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吞并徐州,击破袁术之后,便开始暗中筹备与河北袁绍的决战。
    为免除来自西边关中的威胁;  曹操从谋士戏志才、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人之议,派钟繇督关中,以求寻得与关中诸军相安一时。
    钟繇在影卫的暗中保护下至关中,后驻节长安并写信派使者送信给韩遂、马腾等人,为其分析天下大势,陈说利弊。加上曹操以天子名义行事;  名正而言顺,韩遂、马腾等人暂时不敢与皇帝对抗;  于是各遣子入侍许都;  以示服从中央,关中得以暂时安定。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同月,许昌有使者携诏书及重礼前往青州。
    曹操表青州牧吕布为车骑将军,统督青州大小事宜。封陈宫为御史大夫,吕玲绮为镇东将军。。。
    但吕布并未明确表态与曹操结盟,但他却还是收下了诏书和封赏,这让同样身处青州的袁谭颇为忌惮,暗中也开始调兵遣将防备吕布。
    江东孙策攻伐庐江失败,回到江东后遇刺身亡。
    孙策死后;  其弟孙权继位,执掌江东。
    为了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也为了能够让自己人和曹操安心;  孙权派遣使者张紘,来到许昌为自己求官;  并顺便表明自己只想守住父兄基业;  并无扩张的野心。
    不管孙权是不是真的没有野心;  曹操现在最需要的是身后的安定。而且江东变局本就是自己人一手导演;  如今孙权愿意服软,曹操也就顺水推舟,将讨虏将军的封号给了孙权,并让孙权兼任会稽太守。
    连孔融这样的大儒听闻张紘来了许昌,都亲自前去拜会。。。这样的大才,既然已经送到了老曹的嘴里,自然是不可能再吐出去的。于是,张紘被曹操留了下来,并担任侍御史及太学博士二职。
    袁绍击败公孙瓒彻底坐稳了黄河以北地区;曹操吞并徐州,击破袁术,奠定了自己争霸天下的基业;孙策平定江东后,突袭意欲夺取庐江,却不想最终丢了性命。。。。。。。
    建安二年,于天下之大变局下,迎来了结尾。
    年关将至,守岁更是一年之中家人之间难得团聚在一起的时候。
    今年的除夕之夜里,骠骑将军府显得格外的热闹。
    经历过一年多的缓冲时间,曹操终于将蔡琰接到了自己府中,看样子这位名震关东的才女,终于还是落入了曹操的魔掌。
    虽然今年比去年少了曹操和蔡琰,但却多了陆逊、陆绩这两个翩翩少年。
    或许他们俩因为历经磨难性情早熟,但终究还是保留有少年心性。
    少年人,都喜欢闹腾。
    黄叙、郭奕又多了两个玩伴,这骠骑将军府自然变得热闹起来。
    黄忠在家里就是一个十足的好爸爸、好丈夫。
    他此刻正带着妻女,与郭家的夫人,正在一起准备着食材,今年照旧,依然还是火锅。
    陆彦孑然一身,府上人口构成简单,守岁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大人们围坐在大圆桌旁,小的们便在大厅外肆意的玩耍。
    陆彦与郭嘉、戏志才、赵云、太史慈、典韦等人坐在大厅里,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外面堪称孩子王的夏侯兰,指挥着黄叙、郭奕、陆逊、陆绩打雪仗。
    黄叙身体恢复的很好,如今不仅壮实了许多,身高也猛地蹿了一节。
    在这四小只里,黄叙因练武力气最大耐力最好,且皮糙肉厚不怕挨打。他在与郭奕的巧妙配合下,明显将陆逊陆绩两兄弟给压制住了。
    为了避免自己落败,陆逊求来了黄舞蝶,三对二之下,战局终于又回归了平衡。
    郭嘉看着陆逊两兄弟,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问道:“长生,这两兄弟恐怕并没有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
