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数量过多,加上晋朝政权结构不稳定,这才有了后来的五胡乱华,开启了汉人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我刘备以匡扶汉室为目标,以‘仁德’为立足之道。。。如今看来,我却像是走在了狭隘的道路上。。。。。”
“大汉乃天下人之大汉,天下却非仅仅局限于大汉之天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战前夕,陈留扩军
【建安二年,六月中】
【衣带诏事件已经顺利过去,舆论正在持续发酵中。】
【这口锅袁绍已经背牢靠了,其他诸侯若是再想与袁绍联手,恐怕就得提前掂量掂量自己的名声是否经得起损失了。】
【不过该防的还是得防】
【奉孝那家伙,偷偷摸摸的派赵雪去江东搞事情。。。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早就把他摸得上下通透。】
【荆州有影字乙营的人负责,想来只要在那几个地方大族身上下功夫,刘表便没有精力北上了】
【青州吕布。。。应该是盟友吧。。。剩下的,便只有一个摇摆不定的河内郡张扬了。】
陆彦回忆了一下历史,河内郡太守张杨,好像是被自己的部下干死的。
干死张杨后,他们想投靠袁绍,但是曹老板率先派出史涣等人,最终成功将河内收入囊中。但这也算是官渡之战的导火索,所以河内郡若不是迫不得已,还是尽量不要动手为好。
【暗中与袁绍往来的某些世家大臣,现在也收敛了许多,内部的隐患正在逐步消除。】
【一山难容二虎,曹袁之战,必然会爆发。曹老板也即将面对他命运之中最重要的转折之一。】
【如果刘表和孙策不来捣乱,老曹至少可以抽出七万左右的兵力,就是不知道袁绍如今隐藏了多少实力,他能拿出十万,还是二十万大军?】
写到这儿,陆彦也不由得感受到了一阵压力,袁绍的实力真的太强了。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袁绍甚至一度打到了陈留。
要知道,陆彦的所有心血都在陈留郡,可经不住那群兵老爷的折腾啊!
【投胎真的是一门技术活。想我们。。。好吧,想曹老板历经数次生死才好不容易挣下两个半州的地盘。可人家袁绍稍微使点力干掉了公孙瓒后,便几乎坐拥四州,而且冀州幽州还富得流油。。。】
【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世家豪门的力量,也在袁绍手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一战,有些难了啊!】
可难归难,该来的还是会来,该打的还是得打。
袁绍要想南下,曹操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
更何况曹操往袁绍头上扣了偌大一个屎盆子,他们俩可以说已经彻底的撕破了脸皮。
陆彦合上日记本,叹息一声道:“这么多年每日坚持写日记,可却始终看不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别看只是写日记,可几年来日日不断的坚持,其实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最难的,还是始终看不到头,就如同前方的道路始终看不见终点,心里压力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的。
“罢了。。。习惯成自然,只要熬过官渡之战,往后有戏志才、郭嘉、贾诩的辅助,曹老板想来不会再犯赤壁之战的错误。我以后只需要种种田,搞搞生产啥的就好,有的时间写日记了。。。”
【叮!】
系统的声音在陆彦的脑子里响起,
【日记同步完成!】
【日记内容评判:甲等,获得奖励档次不变。】
【奖励生成中,请等待。。。。。。】
【恭喜宿主,获得《身份的焦虑》x1】
【身份的焦虑:作者抽丝剥茧般地剖析身份焦虑的根源,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焦虑的途径。】
“别特么跟我扯哲学了好吗!!”陆彦无语的看着系统给的《身份的焦虑》,嘴角抽搐着自言自语道:“这系统给的东西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不过陆彦最近倒真是有些焦虑。
主要还是因为袁绍南下,首当其冲的便是东郡和陈留!
