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颍川,许昌。
曹曹缓缓放下了手中提前一天从陈留送来的密信,对着不远处正在伏案急写的蔡琰笑了笑,说道:“知道吗?袁谭的使者现在已经到陈留郡了,他现在就想着我能出兵冀州呢。”
蔡琰抬起头,语气淡淡的说道:“这里面,恐怕没有孟德你说的那么简单吧。”
曹操将手中的密信在蜡烛的火焰上引燃,看着缓缓燃烧起来的信件,他轻笑一声,说道:“当然。。。袁谭这家伙心里想的,无非就是让我老曹当他手中的长枪,替他收拾收拾那与他矛盾渐深的袁尚。”
蔡琰显然有些诧异,更多的则是疑惑,“既然你都知道了,为何还要接见他的使者?”
曹操哈哈一笑道:“他袁谭想把我曹操当枪使,也不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斤两!”
看着老曹智珠在握的模样,蔡琰瞥了瞥嘴,道:“跟你们这帮家伙打交道可真惨。。。。。。”
曹操来到蔡琰身边,轻轻搂着他的肩膀,说道:“都是奉孝、志才和公达他们几个拿的主意,我可是老实人啊。”
“别闹,我正在整理教材呢。”蔡琰一巴掌拍掉了曹操逐渐不老实起来的大手,说道。
曹操没有得逞,悻悻然的问道:“今夜你又要熬到午夜?”
蔡琰抬起头,看了曹操一眼,没有答话。
“好吧。。。也不知道那三字经到底有什么魔力,竟然让你沉迷如斯。。。。。。”曹操摇摇头,背着手走出了蔡琰的房间,“唉。。。今夜太漫长。。。”
翌日。
辛毗与阏逢抵达了许昌城下。
他们两人与身后十几个随从和护卫皆是骑马,阵势还是比较招眼的。
有城门守卫想要上前阻拦,阏逢身后早有影卫上前交出了自己的腰牌。
查验腰牌无误后,守卫让开放他们一行人入城,但是城中不得骑马,所以阏逢和辛毗等人只能下马步行。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他们来到了丞相府前。
丞相府外早有仆人守候,见到辛毗和阏逢到来,立马堆起笑脸迎上来说道:“二位先生请!主人早已恭候多时了!”
辛毗和阏逢随着随着仆人来到了待客大厅。
人还未走进去,曹操爽朗的笑声已经传了出来,“哈哈哈!曹某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佐治先生您给盼来了!”
听到曹操出来,阏逢自己的使命算是圆满完成了。
他向着曹操拱手说道:“阏逢见过丞相。属下已完成任务,这便回去向祭酒复命了。”
“先别急着走啊,昂儿正好在家,他时常念叨着还有好多东西要请教你呢。”
“这。。。”阏逢有些为难,但老曹却无所谓的说道:“昂儿也算陆先生的半个弟子,你也算是陆先生的半个弟子,同窗之间交流学问,谁敢多嘴?”
是,谁要是多嘴你老曹就会撕掉他的嘴巴是吧。。。
阏逢拗不过曹操,只得抱拳道:“属下遵命。。。”接着,他便随着仆人去了丞相府的后院。
安排好了阏逢,曹操又看向了辛毗。
曹老板那火辣辣的眼神,顿时让辛毗感觉身边的空气都灼热了起来。
辛毗哪里感受过如老曹这般的热情,顿时连忙躬身行礼道:“下官辛毗,参见丞相!”
曹操双手扶起辛毗,满眼笑意的打量一阵后,拉着他的手往大厅内走去,“来来来,曹某早已备下美酒佳肴为先生接风洗尘。
咱们今日只谈风月,不聊正事儿!”
“我信你个鬼!”辛毗心中腹诽,表面却也配合着曹操。
“哈哈哈!”辛毗也笑了起来,并回道:“丞相如此好客,倒是让下官受宠若惊啊!”
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安排
花花轿子众人抬。
曹操和辛毗俩人商业互吹了近小半个时辰,辛毗这才忍不住开口切入了正题,说道:“丞相,下官此次前来,乃是为了我家大公子之事。。。”
终于来了。
曹操好整以暇的品了一口茶,回答道:“你与阏逢商议的计划,我已经全部知晓。。。不得不说,你们将曹某和袁谭算计的都很精妙。”
辛毗闻言,背后顿时冒出一股冷汗,他立马起身行礼道:“下官怎敢算计丞相啊!如今的冀州,百姓的生存变得愈发艰难,连求生都似乎已经拼尽了全力。。。。我辛毗见此良心受尽煎熬,只希望冀州乃至河北能够早日安定下来而已!”