    戏志才听到郭嘉的问话后,也看向了陆彦,等着陆彦说出他自己的想法。
    其实他们并不担心江东陆家会有什么异心,只是担忧陆彦会因自己的善良而被人利用。当初郭嘉就是看出了陆彦的这個弱点,所以利用吕玲绮给陆彦“狠狠”的上了一课。
    陆彦闻言,微微一笑道:“陆氏一家放弃了江东基业,放弃了所有人脉,不远千里迁徙到了许昌,他们求的不过就是安稳罢了。”
    “但他们也是世家名门,若是跟他们走的太近的话。。。”戏志才颇有些忧虑的说道。
    陆彦叹息一声道:“要想完全消灭世家是不可能,我们能做的只有压制与平衡。”
    “是啊,即便一批世家倒下,又会有新的世家冒出来。你我二人的后代,说不定也会发展为世家。志才你还是莫要太过强求了。”郭嘉向戏志才劝慰道。
    戏志才点点头,但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我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但就是有些不甘心。。。”
    陆彦开口接着说道:“正如我们以前商讨过的,世家虽然不会完全消失,但却会受到监管。
    如果能让他们接受各个阶层的监管,并能随时被掌权者和百姓审判,那么世家也就不存在太大的威胁了。”
    在唐初之时,世家之强势,甚至强势到了可以蔑视皇权的地步。
    然而,当晚唐崩溃,社会动乱之下,旧时的门阀精英,世家豪门不也逐渐消失了。
    等到宋朝立国后,统治者更加明白累世为官的大家族对于皇权集中的危害性,于是他们进一步强化通过科举制度选择人才,树立天子门生的概念,于是世家豪门终于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里说的消失,指的是那种影响力巨大的世家豪门,家族却依然还是有的。
    即便是后世的华夏,依然有家族势力的存在,只是在国家和各种监管机构面前,他们无法再兴风作浪,影响力也完全无法与唐及唐朝之前的那些世家名门相提并论。
    陆彦深深明白这些道理,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陆逊和陆绩,如今是摆明了想抱住陆彦这个同姓之人的大腿。
    陆彦心里很清楚,但也并不反感。
    因为他知道,在不远的将来,只要自己等人的完成改革,那么随着皇权的集中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再想出现影响力巨大的千年豪族,那将难如登天了。
    建安二年终于迎来完结,建安三年,让我们重新卷起来!
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氏谋臣,…2
    建安二年刚过,河内郡的气氛就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河内郡位的置正好在曹操和袁绍两人的势力范围中间,两人之间迟早都会有一战。在曹袁关系日益紧张之际,夹在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张杨,日子变得越来越难过。
    最近,各地好似一夜之间,突然便多出了许多传言。
    有传言说;  张扬意欲舍弃河内郡投奔吕布;还有传言说,张扬某些部下正密谋杀掉张杨,意图投奔袁绍;更有的说,张扬已经知道了哪些人心怀不轨,正故意摆出松懈的样子,准备逮着一个好时机,便把他们给一网打尽。。。
    曹操从五谋臣之计;  决定先下手为强;  准备暗中侵蚀张杨,期望抢在袁绍之前拿下河内郡。
    击败敌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敌人从内部瓦解。
    影卫甲字营,在阏逢的率领下,开始在河内郡频繁活动。。
    各种流言蜚语,便是出自他们之手。
    而最让张杨和他部下心虚的是,这些流言中,正好有一些切中了他们心中的想法。
    流言的威力不容小觑,特别是在当事人心中有鬼的情况下。
    果然,没过多久,河内郡便发生了变故!