自己的大本营,自己一手建立的根据地,如今眼看就要面对大汉最可怕的一股势力,换谁来估计晚上都要睡不好觉了吧。
。。。。。。
日上三竿,陆彦终于伸了个懒腰从床上下来。
他揉着有些发干的双眼,自言自语道:
“今天天气不错!是时候去看看汉升的新兵训练的怎么样了。”
陈留有很大可能成为战场,因为防卫的力量必须提前补足。
东郡虽然也直面袁绍,可它却有于禁和陈登,还有五万兵马;后方的鄄城也布置了两万人,由程昱和徐晃镇守。
陈留虽然有陆彦,赵云、夏侯兰、太史慈、典韦、黄忠等大将,但正规军却兵不满万。简直离谱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还是因为以往与袁绍是盟友,陈留郡相当于是大后方。
可现在袁绍与曹操撕破脸皮,陈留郡便从腹地变为了前线。
虽说阳翟曹仁、许昌曹洪、宛城李通加起来还有三万人,可他们却不能分兵,毕竟南边还有荆州刘表和汝南黄巾的威胁。
所以为了应对北方的威胁,陆彦不得再次不开始自己训练新兵,不过这事儿他也不是头一次干了,轻车熟路。
说到扩军,最开心的非典韦莫属了。
这家伙从徐州之战时得了铁浮屠的称号,
奈何回来后陆彦一直没有给他分配士卒,所以很长时间他都只是个光杆儿司令,甚至他连自己的军营都没有,一直都在背嵬军大营中趁吃趁喝趁睡。
扩军的第一件事,陆彦便从曹操治下所有军队里抽取高大魁梧之士,充实典韦麾下,终于给他补足了一千人,旗号正是“铁浮屠”。
但典韦的铁浮屠不是重甲骑兵,而是重甲步兵。
不是陆彦不想弄重甲铁骑,主要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战马。。。
背嵬军因为一手持刀,一手持盾,所以在对付骑兵时会有些鞭长莫及的感觉。
铁浮屠则舍弃了手上的防御,手持长刀,可以很好的对骑兵形成威胁,而且破阵能力比背嵬军还要强上一分。
特殊兵种往往需要额外兵种的搭配才能更加凸显威力,
所以铁浮屠、背嵬军以及赵云、夏侯兰率领的轻骑兵,经常在一起联合军演。
三国里擅长练精兵,也就是特殊兵种的将领不少。
像高顺的陷阵营,曹纯的虎豹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麹义的先登死士,张郃的大戟士,陈到的白毦兵等等,数不胜数,可擅长大规模练兵将领的却屈指可数。
曹操麾下最擅长大规模练兵的,莫过于于禁。
可他现在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将军了,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被调动。
比较熟悉的那几个将领,如今都已经成为独挡一方的人物,陆彦无奈,因此只得让黄忠先把新兵蛋子们操练起来。
新兵营地就在军屯训练营不远处,
不过规模比所有军营或者训练营都要大,因为里面的新兵,足足有三万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土豆丰收
建安元年九月,陆彦忽然间向曹操等人发送了一封略显奇怪的请帖。
请帖的奇怪之处在于它的内容,里面只有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五月初种下的土豆,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陆彦在与三位老农刨了一小方地后,大致估算了整亩田里的土豆产量。
土地肥沃,精心照料下的土豆,亩产达到了两千五百斤,大大超过了当初亩产两千斤的预估。
而且在刚开始种植土豆时,老农们还故意将多出的一些种子,随意的种在了旁边的薄田中。不管不顾,到了收获的时候,竟然还是达到了精心照料的田地里,土豆的一半产量。
亩产奇高,极好养活,除了消耗肥力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
收获的前一天,老农甲乙丙跪在田边泣不成声。
他们活到这个岁数,见过了太多生离死别,有许多人人便是因为没饭吃,活生生的被饿死。
陆彦交给他们种植的土豆,不仅好养活,产量高,还能作为主食饱腹,提供足够的营养。如果土豆早几年问世,他们可能就不用背井离乡,许多人也不用家破人亡了。。。。。。
如果陆彦不是经常跟他们一起吹牛侃大山,他们甚至会怀疑陆彦便是天上那见不得人间疾苦,特地下来凡间传授神物的神仙。
好东西自然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更何况这将会是造福大汉所有百姓的粮食。
土豆,陆彦对谁都没有说过,包括曹老板,也包括赵云、郭嘉这样的至交好友。
陆彦在工坊里神神秘秘的东西多了去了,所以其他人压根儿也没去关注过陆彦的举动。
今天忽然收到了陆彦的请帖,说是邀请他们到工坊去见证奇迹,倒是勾起了郭嘉、曹操等人强烈的好奇心。
巳时刚到,
工坊外,被高高的木墙所圈出来的那两块种植了土豆的田埂边,便已经站上了许人。
老农甲乙丙站在田间,直感觉双股颤颤,身子一个劲儿的想往地上缩。
看田埂上,丞相曹操,骠骑将军陆彦,太常杨彪。。。。。。。个个都是大佬啊!