不得不说,辛毗避重就轻,把百姓的生存和利益放在自己家族的前头,正好避过了曹操的雷区,也给曹操搭好了梯子。。
见辛毗也是个审时度势的人才,曹操对他更为看重了几分。
别谈节操这种东西,在利益面前,节操根本就不算东西。
曹操似乎认可了辛毗的说辞,于是接下来二人开始深入交流。。。。。。
一直从早上谈到夜晚,曹操与辛毗二人之间竟然足足聊了一整个白天。
即便快到天黑,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甚至还有了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就连午饭和晚饭都是下人送到大厅,两人一边谈一边吃了。
辛毗不知不觉中讲了许多袁氏兄弟之间的矛盾,其中有许多细节让曹操对河北的形势更加了如指掌了。
曹操也对辛毗的才华感到非常满意,暗中寻思着如何才能把辛毗留下。
一直聊到天擦黑,辛毗这才离开。
曹操等到辛毗走后,立马入宫,准备向刘协要一份封赏。
曹操见到刘协之时,刘协正在溜着小公主玩儿。
小公主走着走着突然转向,踉跄着朝着老曹走来。
曹操看着如同瓷器般粉雕玉琢的小公主,心中喜爱之下,忍不住蹲下身子轻轻抱住了她。
“呀!”突然,曹操发出了一声轻呼,原来是小公主伸手拽下了老曹的一根胡须。
“咯咯咯!”小家伙捻着一根曹操的胡须,咯咯笑着朝着自己的父亲走去。
刘协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孟德啊孟德,我家的小公主如何?”
“公主威武!”曹操一边揉着下颌,一边笑着应和道。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女儿!”刘协双手叉腰,似乎极为骄傲。
曹操来到刘协身边,歪着脑袋轻声说道:“陛下,臣来此有一事相求。”
“知道。。。”刘协瞥了一眼曹操,带着一丝嫌弃说道:“你哪次来皇宫是无事相求的。。。”
“呃。。。”老曹一时间有些语塞,不过以他的脸皮厚度,这点尴尬完全不是问题。
稍稍调整了一下思路,曹操继续说道:“冀州袁谭派人来了,说是要助我出兵讨伐袁尚。”
“这你能信?”刘协像是看睿智一样看着曹操。
“当然不能信!但臣这不是寻思着可以来一招将计就计嘛。。。”
“呵呵!当年陆彦和郭嘉就是用这么一招将计就计来搞我的。”
曹操脸色一肃,拱手道:“是臣管教无方,臣回去就收拾他们俩,给陛下出一口恶气!”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你来此不会就是为了埋汰朕吧?”
“哪能呐!臣是看上了袁谭派来的使者,希望陛下下一道诏书,臣才好把他在许昌位陛下效力。”
刘协斜着盯了曹操一眼,问道:“那人是谁?”
“河北辛家的辛毗。”
“辛家啊。。。也是苦了他们了。。。”刘协摇着头,感慨道。
辛毗和辛家的事情,刘协也是知道的。
辛毗祖先辛蒲在西汉初年带领全族迁移到陇西狄道,之后辛氏家族20多人先后在朝中做重要官员,这也是辛氏家族最辉煌的时刻。
但到了王莽时期,辛姓的名人大部分被王莽迫害而死,辛家瞬间衰落。
在东汉光武帝时期,辛毗先人决定东迁,迁至颍川阳翟。在东汉200年里,辛家名人较少,直到辛评辛毗的出现,辛家才逐渐又有了起色。
辛毗后来比较有名的后代中,有一个女儿叫做辛宪英,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才女,还预言了钟会的叛乱。
言归正传。。。
曹操说明了来意后,刘协很干脆的答应了。
毕竟曾是遭到王莽迫害的忠良之后,刘协对这些忠于大汉的后人,是非常包容和器重的。
“就封辛毗为议郎,兼任侍中吧。”
“陛下英明!”
这时,刘协的女儿跑过来求抱抱。
刘协宠溺的抱起小公主,露出半边脸对曹操说道:“朕要陪小公主用膳去了,你先回去吧,明日我派人把圣旨送你府上。”
“啊?陛下您连一顿饭都舍不得请老臣吃啊?”