    张杨部将杨丑,早有反叛之心。
    最近流言传得煞有其事,杨丑心中的紧迫感日益加深,他很是害怕自己的异心会被张杨发觉,从而掉了小命。
    后来;  影卫发现了杨丑的问题,于是主动联系上了他,并给予了他大力的支持和丰厚的许诺。
    杨丑最终接受了影卫的安排,设下圈套伏杀了张杨,并公开声明他要投靠曹操,意图接引曹操入主河内郡。
    然而,就在影卫和杨丑都觉得自己稳了的时候,张杨手下长史薛洪,为了给旧主张扬报仇,联合其余将士趁着杨丑松懈之时将他一举斩杀。
    薛洪在杀了杨丑之后便屯兵射犬,更是向外宣布,他们已经投靠了大将军袁绍。
    影卫见事态隐隐有些失控,于是连忙将消息传回了陈留,希望曹操可以尽快出兵,否则袁绍一旦反应过来,那么河内将成为袁绍的囊中之物。
    郭嘉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将消息交到了曹操手上。
    河内郡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河北岸非常重要的战略枢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曹操可没有袁绍那样摇摆不定的毛病,他第一时间便集结大军,于建安三年四月,派出曹仁、史涣、乐进、徐晃等人共计三万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射犬。
    曹操大军来攻,薛洪领兵死守射犬,同时派人前往北方寻求袁绍的帮助。
    然而,薛洪派出求援的信使全都半道被影卫劫杀。
    迟迟等不到援军的薛洪,终于在袁绍自行反应过来之时,被曹仁、史涣攻破了防御。
    射犬城破后,薛洪自刎而死,其余部将则在魏种的率领下,向曹操投降。
    河内一直是张杨的地盘,张杨内部火并之后残余的薛洪势力,投靠的也是袁绍而不是曹操。
    一个民心未附的地盘,强行占领的话,对于即将到来的曹袁大战肯定是不利的。
    但率众投降的魏种,却对河内郡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他也有些能力和声望。
    与其自己霸王硬上弓,还不如让魏种来出任河内太守,尽可能快的稳定住河内郡,曹操也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袁绍。
    。。。。。。
    当袁绍得知河内郡竟然落到了曹操的手里,顿时勃然大怒。。。好你个曹阿瞒,竟然将手伸到了老子的裤兜里,意欲何为?
    盛怒之下的袁绍,立马召集麾下文武重臣,商议进攻曹操的计划。
    但就在这個霉头上,才从牢里放出来不久的沮授,又站出来了。
    沮授也是第一个跳出来向袁绍提出反对意见的,不得不说,铁头娃真的头铁。
    沮授站出来,拱手对袁绍说:“主公!我等与公孙瓒连年征战,百姓艰苦,仓库里已经没有了余粮。战事不断之下,百姓赋税沉重,这是我等亟待解决的内忧啊!依臣只见,我等应学那曹操重视农业和商贸,同时减轻百姓负担,养精蓄锐。”
    这时候,田丰也站了出来,拱手献计道:“主公,公与所言甚是。而且我等在休养之时,亦可屯兵黎阳,经营黄河北段,整兵修戈。同时,我们可以派兵渡过黄河,包抄、骚扰曹操边地,使得他日夜不得安宁。
    那曹操在消耗中衰弱,而我们却在休养中壮大。。。只待三年之后,胜败自见分晓!”
    休养生息,枕戈待旦的同时,却又对曹操骚扰不断,不得不说,沮授和田丰的计谋非常稳妥。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点,那就是如今曹操治下的发展速度,是要远远快过袁绍治下的。
    审配,看出了这一点,于是他站出来反对道:“主公,曹操麾下有陆彦,其人极擅经营。兖州一个疲弱之郡在他的治理下,如今已然富甲天下!非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恐怕单论发展速度,咱们是真的比不过曹操啊!”
    沮授和田丰心中咯噔一声,相互对视一眼后,心中暗道不好:“糟糕!怎么把那人给忘了!”
    果然,一直敌视沮授和田丰的郭图,站出来了。
    沮授田丰竟然罕见的出现失误了,这么好的机会,他郭图怎么可能会放过?
    郭图看了一眼田丰和沮授,嘴角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而后,他拱手对着袁绍施了一礼,说道:“主公,正南说的才是正理。
    您想想,当初曹操讨伐董卓后是什么熊样?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那陆彦文治武功堪称五百年难得一遇,给他三年时间?
    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郭图见田丰和沮授被自己说的哑口无言,他乘胜追击道:“其实,以主公您现在的兵力和英明神武的能力,讨伐一个尚未完全崛起的曹操,还不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事情?若真的等到三年后曹操羽翼丰满了,到时候恐怕就胜负难料了!”
    说到这儿,郭图开始阴阳怪气起来:“郭某愚钝,尚且能想到这茬儿。。。公与、元皓历来以智谋之士自居,为何却偏偏漏了如此关键的信息?恐怕,你们是居心叵测,是故意的吧?”
    “郭图!你休得血口喷人!!”沮授又开始发飙了。。。。。。
    袁绍揉着隐隐发痛的额头,不耐烦的说道:“把沮授田丰关进大牢,等他们什么时候明白自己的错误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沮授:“主公,小人之言,不可尽信啊!主公!”
    田丰:“。。。。。。”
    “叉出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官渡前夕(一)
    沮授和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