谢大统制,谢蓝英主事吧!若不是蓝英主事,陈古先生恐怕还得在大牢内呆上一阵子......!”
“哦....这是为何?”陈诚一听,不解道。
一旁陈古也不禁长大耳朵听着。
“其实也没什么!这次封锁新洲港,本身就是蓝主事设下的一计!......!”
格纳斯随即把蓝英的计谋大概说了一遍,这把陈诚二人听得连连称赞。
尤其是陈诚,他在听说之前见过的那人便是蓝英主事时,大为震惊,他没想到那位从始至终都未曾说话之人居然就是救出自己孙儿之人,他当时还认为对方是骗子了!
想想,他心中不由得一阵苦笑:“哎......老了!老了!”
摇了摇头,陈诚随即拉着陈古对格纳斯道:“都督,老朽这里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都督回去替老朽在大统制面前美言几句,老朽想要让自己这孙儿经商,最好是能够在大统制麾下管理商业!老朽听说汉华王国有一专门管理商业的机构......!”
“哦......陈古先生既然有此大才,本都督自是会向大统制举荐......不过,这时间也不早了!本都督就告辞了!蓝英主事恐怕已经回到船上了!”
说着,格纳斯看了一旁陈古一眼,而后告辞道。
“那老朽这就送送都督!”说着,陈诚随即起身,但被陈古给制止了,他道:“祖翁,还是让吾送送都督吧!正好吾也有些事情询问一下都督!您在这休息几日,过段时间,吾便安排祖翁回大明去!”
“这事无需你管!你只需管好你自己好了!你还怕老夫回不去大明嘛!老夫好歹也是大明致仕的广东布政司参政,在这西洋还是有些人脉的!”陈诚笑骂了一句,而后坐了下来。
..........
两日之后,陈古将自己的商铺等生意全都低价转让了出去,而后带着自己的家眷以及家中护卫等一百多人来到了港口栈桥之上。
此时,他带着数口大箱子,那其中装载的都是一些珍贵书籍与金银珠宝,是他准备一起带到东阳港去的。
不久,在格纳斯安排下,陈古等人上了船之后,而随着船队离港,陈诚也在第二日离开了占城新洲港。
第两百三十三章京师风云!
离开新洲港,陈诚盘坐于船舱之中,身前放着一张矮塌,其上放着几个青瓷茶杯,而对面一和尚正为其倒茶。
这和尚一身素袍,苍白胡须,年岁一看就不小了。
二人所乘坐的是一艏商船,这是一位广西海商其中的一艏商船,这次这位大海商亲自来了占城,为的就是押送一片重要货物返回广西。
碰巧,这位大海商认识陈诚,因此陈诚便乘坐那大海商的商船准备返回大明。
好巧不巧在这商船上,陈诚还遇到了一位故人。
没错!就是这和尚。
这和尚是个游僧,早年间游历了华夏大江南北,后来又对占城等国佛教感兴趣,遂而一路南下,经安南至占城,而后又去了真腊以及满者伯夷。
后来又因为战乱止步于真腊,他只能退回占城,准备乘船回大明。
碰巧,他也上了这艏商船,遇到了陈诚这位几十年前的故人。
要知道当初陈诚还在广东做参赞时,就认识这位和尚了。
据说这和尚乃是太宗年间那位道衍和尚的徒弟,不过是真是假,陈诚并不知晓,但是此人有大才却是真的,只不过这人一心入佛门,陈诚也只能放弃举荐了。
“颠和尚,你这都快圆寂了,怎的还往这西洋跑?”
“阿弥陀佛,陈施主是知晓贫僧的,贫僧自出家那日起就发愿要游历这天下佛院,这西洋诸国也有佛院,自当前来!”和尚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说道。
“哼!你这和尚,老夫还不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