“都这个时辰了,你应该已经吃过晚饭了吧。。。朕的女儿应该饿坏了,孟德,朕就不送了啊!”
曹操见刘协转身离去,他的嘴角微微翘起,心道,“这天子还真是越活越敞亮了。。。”
第二天,辛毗又来找曹操询问出兵冀州的事情。
哪知道,早就等在丞相府里多时的侍从,突然掏出诏书道:“陛下诏书!”
辛毗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愣住了,还是老曹对他猛使眼色,辛毗这才回过神来,“臣辛毗,听诏!”
“朕久闻辛毗素有才干,今逆贼袁绍已亡,朕实不忍忠义之后就此埋没。。。。。。拜辛毗为议郎,兼领侍中!”
辛毗感觉有些不太真实。。。
自己本来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长史,这突然一下就成了议郎兼领侍中,成了天子身边的近臣。。。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是太过刺激。
辛毗行了跪拜礼后,高声道:“臣辛毗,谢陛下!”
天子派来的侍从离开后,辛毗还拿着诏书有些发呆。
曹操如愿留下辛毗,心情自然大好:“恭喜佐治了!”
辛毗苦笑着凝视了曹操一眼,自然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曹操在高贵。
但他最终还是深深叹息,转而问道:“如今正是进攻冀州千载难逢的时机,还望丞相能够尽早决断!”
“佐治放心,我已经安排了张文远和魏文长,他们将会率领八千精骑随先生回冀州暗中帮助袁谭。”
曹操继续说道:“与此同时,我还会在四月中旬出兵冀州,到时候袁谭那边儿还需要佐治和仲治先生多费心了。”
辛毗一听,心中大石终于落地,拱手道:“丞相英明!下官自当倾尽全力!”
第三百零六章 故人相逢,是兄弟就先砍上两刀
建安六年,二月,大寒。
一支精锐骑兵,绕道济北国进入吕布控制之下的平原郡,他们将借道平原进入袁谭所控制的清河郡。
这支骑兵以张辽为主将魏延为副将,且两位都是智勇双全的名将。
当初为吕布断后被陆彦擒获,张辽在陆彦的劝说下投向了曹操。曹操极为爱惜张辽的才能,给了他许多次表现立功的机会,就连偷袭乌巢曹操都带着张辽。
每一次,张辽都未曾辜负曹操的信任,如今张辽已经累计功勋升为了中坚将军。
张辽屡立战功早已名震天下,但魏延还只是初露锋芒,所以二人之间也不存在谁不服谁的问题。
只是,自打踏上平原郡的土地后,张辽就一直沉默寡言,似乎就连走神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魏延这等心思的人物,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张辽变成如此状态的原因,“张辽乃是吕布旧将,听闻他当初是为了替吕布断后才被陆骠骑擒获。
如今他与吕布两人再有见面的机会,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出现一些意外。。。”
张辽与魏延各自怀着心思前行,作为引荐人的辛毗,自然要跟随大军一起行动。
辛毗显然也发现了张辽的异常,他也知道张辽与吕布曾经的关系。
为了保持机密性,张辽大军将借道吕布控制的平原郡。没办法,曹操选择了张辽为主将,那么他们就得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前进。
大军来到平原县城外,他们将会在这里稍作休整和补充辎重,然后便会一路直奔清河郡的高唐,最后再抵达清河。
到达平原县城之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大军的营帐尚未搭建完毕,突然城中有一票十几个骑兵,快速来到了张辽军营之外。
“张文远!你给我出来!”
“张辽!滚出来!”
“张辽出来,爷爷我要跟你大战三百回合!!!”
这群骑兵停在了大营之外,指名道姓要张辽出营,甚至还有人叫嚣着要单挑张辽。
“张将军,要不末将前去打发了他们?”魏延听着外面的叫嚣声,半眯着的双眼闪烁着精光。
张辽按住了想要出去的魏延,说道:“文长勿忧,我自去应付他们。”
说完后,张辽提起自己的月牙长戟,骑着战马走出了大营。
魏延还是不放心跟着张辽出了大营,毕竟自己等人身负重任,可不能在半道出现什么差池。
宋宪见张辽出来,当即提刀就冲了上来,“张辽!看刀!”
张辽与宋宪是多年的老战友了,当初的感情说不上有多深,但至少情谊还是有的。
如今老友见面,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