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咻咻咻!”无数破空声响起!
    “嗯!”
    “啊!”
    “呀!”
    “噗呲!”
    无数惨叫和箭矢入体的声音随即交织在了一起,孙策见箭雨凶猛,只得转身将长枪舞得密不透风,亲自为大军断后。
    “叮叮当当。”
    一部分箭矢被孙策挡下,但小霸王终究只有一人,进城的这一批人损失惨重。
    好在凌操之前发现的及时,进城的士卒还不多,在损失了近千人的代价下,孙策等人终于勉强退出了城外。
    可刘晔、赵雪筹划了如此多的时间,会这么眼睁睁看着孙策逃跑吗?
    当然不可能!
    孙策、凌操、周泰等人刚刚退出城门,正是军阵混乱之时,
    “叮铃铃!”
    一阵悦耳的铃音,忽然从远方传来!
    孙策还在注意城中是否有追兵出来,身边的凌操猛然大叫一声:“将军小心!”
    “噗呲!”
    “额。。。。。。”
    待孙策扭过头时,一股温热的鲜血正好溅了他脸。
    孙策看着挡在自己身后,被一箭穿心的凌操,顿时目眦欲裂!随后爆发一阵怒吼:“凌校尉!不!!!”
    凌操为人侠义有胆气,当年孙策脱离袁术自淮南起兵时,凌操便跟随孙策东征西讨。
    每战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因功升迁为破贼校尉。
    可孙策怎么也不会想到,袭取庐江这样一个十拿九稳的任务,竟然会掉入了敌人的陷阱,现在更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得力大将为了救自己,被敌人射杀!
    “杀!”
    丝毫不打算给孙策缓口气的时间,城中传来一道清冷的女音,埋伏已久的守军在赵雪的率领下冲杀了出来!
    另一边,
    刘晔暗中遣人向黄祖请来的援军,则在一群身着锦袍,头插鸟羽,身佩铃铛的“怪人”率领下,向着孙策大军包夹而来!
    “锦帆甘兴霸在此,孙笨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第一百八十五章 谋划江东,好一盘大棋!
    江东之地士族林立,尤其以陆、朱、张、顾四大家族为最,并称江东四姓。
    当初,孙策还在袁术手下效力的时候,
    袁术便曾向他许诺,若是孙策能攻下庐江城,那庐江太守便给孙策来做。
    刚走进社会的孙策;  便遇到老板给自己画的一个天大的饼。
    当时镇守庐江城的,便是江东陆家家主陆康,而意气风发的孙策,开始与庐江太守陆康死磕。
    只是刚出道的孙策有些不太顺利,他被陆康挡在庐江城外整整两年。
    那时的孙策正是崇尚武力血腥镇压的时刻,加上被阻挡两年的怒火;  孙策在攻破庐江之后,不仅杀了庐江太守陆康;  还几乎屠尽了与陆康并肩作战的陆家人。
    从此;  陆家与孙策结下了难以解开的死仇。而陆家也因遭此巨变,从此开始走向衰败。
    如今在吴郡苟存的陆家,不管是声望还是实力早已大不如从前,昔日热闹的家族如今门可罗雀,江东四大家陆家的位置,眼看着就快要被虞家所取代。
    不过好在庐江城破之前,陆康将自己的儿子陆绩,与侄子陆逊一并遣人送回了吴郡老家逃难,这才让陆家不至于完全失去希望。
    陆康被杀害时,陆绩年仅七岁。
    而年长陆康之子陆绩几岁的陆逊,如今却成为了陆家之纲纪门户。
    陆逊此时也不过十余岁,而能够得以为陆康“纲纪门户”,可见陆逊的才能是非常被陆康看重的。
    陆逊自然也没有让陆康失望,在他的带领下,陆家将来会慢慢走出低谷;  而后会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的时刻。
    不过这些都是历史中的轨迹;  如今的陆家正处于绝对的低谷之中,陆逊心中也满是家破人亡后对孙策和周瑜的仇恨。
    前不久,大概也就一个月左右,一个声称能够帮助自己对付孙家的女子出现了。
    她叫赵雪,并未透露自己来自哪里,但许多人包括陆逊暗中猜测,她们来自中原,曹氏。
    赵雪手中有许多情报和人脉资源,似乎真的可以帮陆逊向孙家复仇。但陆逊却并未完全信任赵雪,他不敢把陆家的一切都压在自己的一时冲动上。
    陆逊最近都处于游移不定的状态。
    就在今天,陆逊刚刚走出书房,准备在院子里散散心时,一位当初跟随在赵雪身边的汉子,出现了。