曹操看着田地里从未见过的,有些焉了吧唧的庄稼苗,疑惑的问道:“陆先生,你把我们叫来,就是为了看这个?”
“正是!”陆彦微微颔首,神态怡然自得。
杨彪也很疑惑,继而产生了一丝不满,道:“老夫手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下午更有两节非常重要的课要上。。。长生你若不能给老夫一个满意的答案,老夫回头就给你在儒学经科安排两节课去上!”
“啊!”陆彦终于破功,苦着脸拱手告饶道:“太常您知道我最不拿手的便是儒学,您还是放过我吧!”
“哼!不学无术!”杨彪话里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谁能想到被世人称为文武皆巅峰的人,竟然对儒学一窍不通?简直荒唐,荒谬!
不是儒学不值得学,只是陆彦身为穿越者,本身学的最多的就是实用型科目。语文里虽然会有涉及,但整体占的比重却并不是很多。
来的人不算多,除了陆彦专门发请帖的曹操、杨彪、荀彧,程昱、毛玠、伊籍、韩浩;也就只有郭嘉、戏志才、赵云、夏侯兰、太史慈、黄忠、典韦几个与陆彦关系最好的人过来了。
“长生,你这田里种的是什么?怎么我从未见过?”
毛玠一向是把陆彦当做子侄辈看待的,不过自从陆彦当了骠骑将军,他便再也没称呼过陆彦“小子”了。
“孝先公,且容我先卖个关子!”不过陆彦的称呼还是没变,他倒很是怀念当初曹操刚刚起兵时,大家其乐融融的氛围。但他明白,现在已经不同往昔了。
曹操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什么时候开始?”
陆彦看了看身后,见人已经到齐,于是说道:“现在就可以开始!”
说完后,陆彦当仁不让跳下田埂,朝着田地中走去。
直到这时,大家才注意到,陆彦今天穿的是一身粗布麻衣,与那三位早已在田间等候的老农穿着差不太多。
赵云、夏侯兰、太史慈、黄忠、典韦几人也是同样穿着,此刻见陆彦下田了,他们也就跟着跳了下去。
伊籍看着陆彦等人这阵仗,忍不住自言自语道:“就这么些小苗苗,用得着一群绝世猛将下去收割吗?”
“是啊!这群人一起出动,就算是袁绍见了恐怕也得倒吸一口凉气吧。。。”韩浩在一旁附和道。
将自己带来的小折凳摆开坐在田埂旁,郭嘉和戏志才一边吃着花生米,品着养生酒,一边观赏着陆彦等人在田间的劳作。曹操看了一眼郭嘉和戏志才精致的生活,眼底不由得闪过一丝羡慕。。。
好在,陆彦等人没让曹操他们等待太久。
“啊哈!”陆彦熟门熟路的从田里抛出一串土豆,大笑起来:“我的小可爱们终于面世了!”
在老农的指导下,赵云等人也顺利的从土里刨出了土豆。
然而,赵云手中拎着一串沉甸甸的土豆,与夏侯兰、黄忠、太史慈相顾之间,眼中却尽是茫然。
典韦将土豆放到眼前,问道:“这是啥?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
“吃货的嗅觉果然灵敏!”陆彦闻言眼角一抽,心道。
曹操等人,就这么看着陆彦等人将土里的东西抛出了,然后放进早已准备好的背篓里。
那土里抛出的物件大的如拳头,小的似黄豆;他们一丁点都舍不得漏下,将土豆都拔出之后又将田地都翻了两遍,直到确认再无遗漏之后,这才罢手。
看着眼前一框框的土豆,曹操有些茫然的问道:“陆先生,这东西到底是个啥?”
见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陆彦感觉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它叫土豆,是庄稼,是粮食!”