    陆逊不知道这人是怎么出现在自家院子里的,不过对方并无恶意,只是来询问陆逊的想法。
    “陆小家主,关于头领的话,你考虑的怎么样了?”丁四依靠着走廊支柱,笑嘻嘻的向陆逊问道。
    对于陆逊,丁四心中是有些佩服的。
    这个小小年纪便扛起家族重担的少年,不仅腰杆挺得笔直,而且难得的没有少年人的狂妄和毛躁,沉稳无比。正是因为陆逊的沉稳,让陆家迅速找到了主心骨,假以时日,陆家再次兴盛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也或许是生活的艰辛磨砺了陆逊,使得他不得不提前太多走向了成熟。。。成熟的,让人心疼。
    “大哥。。。。。。”陆逊还未回话,他身边忽然传来了陆绩怯生生的喊声。
    书房中,走出了一名九岁左右的孩童,正是陆康的儿子,陆逊的弟弟,陆绩。
    陆逊回头,给了陆集一个温柔的笑容说道:“没事儿,大哥就是和大叔商量些事情,你先回自己房间去看书,晚点我再来考校你的功课。”
    “嗯。。。大哥,你。。。你小心点儿。。。”陆绩说完后,转身向着自己屋子走去。
    “丁大叔,你也看到了,我们陆家如今。。。”说到这儿,陆逊苦笑着摇了摇头。
    一个需要十几岁的孩子来撑门面的家族,要怎么才能在掰倒孙家的事情上出一份力?
    陆逊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这点,赵雪显然早就有所考虑,他看中的,其实是陆家的声望。
    经过与刘晔的对话后,赵雪终于完善了自己在江东的计划。
    庐江一战,赵雪有把握牵制并重创孙策。
    在孙策被牵制在庐江时,后方突然发起暴乱,江东留守的守军必定没有余力应付。
    即便孙策能够回到江东,他带出去的两万余江东士卒恐怕也回不去几个。
    如此一来,江东遭逢重创,兵力空虚,反对势力则可以趁此机会占领并控制一些郡县。
    而赵雪她并不需要陆家贡献人力财力,只需要陆家联合其他反对孙家的家族一起帮忙安抚地方,安抚百姓,维持正常的运转就行。
    陆彦可以出人,但更重要的是,陆家在其余世家和百姓心中的名望,可以帮助反对势力更快的稳住局面。
    如果一切顺利,即便孙策回到江东,仓促之间,他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攻打反对势力。
    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反对势力割据一方,日益做大。
    时间拖得越久,对孙策越是不利。
    而赵雪只需要反对势力牵制孙策一两年时间,待到曹操与袁绍的对决产生出结果,那么这些反对势力的使命便算是完成了。
    若曹操胜,他必然携大胜之势直取江南,这群人也将迎来自己大丰收的时刻。
    若曹操败,他们也挣到了与孙策谈判的资本,可以借此为自己谋得一份好前程。而且孙策想牢牢掌控住江东并彻底改观自己在江东士人心中暴虐嗜杀的不良形象,招降并善待这些反对势力,是证明自己改变的最好途径。
    因此无论如何,只要这些反对势力能坚持到曹袁之战结束,他们便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赵雪将自己的谋划与陆逊等世家讲的很清楚,也得到了许多中小世家的支持。
    毕竟不用他们与孙策拼个你死我活,只需要占据一方牵制孙策,就能出了胸中恶气;还能为自己捞取最大的利益,这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唯一还有些犹豫的,便是这号称江东四大家族,却已经有些名不符实的陆家了。
    不管是出于对家族的发展,还是对孙策的仇恨,陆逊很想与赵雪合作。
    可是陆逊难以判断赵雪所说的局势是否会出现,他终究还是担心不等反对势力站稳脚跟,孙策便再次朝他们举起了手中的屠刀。
    陆家,再也经不住第二次屠戮了。
    丁四显然是知道陆逊在顾虑什么,于是他笑着说道:“陆小家主,请我进去喝一杯茶如何?”
    陆逊闻言,心知丁四肯定有机密要对自己讲,于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仓促之间没有备茶,但我府中藏有一坛来自陈留的好酒,丁大叔尽可享用!”
    丁四闻言,双眼猛地一亮,而后神情恢复如常,说道:“那丁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丁四眼中稍纵即逝的变化,被陆逊敏锐的捕捉到了。
    陆逊府上的确有来自的陈留的好酒,而他却也是故意将好酒来自陈留的信息说出来的。
    捕捉到了丁四眼中的神情,陆逊脸色毫无变化,心中却已经明悟了许多,“他在听闻陈留二字时眼中有明显的情绪起伏。。。果然,他们是曹操的人!”


第一百八十六章 庐江城下的惨烈厮杀
    “锦帆甘兴霸在此,孙笨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略带嚣张和侮辱的话语,无比华丽而张扬的衣着!
    来者正是几年前在蜀中、长江一带,恶名远扬的锦帆贼甘宁!
    甘宁的祖父甘茂是战国时期秦国之相。
    他本人年少之时便孔武有力,但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与纨绔子弟混迹在一块儿,到处为非作歹。但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了甘宁卓越的统帅能力。
    因为他们每次劫人都喜欢大张旗鼓,且因其随从之人,皆披服锦绣,并且每次都喜欢在劫持的地方用锦绣系船,故有人称他们为“锦帆贼“。
    不过在甘宁二十岁弱冠之年时,他却幡然醒悟,停止了这种略显幼稚的行为,并开始努力读书,将志向投向了官场,并在巴蜀之地顺利出仕。
    当初陆彦派人寻找甘宁时,甘宁正处于任侠张狂之际,觉得要请他加入自然得亲自来请才行。
    几年之后,待自己醒悟过来,曹操却已经势成,且麾下猛将无数,甘宁也再拉不下这个脸再投曹营了。
    后来在蜀中做了一段时间的郡丞,遇到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
    深感刘璋暗弱的甘宁觉得刘璋不能成大事,于是离开了益州前往荆州,意图投靠声名远播的刘表。
    刘表表面接纳了甘宁,心中却因他曾经的过往而多有轻视,于是刘表最终只是将甘宁打发到了黄祖麾下,任了一个长水校尉。
    甘宁虽然心有不甘,但他却还是听从了刘表的任命,来到了江夏黄祖处,任了一个校尉。
    甘宁来到黄祖处不到半年,黄祖便收到了来自庐江刘晔的求援信。
    黄祖与江东孙策有杀父之仇,若是被孙策占了庐江,他今后就休想有安生日子可过了,他自然不能坐视庐江被孙策拿到手。
    原本黄祖是想派自己的儿子黄射率军前往庐江,可想到孙策骁勇,手下能人众多,他又担心自己的儿子遇到危险。
    思来想去,黄祖便想到了新进投靠的甘宁,于是便给了他五千兵马,并甘宁原来的几百锦帆军一起,令他们前往庐江救援刘勋。
    甘宁等人抵达庐江时,正好是孙策发动进攻前两天。
    刘晔于本地有巨大的名望,加上皇室后裔的身份,因此甘宁也甘愿听候刘晔调遣。
    。。。。。。
    皖城下,孙策抱着凌操的尸身,双目通红。
    江东士卒,惊慌失措的挤成一团。
    周泰来到孙策身边,说道:“主公,敌军势大,我等不可久留!”
    “知道了。”孙策回应了一声后,将凌操的尸身绑在凌操的战马上,对身边的亲卫说道:“看好凌校尉的身体,我带你们杀出去!”
    虽然不知道为何敌人会提前料到自己会突袭皖城,并设下了埋伏,但现在显然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
    他们没有辎重,没有补充,现在想再夺取庐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孙策迅速看清了自己的形式,只有杀出重围,再返回与留守彭泽的韩当等人汇合,他们才有机会绕行回到江东。
    至于最终能保住多少士卒,孙策心中暂时不敢去预估。。。。。。
    孙策看出甘宁的军队不多,于是他意图分出一部分人断后,拦截赵雪的追兵;他自己则率领优势兵力先行击溃甘宁。
    周泰二话不说,领着五千士卒列阵堵在了城门口外。
    翻身上马,提起霸王枪,孙策虎吼一声:“众将士,随我杀出重围!”
    “杀出去!”
    “杀出去!”
    虽然江东子弟作战骁勇,且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大。
    可孙策等人是劳师远征,刘晔这边却以逸待劳;加上江东军又中了埋伏,被敌人首先射杀了大将,士气大损,双方的战力此消彼长之下,倒是刘晔这边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